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一书,我非常喜欢。无论是序言还是其中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称得上内容深刻、见解独特。
比如朱铁志先生的《忏悔与被忏悔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难免会犯下一点错误,但是犯错不要紧,关键还要看事情过后你的态度。正如画家史国良那样,他不但能把童年时所犯的错误写成文章,向申老师真诚忏悔,请求老师原谅,而且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再次面对申老师、面向全国观众忏悔流泪。现在又有多少人像史国良那样,为当年所犯的错误自责而真诚忏悔呢?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每一个人都没有权力隐藏和遮蔽罪恶的事实。
又如朱铁志先生另一文《如果我死……》,当今的社会又有多少人像作者那样,对于“死”的看法如此透彻明白呢?前几年,我就在某市的医院里遇到一件事,某位领导病愈出院了,可是医院仍给他留着床位。正巧一位农民因病重需要住院治疗,医护人员却说床位己满,而把他安排在医院内的过道旁。人啊,就因为身份的悬殊,待遇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作者不在乎“死”时,别人给他外在的评价,而在乎生平所做的一切。
默雯(福建省平潭县)
刘成信先生:
细读您主编的《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发现下卷有两处似是“硬伤”,出于爱护此书之心,特与您商榷。
一、P.525第三行:
因此才产生陈步宝“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这个笑话是晋惠帝司马衷说的。《资治通鉴》记得十分清楚。
二、P.823第六、七行:
华盛顿也曾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
这句“名言”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教育家梅贻崎先生说的。
三、P539倒数第三行漏掉一“千”字;P678“正心”误为“止心”。
再版时,请您查对清楚后改过来,因为这套书几乎代表了中国文化人六十年来的正义声音。
陈述庆(江西省萍乡市,八十二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