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至正则人不容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8380
刘国芳

  有一个老人,是个农村老人,他从六十岁开始,先后收养了五个被人抛弃的婴儿。她们中的三个,是老人在路边捡的,有一个直接放在了老人的门口,还有一个是别人捡了来交给他的。五个都是女婴,毫无疑问,她们都是超生的。她们的父母本想生个男孩,结果是个女孩,于是把她们抛弃了。好在老人收养了她们,但这是个孤寡老人,生活本来就艰难。老人为了养活这五个孩子,经常到外面乞讨。

  那些孩子三、四岁或四、五岁的时候,老人把其中的四个给了别人。这都是些不能生了,但又想要个女孩的人家。老人没收人家的钱,完全是送给人家。老人的想法是这么多孩子,他很难培养好,送给一些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对孩子是件好事。但村里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老人把四个女孩卖给了人家。而且大家传得有鼻子有眼,说老人每个女孩卖了两万,四个加起来,一共卖了八万。村里人有时候会跟老人开玩笑,说老人有钱了,可以过好日子了。也有人说的话难听些,说老人从一开始收养女婴,就是为了赚钱。还有说更难听的,说老人是人贩子,在贩卖人口。但说归说,村里人对老人还不错。老人那时候一天天老了,身体又不太好,他身边留下的女儿也一天天大了。村里人经常会接济他们,比如穿剩的衣服拿给那个女孩穿。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端一碗给他们。这种关系说明,村里人尽管对老人卖女儿不满,但基本能善待老人。

  这事后来不知怎么被一个记者知道了。这个记者不仅知道老人先后收养了五个女孩,还听说老人贩卖人口,两万元一个,把那四个女孩卖了。但记者跟老人接触几次后,觉得老人很善良。凭直觉,记者觉得老人不可能会做出贩卖人口这样的事来。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记者随后展开了调查,对那四位领走女孩的人家一户一户调查取证。结果跟记者想的完全一样,老人并没把四个女孩卖给他们,老人没收人家一分钱。

  记者后来写了一篇通讯,很详细地介绍了老人的事迹。为了给老人正名,报纸出来后,记者在报社拿了一百多份报纸出来,在老人村里挨家挨户散发。每散一户,记者都要告诉人家,说老人收养那五个女孩不是为了赚钱,说老人不是人贩子。那天记者很辛苦,但为老人做了事,记者觉得很高兴。

  但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结果却十分糟糕。这以后,村里人冷淡了老人。原来经常有人跟老人开开玩笑,后来没有了。原先也有人送些穿剩的衣服或端些东西给老人,现在也没有了。一句话,村里人在这之后不怎么理睬老人了。

  这是发生在我们抚州农村的一个真实故事。我后来不仅知道老人这个故事,还见着了那个记者。我见着记者时,他有些大彻大悟了。说起老人的事,记者深有感触的样子,他说当下的农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缺点,他们编排老人贩卖人口,这本身就是他们弱点的表现。如果老人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将他收养的女孩卖了钱,他们或许能容忍,但当一个善良的几近完美的老人就出现在他们身边时,他们反而难于接受。

  “水至清则无鱼”,而“人至正则人不容”,这是一个已经很古老的道理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