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辛格“自废”与清帝退位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8755
闲闲淡淡

  博客简介:2007年10月在中华杂文网开博客,像新手在繁华闹市开小店,盈利与否无所谓,沾些人气就好。“哮天犬的自留地”其实更像午夜街头还有期待的地摊,期待有人驻足。哮天犬有忠诚的品格和叫咬的天性,有时也难免神经过敏,吠影吠声的,但请相信那是它在自家门口忘情的歌唱。博客地址:http://www.chinaza—wen.com/blog/userl/5718/index.htm.

  我的公告:杂文其实也是一种爱。它是品位很高的金石,但常常被砂砾掩埋;它是味道很苦的良药,但常常被顽固地讳忌。写杂文的人有满腔焦灼的忧患,他们的文字里,或隐或显地,都跳荡着赤诚无私的灵魂。愿为杂文贡献自己毕生菲薄然而真挚的心力和爱意。

  最近关于不丹的新闻和评论多了起来,原因是不丹的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自己主动废除了该国实行一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之所以成为新闻,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从既往的人类历史上看,还没有主动废除君主制的先例,辛格的“自废”之举,令世人感到新奇和振奋。其次,民主是不可阻遏的浩浩荡荡的历史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量的评论也是清一色的叫好和赞颂,在许多人的眼里,辛格的“自废”无疑是一个值得称赏的创举,它不仅挑战了历史,也颠覆了一些传统理论和传统认知。

  诚然,辛格是明智的,他主动废除了君主制,这在常人的眼里,确实需要超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以一人或一个家族的牺牲来换取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自然包括政治文明,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君主的退位或者说下台,从历史的角度看,鲜少主动者。他们或迫于直接的政治军事压力,或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或天生没有当天子的兴趣而离家出走当和尚,而将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主动拱手让人的情形,应该说是不存在的。相反,古今中外的君主专制者,都在拼命争夺、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有不惜杀兄弑父者,有涂炭生灵者,有暴虐颟顸者,有贪得无厌者,有党同伐异者。专制的权力从来都有浓烈的血腥和黑暗的颜色,都有凶恶的形状和恐怖的气氛。

  由此,叫人想起我们的“清帝逊位”。众所周知,晚清时期,清政府面对大厦将倾、危如累卵的局势,也曾做过许多垂死的挣扎,也曾在政治制度方面做了一些花哨的文章。但到最后,还是被迫退位,其清帝退位诏书里说: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遠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单看这一纸诏书,清帝也不失言辞恳切,深明大义。然而谁都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避祸自保的话,是阿Q叫人抵在墙角掐着脖子做出的服输的消灾姿态。

  现在看来,辛格的“自废”和清帝的退位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辛格是主动的,清帝是被动的。因为主动,辛格赢得人们的激赏;因为被动,清帝没有得到历史的同情。但这其实仅是事情的一个表面,导致清帝退位的是直接的反对力量,而促使辛格主动自废的却不一定是他本人的开明。因为,现代政治文明,尤其是民主制度经过若干年的酝酿和斗争,已经成为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在这场巨大的潮流面前,有负隅顽抗者,有心存侥幸者,有火中取栗者,有苟延残喘者,也有像辛格这样的识时务者。因此,像辛格这样的君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主动的被动者,或者说一个被动的主动者。

  至此,我们可以说,辛格的“自废”和清帝的退位都是在浩浩荡荡的民主潮流面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我们不应该过高地评价辛格的“自废”,我们应该感谢民主力量的强大;我们不应该念兹在兹一个好的皇帝,我们应该相信人类追求民主的一切历史努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