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充满了苦与乐,当你成功时,你的付出有多大,你收获的快乐就有多大。而这快乐是你前行的动力。
——邓建军心得
2022年10月28日,上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二十大代表、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回母校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尽管大会闭幕已过去一周,但此刻他仍沉浸在现场聆听报告的激动中:“出席大会于我而言充实而美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与每个中国人的未来都息息相关。看上去高大上的热词,其实凝结着一种社会共识:人们期待一个更强大的中国,人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一线产业工人,特别是传统纺织行业的技术工人,邓建军更加感受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日新月异,都需要工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勉励母校学子要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践行工匠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力量。
从1988年毕业走出这个校园,到今天重回母校,34年纺织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一线的敢闯敢试,使邓建军实现了从中专毕业生到大国工匠的跨越: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纺织大工匠、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3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四届当选全国党代表。
成功背后,是他在学习创新中不断突破自我的一路奔跑。
一
1969年,邓建军出生在常州金坛登冠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的金坛县中(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然而,进校后的第一次考试就让他这个小学成绩一路领先的学习尖子傻了眼,“期中考试考了28名,当时我心里觉得丢人啊!还偷偷哭过。我想只有自己努力。到第二学期,排到第20名,然后第15名,后来慢慢一个个层次上去了,到前10名,然后到第3名,但从来没有考过第1名。”
直到现在,邓建军还对当年没能考到第1名而耿耿于怀。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性格就这样一直陪伴着他。
1988年,中专毕业的邓建军进了黑牡丹集团的前身——常州第二色织厂,成了一名电器维修工。这年,厂里因为转型专业生产牛仔布面料开始大量进口设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决定在设备科成立电子组,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这样,包括邓建军在内的两名新招中专生和一名大专生成了电子组仅有的成员。那时机器经常24小时开机,高负荷运转造成故障频繁。因为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他们一上岗就充实到了一线。
2020年12月24日上午,笔者在黑牡丹科技园和邓建军聊起当初成立电子组话题时,他依然感激当时领导的前瞻眼光和对年轻人的关心:“年轻人成长和领导关心分不开。没有领导支持,有些工作往往很难做。当时我们3人小组刚开始做电气维护,同时进行消化吸收,后面对我们的国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沿着这一条路走。”
那天,邓建军带我参观了公司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文化展示馆。这个馆结合“创新”“工匠”“伙伴”“家文化”四个关键词,展示的主要是黑牡丹的劳模文化、工匠精神。这些既是邓建军从一名普通机修工成长为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领跑者的人生轨迹,也是他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团队与企业共成长的足迹。
“匠者,源于专、难在守;新者,乐于创、重在破;家者,臻于精、贵在精。”这是黑牡丹倡导的企业文化,其中,家文化是核心。一幅幅照片、一张张图表,记录的是团队成立以来的攻关成果,累计482项。每一项背后都有一个不寻常故事。
邓建军进厂那年,公司上千台设备中,90%以上从国外进口,外方工程师经常来厂里安装调试、维修,跟在后面帮忙的邓建军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学技术,没想到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屈辱。
“由于语言不通,有一次老外着急了,一脚踢翻了工具箱,也就是嫌我们打下手都做不好。还有一次,我在调试浆纱机时,觉得技术手册对我们非常有用,我开口向老外要。他只是瞥了我一眼,那意思好像是你没有这种本事,给你也看不懂。”
邓建军至今忘不了当时老外看他的眼神:“老外真的是不屑一顧。我当时心里感到有点气,我觉得中国人天生也不笨啊!”
更过分的是,外方连设备维修图纸都不提供。设备坏了,只能等他们来修,费用高,时间也长。
中国人天生不笨,不能靠嘴说,要靠行动证明。为这,写入党申请书时,邓建军写道:一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总是和企业、国家以及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我要不断提高技能,为中国人争光,为中国亿万一线技术工人争光!
当年读中专,是年迈的祖父为了让他早日跳出农门做出的无奈选择,他也因此错过了上大学机会。为弥补这份遗憾,也为了掌握先进技术为中国工人争光,他给自己订下强制性学习计划,每晚必须看2小时的技术书籍。一次,在表哥家看到一本《多阵印制板设计程序应用手册》,他立即入迷。当时复印技术还没普及,书借回来,他和同事利用业余时间日夜抄写。近300页的书,3人抄了两星期才抄完。后来,这本书成了手边的宝典。
和进口设备打交道,外文资料常常让只有中专学历的他犯难。为迈过这道坎,他开始自学英语、德语,一年多后,不仅能看懂外文资料,还能直接和外国专家交流。到进厂第三年,已看完了200多本专业书。他期待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站在巨人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除向书本学,他还从实践中悟。操作台上的读书笔记越堆越厚,里面详细记录着他不断消化吸收洋设备的技术心得。他说:“我所学的知识和进口设备之间还是有代沟的。外方不肯提供资料给我们,我也不能干瞪眼,我就用放大镜对着线路板一点点测,自己动手一点一点画,整个过程就像蚂蚁搬家,虽然是笨办法,但很有效。”
1992年,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剑杆织机。他每天蹲在机器边10多个小时,一边研究设备的每一个环节部件,一边对着结构揣摩其中原理。从最基本的制图做起,由外而内,不断深入到设备运行原理,最终以日积月累掌握了设备的性能特点,从而驯服了这些机器。
结合企业需求学,守着设备慢慢摸,多年坚持,他渐渐摸透了洋设备的脾气,开始向洋设备开刀。
生产牛仔布,需要先把白色棉纱变成蓝、黑,或其他颜色的纱线。染色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是染浆联合机。这种进口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经轴,每换一次要停一次车,而每停一次就会产生约360米色差的废纱。当时国内外同行对此都束手无策。但邓建军决定攻克这个难题,让染浆联合机连续生产不停车。
下定决心这年是1990年,工作刚满两年的他,经验和知识储备其实都难以支撑。为此,他一边广泛查资料,一边走访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大量调研,创造性提出在原有设备中加入存纱架的设想。为验证效果,他带领同事花一年多时间分析设计原理,反复优化改造方案,一次又一次试验,虽然多次发生变频器炸裂事故,但都没使他们停步。经过不断尝试和从失败中寻找答案,他们发现原来不是设计缺陷,而是变频器质量有问题。调换了变频器后,染浆联合机果然成功运转,连续生产不停车成为现实。
为保障改造后的“永动机”安全优质运行,邓建军成了企业宝贝。公司特地拉一条电话专线接到他宿舍,即使半夜有问题,他接到电话总是立即跑到车间解决。而且,他对“永动机”的改造从未止步。为提高生产效率,1991年开始,他又陆续对染浆联合机进行了4次优化,到2022年,这款染浆联合机已升级到了第五代。
面对大量进口设备,要实施技术改造不能光靠单兵作战或几个人苦熬。1995年,公司以邓建军名字成立科研组,由他牵头整合团队成员特长优势,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在消化吸收和攻坚克难中,群策群力、共同进步。那天,党委书记曹德法亲自到场为他们鼓劲加油,活动结束,还和他们合影留念。
以后,每次在展示馆看到这张照片,邓建军都会想起刚进公司时的情景。后来担任总经理和厂长的几位领导,当时都是设备科的头。尽管自己是新来中专生,但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平时,邓建军他们有困难,还没开口,公司就想到了,很快给予解决。一个项目完成,曹书记会放弃和家人团聚,带他们到常州附近的汤山度假区泡温泉、打牌……玩时尽情玩,忙时拼命干,这是科研组的常态,也是公司领导带着他们形成的习惯。这种关心,让邓建军25岁就享受到了出国考察的机会,还首批住进了公司为专家建的希望楼。
说起这些,邓建军一直感恩自己拥有的这个环境:“我们中专生能很快成长,这是因为企业给我们创造了大舞台,激励我们要创新。”
创新的第一步,就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改小革起步。邓建军科研组也不例外。结合生产工艺需求,他们从成本创最低、质量创最好、效益创最高的小核算、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小节约、小经验的“三创六小”微创新开始,每天琢磨优化设备效能。
1995年,公司从德国引进一套清梳联。尽管生产运行正常,但邓建军觉得这套设备因为采用直流控制,容易影响产品质量,想對它进行改造。这时,设备科长王盘大劝他慎重:“如果按照全新技术改造,风险比较大。当时我再三劝他别冒险,但他有一种勇于攀登新技术的精神,就是要闯一闯。”
作为设备科长,王盘大特别清楚这位弟子的“轴”,见他心意已决,就让他去试,同时也充满期待。
邓建军决定用交流变频器替代直流调速,经过上千次试验,果然奏效。仅此一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1998年,当国内棉纺织业一份权威杂志推出这项最新技改成果时,黑牡丹的清梳联已经安全高效运行了两年多。
这一年,邓建军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面对鲜花和掌声,他依然一身工作服,手拎工具箱,行走在车间里,守候在机器旁。
两年后,公司进口的德国气流纺纱机中枢系统变频器烧坏了,急需更换。这种变频器属于世界纺织新技术设备,1只售价10000元,而且德方在中国的技术服务中心没有现货供应,订货周期长达两个半月。这两个半月意味着几千职工的生产调度将难以正常进行。
“这几个月生产整个停下来以后,手里的订单急得真没办法形容。生产车间说,我怎么来安排?经营科长说,我这个单子交不了,客户讲诚信,我以后的接单你叫我怎么办?”董事长曹德法夜不能寐。
时间不等人,邓建军更急,找到董事长,立下军令状:不吃不睡,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话虽出口,心里并没足够把握。但除此之外,身为科研组领头人的他别无选择,“我想无论怎样试一试,即使不成功,也是一个经验积累吧!”
接下来,他和同事眼里只有那数不清的线路图和密密麻麻的数据。墙上时钟指针的飞速转动,仿佛滚滚车轮带着阵阵轰鸣一次次碾过胸口。经过反复测试数据,重新确定参数和模拟调试,他们决定用国内同类器件替代。两天半后,当他们把花2元钱从电子市场买回的替代变频器装上,机器很快恢复正常。
德国公司听到消息,惊叹之余深感不可思议,当即派人从德国飞北京,再转飞常州,一定要亲眼见证。验看了设备的每一个环节后,德国工程师吃惊地看着身边个不高的邓建军,竖起大拇指:“了不起,中国工人了不起!”
10000元和2元钱,邓建军危急时刻的关键一手,震惊了所有人。而这背后,是他深怀心中的内疚。
1995年11月的一天深夜,9点多,邓建军正在家埋头看图纸,怀孕即将足月的妻子突然出现临产症状。他兴奋又紧张,立即骑自行车送妻子去医院。途经公司去办公室取生育证时,看见车间值班长陈亚英在传达室转圈、叹气,原来是高速整经机停车了。
他把妻子放在门卫,叫上陈亚英直奔车间,故障排除后,才带妻子去医院……
事后想想,幸亏没出意外,否则,真不知如何交代。
自从成了技术骨干,邓建军难以向家人“交代”的事很多。他很想当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女婿,但事实上都没有当好。因为忙,他没时间帮妻子做家务,连煤气罐也经常要岳父帮着换;因为忙,他也没时间接送孩子,带孩子逛公园……
1993年,公司染浆联技改进入关键阶段。住金坛农村的母亲来电话,说父亲摔坏了脚,希望他回家看看。但他实在腾不出时间,等项目完成后再把父亲接进城,老人因延误治疗落下了终身残疾。从此,每次看到父亲一瘸一拐走路的样子,他常常背过身去……
工作以来,邓建军也许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儿子,对不起父亲、母亲,还有岳父、岳母和亲戚朋友,但他可以自豪地说,在先进技术面前,他没有丢中国一线技术工人的脸!
1998年,黑牡丹兼并红光棉织厂,科研组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难题。
“我们去之后要熟悉它的装备,然后把它关了3年的装备要开出来,试想关了3年,又没有图纸,要一根一根线地去摸索。”走进关了3年的车间,里面空氣潮湿,气味让他几乎窒息,而且蚊子又多又大,因为长时间没人进来,一闻到人的气息,饿疯了的蚊子轰炸机一般开足马力涌上来轰人。“很难受,但是时间不等人,技术人员的责任也容不得歇下来,只能一根根线路摸索,结果发现很多线路不合理,大家一起想办法抓紧进行技术改造。”
一个月苦战,当关停3年多的车间又响起别人看来是噪声、他们却感到是享受的声音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先是一起笑,但笑着笑着突然一个个放声大哭,那是带笑的泪!
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邓建军从没有停止学习,先后拿到大专、本科学历和电气工程硕士学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型工人。
关键技术等不来、要不来,凭着水滴石穿的韧劲,邓建军完成了向大国工匠的蜕变。当年德国专家的那句“中国工人了不起”并非言过其实,2021年,全国总工会评出100位新中国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给他的评价就是“了不起的中国工人”。
平静下来,邓建军偶尔也会提到他遇到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进口设备多,而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所以失败是家常便饭。“比如我们镇流的双闭环调速,我当时信心百倍想完成,但没想到流水线的第一道关口就卡在那里,那段时间人整晚睡不着。”
尽管心里明白这样的困难很正常,但这么多年,每次遇到困难的情景,他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真的是太焦虑了……”
有人说,人之所以焦虑,就在于不肯放下。对强者来说,谁又甘心轻易放下!
二
1999年4月30日,常州市总工会和黑牡丹集团将邓建军所在班组命名为邓建军科研组,16名青年技术骨干成了首批成员。围绕线路板及电器配件维修、进口设备消化、装备技术改造、自动控制系统研发四大职能,邓建军带领这个年轻技术团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科研组工作台上堆着一沓沓厚厚的笔记本,里面是邓建军多年来消化进口设备以及技术创新的资料和心得。因为实用,大家遇到难题就到本子里找答案。因为翻的频率太高,封皮都烂了。在共同理想支撑下,大家犹如一个个守护神,保障着公司各种关键设备的高效优质运行。
20世纪80年代,进口设备难得坏。2000年以后,随着这些设备逐渐老化,电路板故障频繁。进口织机上的张力传感器看上去只是一个小长方块,价格却贵,一个价值8000元人民币,一旦出故障,整台织机就得停。出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外方很少提供详细图纸。没有图纸,自己维修几乎不可能,只能把坏了的传感器送到外方设在上海的售后公司修。修一个费用800元,而这种电路板一旦发生故障,要修的传感器不止一个,一块线路板修下来,费用高达五六千元。
2004年8月的一天,邓建军偶然听说公司这样的传感器一个月要坏26个,费用昂贵不算,还影响生产。他一边琢磨,一边把设备彻底拆开,通过逐一对照,理出一张完整的结构原理图,然后试着维修。经过对构造原理的分析,他用计算机慢慢绘制出传感器线路图,然后按图索骥,几次试验后,还真悟出了门道:有的传感器换一块芯片或几个电阻、三极管就能解决问题,费用加起来只要几块钱。当他把修好的26个传感器交给同事,看到它们在流水线上重新发挥作用,连他自己都陶醉了:“平均成本1毛钱左右就能修好!”
进口传感器坏了,买一个要8000块,自己修只要1毛钱,甚至几分钱。这种成千上万倍的节约,别人看来是惊讶,对他来说很平常。
2002年,公司意外接到了一批生产竹节牛仔布的大订单,原有的8台进口分经机产能有限。眼看到手订单要泡汤,公司上下一筹莫展。这时,邓建军又做出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研发自己的分经机。
当时,国内分经机生产领域并没有成熟技术和厂家。他们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图纸和资料中一点点摸索,边画边改,经过3个月奋战,终于拿出了设计图。但这只是第一步,更艰巨探索在后面。他们马不停蹄投入设备的生产、安装和调试。一连半个多月,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即使睡梦中,想的还是如何让设备正常运行。最终,他们完成了4台机器的安装调试,制造成本只有进口设备的■,不仅保证了交货时间,更重要的是,我国由此打破了外国在分经机生产领域的垄断地位,拥有了自己设计制造的分经机。
征途漫漫,一山放过一山拦。曾经,染整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长期被色差、缩水率困扰。黑牡丹公司主产品牛仔布当时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预缩率。牛仔布成为成品前必须进行预缩。预缩率高了,生产方受损失。只要多缩■,也就是100米牛仔布通过预缩机多缩1米,公司6000万米的年产量就得减少60万米,这是上百万损失;少缩,又达不到客户要求,做出的服装会因收缩不当而变形。
经过全面论证,邓建军决定从影响缩率多种因素中的回潮率上突破,向这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开刀。盛夏50℃的车间里,他带领团队穿着厚工装,整天忙得浑身湿透,通过将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充分结合,历经4个多月的无数次调试,终于将牛仔布预缩率精度稳定控制在了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从实操便捷化方面考虑,设计出了详细的缩水率表。有了这张表,操作人员只要对照数据和图纸,每一步能按照量化标准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一次,日本一家国际著名公司代表来集团洽谈业务。当意外发现使用寿命只有5年的络筒机主要零部件在这里竟然平安无事运行了6年之久时,日方代表大为惊叹,说他真正见识到了中国功夫。出于敬意,他们决定把价值数万元的零部件一次性免费送给黑牡丹。
有了科研组,黑牡丹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项技术革新,新品以两天一个的开发速度递增。到2005年,黑牡丹牛仔布系列产品达1500种、优等品率超过96%。品种之多,全国第一,世界罕见。企业不仅成功在A股上市,还在同行中率先跨入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重点企业行列。
2005年4月,笔者到黑牡丹采访,提到邓建军,董事长曹德法直夸这位科技领头羊:“可以说,邓建军代表了黑牡丹,黑牡丹和邓建军相互依存,而且黑牡丹的成长是靠邓建军这样一群技术人员的努力提升的。所以邓建军的作用不仅是他个人发挥作用,他还带出了一个群体,带出了黑牡丹年轻的一代。”
2005年,邓建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中国知识型职工的楷模。这年劳动节前夕的4月2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1家中央级新闻媒体来常州集中采访邓建军先进事迹,此后在各媒体《时代楷模》专栏集中报道。
当时,集中采访报道组蹲点常州江南春宾馆。为全面介绍邓建军的先进事迹,笔者和同事在报道组抵常的前两天,受命采制了系统介绍他事迹的专题片《知识型职工邓建军》。片子看完,大家对这位一身蓝色牛仔布工作服、总是一脸微笑的蓝领青年由衷地表示敬意,都想跟他下车间体验采访。彼时,不善言辞,整天埋头和机器、书本打交道的邓建军很不习惯,更对各路记者频频抛出的问题,特别是深夜11点还在不断发问,渐渐露出了不耐烦,到后来竟忍不住抱怨:“一會你问,一会他问,我还有工作,还要睡觉,我到底该听谁的?”
看他一脸通红,几位记者陷入尴尬。作为同龄人,之前因为经常采访他,彼此也算比较投机,笔者只得出面:“现在你就听我的!”
这话果然奏效,他又眯起一双小眼睛配合记者采访。大家释然,觉得他这位知识型职工其实很可爱。
3天后的凌晨2点多,央视社会新闻部制片人白玛突然打电话给笔者,原来又是因为邓建军的不配合,造成他们的报道文稿提交后,被中心领导退回,她正不知如何是好。笔者立即赶过去。经过协调和补充采访,最终报道通过,连续3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开篇标题就是《微笑邓建军》。
三
2009年,常州市总工会和黑牡丹集团决定,科研组正式命名为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一个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团队。市总工会希望邓建军这个全国劳模竖起一杆旗、引领一批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邓建军告诉新进工作室的伙伴:“我不能保证你今后永远留在黑牡丹,但在我们这个舞台上,你进来可能是小学生水平,出去后你就是大学生水平,这是双赢。”
立匠德,践匠行,为匠师,铸匠魂。工作室紧扣“匠 新 家”企业文化,将政治学习与企业发展结合,将党性锤炼与技术攻坚融合,通过劳模带头示范、党员带头争先,引导大家秉持技能报国的匠心、扎根一线的恒心、仰望星空的决心,努力成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现代纺织制造人才队伍。
工作室成了一块磁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技工自愿参与。
牛仔布染色的稳定性,曾经也是印染行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度全球业内都缺乏统一可行的操作标准,尤其像加料这些关键工序,传统方式靠人工投料、放水化料。这样费时费力,还会造成粉尘污染和染料浪费,对工人健康和成本控制不利。同时,因为完全靠工人凭经验操作,染色效果稍有偏差,就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难题挡道,邓建军团队来了。经过调研论证,他们考虑研发一种自动化料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完成集中化料。
接下来大半年时间,邓建军带领团队走访纺织设备、化工设备、染化料生产、电子电气仪表类等大量企业,同时系统研究电化学、计算机控制技术、染色技术、电气控制等综合技术。两年后,一系列可行性方案纷纷出台,最终研制出了一套染色机染液组分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成功填补了世界空白。试用下来,以前每天需要9个人化料,现在只需要2人运输染料,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大大降低,而且每天还能节约50公斤染料。系统用于公司5条染色生产线后,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因为改造后的设备性能稳定、耗能低、可操作性强,使公司染色质量领先世界。黑牡丹品牌由此跻身世界一流牛仔面料供应商行列,产品涵盖弹力、仿针织、功能型、麻棉、靛蓝染色布、染套色、彩牛、细支高密、涂层、印花深加工等系列,90%以上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牛仔布第一品牌。
创新路上,步履不停。
2014年,通过综合电化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染色技术,邓建军团队又连续开发出染液组分在线测试系统、染液添加控制系统、在线染液循环流量监控系统和自动助剂添加控制系统4项成套技术,彻底实现了染色自动化精准控制,成为解决牛仔布染色问题的金钥匙。这其中,每一项都属于业内首创。现在,这套控制系统已经优化到了第三代。
从一名普通电器维修工成长起来的高级技师,邓建军虽是荣誉等身的业内翘楚,但他从没忘自己的工人身份,心中始终惦记产业工人的切身利益。研发这套自动化料系统,初衷就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此前,经过一年多攻关,他主持的低碳节水型牛仔纱线清洁染色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也于2012年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实现了牛仔纱线生产过程中无盐染色,节水节能效果,还使原来单调的蓝黑色牛仔布染出了绚丽时尚的糖果色和七彩纷呈的彩虹系,极大丰富了牛仔布产品的花色品种。该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11月,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本人也于2017年被授予江苏制造工匠、中国纺织大工匠和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称号。
也是2017年,邓建军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兼任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但在他心里,自己永远是一个搞技术的人。他清楚,技术创新充满苦与乐。当获得成功时,你的付出有多大,你获得的快乐就有多大。而这快乐是你前行的动力。
这年春节前夕,参加完省总工会新春慰问活动,邓建军立即赶回常州,一头扎进公司检查整经机自动上筒、落筒技改项目推进研究。
整经是前织车间的一道工序,传统操作要靠人工将每个纱筒挂到筒子架上,一个纱筒5到10斤重,工人每天重复弯腰、抬手、挂纱动作要上千次。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前不久,他带领团队与外部供应商合作开发了一套机械手自动上料系统。这也是黑牡丹发展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改造,企业智能化生产迈上了更高水平。
昨天,邓建军是一个负责维修机器和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的技术工人;今天,他已成为厂区基建、车间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等企业发展要务都要参与的公司高管。从被聘为技术总监开始,他的日常除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现在参与公司管理方面的事更多了。前几年,公司投资建设60万平方米的纺织生态园,他头脑里就在谋划一盘大棋:利用整体搬迁契机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既引进领先的纺纱与织造设备提高生产装备水平,还要用先进生产工艺对公司染色设备和牛仔布后整理设备进行脱胎换骨的革新,这其中包括节能环保等措施。
从单纯地搞技术到企业建设与管理,邓建军感到了压力,更感受到了责任。他的学习领域拓展到了企业管理和工艺流程。当然,他的老本行始终没放,一有空,就回工作室和大家并肩战斗。
从2016年开始,黑牡丹智能化转型加速。这年,他主导的自动疵点检测系统等技改项目相继上马,通过合作开发自动疵点检测系统,使成品车间开剪车速达到80米/分钟,在线检测效率提高了三倍,優化后的系统完全替代人工检验。
将牛仔布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这是邓建军近30年技术生涯中,始终坚守的“大国工匠”初心。2018年,16台旧分经机经常出故障,生产效率低。他发挥团队智慧,将老旧分经机彻底拆解,摸清原理后,重新设计控制线路,从编程、安装到最后调试、生产,半年时间,就对16台机器进行了全新改造。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30%,故障率几乎降为零。
2019年10月1日,上午,北京。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邓建军坐到了国庆观礼台的第一排,还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现场的劳模方阵巡游。正好50岁的他,从一名技术工人出发,成长为中国纺织大工匠、全国劳动模范,这条个人成长之路,也是他作为新中国建设者推动祖国发展的奋斗之路。这中间,包括他带出的一批劳动模范。
工作室成立以来,黑牡丹涌现出各级劳模30人次,获得各级五一劳动奖状18枚,培养评聘技师、工程师300多人次,高技能人才更是爆发式增长。这一串数字,使邓建军感到欣慰,也更觉得是责任。他说:“企业发展要靠核心竞争力,我作为劳模,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我要带领一个群体,把我们企业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管理力量整合起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我最重要的使命。”
“把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愿景,让个体奋斗与时代宏图相互激荡,就一定能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这是邓建军领着工作室新进员工宣读的誓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21年7月10日,笔者在黑牡丹采访时,他正在工作室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当天,他主持的创新例会又是一次新的出发:“今天是我们染色机染料主分控制系统第五次改造讨论,目标是把整个染色和染料的成分都能控制好……”
这种一人讲、团队点、众人评的研讨,每次围绕一个专题。今天讨论的染色机染液组分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优化项目,经过之前3年多探索已经优化到了第四代。如今,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大以及西方部分国家对我们的打压等因素,邓建军领着大家决定向第五代冲刺。
传出智慧,帮促成长,带出队伍,从1988年的3人电子组,到现在拥有29名技术骨干的创新工作室;从消化吸收创新,到自主创新,再到团队集成创新,邓建军团队不断为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贡献新智慧。30多年来,团队参与技改项目超过400个,攻克重大技术难题23个。技改创新范围涉及公司所有重要设备,成功填补了近500项技改空白;获授权专利220项,40多项创新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在当今世界牛仔布行业的18项核心技术中,黑牡丹有15项走在前列。工作室先后荣获江苏省五一文明班组、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班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真正实现了劳模的扩散、集聚和品牌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
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成长。在黑牡丹,无数个奋斗中的“邓建军”立足岗位、专注坚守、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他们凭借持续创新,为中国智造添彩;他们肩扛青春担当,为民族复兴加速。
现在,全球每7件牛仔布服装中,必有1件出自黑牡丹。昔日占地不足10亩的里弄小厂,已经发展到目前占地90亩、总资产超300亿元,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纺织企业,聚焦数字经济、高端智造和城市综合功能开发的产业控股集团。
四
邓建军这个不停奔跑的中国技工,是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更是中国千千万万一线产业技术工人中的一颗潜心钻研、创新创造的种子。
今天,这颗种子不仅在黑牡丹,不仅在常州,也在黑牡丹围墙之外、在常州之外、在江苏之外,以他专、精、创的工匠精神,引领一批人,在世界制造业的竞技场上寻找中国技工的C位。
在常州,走出围墙的邓建军团队与中车戚墅堰机车厂女子焊接队、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刘云清班组和中国电信常州分公司IT支撑组结对共建,与常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邓建军本人也在母校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邓建军工匠班。在江苏,在全国,他们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2013年参加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时,一份权威部门关于全国技能人才占比不足4%的统计数据让邓建军感到担忧。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多年努力,常州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列: 到2021年底,常州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1.2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在江苏连续8年位居第一。
但想起全国状况,这位连续4届的全国党代表,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而且要主动做。所以,走出常州,在江苏,他这位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带领全省各地劳模专程到泗阳等地结对帮扶,为当地企业破解经营和技术难题;走出江苏,他的工作室与河北省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的杨普、葛文军等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达成战略合作。同时,身兼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的他,还在考虑如何在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2019年10月1日上午,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现场劳模方阵巡游,走过长安街,看着中华崛起欣欣向荣之势,他这个想法更加强烈:“我们国家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研发人才,同时生产制造过程中更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这种人才靠国外引进不一定现实,需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培养。”
早在2006年,黑牡丹集团董事会全票通过聘任邓建军为技术总监时,集团高层就希望这位技术能手在成为管理高手后,明天成为科学发展的领跑者。当时,黑牡丹还是一个工厂品牌、工业品牌,而企业下一步跨越式发展必须向市场品牌、商业品牌迈进,通过加强产品开发,加快技术更新,持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这就需要邓建军这样的技术管理人才。有了这种对技术的钻研、对事业的追求,他将不仅是企业技术领头人,更是合格企业技术管理的策划者,最终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领跑者。
12年后的2018年9月,邓建军这位黑牡丹技术领头人,同时也是企业技术管理的策划者,以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身份,带着一群技术骨干来到了距离常州4000多公里的新疆送技术,由此开始了向科学发展领跑者角色转型的奔跑。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三大牧区之一。2014年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引导推动,让新疆各地棉纺及服装企业逐渐发展到2700多家,到2017年底,从业人数突破40万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而这恰恰是制约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短板。
享有“塞外江南”盛誉的伊犁,有新疆粗犷热情的大气,也有江南水意葱茏的婉约,这里聚集众多服装企业。截至2018年8月,已有187家服装企业颇具规模,其中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引资企业。尽管各有优势,但技术力量跟不上、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缺乏和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成了发展瓶颈。大部分技术工人面临从锅台到机台的角色转变,其中部分少数民族工人甚至还面临语言关。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培养高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一边是想为纺织服装行业培养更多技术人才的邓建军,一边是技术人才匮乏的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如何对接融通?经过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组织,2016年、2017年开展的“送文化送技术”活动在新疆库尔勒、阿克苏地区纺织企业取得了一致好评。
这次,邓建军带来的技术能手主要来自上海、天津、江苏、宁夏等地,他们都凭借过硬专业技能从全国上万名同行中脱颖而出。9月2日,在新疆伊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园举行启动仪式后,接下来一周时间,他们将分成若干个技术小分队前往伊犁的7家服装企业现场指导。伊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哈秀丽高兴地称这是给她们雪中送炭。她说:“一个企业能够走出去、走下去,现在拼的就是技术。”
培训班必须为当地企业开出好药方。一到伊宁,邓建军就马不停蹄深入企业调研。
22岁的且曼古丽·艾麦提来自南疆疏附县。谦虚好学的她过了语言关后,很快在新疆红豆集团的包装生产线上晋升为管理员,每月能拿4000多块钱的她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见到心目中的偶像劳模邓建军,她毫无拘束当面请教,还充满信心地说一定要把车间管理好。凭着勤奋,在流水线上找到自信的她,对学习技术有了更多渴望。邓建军高兴地表示,这样的人就是这次培训的目标对象。
在霍城县服装服饰产业园,短短两天,送技术团队不仅给企业技术人员做了针对性的培训,还为公司的制版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使制版效率提高了一倍。
这样的培训效果正是邓建军想达到的滴水穿石。作为领队,走访培训之外,他还在忙另一件事——推广“工作室”模式:“我们工会里面有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在全国总工会各口子都在推广,我们人社方面有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也是技术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
他的建议深得当地工会赞同,但同时他们提出,伊犁这些服装产业园区建成时间都不长,里面企业更年轻,有的规模不足百人,靠企业本身难以成立技术工作室,这也是多年困扰当地政府和工会的难题。对此,邓建军有他的解决方案:“可以把很多小企业技术人员召集起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至于谁来搭这个平台,邓建军建议,企业只要做到墙里开花墙里香,墙外香的事工会可以做,首先纺织服装工会可以做这个事。比如常州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叫“劳模三走进”。劳模团队非常了解行业,可以到每个企业诊断每道工序,发现问题会及时解决。
这个建议,也让伊犁州工会副主席谢晓平茅塞顿开:“这非常好,根据现在工作基础,立马可以启动。”
交流中迸发的思想火花随处可见。邓建军务实的技术理念,让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工会副主席吴雪梅很是感动:“每天都饱含着很高的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不管走到哪,首先关心的是企业的生产、职工,還有企业的技术核心。”伊犁州工会谢晓平副主席也对他牵头做的这项传经活动特别有感触:“可以看见企业发展变化,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员工每个人精神状态,这样56个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
在新疆送技术期间,邓建军巧遇了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工会主席邵光毅,一见面,两人就聊起了新技术。
邵光毅参加过2017年新疆“送技术”活动,他和邓建军相识于2015年的两家企业技术团队的结对共建。2017年,他们在微信上创建了两家企业劳模群,连起了跨地域的劳模“培训班”。两个工作室成员平常在群里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这个两地劳模的网络联动平台,使邓建军萌发了向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提出建立网上培训平台的建议。他希望利用手机端把纺织服装技术培训班开向全国:“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东、中、西区域技术存在差距。建了公共网上培训平台就用不着我们每年往新疆跑,这样也是实地培训和网上培训相结合,区域之间的信息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目前,这个建议已经被采纳并正在推进。
从企业内部的培训班到进入大专院校开设培训班,从和同行交流促进的培训班到为新疆送技术的培训班,邓建军想通过各种途径为各地纺织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展出谋划策。而开设有形和无形的培训班,是他心中永不下课的培训班。
“每一部手机就是网上培训平台终端,它可以把我们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学习5分钟,每次学习一个知识点,这样每时每刻进步一点点,对我们每个技术工人都能有一个提升。”
竖起一杆旗、引领一批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邓建军这颗科技创新种子,不仅在黑牡丹孕育出了一片根深叶茂的“工匠林”,也在全国各地引领纺织行业科技之林茁壮成长。
尾? 声
2022年10月28日,上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宣讲结束,邓建军参观了母校新启用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这个“产教科创研培”综合平台贯彻智能制造理念,深度融合企业生产与课堂教学两大场景,围绕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以及企业运营与生产管控全过程,综合应用数字孪生与仿真、制造运营管理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决策分析系统、机器人协同作业、机器视觉、AGV激光SLAM导航等技术,未来将成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库建设、科研创新的有力载体。
面对如此先进的培训平台,邓建军非常自豪。他说,黑牡丹正加速推进“机器换人、数据换脑”的智能化改造,而这个虚实融合的智能制造实训平台高度契合智能化工厂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对培养智能制造前沿产业的技能人才意义非凡。
这时,母校邓建军工匠班的学弟向他这位劳模师兄请教:“中国智造2025与工业4.0近在眼前,作为青年工匠预备军,这是我们要用奋斗青春去回答的时代答卷。您多年深耕产业一线,非常期待您能与我们分享工匠精神的最新内涵。”
邓建军停步,此时,越来越多的同学聚到身边。他们身后,那尊年轻的邓建军雕像正静静凝望着匠心种子,在青年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创新是工匠精神之魂。立志成为一名新时代制造业匠人,根本前提是要拿出甘坐冷板凳的韧劲,发扬蚂蚁啃骨头的恒劲,在孜孜以求中反思积累,在各种诱惑前踏实苦练,面对困难不懈努力,要以精益求精把握工匠精神之核。同时,厚积薄发的能力、一专多能的思维、团队合作的视野,这三个要素是我34年在生产一线的创新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素质技能人才正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大家未来都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匠人力量。”
邓建军的回答,让面前的年轻人连连点头。
看着这群可爱的学子,邓建军仿佛看到了34年前的自己。告别前,他再次转身,语重心长地鼓励母校弟子:“工匠型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希望你们坚定信念,稳步前行,用工匠精神书写制造强国的青春誓言!”
说完,他满眼期待地和大家挥手。前方,有一个新的项目正向他招手。就在20多天前,也就是2022年10月4日,距离党的二十大召开不到一周,一大早,身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的邓建军就来到车间,投入到染色纱线水洗槽设备的改造中。看了项目最新进展,他难掩兴奋:“以我们正在做改造试验的这台机器为例,水洗槽改造前,一次洗水要用到5吨水,改造成功后节水率接近50%!”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他一天没闲,为的就是利用假期完成改造试验,尽快把升级后的设备用于生产。国庆节前,他为了全力以赴参加好党的二十大,履行好代表之职,专门抽时间走访产业工人和相关单位,座谈征集意见建议,认真记下每条建议,节日期间还专门整理发言稿,想尽可能把大家的心里话带到会上。
“大家提出了拓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劳模工匠管理服务机制等好多建议,每条建议我都舍不得删,原本按2000字准备的发言材料,结果写到了4000多字。”交谈中,他告诉笔者,职工的建议,说明了大家对大会的关注和对党中央的信任。而参加之前三届党代会,他那些来自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都能得到重视……
也是2022年,尽管疫情反复,但他带领团队依然在困难中完成了球经整经机和分经机的改造提升。一台用于检测纱线的分经机,过去需要2名工人夜以继日轮班值守,完全靠眼力和手工整理纱线、分辨瑕疵,经过团队的研究试验,现在在机器上安装一台CCD相机,就能实时检测纱线状况。这仿佛为机器装上了电子眼,人力减少近2/3,生产率提高50%~60%。
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头羚羊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那么,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都是奔跑。
这是黑牡丹集团印在公司画册上的一段话。这段话,邓建军很喜欢。
是的,工匠征途,一路奔跑的他,從未停步!
作者简介:
许建俊(笔名江南雨),高级记者、江苏省作协会员。在《中国作家》《文学报》《中国青年作家报》《光明日报》《雨花》《青春》《翠苑》多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著有散文集《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学术专著《全媒时代新闻追问》《城市涅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