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丽丝·莱辛的《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五部曲以宇宙太空为背景,描绘了太空世界中殖民地的他者形象:原始、落后、野蛮、愚蠢、丑陋。突出的他者有“兽化”的罗姆比斯人、“半人半兽”的矮人族、停滞退化的巨人族等。迥异的“他者”表征体现了太空殖民者的种族差异论与种族优越论。莱辛在想象的太空世界,应用殖民化的表述语言,展示了帝国殖民者为入侵、控制其他种族而采取的叙述策略,揭示了殖民者的种族歧视与残暴行径。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太空世界; 他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0168-005
一、他者与莱辛太空世界的他者
在黑格尔的主奴关系模式中,自我的形象通常通过否定性的他者来确认;而他者是自我所利用与参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对象和客体。西方殖民者人为建构了一个种族与文化上的他者——黑人与其他东方民族,以此来巩固“自我”的统治地位。正如博埃默所说,“后殖民的理论家们将殖民地的人民称之为‘殖民地的他者(colonial other),或径直称为‘他者(Other)”;这个“他者”主要是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确定。”[1]22根据黑格尔与萨特等人的哲学观念,他者的存在是自我的先决条件;自我形象的获得需要一个他者形象的参照系,从他者否定性的形象中产生对自我的肯定。殖民主义文本尽管尽力掩盖,但仍可发觉他者或明或暗的存在。
莱辛的《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下文简称《老人星》)五部曲的中心事件是太空世界中三个超级太空帝国老人星、天狼星及普迪欧拉星辖域下的沙马特星对邻近什卡斯塔(喻指地球)等星球的争夺与殖民统治;“重点描写了一个老人星帝国对许多行星的殖民与管理”[2]130。小说虽不是直面现实社会,但文字中他者或隐或显的存在是可以让读者觉察到的,揭示了帝国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生命的蔑视、冷漠及他者的生存困境。莱辛对这些殖民地他者的书写突出展现在其中的第一部《什卡斯塔》与第三部《天狼星实验》中。虽然《老人星》展示的是太空星际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指涉的是地球上的现实,三大星际帝国对什卡斯塔等行星的争夺、侵略、征服,“与地球上的霸权帝国对殖民地国家与人民的征服、奴役和掠夺如出一辙”[3]。
莱辛《老人星》系列太空世界中的被殖民他者在星际帝国文化霸权统治下,静默地生活在恶劣环境下,历经生存困境,备受精神痛苦。典型的他者有罗姆比斯人(The Lombis)、矮人族、巨人族等,主流文化吞噬了他们的身份,被边缘化为品行低劣的他者。他们生活在太空星际帝国的殖民统治下,丧失了自我主体的表述权利,任由殖民者表述、支配、利用,逐渐沦为被“兽化”、“物化”的劣等种族。太空世界中被殖民他者的表征、管理与应用是莱辛对19、20世纪非洲人等被殖民者及其文化的想象, 其文本叙事中“被野蛮化、妖魔化及异国情调化”的非洲文化渗透着她“强烈的文化价值判断”[4]。
二、“兽化”的他者——落后、无知的罗姆比斯人
人有兽性,这是个人和种族“被人类群体系统地全面‘禽兽化的基础,是种族主义理论理解人类历史性的独特方法”,“供优秀种族实行其‘意志”[5]149。殖民者往往把殖民地的人民描写“不那么像人,不那么开化,是小孩子,是原始人,是野人,是野兽,或者是乌合之众”[1]90。埃里克·琼斯在《欧洲奇迹》里“描述非洲人与亚洲人的特征时,反复使用了动物行为学”,非洲人与亚洲人“被毫不含蓄地描述成为更近似于野兽的生物而不是人”[6]127-130。奥利芙·施赖纳“曾经沿袭惯例,用动物做比喻来描写农场里的黑人”[1]101。莱辛也感受到,“白人时时刻刻都在灌输一种说法,那些黑人都是猴子,无知、落后、低级”[7]394。诚然,在殖民地,宗主国位于中心,被殖民者是边缘、低下的他者;黑人被表征为“动物”,不是“人”。
莱辛的太空系列,尤其是《什卡斯塔》与《天狼星实验》两部作品,书写了上述野蛮、低劣的“兽化”土著人。每当太空帝国征服殖民某个新行星时,那里早就居住着土著人,“一开始他们跟猿猴或其他动物差不多”[8]34。天狼星实验基地24号行星上的土著罗姆比斯人,被描写为低劣的“兽类”:
“24号行星……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兽类气息,居住着动物般的土著人——有用的兽类。他们是类人猿,根据需要用四条腿或两条腿移动,是素食及肉食动物,相当强壮、精力充沛。头上、肩上、背上布满了长而稀薄的毛,但前身没有。”[8]36
很明显,24号行星是“兽类”世界,“弥漫着浓厚的兽类气息”,罗姆比斯人在天狼星叙述者艾美比恩二世(Ambien II)看来,就是原始、丑陋的猿类动物,不能直立行走,移动得靠“四条腿或两条腿”,显然他们是有待进化的“类人猿”。艾美比恩眼中的土著人形同欧洲人眼中的非洲人,他们的身体“成了权力的客体”[9],任由殖民者来想象与表征。在欧洲殖民者的话语中,殖民地的土著人总是被描写成劣等民族,贴上落后、愚昧等字眼,是“相异于欧洲、尤其相异于英国的他者”[1]92;这样的他者是需要一个对立的欧洲主人来统治、教化他们。
天狼星人认为,这些未开化、落后的土著罗姆比斯人需要天狼星去控制与管理,对他们的入侵与暴行都是合理的。罗姆比斯人说着原始语言,能生火、打猎,处于初级农耕阶段,“他们是一个臣服的民族,为一个了解他们并且可能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民族所统治”[10]43。被臣服的罗姆比斯人自己不能言说,只能被叙述者言说:“这些牲畜知道把肉放在火上烤,但不会用菜锅……在教导之后,他们勉强学会”[8]37。殖民者的叙述表明罗姆比斯人落后、愚蠢。既然不开化、愚昧,自己不能自主,他们只能被“文明”的统治者控制与支配。“五万这样的兽类被运送到23号行星”;而后他们被严格控制,只有人简单交代他们必须做的事情,不管雄性还是雌性,都要求去建太空圆屋。罗姆比斯人的生活,一直由天狼星派去的技师监管、指导;不管是在圆屋还是在室外,一直在无休止地劳作;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无所知。后来仍被毫不知情地遣送到南大陆一区,刚开始,他们“以为回到了家乡”,激动欢呼,“发出奇怪——可有一定节奏的——猪叫声”。[8]39 因为那儿的树木、蓝天、绿草,远离笨重机器与太空设备的自由,仿佛回家的感觉;他们一度并未意识到那其实并非他们的家,而是另一个行星。显然,罗姆比斯人被扭曲为无知、迟钝的猪,不能立刻识别自己的家。可见,太空世界被殖民的罗姆比斯等土著人基本被“兽化”为野蛮、非理性、愚蠢的他者,以衬托文明、理性的帝国子民形象,填补人与兽之间的空缺,被殖民者管理,供殖民者利用。endprint
被塑造为野蛮、落后、愚笨的罗姆比斯人如同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所讨论的东方,是一种文化构想物,一种人为的话语实践;天狼星人“用这种虚构的文化上的‘他者来陪衬和确证自身的优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侵略扩张服务”[11]29。这些次等人正是天狼星等帝国在太空世界中所寻找的隐蔽的逆反的自我,是他们黑暗的‘镜像,是他们确认自我属性所想象的他者。恰如博埃默所言:这些“当地人、异族人或‘他者形象从反面映衬出西方人有关自我的观念,例如控制和把握、理性和文化优势、能力、节俭、技术的娴熟等等”[1]92。帝国殖民者把土著人视作兽类而非人具有意识形态基础,体现了欧洲殖民话语表征模式及其对被殖民者的管理与支配。
三、“半人半兽”的他者——野蛮、丑陋的矮人族
莱辛所描绘的太空世界中的殖民地人民,野蛮、低劣、不开化,处于人类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居住在山区的矮人族就是这种被殖民他者,不开化,智力低下,被表述为野蛮、低劣的生物。矮人比罗姆比斯人开化些,遍布什卡斯塔北半球,但并非土著人。据老人星调查,“血液、组织、骨骼等测试表明他们来自天狼星”,天狼星代表也承认“这些矮人源自他们早期的实验”[12]123。人种实验产品矮人族生活在蛮荒山区,远离文明社会,近似兽类。帝国代理人听到他们疾跑的沙沙声,“想起了孤立南大陆二号上的蚂蚁”;他们看到一个低矮昏暗的入口,很快就被“蜂群般的矮人们围住”[8]90-91。生活在僻陋山区的矮人们,“在历史上没有什么意义。他们被毫不含蓄地描述为更近似于野兽的生物而不是人”[6]127:
“他们比南大陆那可怕的新兽型人兽性肯定要少些,而是较为体面的生物,穿着兽皮衣裤。长得很宽大,几乎高宽一样:显然从他们身上可看出罗姆比斯人那种强壮的臂膀及22号行星上技师那样的黄皮肤。”[8]91
莱辛描写的太空矮人族酷似亚洲人,黄皮肤,比起欧洲白人,个子相对矮小。矮人族或亚洲人,在帝国白人眼中,是具有兽性的,但毕竟兽性比土著黑人或罗姆比斯人少些;是文明一点的劣等人,有羞耻感,能穿衣遮羞,是“较为体面的生物”。但矮人族长相丑陋,有“矮胖的、笨重的”等类型;最早的矮人们“习惯住在地底下大大小小的洞穴里,各种地下隐蔽的地方,有时生活在地底深处,可能很少甚至从未到过地面”[8]123。矮人的生活环境使人联想到穴居的小动物或昆虫之类的生物。对矮人们的“生物化”表述也就是太空帝国代表艾美比恩等树立他性与建立自我的过程,“这本身也就是一种评价行为,而且通常是一种贬低”[1]91。爱德华·泰勒、威廉·罗伯逊·史密斯、安德鲁·兰和詹·阿·弗雷泽等早期人类学家,曾都无所顾忌地把殖民地的民族划入低于欧洲人的劣等人,他们的这种贬低行为也体现在康拉德《黑暗之心》的马洛身上。在各种文化中,当互不熟悉的民族或主体间交往时,占霸权地位的一方就习惯地以自己的思想方法去理解外部世界及他人,将与其迥异的他们说成是野蛮的、兽性的、无理性的等等,这是贬低殖民地人民的叙述策略,也是管理的需要。
被贬低的矮人们以爬行为主,不是一小撮,“不仅仅居住在南大陆,而在罗汉达的大部分地区现在都分布着这些穴居族类”,“这些洞穴毫无疑问是野兽住的”; 该种族“已是熟练的矿工与冶炼工。开始用铁制作各种器皿与后来打猎的猎具”[8]93。帝国叙述者的表征说明矮人族在居住环境与条件等方面具有兽类习性:穴居、群居、原始;但矮人族在心智及技能等方面显示了原始人的特征,能制造工具与猎具。曾经一度他们还用铁器与其他部落交易,换取水果、肉食等物品。但毕竟他们的技术不娴熟、文化不发达,后来被其他部落“赶进大山,并消灭了好些群体”;为了生存,他们被迫“逃进了深山,或更幽深的山脉”,要不是仔细搜寻,外人一般见不着他们[8]93-94。可见,穴居的矮人族与高度发展的帝国殖民者有显著差异,矮人族身心发展都处于原始阶段,在帝国殖民者眼中不是纯粹的人,而是“半人半兽”。
半人半兽的矮人族映照出殖民者对被殖民者实施的暴力镇压及驱逐至边缘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欧洲白人殖民者在非洲殖民行为的写照,在施赖纳的《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里有所体现。莱辛早期有关非洲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也展示了这种情况。《木施朗加酋长》里的酋长及其族人就被白人勒令搬出自己祖居的村庄,驱赶到偏远地方;《非洲的笑声》中的《一点历史》也描写了白人将非洲土地上的黑人逐步驱向边缘的情景。
矮人族的形象符合欧洲人心中的“东方形象”——“ 野蛮人”。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在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层面进行表述与表达是有深厚基础的。把欧洲文明当作标准,把东方当作“野蛮”既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也是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的共识。萨义德在《东方学》指出,西方大量作家及其他人员“接受了这一东方/西方的区分,并将其作为构建与东方、东方的人民、习俗、‘心性和命运等有关的理论、诗歌、小说、社会分析和政治论说的出发点”[10]4。因此文明与野蛮、理性与愚蠢之间的差异就被认为构建成不同种族间的对立,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就成了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君临东方的缘由。太空中这些低劣、落后的殖民地他者使得老人星等帝国的殖民行为具有了必要性,老人星等帝国出于“好意”,对什卡斯塔等受殖星球经常进行“援助或拯救”。实则是进行统治管理与利用。
四、“物化”的他者——停滞、退化的巨人族
太空世界的巨人族是老人星移居到什卡斯塔上的移民一族,虽然比土著人高级,但他们同样属于劣等种族,正如欧洲的爱尔兰人,是“欧洲人以外被划为白种种族成员的人们,也同样被认为是劣等人”[6]76。巨人族是莱辛太空世界中被“物化”的典型代表。在来到什卡斯塔以前,他们已经进化到一定文明程度,曾经是“老人星的光荣与希望”[12]26。移居到殖民地什卡斯塔,他们不但停滞不前,反而迅速退化,逐渐沦为低等种族。太空殖民者提到这些巨人时,正如梅米所说,“从不把他们看成有名有姓的个人,而只是浑浑噩噩的一群”;“在殖民者的雄心壮志中,最终要把受殖者改造成只为满足殖民者所需而存活的物,亦即纯粹的受殖物”[13]37-38。不管在哪,巨人族都不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人,而只是老人星从10号殖民地选出的物种,不过一直以来在共栖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因而巨人族被投放到什卡斯塔,试图改良当地的土著人,“但土著人非但没有进化,反而退化了”[12]55。曾经高大、强健的巨人族,在身体、力量、心理与心智等方面逐步退化,现在“身高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12]30。退化的巨人族正如退化论所指的哈姆后代以及《圣经》里的其他人,“从文明走向野蛮,从圣经地带移走,向东、向南走去,他们的文明发生了退化,走向野蛮,甚至比这更低下”;而“野蛮是从文明生活的退化”[6]51。倒退的巨人状如霍尔所说的非洲人等劣等种族,他们“被断定为哈姆的后裔,而《圣经》诅咒哈姆永远只能做‘他兄弟的仆人的仆人。他们被认为等同于自然界,象征着‘野蛮,与‘文明世界恰成对比”[14]241。走向野蛮的巨人渐次沦为帝国眼中的物,与帝国居民的差异愈来愈明显。原来的巨人族“曾经是了不起的人”,“总是穿着衣服”;可退化后的巨人,习性退回原始、野蛮状态,“一个全黑……另一个巧克力棕色”,“两个巨人几乎全裸”[8]125。这些肤如黑人、赤身裸体的巨人显然没有羞耻感,在太空帝国统治者眼中就不是人。正如布劳特指出,“非白种人并不真正是人或完全的人”;这是‘多源发生论的概念,多源发生论“被用来作为把黑人当作物品对待而不是当人对待的意识形态的基础”[6]50。天狼星的艾比恩直接把退化的巨人族等同于“一群矮了一半的生物,看起来仿佛虚弱、苍白的昆虫”,这些物体长相奇异:endprint
“圆穹似的头顶上没有毛发。每只手——让人最先注意到就是手——有10根很长的手指,没指甲,在他人看来好像是一束晃动的触角。他们有三只眼,鲜绿色,立直的黑色瞳孔。扁平脸的中央有一单孔鼻孔,三个,四个甚至更多。没有鼻梁。没有嘴巴。”[8]125-126
退化的巨人族长相怪异,越来越不像人;而且“智力也很低”[12]126。尽管巨人族与矮人族及罗姆比斯等种族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与发达帝国子民相比,正如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中提到的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人与牙买加人一样,他们相对于发达的西方人,“是大体‘相同的。我们都属于边缘民族、未发达民族、周边民族、‘他者。我们都在外部边缘上,在都市世界的‘边缘——总是别人‘北辙的‘南辕”[15]214。
“他者”并不仅仅是为了建构与殖民者自我形象相对立的一面而使用简单的否定语,它不单涉及中心与边缘、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白种人与黑种人等矛盾。“‘他者与其说是无区别的一个整体,不如说其内部有多重复杂的分界。某些民族或文化的范畴被认为是相较其他一些民族或文化更接近于欧洲的自我形象,具体情况则视语境和帝国的利益而定。”[1]93-94 这一点在莱辛的太空世界中一目了然。虽然都是他者,同为被殖民者,但患了退化病的巨人族却是相对高级的“他者”,更接近先进帝国的自我形象;而矮人族与罗姆比斯人却更低劣。因而,在老人星看来,“巨人族的存在、功能及用途是为了当地土著人的发展”[12]55。
五、结 语
殖民者一贯用理性来说明欧洲人在历史上的优越性,把黑人等殖民地的人称作“土人”,当成动物,建构为殖民地的他者。通过对《老人星》中被殖民种族的“兽化”或“物化”描写,莱辛塑造了一系列太空被殖民他者形象:罗姆比斯人、矮人族、巨人族等。他们低等、落后、愚蠢、野蛮、原始、丑陋,是迥异的“他者”,而不是太空帝国的“我们”。莱辛以科幻的形式,书写了19、20世纪欧洲对非洲黑人、亚洲民族及欧洲边缘白人等“他者”的表述或贴标签的做法,体现了欧洲白人的种族差异论与种族优越论。这种表述体现了西方表征的二元论,“似乎是在尖锐对立的、两级分化的、二元的极端方式中得到表征的——好/坏,文明的/野蛮的,丑陋的/特别有吸引力的”[14]231。太空殖民者与欧洲白人之所以自视优越,是因为他们把殖民地人民看作是没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和统治的能力的结果;他们之所以把被殖民者“兽化”或“物化”为低劣的他者,是为他们推行合法暴行及殖民统治寻找理由,也是他们建构优越自我的需要。莱辛在想象的乌托邦太空世界,应用殖民化的表述语言,展示了帝国殖民者入侵、统治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人民而采取的叙述策略,批判了殖民者的种族歧视政策与残暴行径。同时也力图表明,“不仅彼此差异的民族、少数民族和宗教的群体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且任何人都不拥有一种先天权利,凭借这种权利以差异为工具将别人降低到一个更卑微的地位”[16]48-76。
参考文献:
[1]博埃默,艾勒克. 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孙艺哲,杨涛,赵静.产品语意传达的“诠释情境”——从诠释学的角度看产品语意[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150-152.
[3]李福祥. 试论多丽丝·莱辛的“太空小说”[J].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8,(02): 48-52.
[4]岳峰. 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中的非洲文化书写[J]. 外国语文, 2013, (01):38-41.
[5]时伟.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141-145.
[6]布劳特.J.M. 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M]. 谭荣根,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Lessing, Doris. Under My Skin:Volume One of My Autobiography, to 1949[M].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4.
[8]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265-271.
[9]赵淳. 身体话语:诉求、突破、抵抗[J]. 外国语文, 2013,(03): 1-4.
[10]萨义德,爱德华.东方学[M]. 王宇根,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1]罗刚,刘象愚. 总序//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
[12]张晓燕. 简论毕飞宇笔下的两类女性形象[J].齐鲁学刊, 2012,(02):150-152.
[13]梅米著. 殖民者与受殖者//解殖与民族主义[M]. 魏元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37-38.
[14]霍尔,斯图亚特.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 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5]霍尔,斯图亚特.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读本[M]. 陈永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6]周宣丰.文化“他者”的翻译: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23-126.
(责任编辑 秋 实)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