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忽然想到——难改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849
陈四益

  一

  领导人一讲话,媒体便说“发表了重要讲话”。由于领导讲话都要冠以“重要”,各级便也照章办理,媒体纷纷报出了当地的“重要讲话”。由于将“一把手”讲话冠以“重要”,“二把手”、“三把手”、“四把手”……媒体也不敢怠慢,于是“把手”们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这种习惯带到国际场合去,就变成只有中国领导的讲话“重要”,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似乎都不重要,这就违背了我们一贯说的平等待人之原则。

  这事要改,难吗?好像不难,把所有的“重要”一概去除有何不可?讲话重要与否,要看其内容,是否讲了重要问题,是否点到了问题的关键,是否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不过是老生常谈,标题上却做足了“重要”,一样重要不起来。标题要做的,应该是醒目标出讲话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去评断其重要与否。

  但是,改也难。一旦有了标为“重要讲话”的先例,就会成为一种规格,一种待遇。谁想改,好像就“别有用心”。所以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跨过这一步。媒体不敢擅动,主管媒体的也不敢擅动。哪怕领导人说了要改,下面也未必就改——美言无忌,比较保险。

  中国的许多并不难改的事情,就这样变得僵硬难变。“重要讲话”,特其一例耳。

  二

  下级争相称颂上级,是一种庸俗风气,这固然反映了某些下级讨好、攀附的心态,也同样反映了某些上级好吹好捧的作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考察干部,现在据说已有了一套套的办法,其实,只要评估一下当地媒体颂扬上级的规模与频率,就可大略知道那里的政风。

  但是,这事改也难。只要各级一把手或二三把手有予夺随心的权力,下级的升迁谪降都操之于手,那么,吹捧逢迎之风就难以改变。这是数千年官场常态:接受下级吹捧之人,同样又对上级吹捧。一级吹一级,一级捧一级,“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三

  长期做新闻工作,感觉渐次麻木。很多今天引起轰动的事情,其实由来已久,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任你条陈纷呈,谁也不肯去认真解决——一句“尚需调研”,便挡了回去。调研,自然不错,问题是年复一年,不知何时“调研”方了。

  那么庞大的官僚机构,每年耗费那样多的公帑,效率却如此低下,究竟谁该负责!出了大事故现在要问责了,但尸位素餐,拖延误政,难道就可以“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许多事情之所以难改,许多事情之所以一定要总书记、总理亲自过问,才拨一拨、动一动,甚至屡拨不动,就在于政府包揽了太多的事务,而管事者又荒嬉误政。

  此风不变,国事难为。

  四

  风气之成,每因体制。其更也,必动其根本。官场吃喝之风,久已人言啧啧,中央也不知下过几次决心。文件发了不少,刹风刹过多次,何以从上到下,吃喝之风愈来愈盛,耗费的钱财愈来愈多,吃喝的排场愈来愈大?主管风纪的部门研究了几十年,不知到底研究出了什么良方?套一种过去习用句式:难道资本主义刹得住的歪风,社会主义的中国竟无法刹住?年年出国考察,该学的似没学到 ,反倒把考察变成了公款旅游。

  政府官员应当廉洁,大概是世界各国老百姓共同认可的价值。要证明体制的优越,就要把百姓关注的事情办好。遏制腐败,大概不算“鼓吹普世价值”吧。

  插图 / 称颂 / 圆觉漫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