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韩国的大学教授对越来越严重的学生抄袭事件采取了强硬的惩罚措施。首尔大学教授对抄袭作业的学生采取了集体警告措施。部分教授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学生抄袭行为的情况下,让有抄袭嫌疑的学生重考。首尔大学文化学院院长李泰镇对十名涉嫌抄袭的学生下达了警告。期中考试后,给十人中的七名学生c或D学分、抄袭程度严重的三名学生F学分,并通告这些学生:“以后不要来听课!”
以上是今年获悉的两起高校学生舞弊丑闻。我郑重告诉几位教授,教授们笑了。有位教授说,要是按杜克大学、首尔大学那样对舞弊学生从严处置,我们的大学岂不是要关门?有博导说,教师中弄虚作假的也多了,职称评滥了,有的评上教授十年至今也没有像样的成果;校方为迎接评审验收,公开地暗示学院做假,耗费大笔公款做“活动费”,而评审大员与验收组难得有不收礼受贿的……这是教育界人所共知的秘密,教师知道,学生也看得出来。这或许就是学生作弊风盛而处分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学校弄虚作假,直接毒害学生。看一些学校的经验介绍,常常很疑惑:这些学校的基本情况在教育界不是秘密,何以在一两年内就冒出那么多的成果?校长们介绍的所谓业绩,有多少经得起调查?有些校长,文化素质很低,竟有硕士博士头衔;有的根本不会上课,却评上了特级教师;有的从网上抄了点东西,便成了“专家”。校长带头做假,教师也就敢胡吹,教师队伍中抄袭剽窃论文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在一个不以舞弊为耻的环境中,学生能学到什么?一所学校有这样的风气,学生会老老实实地读书学习吗?
看一些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不禁汗颜:那些煌煌大著,有的我至今还没读懂,理解也比较吃力,没想到中学生在疯狂的应试教学之余,不但把这些书看过了,而且有能力批评;一些资深学者兀兀穷年而探索的难题,他们竟一家伙全给解决了,——所费时间不过三五天;以时下一些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能把语句写得通顺明白就很不错,可是没花多少天,他们竟能用比较纯粹的学术语言写出一篇论文!
如果这些成绩是可信的,我们今天根本不必再为教育感到忧虑;如果这些体现的仅仅是中国学生的“机巧”、“变通”和“心知肚明”,作为教师,我感到悲哀。
我对学生说:“也许我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在弄虚作假的环境里坚守清白,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我只想告诉你们:在这样的年龄,你们需要种下一粒诚实的种子。”
[选自《新思考博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