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栉风沐雨,半个多世纪砥砺奋进。以中央电视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引领的中国电视事业从零起步,逐渐成长与成熟,取得辉煌成就。各大频道的专业化之路也走过了28年风雨历程,频道的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各类专业频道专业节目播出比例达标率由去年初的57%提高至74%”。数十年的发展成果令人振奋,但发展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电视频道专业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根据数据显示,专业节目播出比例达标率有所提升,但专业频道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尚需提升。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新媒体蓬勃兴起的新形势下,专业频道又该如何与新媒体相融合、谋求新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文艺工作二十余年的电视人,站在新中国电视事业六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面前,仍觉很年轻。结合音乐频道十几年的发展历程,针对其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言献策,以期传统媒体能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扬长避短,巩固优势,不断探寻融合发展新方向,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与壮大。笔者试结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15)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做些分析。
1 历程十九载
2004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15)开播。这是频道以“享受音乐,感悟人生”为创办宗旨,以播出中外古典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为主要内容。至今该频道历经十九年之久,让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结合具体事件对频道做简单回顾。1.1 第一阶段:2004年—2010年
开播之初,音乐频道每天播出18个小时,每6个小时为一单元,设13个常规栏目,涉及欣赏类、普及类、专题类、观众参与类等类型。欣赏类栏目如《CCTV音乐厅》《经典》《民歌·中国》《星光舞台》等,在频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此外,普及性栏目有《音乐告诉你》《音乐·故事》;专题访谈类栏目有《音乐人生》;观众参与类栏目有《周末音乐平台》《音乐在线》等。作为国内唯一专注音乐的权威媒体,也是我国开播最早、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专业音乐频道,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善于利用拥有的众多的多元化音乐节目资源,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定位于公益形态,走高雅音乐路线,以提高国民音乐素质、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为己任。“它的开播是一种‘挽救’式的宣传,电视媒体把握正确音乐导向,引导健康音乐潮流做出了表率,无论对中国电视文化的整体格局还是对高雅音乐的通俗化传播都做出了积极贡献。[1]”作为大众传媒,央视首开先河创办音乐频道,主动传播和引导受众了解、接受、喜爱高雅艺术,体现了国家媒体的担当与责任。
2007年,频道进行第一次改版,取消了《每日一歌》《音乐在线》《魅力12》等7个栏目,新开播《百年歌声》《消夏影剧院》《炫动星空》《夏季音乐周》等栏目。2010年9月,频道进行了第二次改版,恢复《中国音乐电视》,新开播编辑性流行音乐栏目《精彩音乐汇》。
总体而言,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牢牢遵循定位和宗旨,在专业领域里精耕细作、多元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取得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效益。
1.2 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
2011年初,音乐频道进行自2004年开播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版。具体举措包括推出群体音乐互动栏目《歌声与微笑》,音乐文化专题栏目《乐游天下》《音乐传奇》,儿童音乐互动栏目《快乐琴童》《超级童声》,同时还筹备1个周播音乐杂志类新栏目《周末乐谈》。进一步完善了频道整体包装,推出包括版权呼号、频道宣传片、频道导视体系等全方位的音乐频道品牌形象升级系统等。2012年9月,频道再次进行改版,在原有15个栏目基础上,恢复《魔法奇迹》,开播《今乐坛》《星光璀璨》《一起音乐吧》《音为有你》等栏目。
经过这几次改版后,音乐频道的收视成绩有了明显变化。自2011年起,频道的收视份额和观众人数节节攀升。尤其2015年,在全台所有频道中,音乐频道是8个收视份额呈上扬趋势的频道之一,全年1.03%的收视份额较2011年的0.25%提升了4倍多;观众规模达到1亿多人,也比2011年的5578万人增加了近一倍。
这五年,音乐频道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在保证各个节目精美品质的基础上,每年都推出一系列原创高端音乐品牌及大型音乐活动、大型赛事,努力推广音乐品牌,扩大节目影响,促进频道落地。如《光荣绽放》系列音乐会、《争奇斗艳——少数民族冠军歌手争霸赛》《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国内首档直播打榜类节目《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国内首部“4K+5.1”音乐文化纪录片《聆听中国》等。此外,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美泉宫夏季音乐会》《格莱美颁奖典礼》等顶级音乐盛宴,也会在频道播出。每逢元旦、春节、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还有特别编排、悉心打造的《新春民族音乐会》《中秋音乐会》《江山如画》《国际情歌大汇》等口碑不俗的主题晚会。频道还引进国外优质节目,如《欧洲歌唱大赛》《俄罗斯蓝光之夜》《亚洲音乐盛典》等,这些精品节目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浩瀚的音乐海洋里熠熠生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从大规模改版的2011年至2015年,不断推陈出新的音乐频道,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由此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
1.3 第三阶段:2016年—2022年6月
这几年,音乐频道继续完成了一系列栏目改版升级工作,推出了一些大型节目。《音乐周刊》《合唱先锋》(《合唱春晚》)、《音乐公开课》等栏目进行了升级;新推出青少年音乐展示类节目《童声唱》、演奏演唱类栏目《乐享汇》、音乐健身类栏目《中国节拍》等。2017年推出全新音乐歌唱节目《渴望现场》,首次联手中科院推出人工智能音乐评分系统,采取了“音乐+科技”的创新形式。2021年末精心打造了大型原创音乐节目《唱出我新声》。此外,每年频道还隆重推出如《星光璀璨》《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美丽中国唱起来》《唱响新时代》等大型文艺系列节目等,反响热烈。2 瓶颈迎面来
历经十九年的音乐频道,近年来创新不断,但瓶颈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栏目收视率下滑、节目质量平平的问题,客观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此先来看一个事例。这是频道某大型节目播出后,在网络上出现的反馈意见:(1)这档节目跟之前央视推出的《好歌曲》有点类似……然而看了前两期节目之后,发现这档节目可看度并不高……不仅导师、选手阵容不强,就连呈现出来的作品,也都不尽如人意。(2)没有击中人灵魂深处的歌声,歌曲就不会有传唱度,有些唱作人炫技重于炫音,歌词都没有吐清晰,特别喜欢转音闭眼陶醉……真正好的音乐作品,是观众听了有强烈的学唱意愿,才有利于传播,古往今来的无数经典都是广为流传的。对于音乐频道来说,一档筹备近两年、耗巨资制作出炉、倾全频道之力宣推的原创音乐节目可谓是大项目了。然而历时3个月播出,节目没能成为预期的“现象级”“爆款”,精心包装和努力打造的唱作“新人”们不能说籍籍无名,但舆论声量也不算太大。节目制作还是精良的,有些环节设计也可以看出节目组的匠心,但正如网评所说,唱作乏力、歌曲无传唱度、官话套话多,这就是节目的内容出了问题。
见微知著,之所以近年来频道有些栏目收视低迷、创收沉底、口碑平淡,归根究底是内容不够优等,不能产生好的传播效果,吸引不了更多受众,导致市场竞争力渐渐薄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群众的选择范围大大增加,节目如果还是古法炮制,受众又怎么会认可呢?
优质的内容永远是节目的生存之道。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已经可以做到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了,在网络平台,受众对信息的需要被极大满足,接近“一对一”的传播模式。媒介的不断丰富和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受众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选择条件也越来越多,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什么”来选择“看什么”。作为电视工作者,首先一定要明白节目的受众是谁,节目是做给谁看的,受众的需要是什么,然后量体裁衣,把节目做到极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曾说过:“电视最大特点就是同步线性传播。”何为线性传播?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即拉斯韦尔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这种起于一点、终于一点的直线、单向的传播过程,就是线性传播过程,它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影响受众。电视播出有自己一套完善的节目系统和时间布局,它以节目的形式面向受众,而受众通过节目接受内容、获取信息,久而久之,基于这些节目给受众带来的印象,观众也会产生一定的收视习惯,到了这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就会主动去收看,从而形成对这个频道的认知。比如,提起央视一套(综合频道),大家脑海里一定会立刻想起每晚19:00《新闻联播》,19:38《焦点访谈》,之后20:00左右是电视剧。一个频道一定要有支柱性栏目、名牌节目,要有频道独树一帜的风格,这样才能不断“圈粉”;要让受众对节目产生依赖,养成收视习惯,这样才能成为“忠粉”。“广播电视的一切工作环节,都必须以节目为中心,以节目统率一切,坚持以节目为本位,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传播。[2]”
细数过往,音乐频道有过巅峰时刻,无论是频道的专业性、公信力、品牌的传播力、引导力,还是节目的影响力和制作水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皆取得过一定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如《光荣绽放》系列音乐会、《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聆听中国》等节目,尤其《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曾经一票难求,可谓频道的金字招牌,但如今,却也是每况愈下。尽管频道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仍然保持着初衷,在国内音乐节目市场上也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频道的声音显得很微弱。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现象级节目匮乏
近些年来央视出品的文综节目也不乏“爆款”,《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诗画中国》等,都是频频出圈的“现象级”节目,音乐频道固然也倾心打造了一些大型节目,但无一可望其项背,赶上其声势。也许是前几年“好声音”“好歌曲”“歌手”们太过绚烂,让现在的音乐类节目有些黯然失色。一方面,此前这些“黄金时代”的节目不断出新,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让整个音乐节目市场显得疲软;另一方面,“拿来主义”盛行之下自食苦果,导致现在创意濒临枯竭,原创内容匮乏,所以节目表现也就平淡无奇了。2.2 栏目同质化严重
音乐频道现有栏目的构架如下:常设栏目19个,涉及音乐类、专题类、生活服务类等几大类,原创性偏多,保留了少数编辑性栏目。音乐类栏目占绝大多数,约75%左右,专题报道类及生活服务类的偏少。其中,音乐类栏目涉及民歌、流行歌曲、交响乐、合唱、国内外演唱会等。频道的编辑性栏目,尽管在收视方面做出了不俗的贡献,但由于编辑的对象主要以频道自创的节目为主,有一部分来自其他平台的音乐节目,所以内容难免会很相似。另一方面,由于节目资源有限,又是日播,在曲目选择和编排上已是捉襟见肘,自我重复率也偏高。编辑性节目要异于原创节目,仍需另辟蹊径,做些独具匠心的工作,时间、金钱投入都是不小的。
原创栏目里大都是现场表演类,除了演播室大小不同、舞美不太一样、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如有的是现场小乐队,有的有情景剧,有的不只是演唱还有舞团……但总体来说,内容还是比较雷同的。
2.3 改版创新流于形式
近些年频道也提出过几次升级改版、节目创新,但这几次改版大多换汤不换药,换名字、换舞美、换包装,从演播室走到户外,在编辑基础上增加些录制……形式上看似五花八门,实则内容与节目定位风马牛不相及。升级改版尚且如此,何谈创新?如果只是为创新而创新,任由闭门造车、投机取巧做表面文章,不做调研、不经评估、不搞论证,那这样的创新就变成了形式主义,创新背离了初衷,不如不搞。2.4 编排缺乏合理性
节目编排是门学问。“节目的时间安排,也就是确定整个节目系统的时间序列和具体节目在序列中的位置。对于电台、电视台来说,讲究节目的时间布局,不仅关系着特定节目的视听率,而且与能否凸显频道频率特征、提升电台、电视台的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决不可掉以轻心。[2]”一般来说,节目编排要考虑顺时性和共时性,一天之内播出的节目按时间的早晚顺时排列,根据不同时段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同时,还要考虑在同一时段覆盖区内播出的各种节目的分布。安排节目时既要瞻前顾后,又要照顾左邻右舍,打好组合拳,方能更有竞争力。试以2022年某一天的节目编排为例:
早上6点至中午12点整个上午时段:《歌舞吧 青春中国节拍》《一起音乐吧》《风华国乐》《民歌·中国》《精彩音乐汇》《歌舞吧 青春中国节拍》《经典》;
12点至18点整个下午时段:《一起音乐吧》《CCTV音乐厅》《精彩音乐汇》《中国音乐电视》《一起音乐吧》《闪亮的歌》《中国音乐电视》;
18点至24点整个晚间时段:《民歌·中国》《音乐周刊》《精彩音乐汇》《CCTV音乐厅》《经典》《CCTV音乐厅》。
首先,这一天20个播出节目,除了《音乐周刊》是资讯类节目,其余19个都是演唱或演奏类节目,节目类型呈一边倒的趋势。其中11个节目属于流行音乐类,3个民族音乐类,5个古典音乐类。流行音乐占据了一大半。其次,很多栏目同一天播出两次或三次,有些甚至是上午或下午就播出两次,即使是有首播和重播之分,但同一档栏目两次播出时间之近,很容易让受众混淆或产生审美疲劳。再次,如此节目编排,让人感觉更多是根据节目时长来确定,而不是根据节目内容、节目定位、节目受众、收视习惯等指标进行合理安排,所以同一个嘉宾在上一个节目里刚刚唱罢,却在下一个节目里接踵而至,这样的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栏目播出时间不固定,有的栏目一首歌重复多次播出,有的栏目一周仅一至两次播出……以上种种布局,不利于吸引观众。
3 突破上层楼
音乐频道现有的栏目数量之多,可能是历史最高;种类与样式也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从古典到现代,从民歌到流行,从独唱、对唱到合唱,从演唱会到音乐会,从直播到录播……每天近20个小时的播出,内容却平淡无奇、索然寡味。也许是节目创新力度不够,表现手法比较单一,还有的节目重播率较高等,造成了受众视听疲劳。正本清源,方有源头活水。眼下音乐频道亟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个“破”不只是要打破传统媒体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也要打破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共存时所面临的不足之势,取长补短、趋利避害。
针对音乐频道目前的瓶颈期,笔者不揣谫陋,提出几点拙见,以期将来频道能够取得长足有效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再创新辉煌。
3.1 打造重点,树立品牌
音乐频道缺乏拳头产品,这几年一直没有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节目,为频道树立品牌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做一档“金牌”节目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优秀的团队用大量的时间精心研发、打磨、生产。况且,近年来“音乐节目”整体市场日趋低迷,频道能否打破僵局,在这个市场里异军突起,关键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另辟蹊径,从好的IP(全称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这里泛指智力创造的著作版权)中寻找出路,以大众为本,想大众之所想,“及”大众之所“及”。例如,可以考虑突破“歌曲演唱”“选秀PK”这类节目的模式圈。音乐不仅仅只有演唱、演奏或表演、炫技,它还有有趣的创作过程、迥然的生活态度、怡情悦性的功能等。苏珊·朗格曾说过:“我们对音乐的兴趣,来自音乐与各种重要情感生活的密切联系,不管这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3]”音乐是人类情感生活的一种表达形式,不管是创作音乐的音乐家,还是表演音乐的艺术家,或是欣赏音乐的普通人,音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所理解的感觉形式的符号表现。以突破模式圈为出发点,频道应策划一些与人类情感、与百姓生活、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音乐节目。举例来说,关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尺八,隋唐时期就盛行于宫廷,而自南宋后渐渐失传,现在我们能听到的很多作品来自我们的邻国日本。尺八不只是一种乐器,它承载的更多是一种文化理念,一种人类情感,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只是说说“尺八”的创制未必会吸引更多观众,单纯地展现“尺八”的声音也未必会有更多听众喜欢,但如果上溯“尺八”的文化之源、追寻其传统之根、时代之兴,这样的节目也许会引导或激发一批受众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的油然而生,引起大家共鸣,形成社会关注,产生舆论热点,甚至成为全民关注的“现象级”作品。作为国家媒体的专业音乐频道,可以挖掘一些这样看似“冷门”的选题,一方面追本溯源,回归本真,另一方面经过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在助推收视提升的同时,也能给世人留下一批经久不衰、名副其实的好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此外,类似于早些年的“青歌赛”“钢小大赛”,甚至音乐频道2019年精心推出的“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的大型活动,可以继续举办。这些比赛都是音乐界的盛事。这类全国性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也是践行媒体使命、彰显国家大台责任与担当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日常节目,提升品质
树立频道品牌形象,除了打造重点节目、现象级产品,常规栏目也不能等闲视之,要尽可能做到“小而精、雅而美”,日常与重点相互依托、交相辉映,这样才能让整个频道既有“一枝独秀”,更是“百花齐放”。内容是节目的生存之道。从近几年电视市场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开机率下降、收视率走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受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相同内容的服务属性影响,电视固定时段的线性播出显得不那么灵活;另一方面,互联网对信息内容是“海量”承载,而很多网络媒介也加大了自制内容的生产,很多视频网站对自制内容精品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频频出现“爆款”。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媒体如果没有优质内容,在海量的节目信息、快捷的传播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用什么去吸引受众、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对于频道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优质节目,做到“满屏皆精品”。
3.2.1 术有专长,业有专攻
既然是专业的音乐频道,就一定要把“音乐”这个“专业”做到极致,让别人望尘莫及、无法逾越。风物长宜放眼量。频道一定要站在国家媒体的角度高瞻远瞩、整体规划,将国内外优秀的音乐资源一网打尽、合理分配、融合创新,这是保证节目高度、高端、高质的必要条件,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全。
比如,频道转播的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美泉宫夏季音乐会》,自制的《合唱春晚》《唱响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致春天》《月是故乡明》等节目,只要是设计独到、品质良心、内容新颖、言之有物,即使是“阳春白雪”,又何惧曲高和寡?再言之,对的时候做了对的事情,曲高有时也不一定和寡。如图1和图2,这是2022年4月5日播出的清明专题节目《2022致春天》,酷云数据显示在19:30节目开播后收视曲线呈大幅上扬趋势,且在同时段全部频道综艺排名第一。这档节目集歌曲演唱、诗词朗诵、文化访谈、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90分钟的节目主打传统文化和典雅艺术,对于音乐频道的受众来说也许偏高冷,但在“清明”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节气之时,通过匠心策划、巧妙设计,让受众沉浸于传统之美,感受文化之底蕴,进而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唤起大家的共同回忆,温暖中国人心,坚定文化自信,节目取得不俗的收视表现也在情理之中了。再如9月10日晚间22点档,音乐频道《乐游天下》栏目播出了中秋专题《月是故乡明》,该节目实现了经营创收和收视成绩双赢,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节目播出前后在CMG观察、央视频、央视文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均引起了各界关注,尤其在快手平台迅速占据热榜,转评赞达14000余次,播放量达29万余次。
图1 《2022致春天》播出实时曲线(酷云数据)
图2 《2022致春天》播出实时平均关注度(酷云数据)图
3.2.2 原创出新,编辑出奇
音乐频道现有的常规栏目大多是原创性的,这说明自制节目的生产能力并不弱。对于原创节目,要做到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要有新意、有创意、有深意,要有亮点、看点、焦点,并非易事。这要求每个栏目都要立足定位,遵循宗旨,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精心策划好每个选题、做好每期节目。举个例子,频道唯一一档资讯报道类栏目《音乐周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窗口。作为周播节目,它以其博大的采编资源和信息渠道、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搜索、盘点每周音乐圈新热奇的事件、人物,引领音乐界最先锋的时尚与潮流,同时将频道一周动态、重点节目资讯等分享与众。这种类型的节目,获取信息、了解时事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有新锐犀利的评论或是有见解、有深度的报道,这样受众能从节目中汲取到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才是栏目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是不可取代的根本。
而对于编辑性节目,既然要编,就得精彩、丰富、出奇,而不是堆砌与叠加。比如《精彩音乐汇》,笔者有幸在2010年作为创办人之一,见证了这个栏目十几年来的光辉历程。可以说,“精彩”在音乐频道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主打流行音乐,很受年轻受众的欢迎,所以它的收视自从开播第一天起,一直名列前茅,对于频道的贡献率也是最高的。而且在栏目组的辛勤耕耘下,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也是做到了出类拔萃。但成绩之下,如今的“精彩”难续精彩。素材短缺、质量不佳、播出过量,导致节目重复率过高,较此前的收视成绩,已呈下滑之势。笔者不才,在此提出自己的建议:既然是以流行乐为主,是否可将流行乐坛包括一些传唱度高的歌曲“一网打尽”,而不仅仅是局限于电视端媒体录制的演唱会歌曲?有些热歌、新歌,虽没有现场演绎的版本,只要歌曲发行了,拿到版权进行二度创编。这类歌曲贵在一个“新”字,也会博得年轻受众的喜爱。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也可以编出文化色彩,比如根据不同的节日、时令,或是不同的主题如国风系、青春派、毕业季等,既然是做给年轻受众看的节目,那就一定要用年轻化的思维去编辑生产。
3.2.3 技术质量,精益求精
中央电视广播总台已经提出了“5G+4K/8K+AI”的全新战略目标,目前虽然全频道没有要求4K播出,但画面质量不能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音乐节目是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让受众听着美妙的乐音,看着精美的画面,给受众营造一个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氛围,这也是将大屏端的优势扩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借助总台新技术成果的东风,推进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融合也是势在必行。所以,频道在提升节目质量、技术创新的领域里,一定要做到敢为人先。
3.3 做好调研,合理编排
3.3.1 数据调研,精准定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翔实的数据和海量的信息面前,节目编排才可以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进入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更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收集、统计、分析,一方面,找准目标受众,了解受众需求和偏好;另一方面,充分占有整个频道的节目资源(比如曲库、嘉宾库、播出信息等)、节目特点、节目类型、覆盖范围等有关信息。在播出之后,要及时对每档栏目、每个节目、每组收视做好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为下一步节目的合理编排夯实基础。
再来看一个例子,2021年音乐频道受众画像情况如下:
受众性别:男性50.20%,女性49.80%。
受众年龄:4~24岁15.9%,25~44岁21.55%,45岁以上62.54%。
受教育程度:未受过教育6.16%,小学22.55%,初中36.38%,高中24.54%,大学以上10.37%。
受众所在地区分布:城市65.60%,农村34.4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音乐频道受众男女参半,基本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城市人口居多,但高知人群偏少,仅为10.37%。面对这样一个受众群体,节目编排就需要科学分配。比如老年人偏向早起,在上午偏早些的时段安排健身类节目、民歌类尚可,但流行音乐在早间明显得不到年轻受众群体的关注;另外,交响乐、民乐等一类的节目还是在晚间19:30之后播出为好,正如一般剧场演出也是在这个时段,它适合大众欣赏的规律。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轮廓画像,如果能再进一步细化受众群体,对于节目编排来说,会受益匪浅。
3.3.2 根据常理,合理布局
除了受众分析,节目编排也要根据人之常情,考虑与社会生活是否吻合。比如,早间时段人们通常都是紧张而忙碌的状态,起床、洗漱、早餐、上学或上班,这样一个快节奏、高频率的时间内,不适合安排专题、访谈或是大型文艺节目,受众易于接受一些“新”“短”“精”的节目,偏资讯类或服务类为宜,而且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10分钟左右最好。这个时段若是安排一些伴随式的音乐、健身类节目也比较合适,时长半小时为宜。
3.3.3 相互呼应,统筹兼顾
编排要考虑到节目之间的相互配合、互为补充,这样才可以更好满足受众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相关内容,增强宣传效果。比如,播出某场音乐会,让受众在大饱耳福、赏心悦目之后,如果安排一档专题类或是报道类的节目,对此音乐会的曲目、嘉宾、演出前后的相关内容做一些深度解读,就会有利于形成一个内容协调、形式和谐的传播环境。当然,做这样的编排,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
3.3.4 固定播出,增强黏性
固定的播出时间对于收视至为关键。一个节目无论多么精彩纷呈、多么深入人心,也无论受众多么喜爱,有一个前提——要让大家在固定的、合理的时间看到它。举个例子,大多数人都有过追剧的经历,比如前不久央视八套每晚九点半热播的电视剧《警察荣誉》,爱奇艺每晚八点也进行两集更新。在笔者看来,这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谋而合”,尽管受众会有分流,但在播出安排上,新媒体也采取了“固定播出”的措施吸引受众不得不“追”,而受众也就会以这个时间为标准,定期如约而至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节目要固定时间播出,是因为好的作品也怕自己的忠实粉丝们在本应看到自己的时间里却看不到,那样一来受众会失望,二来节目会因为没被看到而失去自身的价值。况且电视媒体也不像新媒体那样,可以被“海量”存储,无限次重播,那么节目编排对于播出时间的固定性就尤为重要。辛苦培养出来的受众黏性,不要因为不固定的播出时间而损失,受众的收看习惯一旦被打破,那么随之而来受众放弃的不只是一个节目,甚至可能是一个频道。
3.3.5 特殊编排,科学合理
除了日常编排,频道可以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编排,在特定的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内,进行一些特殊编排,也能事半功倍,取得不错的收视成绩。比如,“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春节”假期,可以根据假期横向打通数天,推出一至两个系列化精品节目,如演唱会形式,或是文化旅游节目,贴合黄金周旅行、轻松的氛围。又比如暑假期间,可以推出系列儿童音乐节目,如动漫歌曲、儿歌演唱会,又或是青少年们青睐的经典影视剧音乐作品等,都可以创新编排,做到题材多样、形式多变、避免单一。
除了以上提及的编排手段,最后还要注意对每个节目的内容、形式、主题进行认真分析,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同时要充分考虑受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节目时长、节目内容的安排上,做到长短搭配、快慢相间、张弛有度,让频道整体看起来有规律、有章法、有节奏,丰富多彩,既个性鲜明,又和谐统一,进而提高节目的传播效率,提升频道的整体收视。
3.4 填补空白,丰富形式
“音乐是‘有意味的形式’,它的意味就是符号的意味,是高度结合的感觉对象的意味。音乐能够通过自己动态结构的特长,来表现生命经验的形式,而这点是极难用语言来传达的。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3]”这个“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专门术语,并不特指音乐,可以扩大到其他艺术的范畴,而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就是能让人感受到的美的形式。音乐当然是美的,它也是抽象的,具有符号性的。那么现在,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将我们从理论中感知到的“音乐”——这个具有“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诸多意义的一种美的抽象符号,用另一种具象的美的形式向受众展现呢?比如音乐故事,比如音乐鉴赏,比如音乐治愈……
音乐频道目前的受众群体以城市人口和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居多。从频道现在的播出节目来看,歌曲演唱类节目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次是音乐演奏类,而专题类、资讯类、生活服务类等节目占比相对很小。歌曲演唱也以民歌、流行歌曲为主,这样的布局很容易让受众审美疲劳。作为专业频道、国家媒体,是否可以增加美声、原生态类的音乐作品呢?而且,每年全国甚至全球诞生的音乐剧、歌剧、舞剧等优秀的戏剧作品,是否也可以考虑引进展播?戏剧带给人们的是全身心、多功能、深层次的综合美学教育,若是这些与音乐息息相关的戏剧作品得以广泛传播,让受众除了在剧场里,也可以在大小屏端获得身临其境的美的享受,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北京人艺、国家大剧院都纷纷开展了线上直播,以经典剧目、精彩片段、舞台串讲等多种形式呈现宝贵的艺术作品。音乐频道如果将这些名篇佳作呈现于大屏端,想必也会吸引一批热衷于戏剧艺术的受众群体,同时还弥补了自身的空白。
3.5 融合发展,取长补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农村及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这一组数据充分体现我国已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劣势就在于传播速度不够快。其次,线性传播方式决定了不能及时得到受众反馈,导致传统媒体动作迟缓,“反应”有些慢。但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时也要提防其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现在的新媒体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发布的信息漫天飞舞、真假难辨,舆论导向更是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吃喝、攀比、任性消费,比如冷眼旁观、恶意心态,比如价值取向媚俗低下等,这就造成新媒体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泛滥而真相贫瘠、好事缺乏。而传统主流媒体是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职责和使命的,主流媒体必须在舆论迷雾中拨云见日,在舆论纷扰里一锤定音,在舆论踌躇间开风气之先,坚定不移地传播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对这种局面,主流媒体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新媒体建设,通过权威官方渠道向受众发布最真实、最准确、最有效的信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音乐频道可以充分发挥频道优势,通过央视网、央视频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分享音乐资讯、节目动态、发布权威消息、增加与网络受众的互动,多开辟如线上音乐厅、云端音乐会,云课堂等直播,随时随地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与美好。
3.5.1 有的放矢,专属服务
新媒体端也要有统一的谋划,根据网络平台的受众属性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和方向,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有的放矢的内容生产,做好垂类运营,推出专属内容。同时注意收集反馈数据及相关信息,及时调整策略,灵活服务。
频道要有自己专有的新媒体组,与现在大屏端不同类型的节目打好配合,比如民乐、古典乐、流行音乐、国内音乐、国外音乐等,分门别类进行运维,建立好信息库,将曲目、嘉宾、创作人、音乐公司等信息“一网打尽”,实时推送,吸引受众。久而久之,让大家感受到音乐频道新媒体的专业性、服务性、精准性,形成标杆效应。
3.5.2 碎片传播,获得流量
碎片传播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对于网络而言,短小精巧的视频内容的确更加适合传播,满足了现代受众对信息快速捕捉的需求。所以,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再利用,拆条进行大小屏同步宣传,于频道各个栏目都是不费吹灰之力且效果显著之事。不过,简单的切片、做大小屏之间内容的搬运传播还只是初级阶段,如果要提升节目影响力,恐怕还要加大生产优质的原创短视频内容。可以根据每个栏目不同的属性和特点,策划生产一些适合网络传播的“音乐小短剧”,有新鲜度、有故事点、有连续性,以小屏通大屏、大屏带小屏,从“相加”到“相融”,真正实现“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有精彩新颖有亮点的产品。如同策划大屏节目我们需要大屏思维,打造网络产品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还要有故事思维、营销思维和音乐思维。新媒体受众不像传统媒体受众,他们不会每天按部就班等在电视机前观看,想要吸引他们,视频内容要么别出心裁引人注目,要么能产生共鸣打动人心,要么可以给予大家实实在在的帮助或信息分享,总之心向受众,做好服务,在新媒体上也可以打造出一片音乐新世界。
3.5.3 抓住重点,制造热点
对于节目中一些宝贵的细节或是宣传的重点,有时在大屏端是稍纵即逝、不可复制的,但这样的“点”对于小屏端来说恰恰是最好的舆论话题,可以被放大甚至引起宣传热点。如2017年《渴望现场》里有位90后女大学生宋玺,节目刚刚播出,她的“北大女学霸”和“海军霸王花”的双重身份便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关注,她对祖国的忠诚、对战友的深情、对音乐的热爱,让其演唱短视频点击量迅速超过1500万次,100多家重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今日头条等官方微信、微博跟进报道了她的事迹,还产生了3篇“10万+”阅读量的微信文章。这一成功“发酵”举措,帮助节目积聚了人气,增加了关注和热度,也助推了收视的升高,扩大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3.5.4 增加直播,积极互动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社交属性日益突出。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分享和互动,它的时效性、真实性、应急性,让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与传播者第一时间沟通互动,这种双向传播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介的线性单向传播,更加有利于增加受众黏性。如前所述,音乐频道可以发挥频道专业属性和专有特长,联合国家级院团及各地高水平院团、音乐类高校等,开设云端的一系列音乐活动,满足受众足不出户也可以实时欣赏各地高雅艺术和美妙音乐的需求,或是量身打造别具一格的网络音乐节目,扩大频道在新媒体端的影响,提升自身形象。
4 结语
作为一个专业频道,专业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且要做到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齐头并进、兼而有之,可谓任重而道远。“然,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笔者坚信,音乐频道在历经十九年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仍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千帆竞发展新颜。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以革命大无畏、勇向前的担当精神,坚定信念,迈出新步伐,以充沛的改革勇气和创新锐气,让文艺宣传舆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引用
[1] 张文琛.当代电视媒体在严肃音乐传播中的导向性——从央视音乐频道部分栏目引发的思考[J].文渊(高中版),2019(1):516-518.
[2] 方毅华.节目构思与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 苏珊·朗格,S.K.,朗格,等.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