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简析家国文化的起源及特点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8848
□赵红泽/文

  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较,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具有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特有标准与价值体系。而家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特有的鲜明品质,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国与家始终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国人都有“家是国的基础、有国才有家”的文化认同感,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事实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中只有中国才把“国”叫做“国家”,中国之外的国家的文化里“国”与“家”是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的。那么,中国的家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为何世界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具有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呢?这和中华文化的起源有关,中国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形成于农耕文明,最终也成熟于农耕文明,家国文化的源头和形成的根源就是我国漫长而特殊农耕文明。所以,探寻家国文化的形成的原因,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农耕文明史。

1 中华悠久的农耕文明

华夏民族的先民,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民族之一。华夏民族的祖先,很早就聚居在土地肥沃的长江、黄河流域,在这里开始了漫长而稳定的农耕定居生活,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绵延达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发展史、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1.1 我国文明探源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其依据从何而来呢?事实上,国内外一些不熟悉中国文明史的人,曾对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事实是有所疑问的,甚至怀疑我国的夏朝只是一个传说。为此,我国无数科学工作者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科学活动,最终以无可辩驳的科学成果向世界证实,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1]。

  在诸多科研活动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我国最具代表性、成果最为丰硕的科考研究之一。为夯实和丰富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的资料,我国于2001年正式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重大科研项目,这是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工程采用多种学科融合、交叉研究的方法,前后历时达十数年。此项工程,通过对良渚遗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遗址等广大华夏民族聚居地开展大规模科考研究,最终以坚实的科学研究成果证实:中华大地五千多年文明是铁的事实。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前,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之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是我国文明探源的重大科考活动。1996年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此项重大工程目的指向极为明确,就是要通过科考确定我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其成果《夏商周年表》是我国迄今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此项工程,以科学成果证实了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这为我国研究五千多年文明史创造坚实的条件。

1.2 悠久的农耕文明

大量的科研成果证实,我国在数千年前便已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在长江、黄河流域,华夏民族的先民至少在距今9000年前便开始了稳定而漫长的农耕定居生活,并孕育出独特而辉煌的中华农耕文明[2]。

  例如,在贾湖遗址的墓葬群出土的20多支骨笛,它们分三层出土,根据碳十四测年技术及地层分析,确认出这些文物距今已有9000年至5000年了,它们前后跨度达4000多年。这说明,华夏族的先民早在9000多年前就已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并在一个相对固定区域生活达4000多年之久,这是人类发展史上鲜有的奇迹。

  因为这种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条件掌握和发展农业种植技术了。如在河姆渡原始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壳,这是我国先民大规模种植水稻的遗迹。经科学鉴定,这些处于不同地层中的稻壳距今至少已7000年了,并且不同层面的稻壳时间跨度达千年之久。这说明,至少在7000年前,我国就开始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这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要早得多。事实上,长江下游的华夏族的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谷的人,这也是中外学者一致的定论。

1.3 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明

我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华夏族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3]。我们知道,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标准为文字的发明、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和建筑的进步,其中最为重要、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因为文字是人类思想文化积累和传播中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而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最早形成成熟文字体系的国家。

  如在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契刻有文字符号的龟甲器物,它就是世界文明史中大名鼎鼎的贾湖刻符。经碳-14检测,得出的大量科学数据证明贾湖刻符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贾湖刻符与殷墟甲骨文极为相似,经研究发现甲骨文就是简化了贾湖刻符,这说明贾湖刻符与甲骨文在文化传承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说明我国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有文字的文明社会。

  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至少5000多年有文字符号陶器,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先民就开始普遍使用文字了,标志着华夏民族正式进入文明时代。距今约3800年的商代,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它较为详细地记录了我国先民从事农业生产和许多生活场景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迎来“诸子争鸣”的文化盛景。这一时期儒、法、道、墨、阴阳、名、农等各学派林立,形成世界文史中最为壮观的景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随着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最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2 农耕文明与家国文化

2.1 世界文化史的奇妙而巧合

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古印度思想家释迦牟尼和西方先哲亚里斯多德,是各自国家或地区的鼻祖级文化人物。他们生活的年代极为接近,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623年,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亚里士多德则生于约公元前384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几位影响深远的文化大家几乎可算同时代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奇妙而巧合的现象。

2.2 中华文化独特的起源

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大不相同。概括来说,释迦牟尼的思想,思考的主要是人和神的关系,核心内涵是人对诸神的膜拜与敬畏;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述说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老子、孔子的思想,其核心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宣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容和亲情,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为何世界上只有中华文化有这样独特的家国文化现象呢?这和中华文化的起源有关,和中华悠久而稳固的农耕文明密不可分,且这种条件是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较,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起源或基因[4]。

  如前所述,华夏民族的先民很早就栖息在长江、黄河流域。我国的两河流域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具备了人类生存所需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四季有序且气候适宜,华夏族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生活达数千年之久。这种稳固的定居生活,是我国先民能创造出包括家国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华夏族的先民,在两河流域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农耕文明过程。华夏先民的生活状态,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长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聚族而居,他们以家族为单位、以家庭为单元长期而稳定地聚居在一起。如前所述,贾湖遗址一带的先民们在这里生活了至少4000年之久;在河姆渡一带,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的先民,在这里也生活达上千年之久。这种稳定的定居生活状态,在世界人类演进史上和文明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仍能寻觅到这种文化的痕迹,今天我们仍能找到不少以姓氏命名的、上百年历史的村庄,这些村庄大多以同姓聚族而居,这就是家族聚居的遗迹。

  日久生情,这是家国情怀产生的原始基础。很显然,人和人之间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情感,因为情感的产生需要时间的滋养与考验。华夏族的先民们,在数千年漫长而稳定的农耕定居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对家庭、家人和家乡的深厚感情。并且,数千年聚族而居的生活状态,人们也很容易与家庭之外的族人形成深厚而稳定的情感,彼此间建立起一种广泛的亲情和信任,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中独特的亲情文化。而这种亲情文化,则是家国文化产生的基础。

2.3 家国文化的形成条件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国的社会构成一直都是以家庭、家族为纽带的,是以家庭为基础构成的充满亲情的社会。自然,中国特有的、植根于家庭的亲情文化(家文化),必定会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精英们的思想。古代中国,每个从家庭中走出去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因对家人、家庭、家乡怀有深厚的情感,这促使他们大多会自觉地产生对国家、对天下黎民的责任感,因为他明白社会动荡、特别是外族入侵所造成的国破家亡对亲人意味着什么。

  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与国是紧密地融为一体的,有国才有家的文化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始终坚定不移的文化认同。这点,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探寻到清晰的迹象。以下以历史时间为序,纵向了解我国家国文化的千年传承。

2.4 家国文化的千年传承

中华家国一体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孟子态度鲜明地提出,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而家的基础是个人。在他的认识里,国与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种家国一体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始终一脉相承[5]。

  有家方有国的思想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西汉初年匈奴政权屡为边患,严重威胁着北方边境地区。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到汉武帝时国家已足够强大,于是决定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年轻的将领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勇冠三军、万夫莫当立了大功,汉武帝于是欲为其修建雄伟的住房及赏赐大量财物,以表彰他为国家立下的赫赫功勋。但霍去病坚决不愿接受,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话,充满强烈的爱国之情、英雄之气,他认为有国才有家,认为敌人还未被完全消灭、国家面临的威胁还未全部消除,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就不应松懈。这种家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特别是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之时,这种精神就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家国思想或情怀,是中华文化中各学派的共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学派中,儒家文化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成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思想,而家国思想或家国情怀则是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事实上,家国思想或情怀是中华文化中各学派的共识,是各学派都具备的文化基因。例如,晋代著名思想家葛洪,就是一位道家学派的大师,他说“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外篇》),认为有气节、有壮志的人,热爱祖国要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这句话,明确提出了“爱国如家”的思想,提出了爱国的标准,就是要像爱家一样爱自己的祖国,这和儒家是如出一辙的。这说明在家国一体的思想方面,我国各文化流派的观点几乎都是一致的。

  家国思想,是我国各阶层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有一句名传千古的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顾宪成在创办东林书院时,为了劝勉读书人要有家国情怀而特意写下的对联,他认为读书人一方面要认真读书钻研学问,便更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家国情怀。可见,家国思想或者家国情怀,是我国各阶层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敌对势力出兵朝鲜半岛,妄图将年轻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在国家临生死存亡之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立即使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强大力量,同仇敌忾打败了侵略者。

  可见,家国情怀或家国精神,贯穿于中华千年的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情感基调,影响极为广泛且深远。

3 家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曾出现过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如世人所熟知的苏美尔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是几乎所有的古文化,都在异族的入侵或影响下而中断。如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更是经历了希腊化、罗马化最终伊斯兰化。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得益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的文化根源则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国情怀、家国文化。

3.1 刚柔相济的特征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文化,使得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人们对家庭和家人有着特殊的情感,中华文化重亲情、讲亲情,包容谦和,展现出一种柔和之美,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同时,也因为这种亲情,中国人又充满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充满着为国血战疆场、马革裹尸的豪情与血性。

  受家国文化影响,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当处于太平盛世时,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多的会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柔美的情感,或思亲怀旧,或伤时感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诸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柔美而感伤的情怀。但是,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战斗血性便立即被激发出来,展现出的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之气。

  中华传统文化,其基本的情感基调既有柔和包容的一面,又有阳刚血性的一面,是柔与刚的统一体。显然,这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3.2 强大的包容性

历史上,我国中原地区曾多次受到外族侵扰,中华文化无数次受到外域文化的冲击。如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后蒙古、清朝入主中原,但这些“灾难”不仅未能阻断中华文化的传承,反而使中华文化吸收到更多新鲜血液而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其他外来文化,也无一例外地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如佛文化自汉朝传入后,便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的内容,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有这样一种观念:以道家思想指导做人,以儒家思想教人做事,以佛家思想修心。其他诸多外来文化也同佛文化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皆被汉化、中国化了,最终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

  这种强大的包容性与融合力,显然是中华家国文化的“柔”与“善”的特质所创造出的奇迹。这种包容性,是家国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它使得“协和万邦”的思想影响深远,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始终团结和睦、充满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文化支撑。

3.3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家国文化,是中西文化差异的鲜明表现之一。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毋庸置疑是有巨大差异的,从文化起源来说这是因为西方文明起源与中华文明不尽相同:西方没有经历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那样漫长的农耕文明期,最终没能形成浓厚的家国文化。

  从外在表现看,中华文化重家庭和亲情,万事讲究中庸与和谐;而西方文化主要信奉达尔文主义,信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是一种充满血腥味、殖民性的文化,缺乏中国文化的人性基因。西方文化或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轻人情而重“契约”,根本原因还是文化起源不同,也就是说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基因。

  从人类发展史看,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文明、航海文明(海盗文明)、商业文明(贸易文明),历史中没有经历中国那样成熟而漫长的农耕文明期。这是因为,与中国两河流域相比,欧洲的自然条件总体而言是较为恶劣的,整个欧洲被众多海湾、山脉割离得支离破碎,且整个欧洲大陆土地普遍贫瘠。欧洲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也远不如中国的两河流域,那里气候极寒极热反复无常,如2003年的热浪席卷整个欧洲,仅法国就有1万多人热死;2022年6月欧洲又出现异常高温,至少有15000人因此而死。而很多时候,欧洲却又严寒难耐,过冬问题是大多数欧洲国家每年都很头疼的问题。

  因此,从远古时代,欧洲人就主要靠游牧、航海贸易为生,这种生存状态持续了几千年,直到近代都是如此。英国作家笛福写过一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从青年时代就开始航海作贸易,他一生到过非洲、印度、中国和南美。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鲁滨逊被困在一个荒岛上,28年才最终得以返回故乡。鲁滨逊这个形象,就是欧洲人漫长历史时期的真实生存状态,他们大多一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欧洲人的这种生存在状态,使得他们的文化宣扬的是冒险、征服和殖民掠夺。西方有句很有名的格言这样说:“凡是通过流血可以得到的东西,绝不流汗。”就是说,在西方文化思想中,认为凡是可以通过掠夺得到的东西,自己就绝不会通过劳动去获得,这是西方海盗文化的真实体现。回顾西方的发展史,会发现这种海盗文化、海盗思想比比皆是。如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现在的原住民只有区区数万人,因为土著居民大多西方殖民者所屠杀了。如美国西进时,屠杀的印第安人总数大约有2500万人;巴西地区大约1000万印第安人被杀。而观中国漫长的历史,从未像西方那样血腥、残忍地对待过少数民族或者邻国的民族,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海盗文化基因。在西方文化中,对待弱者少有怜悯之情,有的是无情杀戮,其文化思想认为弱者就应该被淘汰和消灭,他们只敬畏强者。

  不难理解,西方的这种文化起源,或者说文化基因,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演化出中华文化中的亲情,也必然缺乏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所以,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关系,就只能依靠契约来维持。也就是说,西方的契约文化,本质根源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因近代西方掌握了强大的话语权,少数不了解历史的人认为西方的契约文化更优越,或者认为西方人比东方人更诚信,显然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是一种文化极度不自信的表现。事实上,西方文化只重利益,在利益面前诚信是一文不值的。如俄乌冲突后,俄3000多亿美元资产被无理冻结,可见在利益面前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立即荡然无存了。

  总之,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家国文化与家国情怀。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较,因为文化起源的不同,中华文化呈现出了与世界其他文化不同的特色、特点,而家国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引用

  [1] 韩书婷.新时代培育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发展[J].汉字文化,2023(2):196-198.

  [2] 李广伟,袁艳玲.融入地域文化 培育家国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16(012).

  [3] 张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2.

  [4] 田进阳.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0):53-54.

  [5] 胡荣,朱爱红,赵志云.积淀汉水文化厚植家国情怀[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9):4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