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法律制定出来是干什么用的?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400
姜龙飞

  从网上看到一幅图片:众多神色凛然的白种成年人簇拥着一个面带怯容的黑人青年,那截然不同的表情令人揪心。原来,画面记录的是1962年9月30日美国黑人学生詹姆斯·梅雷迪斯入读密西西比大学时的那个瞬间。据报道,斯时密大理事会决定遵照美国关于消除种族隔离的法律,准许黑人学生梅雷迪斯注册。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顽固坚持种族隔离立场的州长罗斯·巴内特及一批白人学生的极力阻挠,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骚乱。成群的白人学生在校园内呐喊示威,至少有三人在动乱中丧生,五十人受伤。总统肯尼迪不得不为此而与巴内特通过电话进行谈判,结果毫无进展。于是肯尼迪以法律的名义派出军队前往该地,强迫学生服从法律,最终接受梅雷迪斯入读。

  不惜以军队助阵,也要将法律的权威进行到底,肯尼迪对法律的忠诚度令人叹为观止。

  同样的故事在美国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1957年,阿肯色州的九名黑人学生依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54年作出的在学校中施行种族隔离违宪的判例,进入白人学校就读。该州州长居然动用当地国民警卫队封锁校园,禁止黑孩子和白孩子接触。最后,时任总统艾森豪维尔下令美军王牌精锐101空降师出动,进入该州首府,弹压了当地的地方武装,武装护卫九名黑孩子入学。

  前后两任总统,数度动用军队遏制违宪,美国政府对法律的绝对忠诚由此可见一斑。试想,倘若没有历届政府对法律一以贯之的忠诚,美国当任国务卿赖斯,以及她的前任鲍威尔等等一大批黑人翘楚纵横白宫、叱咤政坛的局面恐怕是不可想象的。

  如此范例在亚洲国家也不难找到,比如新加坡。2005年岁末,因为携带三百九十六克毒品入境,澳大利亚青年阮祥文在新加坡伏法。此前,澳大利亚总理五次出面向新加坡政府求情,试图救阮祥文一命,外长唐纳更是奔波穿梭,到处寻求有可能出现的转机。然而新加坡政府不干,一点不给两位重量级人物面子。12月2日,年仅二十五岁、携带毒品不算太多、目的也仅是为了帮助其兄长偿还高利贷的澳籍青年阮祥文最终一命呜呼。无独有偶,早在1994年,美国青年游客麦克误将狮城当成了自家的纽约,信手在别人的汽车上涂鸦,被新加坡法院判处四个月徒刑、三千五百新元罚款,以及笞六鞭。念及鞭影呼啸的原始和皮开肉绽的残忍,时任总统克林顿出面为他的子民求情。兴许是麦克肇祸轻微,李光耀总理总算给了点面子:鞭刑减半,笞三鞭。至于其他超越法律的请求,一概拒绝没商量。

  法律制定出来是干什么用的?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可以洋洋洒洒作一篇宏论,但最基本的一条亘古不易,那就是供政府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作为政府,不仅是效忠法律首当其冲的第一“人”,而且理所应当是执法的楷模,规行矩步,分毫不差;钢骨铮铮,垂范天下。稍有差池,政府的诚信和权威俱损,天下将因此而迷失绳墨,进退失据。古波斯先哲曾道:“只要国王在百姓的园中摘一只苹果,大臣就会砍一棵果树。”群起而效仿的后果何其严重!这个道理国人其实不是不懂,我们的某些官员说起法治政府来也是掷地铿锵,但让人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身边老有那么多的执法“软肋”?

  【原载2008年1月25日《上海法制报·名家茶

  座》】

  ●湖南省嘉和潇风荐

  插图 / 佚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