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防民知情甚于防间谍?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374
曹 林

  这是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河南南阳市民王清自2003年起开始介入公益诉讼,持之以恒地向全市一百八十一个政府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消费”等政务信息,相关部门或态度傲慢,或视而不見,或敷衍了事,更荒唐的是,甚至有部门把他当成了间谍。《河南商报》的报道称,去年,一些收到申请书的单位问王清是不是间谍,王清家门口也突然出现一些陌生人,晃来晃去打听他的情况。他赶紧向新华社求助并写信给市委书记陈述实情。

  情况还不算太糟,在媒体和领导的干预下,有关部门解除了对其身份的怀疑。联想起有人因上网发帖批评政府而以“诽谤罪”受到跨省追捕,如果王清因申请政务公开而以“间谍罪”被有关部门拘捕,也不是不可能;幸亏王清识时务赶紧向媒体和高层求助,否则哪一天也许真会突然“被失踪”。

  这真是荒唐至极。一方面,王清申请公开的信息都是政府应依法公开的公共信息,而不是国家机密;另一方面,你何时见过间谍以这种方式明目张胆地刺探机密?将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公民当间谍那样防范,如果不是故意捏造罪名打击公民,不是故意以污名矮化公民,就是骨子里有一种“防民知情甚于防间谍”的意识,向来缺乏向公众公开政务信息的习惯,骨子里一向视政务信息如机密,这种习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以至于当有公民胆敢要求其公开信息时,就恼羞成怒,将其视为刺探国家机密的间谍。

  我就遭遇过类似的盘问。小区楼下总有车主乱停车,我于是给区规划部门打电话询问本小区门前道路的规划情况。听到我的要求后,那位接电话的先生非常警惕地问我:“你是谁?你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信息?你想干什么?告诉我你的单位!”——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估计也是把我当成间谍或者找麻烦的人了。其实按相关法律规定,这些信息都该是挂到网上公示的公共信息。一口一个“你是谁”、“你想干什么”。其实是想表达对询问者的厌恶和排斥。凭什么告诉你啊,你有什么权利知道啊。不好好地、本分地当你的老百姓,想知道这些干什么呢?

  在他们眼里,官是官,民是民,老百姓就该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地当你的老百姓,别整天想着看着政府在干什么,只有间谍和“别有用心者”才会对这些信息感兴趣。他们根本就缺乏对纳税人概念的基本理解,如果理解到自己花的每一分公款、自己每个月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公民纳税,他们才会接受这样的观念——必须向纳税人公开政务信息,因为纳税人是主人,有权知道雇佣来的人在如何花自己缴纳的税款。但他们却从来没把公众当成纳税人,而是当成自己权力治下的臣民了:作为臣民,你有什么权利知道政府和官员在怎么花钱?

  基于此,他们的辞典里也是没有“监督”这个词的,只有自上而下的管制。在他们眼里只有两种人。要么是政府治下安分守己服服帖帖的顺民,要么就是想给政府找麻烦、企图破坏政府的敌人,就是间谍。在这种观念的主宰下,公民王清持之以恒地向一百八十一个政府部门申请公开“三公消费”信息,自然会被当作间谍了。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后,仍然有政府部门将一切政务都看作国家机密,甚至将问询的公民看成是“间谍”,可想而知,那种“防民知情甚于防间谍”的传统是多么根深蒂固,政务公开的道路是多么漫长修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