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林清玄专辑 笑傲红尘 心灵鸡汤 心灵驿站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滩上海

时间:2008/1/20 作者: 冬夜梦寻 热度: 97862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又称吴淞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为“沪”。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又称吴淞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为“沪”。
  
  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在现今的松江区设置了华亭县,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
  
  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并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见附注)
  
  公元1260-1274年(南宋景定、咸淳年间),上海镇已是一个重要的商港。上海这一名称就渊源于上海浦。
  
  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以上地域演变可看出,这片淤泥冲积成的土地以渔业为生的人类才是真正的主人。听祖辈说:浦西人不是真正的上海人,浦东人才是上海真正本地人。上海从历史波澜中涌现直至名闻遐迩。众所周知,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没有百分之九十八是移民那也有百分之八十五不是正中的上海人。
  
  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国人都知道,由于清末政府的腐败无能,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上海开埠。于是,涌现大量移民,主要以江浙人口为主。在外滩十六铺码头就是当时浙江宁波人创业基地,宁波人的进入带给上海各种新鲜的海产品。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称之为“旧上海”。在当时有一句话:“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也就是在这时上海一跃成为“东方巴黎”。上海的迷醉形成了当时的“排外”心理。
  
  浦西由于各国列强抢占地盘建立租界,带来了各国不同文化和习俗,还有迥然不同的地域风情的建筑特色。现今在各区保存完好的老式别墅,外滩的各国建筑群就是当时可悲历史的见证。
  
  听祖辈说:那些旧社会时期的帮派人物多为江北人。江北人就是江苏省长江以北的穷人,逃难过来的,在租界内形成黑恶势力。那是青楼女子多为江北人。西藏路和延安路交界处的“大世界”是旧上海四大帮派的黄金龙出资建造。祖辈在描述江北人时的轻蔑语调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晚辈,所以说上海本地人瞧不起江北人。江北人在蔑视下生存,在上海打出一大半江山。
  
  看过电视剧《上海一家人》和话剧《七十二家房客》不得不说石库门。听祖辈说:石库门就是日本人以石棉为墙体建筑的临时房。本人为此一探究竟,用手掌轻推墙体随着用力而产生凹陷,用手指敲击还发出闷闷声,当时就纳闷“这种房子还能住人?!还住那么多人?不会塌啊?!厉害!”石库门的居民多为移民,成群密集的居住,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每天可以使用管道煤气。听外省市的人看到一户人家的居住环境取笑道:“我们家的鸡窝都比你家大。看着上海小姑娘各个时髦打扮,没想到她们却是住着这样差啊!”所以后来的浦西人喜欢留洋,也有有一定道理。浦西人看不起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块砖,不要浦东一张床。”浦西人先前都是种地的,因为贫穷逃难出来,害怕到了浦东还要过田园生活。
  
  祖辈上海人几本没有知识,多为捕鱼养家糊口;上辈人由于浦西的经济繁荣诱惑,有少部分人大胆地乘坐“摇三板”的小木船渡过黄浦江到租界打工,男人做各种学徒工,女人多为纱厂工人。这里不得不说“摇三板”,旧时的浦东人过江都是以此小木船为交通工具,过江人每回过江乘着此船提心吊胆,在当时黄浦江上那些铁皮打造的船只为外国船,只要这些船经过,这些小船经不起铁船翻起的浪花,小船上的人几乎每天都有掉进江里的,死伤者不曾统计。
  
  沪语中的“小瘪三”,曾问祖辈为何要这样难听的称呼我们这些小辈?祖辈笑着耐心回答:“没办法,这是我们世代称晚辈的,还有‘小鬼头'、‘小赤佬’的。”
  
  几年到杭州游玩与出租车司机攀谈,司机询问:“你是上海人?”
  
  我报以微笑回答:“是的。”
  
  “你们上海人称呼小孩的叫法真难听!什么‘小棺材’、‘小赤佬’的?”
  
  “是的,是难听。”我点头如鸡啄米“那你们怎么称呼?”
  
  “小雅儿。”
  
  现在随着上海日益成为世界之窗各地方的语种侵入,沪语的本土气息日渐衰败,有些本地人断言:在上海的本地话在二十年后消失。
  
  上海是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城市,也就是对这个“匮乏”二字的担忧,才使得上海必须敞开胸襟海纳百川,每时每刻填充新鲜血液,让自身焕发活力,人们旧时的伪劣观念正在与时俱进的发生革新进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4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