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行(节选)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0886
·引言·

  2021年6月3日早八点,和咏花开车从呼和浩特出發前往西安,6月22日下午4点20分回到呼和浩特,连头二十天,完成了一次旅行。旅行的几个情况需要稍作交代。第一次自驾之旅。这也是我多年的一个愿望,相信也是许许多多人的愿望。如果不迈出第一步,也许永远因为瞻前顾后、牵此挂彼而走不出去。自己开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想去哪里就不去哪里。有几次正在高速路上行驶,突然从路标上看到旅游手册上没有,或事先没列入计划的景区景点,遂临时决定下高速。像我和咏花这样退了休的工薪族,除了没有足够的资金随心所欲之外,时间是非常充裕的。自驾的方便还在于,有时候我可能不走快捷的高速公路,专走省道或乡间公路。烈日炎炎的正午,沿着乡村公路,穿行在关中大地上,见着卖水果的,停下车来,买一颗西瓜二斤水果,和打场的老者说一说话。这些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皮肤黝黑,眼神良善,一个个都像兵马俑。

  这是我和咏花的第一次上规模旅行。对于业余旅行者来说,二十天,不短了。一般而言,旅游时间不要超过半个月。超过半个月,即使你去的是瑞士、奥地利,思乡之情也会强烈萌生。晋朝时,江东人张翰,离开老家北上到洛阳做官,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遂不顾朋友劝阻,立刻扬帆南下,辞官归隐。张翰的任性成为文坛佳话,后世文人赞不绝口。李白说: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赵蝦说: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辛弃疾说: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张翰字)归未?我们无此虞虑。起身的时候,咏花准备了酥油、熟羊肉、牛肉干、月饼、奶茶粉、油茶,还带了小电热杯,每天煮鸡蛋,煮绿豆汤,必要时还可以煮方便面。我们的家就在车上。每天一大桶纯净水。一路走来,没有换水土。

  二十天时间,来回四千公里,走了三十九个景区。这是我所说的“上规模”的重心所在。平均每天二百公里,两个景区。二十天,能走这么多的地方,完全得益于我们国家完善的现代化公路网,开了导航,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都可以顺利抵达。

  这就是自驾游的优势。二十天时间,我们把古人一生才能走到的地方都走了。

  所以当尚书、袁炯在我们的后半程问起走了哪些地方,我告诉他俩,已经走了三十多个地方的时候,尚书、袁炯哈哈大笑,说怎么走这么多?是不是有点太快太累了?我自我解嘲:我在职的几十年时光走的地方太少了。这次既已出来,就不想虚与委蛇,这是我的一次历史文化实践的恶补之旅,也是一次寻根问祖之旅。

  还有一个情况说出来不怕读者诸君笑话,已过耳顺之年的我,四十年的工作经历,从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到2019年退休,没去过西安。从距离上说,呼和浩特到西安并不是十分遥远,不足一千公里。从地理上说,内蒙古、陕西毗邻,是两三千年的老邻居了。从心理情感上说,我的祖籍在陕北神木。更重要的,我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古代诗歌的坚定热爱者,曾认真读过二十四史,做过一百万字的笔记,曾编选过自《诗经》到宋代的古代中国诗歌,诸子百家亦曾涉猎。西安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来说,是一个何等重要的地方!自西周至隋、唐,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展开中国的历史画卷,你会发现有多一半的辉煌,多一半的波澜壮阔在西安以及三秦大地上发生。如此伟大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去可乎?

  即使说这么多,正如荀卿老夫子所说,天不会因为人讨厌寒冷而把冬季停下来,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惧怕艰险而收缩它的广阔辽远。当然了,西安更不会因为尚贵荣的不去或去而增减其光彩与分量。它不在乎。

  事实上,我的不去西安,在朋友间已成笑谈。这正像我和足球的关系。我喜欢足球,但只偶尔看一看欧冠、欧洲杯,中超以及美洲杯干脆不看,固执地只一场也不落地看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对于足球的观看只限于电视,甚至连一场中超现场都没看过,是一个典型的伪球迷。比之于西安,我也就可能是一个近乎伪的历史文化的热爱者了。

  所以,我把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定在西安。以西安为立足点,再叩访关中大地的其他地方。第二个目的地是洛阳,最后是太原。呼和浩特到西安一千公里,西安到洛阳三百七十公里,洛阳到太原四百二十公里,太原回呼和浩特四百四十公里。从地图上看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

  一路游历的顺序大致如下:始于呼和浩特,然后榆林,黄帝陵,西安,兵马俑·秦始皇陵,西安古城墙,茂陵博物馆,茂陵,昭陵博物馆,昭陵,终南山,碑林博物馆,慈恩寺,咸阳,渭河,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扶风县,法门寺,周原博物馆,周公庙,岐山,关中风情园,太白山,华山,潼关古城,鹳雀楼,函谷关,三门峡大坝,洛阳,白马寺,二里头博物馆,汉魏故城遗址,龙门石窟,白园,韩愈墓,临汾市尧庙,洪洞县大槐树,汾河生态园,介休市绵山,平遥古城,太原,晋祠,代县,代州古城,雁门关。

  以下将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写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榆林

  从呼和浩特出发,第一站是榆林。榆林乃陕北重镇。与老家鄂尔多斯紧密相邻。榆林是历史上这一地区边塞和内地的重要分界线。榆林辖府谷、神木、横山、米脂、佳县、绥德、靖边、定边诸县。以榆林为中心,以这些县为代表,再加上延安以北地区,就形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地理概念——陕北。当年我的祖父领着年幼的父亲和父亲的三个弟弟逃荒要饭走西口,北上进入鄂尔多斯,就是从神木县县城西边一个叫西沟的地方出发的。在鄂尔多斯,除了蒙古族外,汉族居民绝大部分是从陕北尤其是陕北的神木、府谷、靖边等地辗转迁徙而来的。

  早上从呼和浩特出发,四百三十公里的路程,下午两点就到了榆林。因为时间尚早,在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稍事休息,即和咏花出来,先到城北的红石峡景区浏览。偌大景区没几个人,到最后就剩我们两个。阳光已经隐入山后,沙滩上临溪水而坐,吹口琴,拍照,享受难得的静谧。从景区出来,驱车在市区随意闲逛,看到一段崭新的古城墙,然后奔怀德路204号榆林拼三鲜用餐。榆味拼三鲜在陕北、鄂尔多斯口碑极佳,男女老幼都喜欢。这是一个快餐式馆子,老字号,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十点营业。花一百二十块钱,一人一碗拼三鲜,另加一盘酥鸡,一个烧生菜,三个韭菜盒子。口味俱美。再来榆林,还得来这个馆子。看菜单,还有许多好吃的,就两个人,无法多点。从餐馆出来,走了一下古城一条街,然后回酒店。

  黄帝陵

  瞻仰黄帝陵,有两个去处。一是轩辕庙,一是祭祀大殿。早先从电视新闻上看清明时的黄帝陵公祭,印象深刻。巍峨庄严的陵寝正殿,宽阔平整的殿前广场,彩旗飞动,人山人海。亲自来到黄帝陵前,庄严雄伟气象,真实直观地呈现在面前,让人屏息凝神,景仰敬畏之感肃然而起。祭祀大殿是一座具有汉代风格的开放式建筑。正方形,四周无壁,由三十六根大柱支撑,花岗岩砌筑,色调青灰,殿顶开放,为一个巨大圆形,顶圆底方,象征天圆地方。站在大殿里向北、东、西三面望去,俱为树木蓊郁的青山。仰望殿顶,巨大的圆形里蓝天映衬,白云流动,气象万千。大殿北侧正中,在一个大理石基座上立一个带有檐顶的长方形汉白玉碑,碑的下面镌刻着轩辕黄帝浮雕像,眉眼清秀,面容端庄。

  黄帝是正史中有记录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五帝之首。《史记》全面记载了黄帝事迹。黄帝是少典之子(少典是诸侯国号,非具体人名),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才、智俱优的意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生长在神农末期,诸侯间相互攻伐,暴虐百姓,民不聊生,是坏乱之世。神农氏没有能力平复乱局。当时炎帝在诸侯中最为强大,其他诸侯畏惧,皆跟从黄帝,于是黄帝战胜了炎帝。蚩尤作乱,黄帝又帅诸侯擒杀蚩尤于涿鹿之野。这是黄帝的两大历史功绩。之后黄帝又东西南北巡狩,东到大海,西至甘肃崆峒,南抵长江、长沙。把南侵的荤粥(匈奴)驱逐到北方荒野。在涿鹿(今张家口市涿鹿县)建立都城,天下平定。黄帝选出四位能人管理人民。教导百姓按时耕种田地,播种五谷,合理利用山林河泽。因为有土德之瑞,所以人们称轩辕为黄帝。

  《帝王世纪》引《初学记》云:黄帝垂衣裳,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这也是黄帝的伟大成就之一。

  《史记·五帝本纪》最后说:黄帝崩,葬桥山。

  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列仙传》则说,轩辕自择亡日而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焉。

  黄帝的功业和恩德,被后世永远传诵。伟大思想家孔子也有关于黄帝的评价。事见《大戴礼记》:宰我(孔子学生)问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何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

  黃帝陵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黄帝手植柏。我当天的日记作了记录:早晨六点十分出酒店(榆林),先加油,去往黄帝陵,四百一十一公里。十来点钟在安塞服务区休息,午餐。中午十二点到了黄帝陵,瞻仰轩辕庙和黄帝陵。庙园内有古柏群。其中一棵树龄在五千年以上,据说是黄帝亲手栽植。巨干虬枝,苍劲古拙,震撼人心。我围着古柏拍了好多照片,又跪在地上给古柏磕了头。流着泪,我在想,五千年时光,它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呀。真是世界植物史上的奇迹。低回流连,难舍难分,在此待了两个半小时。

  后经了解,整个桥山地区存古柏八万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三万株。

  兵马俑·秦始皇陵

  秦始皇从登基之日起,即开始建造他的陵墓了。

  陵墓的占地面积、建造规模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在人类历史上大概也是绝无仅有。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者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史记》的这一段记录有四层意思。一是言始皇墓的建造难度、规模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二是始皇后宫未生育的妃嫔宫人都为始皇殉葬;三是把建造墓冢的工匠全部活埋于墓葬中;四是在封土上种植花草树木,使之像山,以防盗墓者。

  据科学家、历史学家们的探测考证,始皇陵占地面积约五十六平方公里。以始皇陵为中心,墓区内有约六百处陪葬坑,兵马俑坑是其中规模最大者。

  我和咏花先参观兵马俑的一、二、三号坑,后驱车几公里参观始皇陵,先看两个陪葬坑和铜车马馆,后到封土后面观览并休憩。秦始皇陵为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残忍狠毒,好大喜功,尤其贪生怕死。之所以建造如此巨大的陵墓,并设置众多陪葬,用尽心机以防形体朽坏。他相信死后还能再生。这一切估计是为其再生做的准备。他有能力也有权力做这种准备。秦始皇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三十九岁时灭六国(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结束纷争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自称始皇帝。陵墓自他十三岁登基就开始修建,一直到死,三十七年。此前为求长寿,他曾远游碣石,使人寻找羡门、高誓等神仙,他派方士徐巿入东海访求神药,最终杳无消息。三十七年寻仙求药、建造陵墓,可谓用心良苦。但仍然无法求得长生,甚至可以说是早死。秦始皇只活了四十九岁,连天命之年都没过。

  秦始皇当年役使七十万百姓举天下之力,营造自己的陵寝,给人民带来无休止的灾难和痛苦。看看专制者的力量与胃口有多么巨大,用心有多么险恶残忍,为一个人可以牺牲天下所有百姓的利益。

  今日的秦始皇陵,尤其是兵马俑,差点被评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闻名于世。我和咏花去兵马俑的那天,只是一个普通的双休日,虽非五一或十一长假,但游人如潮,摩肩接踵,几不能行,想拍一个好一点的景,得连挤带等花费很长时间。每天这么多的人,门票一百二十元,足可日进斗金,甚至石金。一个兵马俑的旅游收入,可抵一个偏远省份或自治区的旅游收入。就想,这么大的经济效益,全依赖于当年服役的七十万徒众,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两千两百年后的景象,当初的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他们也没有闲暇、没有好心情来憧憬距离他们如此遥远的岁月。我要说的是当今这份巨大的收益中,七十万服役的秦朝后人们,能获得一份应该获得的红利么?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阶层,曾经有一个延续了很久的极其野蛮残酷的丧葬习俗,活人殉葬,古称人殉。帝或者王死了,要选择一些人从死,少则数人,多则上百,从死者一般为后宫嫔妃。即如始皇死后所从者。始皇的祖宗秦武公死,就有六十六人殉葬。为始皇从死的宫人,想必不在少数。活人殉葬制早在殷商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才结束。

  由于活人殉葬习俗的野蛮残忍,历代都有人反对并制止。《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大夫陈子车死,他的妻子和家大夫(高级奴仆)谋划选活人殉葬。已经确定了人选,正好子车的弟弟陈子亢回来了。子车的妻子和家奴把殉葬的事情告诉了子亢。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符合礼制。当然了,如果非要殉葬,伺候夫子于地下,你们两个最为合适,两个人吓得没敢再张罗殉葬的事情。陈子亢是孔子的学生。另一个殉葬的例子采取的是折中的办法。辽国开国者耶律阿保机死,皇后萧太后自断左臂以代替殉葬,为了阻止殉葬的陋俗,还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陶土塑造或用木头刻制成人形,代替真人殉葬。《孟子·梁惠王上》有这个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显然就是采用了这个办法。始作俑者,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它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啊。关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意思,从古至今,只有一种解释:首先发明用俑人代替活人的人,他会没有后代(断子绝孙)的吧。“始作俑者”作为成语,就一直是一个贬义词,意思为“首开恶例的人”。如果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重新解读,“始作俑者”的恶名就可能被去除:首先发明用俑人代替活人的人,他是因为没有后代的缘故吧。

  茂陵博物馆·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陵墓,在咸阳兴平市东北,自助游手册标注,距西安四十公里。6月6日早上8:40离开酒店,前往茂陵,约一个半小时到达。四十公里的路程,走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要穿过西安、咸阳两座城市。而且是导航导引,基本上没有堵车的情况下。

  先看的是博物馆。虽然改为茂陵博物馆,其实是霍去病的陵墓。国家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将原先在茂陵的石雕以及霍去病墓的石雕移到博物馆来保护。石雕中最著名的叫“马踏匈奴”。一匹壮健雄伟的战马,将一个手持武器的匈奴将领仰面朝天踩在蹄下。按照专家解读,雕塑循石造型,使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人物、动物肢体不做镂空处理。作品厚重沉稳,浑然一体,质朴大气。马踏匈奴石雕是中国美术(雕塑)史上经常被提及的优秀作品,与其后不久东汉时期的青铜雕塑马踏飞燕异曲同工,显示了汉代造型艺术的最高境界。马踏飞燕的正名为东汉铜奔马,亦称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标志。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的名将,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十七岁就任骠姚校尉,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十九岁任骠骑将军,两次率军作战于河西,歼灭并招降匈奴十万之众,西汉政权占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匈奴失去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南北的广阔牧地,挥泪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春(公元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奉武帝之命从代郡和定襄出击,深入漠北,寻找匈奴并歼灭之。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歼匈奴七万余众,先后封狼居胥山(今蒙古国肯特山)和姑衍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之后追击匈奴直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至此,匈奴远遁,西汉北陲获得和平安宁。此时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两年后,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即因病英年而逝。汉武帝十分悲痛,下令将霍去病葬在自己的陵墓(茂陵)旁边,墓冢的形状依祁连山形状建造。

  《史记》: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余级。

  《史记》: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离开茂陵博物馆,驱车一公里,即到茂陵。茂陵是漢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是一座巨大的封土,比秦始皇陵要大出数倍。封土上面树木蓊郁,花草丛生,不论从远处眺望还是走近跟前,它都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山峦。在辽阔的原野上,眼见得它巍然矗立,显得特别突兀,会让已经疲惫了的视觉神经突然间紧张起来。之前登上霍去病墓顶四下眺望的时候,才发现,以茂陵为中心,不远不近,矗立着许多座类似于茂陵的封土。才恍然明白这就是著名的五陵原。这里是渭水、泾水交汇的咸阳原地,西汉十一位皇帝的九座陵墓位于这片方圆百里的原地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五座陵墓当时都设立陵邑管理机构,故称五陵原。唐代诗人写到五陵的诗篇很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孟浩然《送朱大入秦》);“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弓度春风”(李白《少年行其二》);“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杜甫《秋兴八首之三》)。

  五陵中规格最大的就是茂陵。“建元三年初置茂陵邑。”“元朔二年夏,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太始元年春,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

  以上皆见于《汉书》。

  汉武帝号称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有杰出表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帝王中称为杰出。他的主要功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在长安兴建太学,郡国立学官;征伐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国家得以安宁;沟通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破闽越、南越、朝鲜等等,彻底结束了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状态,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统一的文化以及经济迅速发展。这时的中国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的疆域空前拓展,东至朝鲜半岛、萨哈林岛(库页岛),北出北海(贝加尔湖),西逾葱岭(帕米尔),南尽百越之地。

  但同时,汉武帝也是一个与秦始皇十分相似的帝王,好大喜功,巡游无度,残酷狠毒,刚愎自用。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后三十年,他巡游天下的脚步就一直未曾停止过。他的足迹所涉,西到了祖厉河,今兰州东;南至景阳,今九江北、鄱阳湖西边;东及东海、黄海,今山东半岛;东北到碣石,今秦皇岛;最北则到了五原、九原。他曾五次巡幸泰山,每次巡幸泰山或其他山丘,大都要祭祀并刻石纪功;六次东行到了大海边,每次较大规模的出游之后,都要赋诗。他最长的一次旅行,从长安出发,出函谷关,经洛阳,至缑氏(今洛阳偃师区南),先后祭祀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东下,直至大海边(应该是黄海),登泰山并刻石纪功。离开泰山,又来到海边,从海上乘船到了碣石(秦皇岛)。从碣石继续向东到了辽西,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一带。从辽西一直向西,到了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从九原沿秦始皇直道回到长安。春天出行,秋天回来,走了大半年。

  武帝死在巡幸盩厔五柞宫的时候,盩厔距离长安二百四十里路程,五柞宫是武帝的行宫之一。这一点和秦始皇一样,秦始皇也是死在了巡游的路上。

  头一年(元封元年)武帝已经有过一次比较大的旅行。冬十月从泾水东边的云阳郡(今咸阳市淳化县西北)出发,北经过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回返的路上,上桥山祭祀黄帝陵,然后回到长安附近的行宫甘泉宫。这一趟旅行路程并不近,来回少说也得三千里。等于从今天的淳化县起身,到鄂尔多斯、河套一带走了一趟,然后返回长安。来回走了将近三个月。回到长安没住几天,春正月就开始了这次东抵大海、碣石,北至九原的超长途之旅。

  古语云,君以此始,君以此终。中國古代几位巡游成性成癖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都是死在巡游的路上。

  古代帝王的出行出游,绝非我们今天的一两个人三五个人的自驾游这么简单,其装备,其仪仗,其扈从保卫、陪同人员的规模和数量,所经过州郡的伺候迎送等等,是怎样一番情形,不是本文所要特别论说的内容,加上笔者的想象力和笔力的限制,就不再继续往下写了。读者如有兴趣,读一下《隋书·炀帝纪》可了解大概。

  古语云,无毒不丈夫。武帝即是此种人物。这句话,说得也极其狠毒,在为古往今来没有人性的杀人者们开脱。

  李陵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天汉二年五月,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酒泉,征伐匈奴,李陵(骑都尉)率五千步兵与匈奴战于居延北的浚稽山,被三万匈奴大军包围,杀死匈奴五千多人,最后寡不敌众,矢尽援绝,四百余战士逃脱,李陵则被匈奴俘获,不得已投降。武帝将李陵家处以灭族之刑,其母亲、兄弟、妻儿都被诛杀。

  李陵的祖父李广,事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七次出任边郡太守,立下赫赫战功,匈奴闻风丧胆,号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前119年)在参加征讨匈奴的漠北之战时,因为迷路失期,贻误军机,被迫于家中自杀。

  太史令司马迁被李陵的壮烈事迹所感动,在满朝文武不问青红皂白地谴责李陵的时刻,挺身而出为李陵说情。武帝勃然大怒,将司马迁下狱,施以腐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记述了李陵事迹以及说情之词:“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在对待征伐匈奴战争中失败的将领,武帝基本上不给以宽宥,有的自杀,有的贬为庶人,有的不敢回汉朝,不得不投降匈奴。贰师将军李广利,当年就是他作为主帅征讨匈奴,因为照应不周,而致李陵全军覆没。数年后,他也投降了匈奴。

  巫蛊之祸是武帝时期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武帝晚年多病,猜忌多疑。有奸人乘间诬告太子刘据诸人暗中对武帝做巫蛊之事。武帝大怒,发兵追伐,太子被迫抵抗,战败自杀。巫蛊之事受牵连者众,前后死者数万人。

  在陵园设置的介绍栏中,介绍了茂陵的七个“之最”:营陵工期最长,历时五十三年之久;陵园规模最大,从葬坑四百余处;随葬物品最多,陵内“不复容物”;耗费资金最巨,每年国税的三分之一;陵邑最为繁华,住户人口277277;陵园最为宏阔,陪葬墓一百余座;陵体最为雄伟,西汉帝陵之冠。

  从这七个“之最”中可以看出,武帝在他登基的同时,基本上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这和秦始皇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他的陵墓的营造时间比始皇长了许多,那是因为他的寿命比始皇长了许多。

  另外两个数据,每年营造陵墓的费用,是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多么吓人。不复容物,这个词也非常吓人。所容者何物?肯定不是粗瓷败瓦,破铜烂铁。笔者没有更宽广的想象力,也不想再费力气查阅资料加以引证。看到这样的数据,是真的让人丧气。一个人的贪欲和消耗究竟有多大,我们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大致的轮廓来。这个时候人的贪欲已经不能用一个大来形容,它是连光也照耀不到的深不可测的东西。

  2021年6月6日正午,35摄氏度高温,正灼烤着关中大地,也灼烤着五陵原,灼烤着茂陵园区。热,是那种寂静的无声的无法摆脱的燠热。阳光似乎并不强烈,天空中浮着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云翳,偶有南来北去的在长安机场或咸阳机场起降的客机从云翳中穿过,把那寂静和云翳撕裂一下。偌大的陵园,就我和咏花。我们绕着封土的底边走了一圈,不紧不慢,将近一个小时。巨大的封土上长满了树。以松为多,间杂桑、槭以及其他叫不上名的树种。立在眼前的,森森然是一座大山。转到封土背面,又碰上三个人。两个年轻人,像大学生,或者比学生更大一点。看到咏花在陵边的一棵树下乘凉歇息,年轻人说,阿姨,这是一棵桑树,桑葚已经熟透了,可以吃的。看着咏花犹豫,年轻人伸手摘几颗塞到嘴里。咏花得到启发,摘了一掬,装塑料袋里,晚上回酒店享用。另一个是中年人,手持照相机匆匆而行,像是一个专业旅行者。见到我,明显放缓了脚步。他说五陵原上的陵墓,以及乾县的乾陵他都去过了,刚从礼泉县的昭陵过来。他告诉我,汉陵和唐陵的建造有一个明显区别,汉陵一般建在原野上,封土为山,极醒目,但也极易招惹盗贼,所以许多汉墓被盗掘过。唐人吸取这个教训,帝王的坟大都建在深山中的某一座山峰半腰,挖山为洞,埋葬棺椁。盗贼不容易下手。我说我们出了茂陵,就要去昭陵的。他点头默许,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李白词云: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因为时间、历史、权力、陵墓(死亡)财宝以及自然的综合作用,让伟大诗人写下这不朽的诗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此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也是涉及茂陵的古诗中的杰作。

  昭陵博物馆·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墓。来到西安、咸阳,秦皇汉武的陵墓观览过了,而唐宗之墓近在咫尺,不去可乎?在西安酒店的时候,从自助游手册上查阅,昭陵位于西安西北六十公里处的礼泉县东北,礼泉属于咸阳市。从茂陵出来,上车,打开导航,输入“昭陵”立刻显示出来“昭陵博物馆”的提示字样。再按“到这去”,显示为三十五公里,五十分钟。遂不假思索,驱车出发,准时到达。

  博物馆在一个镇子里,后经查阅,这是礼泉县的烟霞镇。博物馆门面古旧简朴,不显眼。门口有一个并不正规的停车场,咏花脚疼,不能进去了。所以车不熄,开着空调,咏花在车里休息。我花四十元买了门票进去参观。左顾右瞻,发现陵园并不宽敞,规模很小。心里顿时肃然起敬。唐太宗啊,不愧为一代贤明君主。他的功业和作为,并不比秦皇汉武差多少,陵墓却如此简朴冷清。但走遍园区,并没见到太宗墓葬,倒是看见了李勣(徐懋功)之墓。园区中最具价值的遗迹是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写的李勣神道碑。才明白,此非唐太宗墓昭陵,乃太宗重臣李勣之墓也。这是作为昭陵的陪葬墓而建在这里的。李勣字懋公,唐初名将,与唐初另一名将卫国公李靖相伯仲。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随太宗平定四方,功勋卓著。出将入相,朝廷为倚重,图形于凌烟阁,官至宰相,累封英国公。

  因为陵园紧凑,二十分钟即游览毕。出来问售票员,方知昭陵距离此处还有十四公里的路程。

  昭陵在礼泉县东北的九嵕山上,顾名思义,九嵕者,九座山峰,这是一处有九座山峰的山脉。昭陵在主峰的半山腰上。驱车盘山而上。陵园有正规的管理机构和售票处。陵园是太宗李世民和其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墓。凿山为窟,因山为陵。原来的规模非常宏伟,因为时间和盗贼的侵蚀,原来的建筑、文物皆荡然無存。新修筑了依山而上的宽广整顿的石阶、镌刻着“昭陵”字样的青灰色石头牌坊、牌坊后的平台上矗立太宗全身塑像。塑像淡棕红色,太宗龙袍着身,双手扶腰带而立,沉稳凝重。鼻梁挺直,目光深邃,须髯浓重。是那种女人们一见就会倾心臣服的雄伟勇毅的男人形象。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他所创造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容易超越的太平盛世。《新唐书》云: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皆备,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世所称道的贤明君主,其营建陵墓的规模和费用,据称超过了他之前的任何一位帝王。尤其令人痛惜的是,据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钟繇等许多古代书法家的真品都被他带进了坟墓里。这是人的贪欲的又一个极端例证。这也是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

  杜牧诗: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这是杜牧将赴湖州出任刺史时登乐游原所作的一首诗的后两句。古代乐游原在长安城南,高而平,曲江从中间流过,是一处游乐胜地。乐游原上望昭陵。读此诗,我一直以为昭陵在长安城北不远处的一个地方,诗人登上乐游原,北望昭陵,显示作者在新的任上欲有一番作为的积极乐观情怀。事实是,昭陵远在长安西北六十里外的九嵕山上。山形隐约或可望见。昭陵不过是想象而已。王维诗“西出阳关无故人”亦与望昭陵类似。当年读诗,以为阳关在长安西北不远处的一个地方,其实远在四千里之外。古人作诗,其想象、抒情与所书写事物之间的关联承接,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有时往往出人意表。理解作品的时候,就不能太过拘谨。

  ——选自《草原》2022年第1期、第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