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尊严
在被频发的反人性事件折腾得心情沮丧之际,庆幸能适时的被一些温情故事所感动和抚慰。这不,那位《千金不卖我喜欢》(《杂文选刊》2008年3月[上])里的主儿福布斯——苏格兰乡村的一介渔夫。在中国充其量算作地道的弱势个体,居然与有着亿万身价的地产大亨特朗普较上了劲——坚决拒绝特朗普有偿开发他的宅基地和农场。即便是政府干预斡旋,外加特朗普的幕僚的软泡硬磨,仍然未能如愿。整个过程着实让我辈大开眼界,暗生钦羡。如说福布斯系世界上最牛气最豪气的“钉子户”恐怕算不上夸张。
这个故事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一边是昂贵得令人晕眩的天价征迁补偿,一边是难以割舍的孝母情结;一边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政府和富商,一边是权小势微不见经传的乡村野老。这个原本在中国可以轻而易举平衡的天平,却让固执倔强的福布斯拨弄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严重倾斜。在福布斯惯常的眼中:享受安宁比迁徙劳顿重要,尽孝比敛财重要,个人尊严比他人财富重要。倘若在中国,可以说,此类故事的版本绝对难以雷同,纵然借那福老头一万个胆,谅他也不敢与富人对峙、和政府较真。相反,给他老福一点儿象征性的补偿,不管他认可不认可,都得以大局为重,无条件地舍小家为大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城市规划,服务城市发展,哪怕这一切可能都是房地产商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阴谋与苟合。这也是国内房地产业成为暴富行业的首要原因之一。不过,话还得说回来,福布斯终究是幸运的,他能够凭借一个人的努力爱其所爱,不受强势群体左右和侵扰,这也是一个国家对公民的最大尊重。因此说,福布斯虽放弃了一夜暴富的机缘,但他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尊严,同时也收获了世人对他的敬意。
王老实(安徽)
○考核造假是
利益驱使
读了王冬云的《有多少考核是这样的》(《杂文选刊》2008年3月[上])一文,深有感触。
我虽在中学从事教育工作不到两年,但对学校的种种考核造假现象深是厌恶。就拿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月考和期末考试吧,题目自己出,大多数老师出的题目都是非常简单的基础题目,就这样的试卷还在考前不是向学生泄题就是像大学一样划范围。不仅这样,阅卷时,正如文中所讲老师们对分数毫不吝啬。见过最荒唐的是某次语文月考中,有位学生写的作文是抄前面的阅读理解的文章,就这样的作文居然打了五十分(总分六十分)。如果题目不是自己出,考得不好,也没关系,老师的办法是将错的比较多的题目的分值减少。我曾见过数学老师将后面比较难的证明题由十二分改为五分,而比较容易的选择题由四分改为六分,以此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优秀率。而这样的造假做法,广大学生非常清楚,大多数学生也非常欢迎,只不过学生家长不知道而已,只会重复讲一句“我孩子以前每次都考多少分,怎么现在降了?”有一位学生曾经这样对我讲:“老师,你要是像政治老师一样在考试前把题目告诉俺们,俺们考得也高些,回家也好看些,外面的人还讲你教得好!”
事实上所有考核造假都是利益在背后驱使。老师造假是为了在校长面前好交差,学生造假是为了回家好向父母交差,学校默认老师造假是为了学校所谓的声誉,好保证充足的生源。
田水月(安徽)
○公民反思:
是否法治不如人治?
读了刘洪波先生《为什么拿工钱总要如此血腥?》(《杂文选刊》2008年3月[上]),让人触目惊心,随即产生这样的疑惑:讨薪天经地义,欠薪天理难容的社会公理怎么变成“欠薪是爷,讨薪是孙”的社会浊流了呢?
我还疑惑:有多部相关法律的监督保障,在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薪的背景下,为何仍然有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并在讨薪途中被殴致死或砍残?试问,那些口口声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职能部门哪里去了?那些看似完备的保护措施哪里去了?法律条文在有些人眼中为何成了装饰的“花瓶”,不但不堪一击,甚至不屑一顾?
我觉得,像农民工讨薪被砍杀这样的新闻,必将产生历久弥新的警示作用,它会召唤人们的良知和勇气,在恶俗和残暴中不再随波逐流或视而不见,也不再甘于当一个沉默先生,因为沉默先生是滋生凶残与狠毒的最好土壤,总有一天会让所有人都身受其害。除此之外,作为公民,我最想追问:法治怎能不如人治?
党忠军(陕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