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荒岩坝印象

时间:2023/11/9 作者: 翠苑 热度: 15936
季麓强

  那时我还小,我对荒岩坝的初步印象,是在父亲和母亲的交谈中。

  要知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金坛茅山地区可是蛮荒之地。除了交通不便造成的物质艰苦外,当地无际的乱石和杂草,人们靠开荒生存很是不易,还真发生过曾有人因饥饿难忍而出现吃观音土的事情。花岩坝地区距茅山山脉东麓七八里地,再向北行入茅山余脉深处,一条曲折蜿蜒的三角形幽谷即是。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那天晚上,我正好从学校回来,听父亲和母亲在煤油灯下商量搬迁。当父亲说,我们一家准备西迁到茅山脚下的荒岩坝地区去居住时。我的心陡然紧张起来,对父亲的决定充满了不解和抱怨。

  那时,父亲正值壮年,在茅麓茶场担任工区队长,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和骄傲。当过兵的他满满的抱负,积极响应起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放着平原的鱼米之乡不住,执意要搬到茅山附近的荒僻之地,带领一帮人开荒种树。至于我们怎么想的,他根本就全然不顾。他始终认为,平原地区好是好,可茅山地区地广人稀,有大片山地可以开荒种树,种毛竹。必须迁出一部分人啊,他是干部,自己得带这个头!

  如今看来,荒岩坝一条山沖,直线长度也不过两三里地,但当时却被曲折拐弯的羊肠小道拉伸得很远很远。山谷里分布着上中下三个弯子二十多户人家,出山一趟都难。 作为平原生活的孩子,初到山区的新家,总有一种恐惧寂寞的感觉。尤其是每次清晨,起早赶往几十里外的村办小学,那条幽深的山谷,成为我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沟壑纵橫,偏僻荒芜,蛇行小道,坟茔较多。没有哪一回不是神情高度紧张,一身虚汗湿透衣背。每次走那步步惊心的湿滑山道,我总会想起当地村民讲过的故事。说是很久以前,有小孩放学贪玩不回家,天黑后在山谷中被一只野狼追踪。消息不胫而走,从此那条上学的路就变得很恐怖。因此每经过林中山谷,我都神情格外紧张。野狼倒是从没见到过,不过常常有路边的野免野鸡突然窜出,着实吓人一跳,心里也会久久不能平静。因此,平时放学路上,从不敢贪玩,早早便在天黑前赶回家里,在煤油灯下做作业。

  终于能有机会走出这小山村,就是稍长大后,能到镇上去读书。之后在外读书,地点不断变动,从镇上到县城,又从县城到外市。荒岩坝逐渐在我的心头慢慢淡去。随着茅山地区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开发, 荒岩坝再度闯入我的脑海。由于那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我开始分外注意故乡荒岩坝的建设进展情况。先是感觉道路在变。当地先民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 要致富,先修路。路的改变,接通了外面的世界。原先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不时还有城市里的高档轿车开过。其次是居住环境在变。原先开荒种植的毛竹,修建的水库,已成为了新的景点。原先居民的土坯墙草房、工棚区已整体搬迁至中心镇安置,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旅游区,风景特别宜人。原先那些熟悉的沧桑面孔越来越少了,见得多的是城里开车下来采风旅游的幸福面孔。

  曾经偏处一隅的山旮旯,如今,竟成为三条现代公路的交汇中心。一条直通金坛城区,一条串联镇扬高速,还有一条专门通往外市的茅山旅游快速公路。宽阔平整的柏油路面拉近了山里与外界的距离,往日步行都磕磕绊绊的羊肠小道,也突然一下子伸直腰杆阔气起來,被铺上彩色塑胶。在步道上散步或晨跑的人们,就像奔跑在彩云之巅。过去几个小时才能走出的大山的艰难行程,现在变成了一幅流动欣赏的美丽画卷。甚至整座山的环境都在变。荆棘遍地的野壑山坡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随山环绕、连天接地的梯地,上面果木葱茏,花香四溢。原来一遇洪水就泛滥的沟谷,都砌上了崭新的石岸。谷底那方幽深的荒岩坝小水库,不知什么时候变了模样,坦荡温柔起來。新型水利建设的兴起和综合开发功能,将当年用以安生立命的小水库发展成为集水利、防洪、灌溉、旅游于一体的。水池音乐喷泉,这种过去只在大城市里才出现的现代建筑,居然也在山中出现,并与原始生态景观完美融合,如诗如画。以往人们不愿多谈的地名,如今被现代建设者们开发出一个个网红打卡地,并将新地名刻在了一块块巨大石头之上,威风凜凜地守在新景区的入口,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它的新生机与活力。

  曾经的不毛之地,经过当年人们的努力开荒,如今已成林,郁郁葱葱。那地地道道的山笋,成为山外城里的俏货。每次走近一群群圆滚滚的山羊中間,回忆起当年放羊时的那种发自內心的笑容,简直把我融化了。让我惊奇的是,过去那些种在岩石缝里很不起眼的马尾松,当年在乱石缝里开荒造绿,如今已成林。这些将生命力扎根岩石的树,着实令人生畏,如今被打理得规整有序,连同山上重新栽种的现代红枫一起,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春有漫山的翠绿,秋有遍野的红叶,染得荒岩坝如同童话仙境一般。

  我虽在县城里工作,心中终摆脱不了我的故乡情结。荒岩坝老家的旧房拆迁时,心中产生了万般的不舍。毕竟,在居所四周治水修路、种花栽果,故乡被一点一点地精雕细琢地改变着。看着被推土机推塌了半边的屋子,常常一脸茫然地背着双手在废墟上闲逛很久。如今,村民住着地产商在当地造出的一片片光鮮的小楼,政府还都在公路边上建了漂亮的绿化景观道,有人办起了各种养殖场,并且经营得有模有样,确实又让我心生感叹!

  少小离家老大归,故乡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那个令少年的我紧张不已的山冲野坝,如今让我充满依恋,充满自豪。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