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读《孙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8720
刀尔登

  后人看春秋时的人打仗,会笑;春秋时的人看后人打仗,会哭。为什么这么说呢?春秋时,群雄林立,诸侯各霸一方,土地和人口也随之被分割,因此,“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事的规模通常有限;另外,那个时候参与国家对外战争的武士,都是由贵族子弟组成。战争开始,往往是兵对兵、将对将、步卒与步卒格斗、战车与战车相交,绝无错乱,否则便被视之为自乱阵脚了。这样的战争,有点像决斗,似乎可以称之为规则化、形式化、礼仪化的战争。只是,春秋以后,战争的味道就变了,所以才有了开头所说的情况。

  孔子曾说,“春秋无义战”;另外的一层意思便是:战争有义與不义之分了。只是后来的战争发动者们,哪一个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

  《孙子兵法》之所以是本了不起的战争教材,在于它改变了春秋以来中国人关于战争的思维和模式。孙武的事迹,我们知道的不多,但他一定是位出色的智者,因为他的战争经验,就史籍可见的来说,并不十分丰富;那么,他的推理和想象的能力,应该超乎常人。先秦子书中,传为格言的句子最多的,除了《论语》,就是《孙子》十三篇了,特别是现在,好多人还在记诵其中的警句,希望学到点什么,好去占别人的便宜。

  后人有批评孙子的,以为他强调的兵不厌诈,对世道人心有所侵蚀,甚至说:“兵流于毒,始于孙武乎?”这也许不公平,因为孙子只是战术家,那些战争之外的事,怪不到他头上,而且他也从未主张过无节制的战争。战争必然是残忍的,如何把战争的风气和社会风俗隔离开来,不是军事家要考虑的事。兵以诈立,是战争的格言;至于把它奉为日常生活的指南,那是众人的问题,就和孙子无关了。

  《孙子》是一本讲战争的好书,不过它的绝大多数读者,一辈子也没上过战场。很多人说:官场如战场,或说商场如战场,如战场的,还有情场、赌场、剧场、考场、球场、机场……总之除了引力场、磁场,什么都是战场。人们这样说,不外乎是通过把自己想象成前线的兵士,从而豁免自己的道德责任。

  “所治愈下,得车愈多”是经常的,但长远地来看,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靠耍这种小聪明达到真正的强大。破坏规则者最先得利,但“我能往,寇亦能往”,自取其祸是迟早的事。归根到底,那些用在阴谋与算计上的心思,从来也没有给人类带来过实际的福祉。

  就算在战争中,智术也不是制胜的关键。纵观东西方历史,不难发现,往往文明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的军队却经常被野蛮人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三国演义》的读者也都会奇怪:诸葛亮智谋冠绝、总打胜仗,可为何蜀国的形势却在同时江河日下?

  为什么说不读《孙子》呢?曰:不用读。咱们这里,人人都是兵法家,不用读《孙子》,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使别人不幸福的种种智慧;至于如何使自己幸福,可以参考这条格言——它没有写在任何一本书里,只写在一切书里:别人的不幸,就是我的幸福。

  插图 / 等新闻 / 尼纳舍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