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后期,唐雎所在的安陵国是一个方圆只有五十里的小国。当时秦国已经先后灭掉了韩、魏,接下来便耍了个阴谋,要拿一块方圆五百里的地方换安陵国,其实是想不费一兵一卒吞并安陵。安陵国君识破秦王诡计,急派唐雎出使秦国,和秦王进行交涉。秦王哪里把一个小国的使者放在眼里,见安陵国不肯,便威胁唐雎说:“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说:“没听说。”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冷笑了一下,针锋相对地说道:“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不屑一顾地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意思是说,布衣之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回道,大王说的是庸人之怒,真正的布衣之怒,则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说罢挺剑而起,要来刺秦王。秦王吓得立刻软了下来。
这就是布衣之怒!看谁还敢小瞧咱老百姓,连秦王这样的虎狼之君都甘拜下风,真让人振奋。天子有什么了不起,别狗眼看人低,布衣们要真是发起怒来,也够你老人家喝一壶的。唐太宗明白这个道理,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有点像“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一样。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话当真了,那可就非吃亏不可。因为无论唐雎如何发布衣之怒,秦王还是统一了六国。虽然时间不长,便天下大亂,但是这乱和布衣之怒还是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不久就又生出一位汉天子来,那位汉天子发起怒来,也还是很让人胆战心惊的。而且,接下来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天子之怒,还是远远大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布衣之怒的。
所以,秦王所说的“免冠徒跣,以头抢地”的布衣之怒,差不多就是真理了。因为“历史证明”,布衣之怒,确实无非就是摘掉帽子,扔掉鞋子,以头抢地罢了。有位叫林则徐的先生,身居高位,竟在大堂之上写下“制怒”二字。为什么要“制怒”?是怕自己跟老百姓发脾气吗?不是,他的制怒,是怕自己跟皇上怄气。因为他知道,生气是没有用的,只有忍耐,耐心地等待“天心自转”。一个身居高位的两广总督尚且如此,况一介布衣乎?
古时候的事情我们知道的不多,但是现在的事,我们看的却不少,让你发怒的事何止千件万件。但是,许多时候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甚至有时候连怒竟也不敢。你的上司把自己当成天子,在一个单位里为所欲为,哪一个人敢发布衣之怒?工作中不顺心的事多了去了,哪一个敢和上司顶撞?扣你的工资,撤你的职,哪个不忍气吞声?大家嘁嘁喳喳,领导又发怒了,便都大气不敢出,不知祸事又要降临在谁的头上;当官的贪污腐化你发怒,当官的坐好车子你发怒,当官的搬进漂亮别墅你发怒,可是布衣之怒除了让自己气破肚皮之外,毫无作用,无可奈何。所以还得盼包青天出来主持正义,盼上级领导出来亲自批示、拍案而起。
从美国回到台湾的龙应台女士,写了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台湾引起极大反响。后来,这篇文章被介绍到大陆来,很多人恍然大悟:是啊,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但是他们忘了,中国人可以对谁生气啊?
圣诞节的晚上看电视,在抚顺的一个零下二十多度的工棚里,二十多位农民工流着眼泪对记者说,老板欠他们三十万元的工钱已经两年了,如今他们没有钱回家过年,只好坐在这里等待讨工钱。记者找到包工头子,包工头子两手一摊,无奈地说:“我是欠民工三十万,可是我们施工的那家公司欠我七十万,我哪有钱给啊!”于是记者又找到那家公司,公司的经理不仅理直气壮而且还非常生气地说:“我没有欠农民工的钱,我欠的是包工头的钱,欠包工头的钱怎么能说成是欠农民工的钱呢?”
秦王说得对呀,布衣之怒无非就是“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除此,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原载2010年第4期《读书文
摘》】
题图 / 勇敢的恶作剧 / 佚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