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比较中日赠答文化差异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25790
□徐怡雯/文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自古以来便交往密切。早在隋唐时期,日本文化便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由于政治、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两国文化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点,其中也包括赠答文化[1,2]。“赠答”是指互赠礼物,主要包含“赠礼”和“答礼”两个方面。礼物赠答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通过对一个民族赠答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民族在交际过程中的社交心理以及思维意识,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是日本最早研究赠答文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赠答行为是为了表达人和神共食的理念。近年来,对中日两国的赠答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中日赠答文化差异的具体内容,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差异的对策三个方面入手的,其中对中日赠答文化差异的内容及特点的研究较多,对于差异产生原因的研究较少[3-5]。在赠答文化差异方面,钱万万探讨了中日赠答文化之间包装形式、赠答内容和赠答用语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也有一些文献对于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1,6-7]。例如,刘中燕[3]解释了人情与义理对于中日赠答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但是,对于原因的分析基本都是从“人情义理”这一方面进行分析的,对于从赠礼行为本身以及其他价值观层面进行的分析较少。因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中国和日本赠答文化的特点,基于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对于中日文化对比领域进行一定的修订与补充的作用,促进了文化教学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深入,以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流障碍与摩擦,推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1 中日赠答文化差异

中日两国在赠答行为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文章主要从赠礼和还礼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与对比,其中,赠礼文化又包含了赠礼范围、赠礼内容、赠礼禁忌及常用语等多个方面。

1.1 中国

在赠礼范围方面,中国人会选择在关系较好的少数人之间进行赠答行为;在赠礼内容上,相比于包装,人们会更注重礼品本身的价值,一般会选择相对比较贵重,价值比较高的物品赠送给对方。此外,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因此人们会选择赠送偶数的礼品;同时,受中文发音的影响,在赠礼上存在着避开数字“4”、不送“钟”或者“梨”等的禁忌;而在常用语的使用上,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礼物,中国人一般会选择突出礼物的珍贵性或专属性。如“这个东西很不错,你试试看”“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你一定要收下”等,都是人们赠礼时的常见用语。

  中国人用于还礼的物品价值,一般来说会高于收到物品的价值。此外,还礼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回礼并必要太过及时,选择适当的时机回礼即可。

1.2 日本

在赠礼范围方面,日本人的赠礼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好友、上级、前辈、老师以及同辈等。即使双方不甚相熟,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在重要的节日互赠礼物;在赠礼内容上,日本人比较注重礼物的使用价值,一般不会选择十分名贵的物品,与之相比,他们更重视礼品的包装,一般来说礼物的包装都十分精美。包装纸的的颜色也非常讲究,一般不会选择红色等明亮的颜色,而是用花色纸进行包装。在数量方面,人们通常会选择奇数赠送,而丧事时则会选择偶数。同时,日本在赠礼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禁忌。在日语中,“9”的发音与“苦”相同,“4”的发音与“死”一致,因此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此外,印有荷花或菊花图案的礼品也最好不送。因为在日本民间,荷花被认为是丧花,而菊花不仅是皇室的象征,也是佛堂等灵前的供奉品。而在常用语的使用上,不管送什么礼物,日本人都一定要向对方强调“只是一点点心意”,以免给对方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例如:“xiii(xi)(x)tíXIVものでXIIIfu、(ⅵ)うぞお受け取りffkだfhXIV。(一点小意思,请收下。)”等。

  日本人会在收到礼物后的很短一段时间之内还礼。此外,他们很重视送礼与还礼之间的“均衡性”,还礼的价值一般不超过接受礼物的价值。回礼也有一定的基准,如喜事时一般回收到礼物的一半,丧事一般回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礼。

  中日两国虽然都有赠答的习俗和礼尚往来的传统,但无论是从赠礼与还礼的范围、内容上来看,还是从赠礼的禁忌和用语角度分析,两国的赠答文化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赠礼范围方面,日本人的赠礼范围相对较广;赠礼内容方面,中国人比较注重礼品本身的价值,而日本人更注重礼品包装的精美程度;赠礼用语方面,中国人会言语上强调礼物的珍贵性,日本人则会选择放低姿态,选用一些比较谦卑的用语;还礼方面,日本人讲究还礼的即时性,与之相反,中国人受“欠债-还钱”的思维模式影响,一般情况下赠礼与还礼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这种差异存在在赠礼范围、赠礼内容、赠礼用语和还礼方面,深受中日两国思维模式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2 中日赠答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2.1 赠礼目的不同

中国人有时将赠礼作为一块“敲门砖”,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有求于人时通常会送上礼物。而日本人将礼物赠答作为推动社会交际圈发展的一种手段。其赠礼目的主要是扩大人际交往圈,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

  因此,在赠礼方面,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扩大交际网络,日本人也有可能向对方赠送礼品。而在中国,对于一些认为没有交往必要的人,中国人通常是不会轻易赠送礼物的。赠答行为已经成为了衡量两者之间关系亲疏远近的标准。如果礼物可以赠送出去,则表明二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于两国赠礼的目的不同,使得赠礼的范围也产生了差异。相较于日本人,中国人的赠礼范围较小,赠答行为通常发生在关系较好的少数人之间,而日本人的赠礼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2.2 中日两国交际方式存在差异

日本人喜欢以心传心的交往方式,说话时往往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使用大量的客套话。但在中国,这类公式化的客套话就少了很多。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交往是不需要客套话的,如果使用了,反而会给人一种生疏感。此外,在中国,如果对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套话,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这一点在赠答用语上可以得到印证。对于赠答行为,日本人有一套十分固定的寒暄语,例如:xiii(xi)(x)tíXIVものでXIIIfu、(ⅵ)うぞ(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请您收下);粗末tíものでXIIIfu、(ⅵ)うぞ(粗陋之礼,不成敬意)等。这些用语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般的存在,不论是在何种语境、何种场景下都可以作为开头语来使用。而在中国,礼物赠答作为彼此之间良好关系的证明,其用语也较为灵活具体,人们会根据具体的语境对用语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日本人的交际方式较为程式化、体系化,而中国人的交际方式则更加灵活多变。

2.3 中日内外意识具体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日本人始终有着较为强烈的内外区分意识,并要求自己对于何为内何为外、内外的分界线具体在哪里等问题有清晰明确的答案与认知。而中国人则不会在与人交往时突出强调内与外的不同。与之相反,为了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中国人会选择模糊内与外的界线,力求缩小内外差距。

  从赠答的常用语来分析,虽然中日两国有一些相似的表达方式,但其发挥的作用却并不相同。日本人在赠送礼物时使用客套话,主要是为了体现一种礼节上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要时刻意识到双方的内外关系,与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减少犯错误的可能。而中国人则是通过这些常用语主动拉近与对方的关系,力求缩短“内”“外”距离。在说“客套话”的过程中体察对方的情感变化,从而展开更为深入的对话,将对方变成“自己人”。综上所述,从内外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日本人注重区分内外关系,强调与他人保持适度的距离,与之相比,中国人对于内外关系的界定没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反而会在交往中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缩小内与外的距离。

2.4 中日思维方式的出发点不同

日本人比较注重义理,而中国人则更看重人情。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1946)将日本的义理分为两种:一是对社会的义理,二是对自身名誉的义理,使自己的名声不受玷污。对于日本人来说,“义理”意味着责任,是一种债,必须要偿还。而中国人更为看重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进行的资源交换。这种资源可以是物化的、有形的实际存在物(如金钱、礼物等),可以是非物化的、无形的(一次机会、提供便利等)。

  因此,在赠礼文化上中国和日本产生了一些差异。在赠礼方面,看重义理的日本人认为贵重的礼物会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因为双方需要考量归还礼物的合适程度。而看重人情的中国人则认为,礼物的贵重与否是衡量人情轻重和关系好坏的标准之一。人情越重,赠送礼物的价值就越高。赠送珍贵的礼物才能更好地传递赠送者的真情实意。在还礼方面,日本学者井下理曾说“对于赠与行为的还礼是令人难以拒绝的,在收到礼物的时候,其实也意识到对方期待着你以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方式进行还礼。”因此,在日本,还礼要注重等价性和及时性,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得“义理”的表现。与之相反,在中国,回礼不可太过及时,分量也要尽量高于赠礼。因为中国人认为,只有延长一段时间才可以使对方处于“欠情”的状态,才能将自身所欠之情转移给对方。从人情的角度分析,如果将欠别人的人情当场回报,会被认为是不近人情,不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上述内容都反映了从思维的出发点来看,日本人比较注重义理,而中国人则更看重人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观念。

2.5 中日两国推崇的集体意识在灵活程度上存在差异

中日两国均强调集体意识的重要性,但这种“集体意识”却在细微之处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同时也强调模范的带动作用,即重视个人对集体发挥的作用。而日本人则认为“出tf杭tt打ftxvtf(出头的椽子先烂)”。人们的安全感来源于自己所属的团体,与个人利益相比,个体要更多地去考虑集体的利益和稳定。

  因此,在赠礼方面,中国人赠礼的时间相对灵活,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特殊的节日,在任何有意义的时间节点,都可以赠送礼物。此外,在中国,赠礼用语并没有一定要使用的固定句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语即可。而日本人送礼的时间、内容、用语基本都是固定的,使用相同的寒暄语会让人们感受到安心和安全感。如果在非规定的时间赠送礼物,则会被认为冒犯,自身也可能因为“特立独行”而显得与集体格格不入,所以人们更喜欢在特定的节日互赠礼物,这被认为是一种积极融入集体的姿态。

3 中日赠答礼仪

基于以上中日赠答文化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产生的原因,中日赠答文化有着如下礼仪。

  首先,在日本,赠礼的日子应选在节日或举办一些重要的仪式时,而在中国,赠礼最好是事出有因,尽量不要无缘无故送出礼物。其次,由于日本赠答用语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规则,因此,遵守并学会使用这些规则是十分必要的。而在中国,赠答用语的使用应该根据具体的场景灵活变化,不应拘于一格。此外,在与日本人的文化交往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有较为明确的内外意识。积极主动缩短内外距离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适得其反。而在与中国人交往时,可以选择通过赠礼的方式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心实意和诚意。最后,在日本,收到礼物后还礼应及时,不要相隔太长时间,赠送礼物的应多在包装上下功夫,不要赠送过于贵重的礼物,以免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而在中国,不必在收到礼品后立刻还礼,这会被认为是“不想欠对方人情”,反而会拉远彼此之间的距离。应在理解“欠情-还情”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赠答行为。

4 结语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中国和日本赠答文化的特点,基于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中日赠答文化在赠礼范围、赠礼内容、赠礼禁忌及常用语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在赠礼范围方面,日本的赠礼范围与中国相比更加广泛;在赠礼内容方面,日本人更注重礼品的包装,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礼品的价值,倾向于赠送较为贵重的礼物。

  (2)中日赠答文化间的差异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这种原因主要是基于两国在赠礼目的、交际方式、内外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从赠答行为本身来分析,中日两国赠礼的目的不同,日本人通过赠礼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而中国人则是借助赠礼来寻求对方的帮助。此外,两国在进行赠答行为时的交际方式也不尽相同。日本人习惯在赠礼时使用一些公式化的寒暄语,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根据实际场景随机应变,灵活使用赠答用语。从价值观层面来分析,首先,在赠礼行为上,中日两国的思维出发点有所不同,日本人更注重带有责任意味的“义理”,而中国人则更偏向于“欠债-还钱”模式的“人情”。其次,两国内外意识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差异。日本人在赠礼时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内外有别,从而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中国人则会在赠礼这一过程中不断拉近与对方的具体,模糊所谓的内外之分。最后,中日两国所推崇的集体意识也存在着不同,中国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同时也支持个人发展个性,发挥个人价值,从而为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日本则在集体意识中更加注重调和性,即个人利益要为集体利益让步,最好不要做出与他人行为有异的举动。

  (3)在这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在中日交往时,首先应注意赠礼目的方面的礼仪,在与中国人交往时,赠礼最好事出有因,而在与日本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赠礼的方式与对方建立联系;其次,要注意赠礼时间上的礼仪,在给中国人赠礼时,时间的选择可以相对灵活,但是给日本人赠礼时,最好是在节日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再次,还需注意赠礼用语方面的礼仪,在给中国人赠礼时,用语可以相对灵活多变,但在给日本人赠礼时,赠答用语最好使用固定的套话;在赠礼内容的礼仪上,给中国人赠礼时应多考虑礼物的价值,而在给日本人赠礼时要更多地考虑礼品包装的精美程度;最后,在还礼的礼仪方面,给中国友人还礼时应保持一定的时间差,而在给日本友人还礼时应注意还礼的即时性。■

  引用

  [1] 周新平.从赠答言语行为看中日待遇表现及“配慮”文化[J].长江丛刊,2018(4):68-69.

  [2] Benedict,R.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M].Plume Books,1974.

  [3] 刘中燕.中日赠答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基于义理人情和内外意识的视角[J].文化学刊,2015(7):81-83.

  [4] 张铃惠.从礼物赠答看中日文化差异[J].戏剧之家,2014(11):297+301.

  [5] 张煦弘.中日赠答文化的比较[C].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191-193.

  [6] 张雪.从赠答习俗解析日本文化[J].现代交际,2017(7):95-96.

  [7] 李彦.从日本赠答习惯的历史变迁看赠答的文化心理[J].黑河学院学报,2012(3):115-117.

  作者简介:徐怡雯(2002—),女,满族,河北廊坊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