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贵了,馒头小了。”不少早点店出售的食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是进入11月以来一场波及全国的粮油价格上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八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7.1%的人表示,粮油价格上涨使他们“生活压力增大”,84.0%的人认为,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又有增加。国家发改委的研究人员则称,目前的粮油价格系“恢复性上涨”,它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不大”。(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每一次在研究者看来“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价格上涨,都会引起许多民众的焦虑与不安,这难道是民众过于脆弱和敏感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扪心自问,“拉面贵了,馒头小了”对我自己的影响到底大不大?我可以明确地回答自己,不大。但是为了这个结果,我似乎放弃了更多——至今不敢买房子,依然和父母挤在一处;值得庆幸的是,自己也并未患有什么大病;虽然已然大龄,却迟迟没有要孩子。为了保住目前还算安稳的生活,我一直在竭力逃避自己所本应承担的责任,一旦这些问题接踵而至,我还能否像现在一样不在乎“拉面贵了,馒头小了”?连我自己都无法回答自己。
虽然和我一样不在乎“拉面贵了,馒头小了”,但是我想,发改委的那些研究人员所要负担的生活压力想必会比我小得多。其实,换作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拉面贵了,馒头小了”原本就不足以对他们的生活构成任何威胁。然而,对于那些得不到充足保障的人们来说,除非拒绝步入社会,否则就必然要承担起来自生活的压力。从这种意义上说,民众忧虑于“拉面贵了,馒头小了”,并不是说拉面和馒头本身有多么可怕,而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脆弱使得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一他们不得不将自己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每一分钱都小心翼翼地积攒起来,用以应对前方无可回避的教育、医疗和住房这“新三座大山”。
就在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表示,“明年要继续努力,力求使上学贵、看病贵、房价高等矛盾有所缓解。”原本掷地有声的表态,却几乎成为了网民的又一次笑谈。有人提出,“去年也是这么说的”。马上有人跟上,“明年还会这么说”。最后有人总结,“年年都会这么说”。
网友的话虽然有些尖刻,但却未必不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新三座大山”积怨已久,有关部门也煞费苦心,然而不仅没有见到“山头”被削平,似乎还大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不由得使人徒生“高山仰止”的哀叹。“新三座大山”早已使普通民众步履维艰,生活必需品的不断上涨又使得他们感觉“腹背受敌”。正是由于那些“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面对那些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民众也不免“大惊小怪”了起来。然而,这能怪罪于他们的敏感与脆弱吗?
不管发改委去年有没有说过“力求使上学贵、看病贵、房价高等矛盾有所缓解”,希望同样的话题不会在明年再次提起。要想使民众对价格调整予以足够的信任,首先就应该建立他们面对民生问题时的信心。在发改委乐观指出“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不大”的同时,其实公众更希望看到那些“对老百姓生活影响大”的事情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新三座大山”的难题得不到有效缓解,哪怕一碗拉面、一个馒头都足以成为难倒民众的最后一根稻草——民生之多艰似乎是那些身处庙堂之高的研究员们所想像不出,也体会不到的。
【原载2006年12月12日《中国经济时报·时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