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台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3617
白锦刚

  春节即至,想起了一年前网络公众号“冬歌文苑”“春节里的故事”征文,有位读者在笔者那篇《鲁沙尔高跷》文后的留言跳进了脑际,说自己正月里在西宁观赏过“高高的杆子上顶着小孩的类似表演”。这位读者应是误将“高台”当成了“高跷”,或将“高跷”看成“高台”了。今天权且就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千户营高台”为对象,说说“高台”。

  “高台”与“高跷”,同属社火中的娱乐表演项目,同时期传入青海河湟地区,所不同“高台”是将男孩固定在台架上抬着边走边表演,“高跷”是艺人脚踩木跷编成队形边扭边行进。

  “高台”是一种集铁工、木工、纸扎、绘画和戏剧等为一体的综合立体空间造型艺术,构思奇巧,表演独特,由抬芯和芯台组成,抬芯也叫平台,是由硬杂木做成,一米见方,像凳子,四条腿上固定有四个马蹄形铁环,用于穿两根抬杠,以抬轿的方式由4至8人抬着游走表演,故名“高台”。高台也称“高抬”“抬阁”,由数名男孩扮作古装戏曲人物,根据剧情组成精彩的造型,绑在以刺绣、剪纸等伪饰的抬芯上的芯台(铁柱和支架)上,形成高、悬、妙、奇的特点,来讲述传统戏剧故事。高台传统造型多取自《梁祝》《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昭君出塞》《蓝桥会》《黄鹤楼》《打渔杀家》等剧目,造型高度在3至7米,芯台3层至5层不等,一般每层1人,也有的底层4人,中层5至6人,顶层1人。抬台巡游时,一般用到4架台子,多时可达6架甚至8架。高台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千户营高台是流传于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的一种艺术样式,主要在春节期间展演,湟中区每年春节的文艺社火调演中,尤以千户营高台的演出规模最大,艺术性也最高。千户营高台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第一台高台亮相于千户营,就是明洪武年间的一支南京人迁居到此,带来的1台《魁星》高台和制作技艺,千户营高台从此传承下来,并且由最初的1台发展为如今的19台,每台上的人物也由原来的2至3人发展到现在的5人之多,一些现代艺术形式也被融合到了高台中。《魁星》高台之后《,三大财神》《樊梨花征西》《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主题最常见。村民说,村里讲究高台台数“绑单不绑双”,近年还特意增加了展示强国主题的高台。

  千户营高台是青海民间艺术的突出代表,如今已成为集绘画、剪纸、刺绣、木雕、音乐、文学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制作绝妙,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不但能塑造传统的戏曲人物,还能不断创新,表现现代人物和现实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

  千户营村的人们,一进腊月就显得格外忙碌,除了置办年货还要为一年一度的高台表演做准备。在千户营高台省级非遗传承人范明周先生眼里,这高台社火不但是全村人热切的期盼,更是几百年来祖辈留下的文化遗脉。古时,每逢祭神之日,民间艺人们便扮演各种神灵,在音乐的伴奏下走街串巷,以此祈福辟邪,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民安康。热闹的场景吸引着四邻八乡的百姓,以致行走在人群中的各种“神灵”显示不出应有的威严,于是便有人将各种“神灵”安置在木板上,并高高抬起,使那些“神灵”显耀起来,这便是高台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成为今天社火中的高台。

  高台表演,是新年闹春里社火表演的最高潮。

  今年66岁的范先生从四五岁起就开始接触高台表演,那时他的父亲是一名绑扎高台的台主,每年正月范先生就和其他孩子一起,成了千户营高台上的一名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范先生转而跟随父亲学习绑扎高台的手艺。千户营高台素有“空中杂技”之称,以“险”“绝”“奇”而闻名,因此对绑扎手艺的要求十分高。既要考虑安全做好平衡,又要体现险绝的造型需求,整个绑扎过程不单要靠经验、绝活,还要有专门的木匠来指导操作,经巧妙构思和设计制作,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展现出栩栩如生、动感强烈的艺术场景,以增加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对于千户营的孩子来说,能表演高台是一种荣誉。每年一进正月,范先生和高台班子的其他成员就要提前做好签子,在全村3到8岁的男孩中抽签选出当年的“小演员”。每当看到这些小演员“打脸子”(脸谱化妆)、扮神仙时,范先生总会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孩童时光,一晃已是六十年前。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一代代千户营村民就像范先生一樣热爱高台、珍视高台,在他们手上千户营高台被不断传承发展,并享誉河湟。

  农历正月十三,日头渐高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千户营村庙里,鞭炮声此起彼伏,按传统,打着各式脸谱的孩童们,当日起将在此上演“空中杂技”。表演现场,每个高台立在房檐前,或架着脚手架,小演员们,踩在高台的小踏板上,连同腰、腿和脚,被村里的师傅们用布绳紧紧缠裹在高台杆上。近午时分,千户营高台随着社火队伍,被村民簇拥着在村里行进,祈福平安。也曾随调进城,为全市人民大拜年。一场高台表演从化妆、固定到表演结束,将近五六个小时。看着飘在空中、随之晃动的小演员,仿佛会随时倒下,让人胆战心惊。想象着他们在内心激动喜悦的同时,也用坚韧顽强面对着风吹日晒寒冷的考验,甚或忍饥挨饿憋尿的挑战,这应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又一注脚。

  说到高台的演员,年近六旬的另一传承人李先生说,每个高台,因戏剧人物需要有1至6名孩童不等,“孩子太小不好绑,太大绑不上。这两年,大小适中的娃娃们很缺,今年还从隔壁村里‘借’了几个。”但对这门手艺的传承还是信心满满,“我有十几个徒弟,我只要在下面指点,他们上去绑就可以。”让李先生更为得意的是,一些孩童的戏服、帽子制作手艺,徒弟们都已掌握。去年腊月,村里还召集村民办了培训班,教大家高台绑法及改造技艺。

  不止于千户营,地处青海省的农业区,多地都有高台表演传统,只是千户营的表演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但都流传着“高台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南京传到这里”的人口迁徙记忆。

  高台表演寄寓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景和祈盼。期望国泰民安、华夏昌隆、人寿年丰、富裕文明、虎虎生威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