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思想
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或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许正是这样自然和安逸,让老子的《道德经》成为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核心精髓。
道家思想到了庄子就成为了“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即“天人本是合一的。”中国百姓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在许多建设以及生活中都是以“天人合一”来改变和建筑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人类永远融进到自然界中。正是这种古老哲学思想的指导,战国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像一个长生不老的神仙还在为我们造福。
清朝诗人黄俞的《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描写了造福中国人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犹如神功。
2000年中国在申报了都江堰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看着以上的话语,让人不禁回到了两千前的秦朝,我们现代人又能跨越历史的隧道去体会两千二百年前的李冰父子在修建这个水利工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堰和坝,一纵一横,却代表着两种治水哲学。一种叫“顺势而为,兼利天下”;一种叫“人定胜天,水权独占”。而都江堰顺势而为,兼利天下而存活了2000年多年,至今还是一座活着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渠道的分水堤(鱼嘴)、引水口(宝瓶口)、泄洪堤(飞沙)设计之巧至今仍令中外水利专家叹服。假如我们普通人有条件的话从天空中俯视观看这三个工程,会发现每个工程中与自然景观是那么地和谐、完美。中国人对于宇宙的认识在这个水利工程尽善尽美地展现在历代人面前,让后人望尘莫及。
首先,看“分四六、平水旱”分水鱼嘴从设计上看来自于穿梭河流中鱼类的嘴形状,这个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也就是这个主体工程把上游急流的岷江河水冲力一分为二,让汹涌波涛的河道一分为二,让落差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分成了缓慢地分了内江和外江,这个很符合物理学上的分力原则,减轻了河水冲击力。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看着先民“识水性以治水”的杰作,因其“低”,可让洪水夹带的沙石从堰顶滚入外江,以免堵塞灌渠;对于中国民间流传着“水来土挡,兵来将挡”的说法一个挑战,远古时期的先民鲧,就是以“水来土档”的哲学为防洪抗洪的出发点,因对自然力量构成反叛而遭败绩。而大禹却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其实李冰父子就是继承了大禹治水的哲学思想,让人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合理治水。
都江堰最后的一个工程——宝瓶口,是最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主题工程,它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据说进入宝瓶口水流量总是保持在800立方米左右,从来都没有超过这个数据,清澈的岷江水就是在李冰父子的神斧下灌溉成都平原。及绵阳、射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里,一千余万亩农田。《华阳国志》载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俯也。”。也许是宝瓶口两岸的山川景色秀美以及达到了自然和谐,青城山成为了道教胜地,这里人民真是感受到了“天人合一”壮观自然景色,走进青城山会感受到人就是自然中的一分子,此时才真实体会了《道德经》的真谛。
都江堰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都江堰,中国古代活着的水利工程,对于中国历史上政治机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给刘备建议在成都称帝,就是看中了成都平原可以成为统一的粮仓。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在南京陷落之后选择重庆作为陪都,也是看中了“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而这些都是都江堰的伟大作用。
一个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对于水利建设构思产生这样的影响,并且造福于两千多年人民。这不能让我们现代人感受到哲学重要性,也让我们回味着中国古老思想的价值。
在教学中体会到了哲学的价值,于是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