我和岳飞的一位后代聊天,问到宋朝给岳飞平反的时间。他开出八个日期,从初步昭雪,到发还田宅,到复官改葬,再到赐谥追封,直至追封三代,全程历时九十九年。首次平反是1162年7月,岳飞冤死二十一年之后。他笑道:“正好和‘右派平反历时的长短一样。”我心中一闪:莫非“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说的竟是平反的周期率?
回家后查史书。1162年6月,宋高宗赵构退居二线,太子即位,是为孝宗。7月,昭雪岳飞——原来最高领导换人了,冤案制造者离开了宝座。
《明史》中读过无数平反昭雪的案例。有的几个月就平反了,例如因为骂皇帝而下狱论死的海瑞,以及为海瑞鸣冤的何以尚;有的拖延一百七十多年,例如被明成祖灭十族的方孝孺和建文朝的众多忠臣。这些参差的时段背后有一个共性:制造冤案的权势不再阻拦。海瑞与何以尚能够出狱,是因为下令关押他们的嘉靖皇帝突然死了;建文忠臣得以平反,是因为推翻建文帝的明成祖及其子孙,作为权力传承体系已经根深蒂固,难以动摇,而褒奖敌方忠臣却有利于激励属下的忠诚,同时美化自身形象。总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平反的利益递增,风险递减,最后利大于弊,于是就平反了。
据说西方有句谚语: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这要看对谁而言,还要看如何折旧。现代西方讲究个人本位,横向纠错机制发达,此论自有精益求精之妙。但就中国历史而论,迟到的公正其价值不可低估。
迟到的公正即使不是“头等的公正”,也不妨将其看作第二等公正。这种“第二等公正”的存在,可以维持人们对制造冤案的体制的信任,鼓励人们耐心等待,缓解暴烈和绝望的反抗。
问题在于,很多人连“第二等公正”也得不到,只能摊上“第三等公正”。
明初有一名御史叫王朴,性格耿直,多次与朱元璋争论,有一次争急了,惹得皇上动了气,下令拉出去砍了。到了刑场,又召回来问他改不改。王朴说:“皇上看得起我,让我当了御史,奈何如此摧辱我!如果我无罪,凭什么杀我?如果我有罪,又何必让我活?我今日惟愿速死!”朱元璋大怒,催令赶快行刑。路过史馆,王朴冲着里面大呼:“学士刘三吾记住,本年本月本日,皇帝杀无罪御史王朴!”随后被杀。
朱元璋后来撰写《大诰》,还提到王朴,说其诽谤。《大诰》的地位近似“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名列其中,自然难以平反。我在史书上也没有看到为他平反的记载。如此说来,王朴之流连第二等公正也享受不到了。但是,史家记载了真相,后人自有公论,这本身也是一种平反,这就是所谓第三等公正。在我的读史印象中,能够享受这等公正的人,大概只有办理平反手续者的四分之一。
中国人喜欢说“让历史如何如何”,表达了对第三等公正的信赖。史家讲究隔代修史,距离权势作恶的时间已远,不用怕他们,于是我们就可以指望公正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数小民连第三等公正也沾不上,他们既无申冤的人力物力和能力,又无详加记载或考证的史学价值,便无声无息地白死了。史书上有大量杀人冒功或残害良民的记载,我们却查不到那些被害者的姓名。尽管被平反的官员多得难以计数,比起沉冤难雪的小民来,他们仍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
《明史》还给我留下一个印象:在有名可考的记载中,清算力度不如平反力度。善有善报如果还有七八成,恶有恶报似乎不足四五成。一些当时已经臭名昭彰的家伙,例如特务头子太监汪直,引导刘瑾作恶的焦芳父子,万历派下去搜刮百姓的税监们,经常留下一笔“竟得良死”的记载,连清代史家的笔下都透出一股怨气。这是什么缘故?
清算与平反不同。清算可以为受害者出一口恶气,却不能带来官职俸禄,损人不利己的事自然人人回避。平反则不然,既光明正大又有正面好处,利人利己,愿意做的人自然比较多。这一利一害之差,足以解释清算力度不及平反的现象。设身处地想一想,面对利害屏障,皇帝尚且让人推来挡去,那些受迫害的当事人又能闹出什么名堂?这些前劳改犯,或者他们的文盲后代,满脸怯色一身灰土,让人家推三阻四地折腾几个月,究竟是出气呢还是找气呢?报复的心思能不衰减吗?衰减了,无人追究了,恶报又从何而来?
更要紧的是:最高权势几乎是不受追究的。崇祯清算魏忠贤和阉党,却不追究他们的总后台、自己的长兄天启皇帝。嘉靖和万历皇帝是制造诸多冤案的主犯,但他们的接班人是亲儿子,大平反只能配以小清算,弄出几只替罪羊来就算交代了。最高权势清算前任是有底线的:他们必须尊重传位的先辈,必须维护皇权独大的体制,这是他们合法统治的基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话大体不错,但要打个折扣。从数目上说,前一句大概七八折,后一句大概四五折。接下来的话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何时才算时候到呢?等到权势淡出之后。时间越久,折旧越重。经过两次打折,尽管平反了,但是补救不足;尽管清算了,但是追究不足。这些不足部分,就分别是当事人的净损失和净收益。一代又一代地积累下来,这些损益必将产生影响,类似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就好像降水量减少三分之一将导致众多物种的兴亡及生态系统变迁一样。一年又一年,一轮又一轮,大好河山逐渐改变了模样。
【选自《凤凰网·历史频道》本刊有删节】
插图 / 历史的周期 / 阿萨迪贾比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