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滕王阁感怀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3514
王瑞松

  因为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滕王阁让我神往了多年。乘参加一个笔会之机,特意提前出发绕道南昌,终于来到滕王阁。

  进入景区大门,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两旁林木葱茏、绿草如茵,中央地面上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气势雄伟的滕王阁楼,矗立在正前方的台基之上。

  沿着石阶而上,进入一楼大厅,这里陈列着装潢精美的历代名家留下的匾额和楹联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根据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所创作,讲述了王勃与滕王阁的传奇故事。

  冯梦龙把王勃的滕王阁赴会,演绎成了神话故事:王勃为探望其父途经马当山偶遇一貌若神仙的老叟,老叟道:“子非王勃乎?”王勃大惊道:“某与老叟素不相识,何以知勃名姓?”老叟道:“我知之久矣!来日重阳佳节,洪都阎府君欲作《滕王阁记》。子有绝世之才,何不竟往献赋,定能垂名后世。”此到洪都,水路七百余里。王勃道:“今已晚矣!止有一夕,焉能到达?”老叟道:“子但登舟,我当助清风一帆,使子明日早达洪都。”王勃大惊拜道:“勃乃童稚,一介寒儒,肉眼凡夫,冒渎尊神,请勿见罪!”勃辞老叟上船。只见:风声飒飒,浪势淙淙。帆开若翅展,舟去似星飞。顷刻天明,果然按时到达洪都……

  滕王阁的主阁,从外面看是带回廊的三层,而里面却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层共七层。现如今有垂直电梯可从一层直达六层。我是冲着王勃的那篇美文而来,冲着文中那令我神往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胜景而来,迫不及待,便直接乘电梯上到六层以登高望远。这一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但是个暗层,草草浏览了大厅里的陈列,就下到五层,五层才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最佳的观景处。

  步入五楼的回廊,凭栏临风,放眼望去:浩淼的赣江水依旧“共长天一色”,西山依旧“层峦叠翠”;但,南昌城里栉比鳞次的高楼、川流不息的各色汽车,以及在阳光下闪烁着斑斓光芒的八一大桥……呈现出的是一派现代都市的风貌。哦,今日的南昌已非昔日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于重阳节在阁上设宴,遍请天下名人墨客,欲作"滕王阁序",刻于石碑之上。青年才子王勃正路过洪州被邀请。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六岁就善文辞;九岁时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作《指瑕》以摘其失”;16岁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杜甫曾诗赞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阎公本意是让其婿作序借以扬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应作。此时的王勃正仕途受挫,出路无着,他将命运的沉浮、人生的感慨融进了字里行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王勃字字扣人心弦,句句引得心灵共鸣。继而笔锋一转又写道:“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三尺微命”的“一介书生”,处卑位而不甘庸昂扬奋发的精神世界,读来令人振奋。文中又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铿锵有力的语言,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成为代代传颂的人生格言。

  王勃一气呵成的一篇千古不朽美文惊艳四座。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转年,王勃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溺水而亡,时年仅26岁。英年早逝的王勃為滕王阁留下千古一“序”,让滕王阁名扬天下,引得天下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唐宋八大家以及杜牧、黄庭坚、辛弃疾等诸多名家,在这里留下诗文、墨宝;明汤显祖在这里演出了他的不朽作品《牡丹亭》。滕王阁成为了精神文化的载体,成为了名垂千古的文化圣殿。

  千百年来,华夏大地经历了数不清的灾祸和战乱,滕王阁也多次损毁于战乱、火患,现在的滕王阁是29次重建,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灾祸可以毁掉建筑、毁掉楼阁,但文化、思想的光辉能够穿越时空千古不灭!滕王阁因而屡毁屡建,成为永不倒塌的坚强楼阁,这是一个民族的倔强,倔强地坚守着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历史的过往早已烟消云散,唯有滕王阁巍然屹立在赣江之畔。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