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要说新鲜事,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没有新鲜事,还叫什么新闻?
新闻还得说新鲜话,同样的事情要追求不同的表达,不仅把话说得有“意义”,而且说得有“意思”,说得与众不同,有“独家味儿”,语不惊人死不休,那才是好新闻。对于稍微讲究一点儿的读者,既要从新闻中看出“意义”,又要从中看出“意思”,看得有点儿味道,应该不算过分的要求吧。
可就是这点儿要求,想在报上得到满足并不容易。相反,倒是“格式化”的头脑随处可见,“复印机”式的表达满世界泛滥,“似曾相识”的文章铺天盖地。一种稍微新鲜一点的说法冒出来,不出几天就满世界的“李鬼”接踵而至。说女人像鲜花的天才很少,跟着说女人像鲜花的庸才却满坑满谷、俯拾皆是。
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不论这个世界出了什么新鲜事儿,新闻记者都喜欢一哄而上,以“××门”来报道。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叫“拉链门”,女演员阿娇被偷拍叫“艳照门”,恒源祥推出生肖广告叫“广告门”,菲尔普斯吸食大麻叫“大麻门”、博尔特进迪厅叫“艳舞门”,还有许许多多的这“门”、那“门”,在我看来,都有些“邪门儿”。有时翻开同一天的报纸,就能赫然看到许多“门”,甚至同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也是“门”客当道、五花八“门”,让人不胜其烦。
“水门事件”因事发水门而得名,名实相符,作为新闻题目自然是贴切的。又因其影响巨大,如雷贯耳,后来者愿借其轰动效应,使自己不那么轰动的新闻也能抓人眼球,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良苦用心是不难理解的。起初我看了这“门”、那“门”,还觉得挺新鲜,认为作者有创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联想到“水门”,以为又出什么大事了。仔细看去,才知道不过是些鸡毛蒜皮、不足挂齿的小事。“门”来“门”去,给人小题大做、故弄玄虚的感觉。
新闻写什么、怎么写,是记者的自由,用不着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我只是觉得,有出息的记者不仅应该钟情于独家新闻事实,而且对新闻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表达应该有一种近乎疯狂的追求。最忌讳拾人牙慧、步人后尘,落得个邯郸学步、鹦鹉学舌的骂名。
如今的新闻记者多为年轻朋友,其中不少人是令人艳羡的“80后”。他们年轻、有朝气,视野开阔、外语好,对个性、个体价值实现,对特立独行、不落俗套有着非常清醒的意识和追求。诉诸文字,我相信没人愿意成为“复印机”和“克隆专家”。那么为什么整天标榜个性自由的人,一落笔就难逃陈词滥调的束缚呢?说名人出场,必是“闪亮登场”;说艺人转轨,肯定是“华丽转身”;说新品上市,免不了“隆重推出”;说啥事儿出了变故,十有八九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就纳闷:本来是小打小闹地露一小脸儿,怎么就成了“闪亮登场”?本来是身陷丑闻被迫转轨,怎么就变成了“华丽转身”?至于那不土不洋的什么奶酪,原本不是多数中国人稀罕的玩意儿,拿它作比就那么靠谱儿、那么准确吗?何况那本被“隆重推出”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笔者认真拜读了,不过尔尔,至于被奉为经典,到处引用吗?我们某些可爱的记者朋友,难道就拿不出更像样一点的东西装点门面吗?
每天离不开报纸,每天就离不开陈词滥调,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恕我不恭,把那些热衷于“闪亮登场”、“华丽转身”、“隆重推出”的“邪门”记者,统统归入“语不烦人死不休”之列。如今只要见到这类标题,我就一概翻将过去,不许它耽误我有限的时间。
当然,“克隆化”的思想和语言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根源,不是这篇小文所能论列涵盖的。我这里想说的,无非是建议以文为生的记者朋友能在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独特表达上下一点儿功夫。做不到“语不惊人”,可以做到“语不烦人”;做不到新鲜有趣,起码不要把肉麻当有趣,乐此不疲地重复人家的陈词滥调。如此,或许能离合格的新闻记者稍微近一点。
【原载2009年7月30日《解放日报·朝花》】
题图 / 克隆 / 佚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