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穷人乘车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180
焦松林

  夏雨走在大街上,这是他第五次被老板炒鱿鱼,身上只剩可怜的一元钱。

  天无绝人之路。远在二百公里之外的邺城的同学刘三打来电话,说公司急聘职校生,月工资不低于两千元,招聘时间截止于第二天上午。

  夏雨又喜又愁。坐长途汽车到邺城,少说也得三十元,但现在,身上只有一元钱。要命的是,在这里,他举目无亲,找谁借去?

  走进长途汽车站候车室,夏雨叹了口气,今天下午坐不到车,就要失去应聘机会。

  夏雨突然有了一个点子,他将途经的站名记在心里,又看看车次,下午还有六趟车,如果计划得当,他能在晚上八点前赶到邺城。

  离开候车室,走到省道上,过了一会儿,班车开过来了。

  “快上,快上。”售票员是一位中年妇女,扯着嗓门喊。

  夏雨赶紧上车,跳过过道上的行李,绕开坐着的几个人,溜到车厢后部。

  等到中年妇女挤过来,叫他买票,车已开出好几里路。

  “多……多少钱,一……一张票?”夏雨结结巴巴地问。

  “你上哪儿?”售票员皱着眉间。

  “羚……羚……羚羊溪。”夏雨报出第二个站名,按照里程计算,应该距这里有五十多公里。

  此时,汽车以每小时七十公里的速度飞奔着。

  “五元,快点给钱。”

  “这……这点路,要……要收这么多?车……车站里卖的,才两……两元多。你……你总不能让……让我一个穷……穷打工的,吃这么大的亏吧?我……我们挣的都……都是血汗钱啊……”

  夏雨几句话说下来,车已跑出二十公里。

  “你一个大小伙子,为了三元钱闹到现在,你羞不羞?四元钱吧,快点。”售票员真的火了。

  “不、不行,我最多出两元。多一角钱,我都不出。”夏雨的脸涨得通红。

  司机一个急刹车,怒吼道:“磨蹭什么?没钱,就滚下车。”

  夏雨斜了司机一眼:“你……你这人,怎么这……这样,我……我下车。我……我不坐了。”说着,夏雨硬着头皮走下车。

  班车向前飞奔,夏雨向前走去,眼泪流了下来。

  赶到羚羊溪,第二辆开往邺城的车来了。夏雨如法炮制,又是一番讨价还价,车将他带到第三站陆家河,又将他丢下来。这一回,售票员是小姑娘,车开走时,她突然将头伸出车窗,冲着夏雨喊:“你也算男人?没钱,你搂枪打飞机走啊!”

  第三辆开往邺城的车又来了,夏雨再次走过去,又在半途被抛下。接着是第四辆、第五辆、第六辆。当晚七时,他终于赶到邺城。

  第二天。夏雨轻松通过应聘考试,很快,爱好钻研的他,成了公司业务骨干。

  那次坐车经历,让夏雨始终难以释怀。为了避免挨打,他假装结巴;为了逃票,他故意讨价还价。更让他难以忘怀的是第六辆车,售票员是一位老大爷,只向夏雨要了一次钱,等到夏雨结结巴巴讨价还价时,他没有再说什么,甚至连票钱也没提,深深叹口气,没让他下车。

  夏雨决定去找那辆车。

  当他带着刚发的两千元工资,找到邺城长途汽车站时,得知那辆车早已被法院拿去抵债了。

  怀着一种自责的心理,夏雨向车站管理处负责人交了一千元,转交给老大爷和另外几位车主。

  晚报记者得到“报料”,前来采访夏雨。不久,夏雨的故事在邺城广为流传,公司老总破格提拔了夏雨。

  刘三和几个工友请夏雨喝酒。席间,刘三感慨地说:“夏师兄,你真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夏雨默然半晌,说:“穷人就算有这样的智慧,最后也得用良心说话。”

  [原载2007年第4期《百花故事》]

  焦松林

  夏雨走在大街上,这是他第五次被老板炒鱿鱼,身上只剩可怜的一元钱。

  天无绝人之路。远在二百公里之外的邺城的同学刘三打来电话,说公司急聘职校生,月工资不低于两千元,招聘时间截止于第二天上午。

  夏雨又喜又愁。坐长途汽车到邺城,少说也得三十元,但现在,身上只有一元钱。要命的是,在这里,他举目无亲,找谁借去?

  走进长途汽车站候车室,夏雨叹了口气,今天下午坐不到车,就要失去应聘机会。

  夏雨突然有了一个点子,他将途经的站名记在心里,又看看车次,下午还有六趟车,如果计划得当,他能在晚上八点前赶到邺城。

  离开候车室,走到省道上,过了一会儿,班车开过来了。

  “快上,快上。”售票员是一位中年妇女,扯着嗓门喊。

  夏雨赶紧上车,跳过过道上的行李,绕开坐着的几个人,溜到车厢后部。

  等到中年妇女挤过来,叫他买票,车已开出好几里路。

  “多……多少钱,一……一张票?”夏雨结结巴巴地问。

  “你上哪儿?”售票员皱着眉间。

  “羚……羚……羚羊溪。”夏雨报出第二个站名,按照里程计算,应该距这里有五十多公里。

  此时,汽车以每小时七十公里的速度飞奔着。

  “五元,快点给钱。”

  “这……这点路,要……要收这么多?车……车站里卖的,才两……两元多。你……你总不能让……让我一个穷……穷打工的,吃这么大的亏吧?我……我们挣的都……都是血汗钱啊……”

  夏雨几句话说下来,车已跑出二十公里。

  “你一个大小伙子,为了三元钱闹到现在,你羞不羞?四元钱吧,快点。”售票员真的火了。

  “不、不行,我最多出两元。多一角钱,我都不出。”夏雨的脸涨得通红。

  司机一个急刹车,怒吼道:“磨蹭什么?没钱,就滚下车。”

  夏雨斜了司机一眼:“你……你这人,怎么这……这样,我……我下车。我……我不坐了。”说着,夏雨硬着头皮走下车。

  班车向前飞奔,夏雨向前走去,眼泪流了下来。

  赶到羚羊溪,第二辆开往邺城的车来了。夏雨如法炮制,又是一番討价还价,车将他带到第三站陆家河,又将他丢下来。这一回,售票员是小姑娘,车开走时,她突然将头伸出车窗,冲着夏雨喊:“你也算男人?没钱,你搂枪打飞机走啊!”

  第三辆开往邺城的车又来了,夏雨再次走过去,又在半途被抛下。接着是第四辆、第五辆、第六辆。当晚七时,他终于赶到邺城。

  第二天。夏雨轻松通过应聘考试,很快,爱好钻研的他,成了公司业务骨干。

  那次坐车经历,让夏雨始终难以释怀。为了避免挨打,他假装结巴;为了逃票,他故意讨价还价。更让他难以忘怀的是第六辆车,售票员是一位老大爷,只向夏雨要了一次钱,等到夏雨结结巴巴讨价还价时,他没有再说什么,甚至连票钱也没提,深深叹口气,没让他下车。

  夏雨决定去找那辆车。

  当他带着刚发的两千元工资,找到邺城长途汽车站时,得知那辆车早已被法院拿去抵债了。

  怀着一种自责的心理,夏雨向车站管理处负责人交了一千元,转交给老大爷和另外几位车主。

  晚报记者得到“报料”,前来采访夏雨。不久,夏雨的故事在邺城广为流传,公司老总破格提拔了夏雨。

  刘三和几个工友请夏雨喝酒。席间,刘三感慨地说:“夏师兄,你真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夏雨默然半晌,说:“穷人就算有这样的智慧,最后也得用良心说话。”

  [原载2007年第4期《百花故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