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欣赏了一组经PS技术处理后的图片,当时十分惊异于它的神奇,只要初步掌握一些基本命令后,无可以变有、丑可以变美、小可以变大、瘦可以变胖、白可以变黑、太平公主可以变成波霸、猪八戒可以变成唐僧……就好像是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我为软件开发者那种“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细致全面的创意深深折服。新鲜劲过后,我开始思索,这些创意在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大部分早就存在,有一些甚至还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以下就撷取几个“历史经典版”PS范例,来个“赏析”吧:
范例一:“指鹿为马”。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的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为了测试各个官员对他的态度,一日,赵高拉来一只鹿,当着众大臣的面对胡亥说:“陛下收下这匹微臣千方百计寻得的好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错了?你拉来的是一只鹿呀,哪里是良马?”赵高并不理会皇帝的话,却仔细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有人跟着赵高随声附和,有人却说真话指出是鹿非马。结果,说真话的陆续都被赵高设计杀害了。从此,留下“指鹿为马”的成语。(PS技术要领:将“鹿”删除,将“马”复制粘贴就OK啦!)
赏析:搞政治就不要拘泥于“事实”!什么是“事实”?有利于自己的东东才是“事实”呀!或者说,当“事实”对自己有利,你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实事求是”了;反之,你就要透过“事实”看“本质”,要能一眼看出“鹿”这个表面现象后的凶险,从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化险为夷地看出“马”的本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鹿是鹿,死脑筋一根还没关系,你莫乱吱声呀,胳膊自作聪明和大腿唱反调逞能,早晚得将自己的小命玩掉!
范例二:刘邦对自己出身的神化包装。刘邦曾制造如下神话:他的准老丈人吕公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相面说刘邦到哪儿头顶上总有一团五色祥云,便把自己女儿吕雉嫁给刘邦。另一方面,通过“领导”授意后,《史记》和《汉书》这样记载他的出生:刘母在大泽边睡觉,梦见与天神相遇。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刘父跑去找刘母,见到一条蛟龙盘绕在妻子的身上。从此,刘母便怀孕了,后来生下了刘邦。刘邦的身上于是蒙上一层真龙天子的色彩。(PS技术要领:复制粘贴“五色祥云”,同时使用“外发光”效果;复制粘贴“蛟龙”在刘老皇太后身上,注意要调些云雾之类遮住敏感部位,避免黄色图像。)
赏析:“英雄不问出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话其实底气很不足很勉强很外强中干,因而也站不稳脚跟,一些草莽“英雄”自我安慰说说犹可。大人物从来都是要大背景来烘云托月的,没有大背景咋办?造啊!江山、喉舌、刀柄都掌握在手中,我爱咋样就咋样。
范例三:朱元璋形象包装。《明史·太祖本纪》关于朱元璋的记叙是“资貌奇伟,奇骨冠顶”,就是讲朱元璋的长相非常特别。传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诏传天下的丹青妙手,为他画像。第一位画师十分认真,悉心描摹,画出了朱元璋真实的样子,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令左右卫士把这个实事求是的画工推出斩首示众;第二位画工吸取第一位画工的教训,把朱元璋画得英俊潇洒、气度非凡,朱元璋看后就更加生气了,认为画工在拍马屁,只会美化他,没有画出真实的他,就以欺君之罪,把画工又推出去杀啦!第三位画工通过对朱元璋心理的揣度,发现朱元璋崇拜刘邦,就找来刘邦的画像认真研究,画像时只描摹了朱元璋的脸形,把朱元璋画得满脸和气,慈眉善目,同时又显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十分满意,重赏了画工就让他回家了,然后命人临摹了许多张并分别赏赐给皇子及王公大臣,这就是传之后世最“美”的那一幅。(PS技术要领:在朱皇帝真实的画像上创建一个“刘邦的画像”的参考图层,恰到好处综合运用“变形”、“扭曲”、 “复制”、“粘贴”等命令,同时设置最佳“羽化值”予以组合。)
赏析:艺术的要旨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PS制作也不例外。第三位画工的成功之处或者说活命之术表面看是“扬长避短、画其形更彰其神”,骨子里的法则是:奴才要活命就得成为主子肚里一条虫,主子心里想到和没想到的,不等主子说出口就都了然于胸,并淋漓尽致付诸行动以充分实现主子意图,这表面看与PS关系不大,实为PS的极高层次。
范例四:油画《开国大典》的反复修改。《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高饶事件”之后。当时有人通知原作者董希文,去掉画面中高岗的画像。为使画面不受损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画像。“文革”爆发后,上级通知董希文将《开国大典》中的刘少奇去掉。这时董希文已身患癌症,不得不拖着被病痛折磨的身躯去中国革命博物馆做画面修改。经过修改后,刘少奇画像的位置换上了董必武的全身像。1972年,董希文的癌症已到晚期。这一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复制《开国大典》,考虑董希文的身体原因,让他作指导。一个多月后,《开国大典》复制完成,并放入革命博物馆画库。1973年1月8日,董希文逝世。临终前,他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而抱憾不已…… 1979年,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不同意在原作上改动。为尊重这个意见,他们委托另两名著名青年画家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而原作则保存在博物馆画库。(PS技术要领:不厌其烦、反复地使用“删除”、“复制”、“粘贴”。)
赏析:从技术上来看,好像没有太多“含金量”,实则不然,它充分体现了紧跟形势、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场。董老可敬可叹,至死还在为没有“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而抱憾不已;董老家人可敬可叹——因为这“原作”本身已包含了一段特殊的、真实的、颠来倒去的历史。历史常常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经过足够长时间考验的历史有时也能还原其残酷的本来面貌。大道无术!放下你的技巧——你曾沾沾自喜的想要隐瞒什么、抺杀什么、篡改什么、粉饰什么的所谓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的“技巧”。无技巧无PS,这,也许才是PS的最高境界!
题图 / 历史被这样包装 / 史蒂芬·福斯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