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天上人间的倾情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1402
刘磊

  没了世俗,忠于韶华,看花开花落,流进年华。当岁月精心雕琢一件璞玉的时候,她必定成为人间至真至纯的惊世之作,即便是在无月的夜晚,其亦能熠熠生辉。

  月光如水,影布石上。且不论苏东坡的怅惘与失意,单单那一份宁静的想象与豁达,就足以让人心潮起伏,感悟良久;更不必说柳子厚游遍永州寄情山水的悄怆幽邃,单单那一份独特的人生体悟,就足以让人掩卷而思,受益匪浅。如若妄谈如影随行般心驰神往是一种源自心底的不竭动力,那简直就是一种厄运之后的渡劫,更是历经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如若痴想阅读一本本作品之后能够领略其中的精华并夸夸其谈一番,以显其学识渊博,这简直就是一种坐井观天的孤陋寡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作品的解读都是有独创性的,更何况每个人的认知还有囿于思想的局限性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质朴的语言让人深知谦逊是多么的重要。迄今为止,有多少人尤甚渴望能理解嫦娥奔月的孤独与凄苦,虽不奢望能稍稍解读明白身居广寒宫的她所清享的浪漫呢?迄今为止,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孟姜女幻成冰冷的石头却依然凝望夫君的那一双垂泪的深情?“爱了就爱了”的呐喊,似乎在那一刻如此苍白无力。迄今为止,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解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之后的凄美?且不论彼时文人所处的封建时代的阶级局限性,或不论迁客骚人的牵强附会,更不必说魂化“霓裳羽衣”的曲高和寡,抑或不谈“下里巴人”的悲怆力量,单论追求个性自由的“阳春白雪”,又有几人能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昔日白蛇娘子的传说也不过是打破陈规陋习,追求婚姻自主的杜撰之作而已。“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何尝不是一种历经千转百回之后的“撕裂般呐喊”的无奈之语呢?

  或许还是在懵懂之际,那些美妙而令人怦然心动的传说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年少轻狂的心灵深处,令人痛彻心扉却又百般爱恋。令人扼腕叹息的岂止是不知演绎了几千年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悲剧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岂止是行将没落的家族之恋?“油油地在水底招摇”不过是虚幻的“再别康桥”的遗梦。“绝不学痴情的鸟儿歌唱……我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产生于“朦胧诗派”的微弱声音何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般含蓄隽永却又意味深长?

  “那断了的碎了的何止是一段儿女情?”安娜·卡列尼娜的殉情何尝不是列夫·托尔斯泰式的悲伤?玛格丽特的恋情何尝不是茶花女式的畸形?蒙娜丽莎的眼泪何止是穿越时空距离“漂洋过海来看你”时的凝眸七弦之伤?

  “醉过方知酒浓”似乎是惊世骇俗般倾情之后的拥有,或可以略品为“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平淡。那一朵朵带刺的绯红玫瑰花束,似乎是刺痛身心之后的红尘之恋。那一声声摄人心魄的唢呐笙箫氤氲几多“共剪西窗烛”的举案齐眉?或是一曲曲“绿肥红瘦”的惬意,也无法言喻“且乐生前一杯酒”的鸿雁锦书。那一份独特的宁静相守,可曾醉了中南海“经雨胭脂透”的海棠?

  纵然是凝望千年的望夫石,依然能够在历经风霜雪雨之后坚守初心的那一份执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心不改或是最美的期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之喜怎能不让人“再想多活五百年”?

  请看,夕阳下的漫步,可曾镌刻着海枯石烂心不變的永恒?有多少逝去的青春容颜,恍如精巧雕琢时光般的耐人寻味?那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时或许也能醉心于乞巧私语的忘情桑巴舞池。

  闲庭信步,看花开花落,聆听自然声响,是惬意的。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凝眸深处的微波,是销魂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