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家乡的文化生活真精彩(散文)

时间:2023/11/9 作者: 当代作家 热度: 24051
萧启权

  

  一想到我的家乡,似乎就有许多说不完的话, 写不完的文章。

  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雨后的分乡,在这大自然的呵护中,完美地展现着她的一切。远处的山, 一座挨一座,树青叶翠;近处的水,显得更加的清澈靓丽。仿佛在这大自然拥抱中,一切都沉浸在绿色的海洋里。好一个美丽的世界!尤其那落日的余晖, 把红色的晚霞投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更增添无限壮丽的色彩,让人感到五彩缤纷,光彩照人!

  近来,我听说分乡场新添了好几处文化广场, 每到夜幕降临以后,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唱歌的, 跳舞的,看热闹的, 场面十分壮观热闹。我想,作为一个退休的人,闲来无事,何不去凑凑热闹,感受一下氛围呢?

  这是四月上旬的一天。我吃过晚餐,就向离家不远的分乡场街道走去。

  路边的田野里,嫩黄的玉米苗正在出土;菜园里的各种蔬菜呢,也正在无声无息地疯长。泥土的清香,还有那些各种花香夹杂着青草的气味, 混合在一起,在轻风的吹送下,不断地扑鼻而来,又微微荡漾着向四面八方散去,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走过了

  石桥,来到了分乡场街道南端,只见街道的两边,一排又一排漂亮的小洋楼房,都在夜色中挺立着。街道上的灯也不时散发着明亮的光,让人倍感迷离。但是,给人感到意外的却是,似乎少了往日的喧闹,多了一份寂静。而且大多人家都关门闭户了,不知男男女女们都到哪儿去了。难道是都打工进城,出门串户去了吗?

  或是安然入睡休息了呢?我不禁在猜测。但始终没有合适的答案,我心里嘀咕着。我想,苍天刚刚拉起了黑色的帷幕,应该还没这么早就休息啊! 难道是… … ?于是,我带着这些疑惑,继续往前走着。

  过了福鑫楼,便是东方超市和分乡邮政大楼以及老粮管所十字交汇的地方。我朝前一望,只见一条大道自南而北地穿镇而过。我知道,这便是宜保公路了。此时此刻,来往的车辆,也不时迎着街道两边的路灯一一“太阳能”灯光如飞而去。我赶紧抓住没车过的空隙过了街道, 然后径直向明珠南路政府方向缓缓而行。

  此时此刻,在前方不远处,街道上的灯光更加耀眼。道路两边,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打造一流文明乡镇” , “ 生态净土, 农旅分乡” , 这些巨大的横幅广告标语,格外亮眼。还有一些社区广告宣传栏,也图文并茂,内容也极其丰富多彩, 彰显了分乡场街道在新时代新特色的文化风貌。

  大大小小的商家店铺也屹立在街道两旁。什么日用百货店呀, 理发店呀, 五金器材店啦, 以及那些饮食店, 夜餐烧烤店; 还有电器修理店, 办公用品名店, 家具店, 以及“万富大超市” 等等,那就更不用说了, 都一应不少。不用说, 今天的分乡场, 仍然是市场繁华, 货物充足, 毫不逊色于当年历史上的分乡场啊。

  然而,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晚似乎少了一些游客,显得生意有些清冷。而坐守在店铺超市的老板店主们呢,仿佛一个个也心神不宁,少了往日的繁忙和热情,一个劲地在凝神往外看,似乎耳听心动,也不时摇头晃脑,嘴里正在哼着什么曲儿, 显得格外地投入。

  不远处,鼓锣齐鸣,音响震天,歌声悠扬,人声鼎沸,各种声音不断地传来。于是,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土地管理所和分乡幼儿园交汇之处,然后又掉头向西而去,最终来到了分乡的文化广场。

  啊,好热闹的文化广场呀,我惊叹不已了!此时此刻,只见新建的分乡文化广场,竟然人来人往, 男女老少, 络绎不绝。唱歌的, 跳舞的, 看戏观风景的,还有看热闹的,一个个成群结队, 人头攒动。不敢说是人山人海,但四面拥挤,声势浩大,势如人流,形成浪涛,也确实有这个模样。还有偌大的广场,音响不绝,华灯闪亮。彩旗飘飘,欢声雷动, 让人感到这种场面不亚于历史上分乡场的赴庙会,唱堂会,赶场会,好一个人民广场的活动大舞台!

  "咚咚呛,咚咚呛",鼓锣响了。湖北宜昌民间文化传承人肖世芹丶吴继清的“薅草锣鼓”歌开场了。“分乡场的居民多,家家户户会生活。如今赶上新时代,男欢女乐不用说。锣鼓一响都来看,人人都是笑呵呵,咿呀嘛呀子嗬” 。啊, 旧时的腔调,新鲜的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 让人们个个笑逐颜开,齐声喝彩。

  接下来,便是街道文化艺术队的团体简秀安等人的合唱队歌咏比赛上场了。“喝你一口茶呀, 问你一句话,问你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 ”

  这当然是时下最流行的长阳土家族民歌《喝你六口茶》中的歌词了,引得人们开怀大笑。然后, 就是“好一朵茉莉花呀,一朵茉莉花。花儿鲜艳映彩霞,……"。

  演唱者们边歌边舞, 唱跳结合, 有声有色。我知道这是《一朵茉莉花》的歌词。唱歌的选手,唱得如痴如醉, 加上歌词音韵婉转, 声音悠扬,更显技艺不凡。参与跳舞的人呢,一个个衣着光鲜,身材苗條, 长相俊美, 舞姿优雅, 更显演技出类拔萃。

  再接下来, 便是社区文化团体刘会率领的秧歌队出演了。只见一个个演员们, 也都披红戴彩,随着鼓锣队的音响节奏,在一片“咚咚呛,咚咚呛,咚呛咚呛, 咚咚呛” 的节奏声中, 手舞足蹈, 有板有眼地表演起来, 一个个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

  华丽的装束, 整齐的步伐, 悦耳的声音, 精湛的表演, 让男女老少爷们都看得心旷神怡。尤其是那些老人们, 也都仿佛年轻了几十岁, 一下子回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 沉浸到了当年那些经历过的岁月情形。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依然犹言于耳:“ 解放区的天, 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 《解放区的天》” 。还有“海拉拉花呀,海拉拉花,天上开红花,… …《海拉拉花》”, 这些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人民刚翻身得解放时的喜乐情怀歌词内容, 多么让人回味无穷。还有“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保和平, 保家乡, 勇敢拿枪上战场, 打败美帝野心狼。……"

  自然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的流行歌曲。这些激人斗志,豪气冲天的歌词,仿佛把人们带入了那个火热的战争年代, 表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英勇顽强的优秀品质。“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五十里水路家乡。

  江边出了个什么县呀,出了个什么人,领导我们翻身得解放呀,依呀——呀子嗬——《浏阳河》这些经典的红歌, 更让人无限怀念起我们的领袖毛主席,感谢他老人家给我们带来了新社会,新国家,让人们成了国家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自然呀,也少不了七十年代的京剧样板戏: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不相识,可他比亲戚还要亲……《红灯记》”,无疑歌词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当然,也更少不了改革开放后,能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 “ 我们走进新时代。我们走向了未来, 我们是时代的骄子, 我们豪情满怀地走向春天的未来— —《春天的故事》”。是啊, 这一曲曲歌词, 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和社会形态。它不仅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而且也反映了现实中人们心理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价值观的取向。

  “ 看,广场舞开始了” !一声惊呼,不知是哪个孩子叫喊了一声。于是,我被这惊喜的叫声拉回到现实中来。我抬眼一看,盛大的广场里面, 只见男女老少,都涌入到舞场上来,随着音乐舞蹈的节奏声,一个个有模有样地表演起来。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手舞足蹈,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专注投入。连八十岁的退休老人宋方友,也参与其中,风采不减当年。

  目睹这眼前的一切,我想到,自古以来,分乡就是一个颇具文化特色传承的乡镇。在历史上, 分乡场不仅地处交通要道,两边街道上商店林立, 物资丰富。寺观庙宇学校,还有茶馆酒楼,骡马驿站,比比皆是,十分兴旺。而且人来人往,交通畅达。什么赶场会,赴庙会,唱堂会,十分火爆。社会的人文风俗也非常淳厚,传统的戏曲、文化艺术也闻名遐迩。今天,这些传统的风俗习惯, 文化艺术不仅没减当年,反而还更加发扬光大了。我不禁由衷地感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国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生活财富, 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期以后, 当地的人民老百姓正在按照党中央强国富民的战略决策, 为构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正在脱贫致富,走上了繁荣昌盛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也正朝着建设一个经济发达, 社会和谐,生态优美,文化繁荣的一流乡镇,在着力打造宜昌城区的后花园品牌。不断努力地加強经济建设,不仅在追求物质生活财富方面,而且在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如此下去,我们的美好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我们家乡的未来前景也更加光明灿烂!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想到这些,就精神抖涨,仿佛一下子也年轻了许多。于是不由得步履更轻盈起来,也随口哼起了昔日那熟悉的歌词: “洪湖的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的岸边是呀是家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