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美丽的母亲河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0823
张小军

  美丽的秦岭拱起中国版图东西走向的脊梁,一岭分南北,让无数大小河流相生相伴。我美丽的母亲河——板桥河——就如商洛山中那美目盼兮、唇红齿白的妙龄女子一样,默默地美丽在秦岭的群山之中。

  秦岭最美是商洛,在商洛市商州区偏北约四公里,有一处著名景点仙鹅湖风景区。大坝拦河成湖,依山而建,就成了景区的核心——仙鹅湖,也称二龙山水库。仙鹅湖由两条绕山盘旋的形如巨龙的河流组成,一条是丹江——长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汉江的主要支流,另一条巨龙就是板桥河。两河相遇仙鹅湖,龙一样绕着湖水中央的一座小岛,因而构成著名的商州盛景——二龙戏珠。在二龙山水库大坝的作用下,湖水四季丰盈,山色映湖中,彩舟泛清波,加之两岸悬崖峭壁,林木葱郁,真是一副看不完的山水画卷。

  仙鹅湖史称仙鹅溪,据说在唐朝时期就是旅游胜地。李白曾赞,“横天耸翠壁,喷堑鸣红泉”。白居易曾吟“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杜牧也说,“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还有宋朝大诗人王禹虽贬官商州550日,仍不失寻美之心“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饮猿清满掏,渡鹿冷浸斑。”文墨浪漫,诗句珍奇,给仙鹅湖留下最美的历史印迹。

  仙鹅湖是一座桂冠,板桥河就是托起这个桂冠的大手。板桥河温情脉脉,在群山之中默默流淌,无人知道她流淌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只从数字上知道她的流域面积588.2平方公里,海拔730~1300米,总落差570米,平均比降1.2%。犹如一条玉带,连起高高低低几座山脉,勾画移步换景几多商山风韵,两岸不墨千秋画,一河无弦万里歌。

  板桥河普通如你我,无论岁月斗转星移,她依然静默。晴朗的日子,她安静得像一个妙龄少女,慢慢地扭动身躯,由高而低,抚摸着河床边干净的砂石,滋养着两岸丰收的庄稼,看着两岸人民平静安宁的生活。河里小鱼成群,忽南忽北,蹿得飞快,却不惊起一点点风浪。少年的我经常想抓几条养着,常常被鱼从掌中溜走。偶尔靠运气抓着了,放在透明的玻璃瓶中,精心喂它们小红虫,却都不出几天就翻了肚,宁死不屈样,留给我长长的叹息。河里也有螃蟹,可以洗干净油炸了解馋。也见过有人捉到了老鳖,拿到城市里,引起买家竞相抢购。当然,河也有恐怖的记忆。偶遇大蛇不说,有时就看见被冲走的小羊、小猪尸体。也有某一天某家小孩被淹死的消息。人人闻之扼腕长叹,并一定会反反复复告诫自家孩子不能随便去游泳。孩子这时是听了,过了不久,又经不起水的诱惑,偷偷下水,用身体掀起河水清洁的浪花。

  但是下雨的时候,尤其是夏天的暴雨和秋天的连阴雨,河水会一改平日模样,狂暴得像一个发怒的汉子,但见浊浪滔天,飞泻急流,淹没左岸一片莊稼,拔走右岸一棵小树,卷走,石头,卷走泥沙,甚至卷走岸边,所能触到的家具木头,轰轰烈烈一路而下,似有黄河之势。直到被水库拦截,才慢慢缓下步伐,不情愿地打着漩涡。

  河边有过多少悲欢离合、聚合迁徙,史书落墨无几。据我的爷爷说,他们就曾经住在河边的板桥村,当年因为土匪盛行,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才搬到距离村子20多公里的偏远山村里。我无法想象当年拖家道口进入大山的路程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的,但是走出大山却花费了我们两代人的时间,我的父亲一辈子想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大山,但积劳成疾,溘然离世的时候也未圆梦。我们这一代乘着祖国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不约而同地都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奔赴各地。但同时也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板桥河。岁月蹉跎,人生,匆匆忙忙,偶尔泛起的梦里,板桥河依然在哗啦哗啦地响起。

  对于板桥河,也许首先要怀念唐代诗人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虽然彼“板桥”是桥是地名颇有争议,与今日的板桥河又怎样的纠葛无人能解,但我永远一厢情愿的希望,诗人笔下的就是我们的板桥村,或者板桥河上的某座桥。

  一代枭雄李自成,他在起义低谷时,踏过板桥河的清流,遍访异人。一位老者告诉闯王:沿丹江而上到板桥、韩村,旁有一座马鞍山,山上的寺院内有一方丈,传说其藏有祖传《韩信兵法》异书。也许就是这位高人的指点,让闯王茅塞顿开,走向人生巅峰。

  还有一个故事,一代农民张化为了防御洪水和打通道路,带领着五个儿子从板桥岭子挖山开路。据传说,板桥岭子是一条龙的脖颈,他们白天挖,山岭晚上长,无奈他们只好白日黑夜不停地挖,直到石缝里就流出了血。张化父子祭天祭地后,终于斩断了龙脖颈,把路修通了。从此,经岭子进出板桥村就有一条既宽敞又便捷的大路,大荆、砚川、连湾、袁河的人,到板桥村来一下便捷很多。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就在板桥岭子上雕刻了“张公斩龙”四个大红字的石碑。遗憾的是,这座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石碑,在文革中被破坏了,但“张公斩龙”的故事却一直在板桥民间传颂。

  如今的板桥河依然清澈,但它旁边的土房却换成了座座楼房;伴他身边的泥土路不见了,换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尤其是往日那要爬上爬下穿越黄沙岭的泥土路,被一条隧道穿过山的内心,既方便又安全。看沪陕高速的大桥一次次从河上跨越,成千上万的车辆川流不息;看精准扶贫的累累硕果,在一座座新盖起的房屋里温暖,在一次次移民搬迁中美丽,在一个个新修的农家乐里欢乐,在一一处处草莓、樱桃园里新鲜。尤其是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近在咫尺的秦岭,他的声音在板桥河两边如雷贯耳:“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河是大地的经络,河是生命的源泉,河是文化的血脉,河是人类的记忆。任日月轮转,沧海桑田,板桥河永远萦绕在和我一样的游子的梦里。

  板桥河,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智慧,让您在新时代,流淌出更悦耳的声音,飞溅出更美丽的浪花。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