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农耕文明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28235
□袁春艳/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1]”

  中国文化延续几千年而不断,它根植于中华沃土,融入了祖先的智慧,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最终形成独具特色且结构完整的系统。文化的传承无外乎继嗣和继统,继嗣表现为血脉基因的传承,千百年来,我们的肤色、样貌与祖先并无太大差异,行走在西安的街头,兵马俑的样貌随处可见,多少寻常百姓家,家谱族谱代代传承,姓氏宗族变迁清晰可循,浩瀚的史册书写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继统表现为文化基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大一统的政治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生活观……中华传统文化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镌刻在中华儿女的基因中,是中国人的根与魂。

1 长在乡土里的中国人

1.1 衣食住行“土”

以农耕为主的中华文化,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中国人吃的、穿的和用的几乎都取之于土地,传统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即便如今,中国人在根上依旧没有脱离“乡土味”。中国人吃的主食(稻、黍、稷等)、副食(蔬菜、水果)都是土里长出的,种菜的天赋即便在今天也发挥到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高度;穿在身上的衣服是土里长出的葛、麻、丝、棉,化工发达的今天也不例外;传统的建筑是用夯土和木材为主材,直到现在大学建筑专业还称为“土木工程”;出门坐的车、睡觉用的床、吃饭用的筷子、传统的民族乐器、甚至治病用的药几乎都是草木。

1.2 思想观念“土”

以农立国的传统社会,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更是深远,人们对土地极为依附,贫富贵贱的观念和土地直接相关,形成推崇集体意识乃至个别权威的心理特征。穷人以拥有一小块可以养家糊口的土地为安身立命的依靠,富人以占有更多的土地为富裕的象征。守着祖宅过日子叫“安居乐业”,离家远行叫“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叫“流落他乡”,快死了还得回故乡“叶落归根”。古代打仗死在外面的,同乡要把尸体背回来。天子对有功之臣,最大方的封赏就是赏封土地。传统中国人一有钱就买地,喜欢成为地主,而皇上是最大的地主,因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土地多就臣服于谁,因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便是今天,中国人有钱了最先考虑的还是不动产,拥有自己的容身之所才有安全感。

1.3 社会结构“土”

受中国半封闭地缘环境及传统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滞后的影响,传统中国社会里,人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结成乡村生活团体,土地的不流动性使得人们世世代代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每一个乡村都在地域上局限在某一片农业区,传统农民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乡。熟人熟地,乡里乡亲的熟人社会,让人心安。现代化的今天,乡土结构虽在慢慢瓦解,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仍然习惯与熟人开展社交活动,仍然对乡土乡音有着天然的热爱,故乡情怀、家国情怀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万建中教授称中华民族为“吃草的民族”。草是有根的,因此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根”的情结:树高千尺总有根,江河万里总有源,人走天涯莫忘本。中国人有着深厚乡土意识和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这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断的原因之所在。

2 乡土文化里的民族精神

2.1 战天斗地的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华夏文明的主体是农耕文明,东亚是片辽阔而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中华民族是个饱经灾难洗礼的民族,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提到“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六个月便有灾荒一次。[2]”面对灾难,中国人没有退缩,靠着对家乡故土的热爱,终其一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几千年来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星戴月、筚路蓝缕,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三峡大坝、小浪底调沙,从治理毛乌素沙漠到修建三北防护林,我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多难兴邦,从苦难中熬过来的中国人,从不缺乏信仰和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3]”这种敢抗争、不怕输、不服气的性格,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韧性不可想象。

  无数次的抗争,孕育起我们坚不可摧的民族团结精神。农业文明赐予了中国人务实重干、战天斗地的精神和齐心协作、追求幸福与繁荣的东方“普世价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正如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国际论坛上所说:“在我的认知范围中,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有能力应对困难。历史上,中国曾饱经战乱和饥荒,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4]”

2.2 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天道观

中国人虽靠土地繁衍生息,却也要“看天吃饭”,因而中国人向来敬天地、遵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尽管在具体观念上有差异,但都将“天人合一”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与至高境界。无论是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还是儒家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人一理”等,中国传统哲学都把天人关系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5]”

  “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向来敬天礼地。各种年节、礼仪,中国人都要先祭拜天地;中国人敬畏自然,讲究遵循自然规律做事,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八卦成图,制天文历法,顺四时而耕种,依节气而养生……中国人信奉天道酬勤,做事注重“天道良心”,做人讲究顶天立地、尊天爱人,追求仰首无愧苍天,低头无愧大地,平视无愧人伦。养天地浩然正气,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敢于舍生取义、为民请命,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中国传统文化,都讲天地自然大道,无论儒、道、佛、墨、法、阴阳、兵、医、易、农、工、商等各家,都离不开“道”,都相信“道不远人”。离开天道,不能谈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也很难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民间禁忌。

2.3 以“德”为价值核心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

在农耕文化基础上发展来的中国文化,是一种入世的文化,厚人伦、重道德,遵礼仪。从氏族、部落到周初的宗法制,再到宋朝的家族制,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血缘为基础的家国体系,儒家“孝、悌、慈”为主流的思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普遍认知……使得我们的国家成为独具特色的充满温情、重视德行、知荣辱、识大义的国度。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德”作为价值核心的,周武王靠德而兴,与德而治,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底色,孔子在周公礼乐思想的基础上,从而编订六经,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走向,中国由此走上了以人为本、以道德为灵魂的“民本主义”道路。

  教民以德,就要树立楷模,而有受教育资格的“士”便成为弘道的楷模,以近乎严苛的要求修身进德,“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一句句名言警句,激励着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诞生出屈原、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一批批品格高尚之士,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我辈之楷模,成为民族延续的不竭力量。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合创新中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融合性文化,兼容并包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从炎黄联盟到秦皇一统,从汉武唐宗开边到成吉思汗远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外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三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断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的中断和消亡,虽然中华文化也遭遇了五胡乱华、蒙古南下、满清入关等的冲击,但最终中华文化凭借文化先进性和善于吸收融合的传统,避免了文化断代。

  进入近代,面对西方相对先进的工业文明,农耕文明显露出它滞后的一面,中国文化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严重受挫,中华文化第一次处于颓势地位。西方的坚船利炮,撞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第一次让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距。但他们“开眼看世界”,始终积极求索。从洋务运动到君主立宪,从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中国和中国文化不断地探索、改革,直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秉持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发扬卓越的创造与融合智慧,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化合出今日中国的泱泱局面。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提出:21世纪的国际冲突,将只归结为文化冲突。文化软实力将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中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不打自垮。”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先进的文化作为推动力,学习传统文化,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以求延续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苍天知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引用

  [1]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3] 本报评论员.缅怀逝者 勇毅前行[N].人民日报,2020-04-05.

  [4] 艾伦·麦克法兰.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令人感佩(国际论坛)[N].人民日报,2020-03-19.

  [5] 王杰.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10-2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