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只要还在教语文,“炮声”注定要隆隆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7790
曹旭刚

  编者按:“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一个人只有饱读诗书才能展现出文人的优雅和气度。与众人敬仰的古代文学相比,当今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多少有些尴尬,批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最近浙江三位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发难便在情理之中,为什么我们的教材有虚构的《爱迪生救妈妈》却没有真实的飞扬的童心?语文教材何以成为众矢之的,且多年不改?是价值多元的必然结果,还是国家意志在作梗?让我们一同为未来的公民理念、知识和思维把脉。

  杭州的几位语文教师经过几个月的梳理、研究后,向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猛烈“开炮”,认定的“罪名”大概有:很多经典被随意篡改,课文说教的多,充满童趣、让孩子们快乐的却非常少;有的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已经不能让时下的孩子们信服……(2009年9月23日《浙江在线》)

  此番“炮轰”必然是惹出“一地鸡毛”,附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网络上各执一词激战不休的讨论就证明了这个判断。

  其实,严格来讲,语文教材招致非议,在这十多年来,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儿。无论是教育界人士,还是社会公众,这些年来,都在不断地对各级语文教学、语文教材挑刺,甚至有许多人在激烈地炮轰语文教学,语文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番“挑刺”,不过是这十多年来“炮轰”语文教育的一个延续而已,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教育的渠道似乎都是学习教材,尤其是能够彰显历史与人文传统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不单要起到引领我们读书识字的作用,还要担起传承民族精神、进行道德教化的责任。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语文教材就是经典,就是“红宝书”,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凛然不可侵犯的。但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语文教材已然远远落后于社会现实,所以才有了始于十多年前并延及至今对语文教育猛烈“炮轰”的境况。而且,相信这种状况在短期内是无法消弭的,可谓只要还在教语文,“炮声”注定要隆隆。

  这般说,是因为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像往日那样一种价值观统一天下的状况,已然“黄鹤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而多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难有一种教材可以被所有人认同。

  在好的教师那里,即使手中没有这种统一的语文教材,他们也不会为上语文课而发愁,因为他们的学识修养,足以支撑他们达成教学目标;而在很多修养不够的教师那里,教材与教参就是他所有的依据,离开了这些,他就无所适从,他就不知从何下手来教语文。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不是对所有教材都讲解,他们往往会放弃不少篇目,也会额外补充很多经典篇目。教材是教育制度与培养目标的第一个环节,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便有什么样的教材;设置什么样的培養目标,必须配置什么样的教材,教材中的篇目是需要有所取舍的。各地的学生情况不一,如果只是生硬地套用教材,往往会难以达成教育目标。

  这些年来,语文教育在争议中不断提高的现实也说明了——争议、批评对语文教科书来说。甚至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有了争议、有了批评,才有了这几年的进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样的“炮轰”,当是越多越好。

  [原载2009年9月24日《华商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