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面发展背景下中职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8098
□张海峰/文

  在中职教育中,美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协助学生的生涯规划和人格完善,其中的美育功能还起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全面发展背景,研究了中职美术教育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创新,探索中职美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美育功能”。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确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基础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布局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再次强调了“发展素质教育”这一具体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科技发展和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抓手。实施素质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勤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锤炼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实施教育强国、构筑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及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职美术教育中的多元化、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等要素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术课堂的特色是让学生浸润于美之中汲取养分、陶冶情操、升华情感。美术教育具有良好的美育功能,不单是勾染刻划,而是由探索美而提升素质。在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职美术教育应帮助学生奠定知识视野、拓展人生胸襟、塑造探索精神、培育创新能力。

1 中职美术教育现状

1.1 学生文化素养不足,创新思维薄弱

就艺术鉴赏与表现而言,审美经验与创造力是核心要素。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认知与鉴赏能力,方能持续积累审美体验,获得较为全面的表现力和创作力。中职生文化素养不足,较完备的审美认知尚未形成,审美视野狭窄,无法较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主旨及内涵,仅能对作品进行表征的区别与感知。这一现状主要因中职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能力训练的缺乏[1]。学生审美感知薄弱,综合文化素养低下,表达与表现力不足,缺乏创造力是目前中职美术教育的一大通病,也是影响中职美术教育效果,制约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形成的主要障碍。

1.2 教师教学方法僵化,教育理念落后

中职教师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创造力。教学模式和方法多沿袭传统灌输式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材内外的美育资源,枯燥的理论让学生觉得乏味;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创新力开发不足。学生难以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导致其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灵气,容易落入俗套。

2 中职美术教育的改进建议

2.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中职美术教育中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下让学生释放压力放松创作。利用校外美育资源,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参与文化艺术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文化视野;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使用创新性的数字化课程模式,建立更加平等的新型授课模式、沟通模式、展示模式,构筑新型的课堂形态与师生关系;实现教学模式情境化,激发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比如,在中职美术鉴赏课中,课前将课堂内容及重要知识点预先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检索相关信息,形成共享,以小组的模式进行预备讨论,分别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拓展探究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应不断加强知识积累,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主题与精神。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中对知识总结与共享,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2.2 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中职美术教育的一项中心任务,而创新性思维属于人脑的最高机能。通常情况下,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知识与素养情形。鉴于此,可通过提高教师的个人知识素养,创新美术教育模式,通过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及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终身学习,先学生一步进行知识更新和信息储备,始终不断地补充知识与信息能量,优化自我人格,提高与学生教学互动、沟通的技术技巧,努力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可依靠、可信任的导师,甘做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铺路石。

2.3 在合作学习中加强问题启发

(1)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巧设问题。通过梯进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2)引导学生不断提问。教师要为学生充分思考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和探讨,减少对学生思路的干预,鼓励互动培养学生发散地、创造地思考。(3)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从多角度加深思考;(4)建立先进的教学形式,如通过翻转课堂,分层小组,为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向学生传达学习目标及内容,让学生明白课程重点在于独立思考,建立个性化的见解与表达。充分引导学生发现缺乏的技能或知识主动进行弥补。在中国书法、中国画、篆刻与雕刻、中国民间美术、中国传统建筑等国粹课程开展中,与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创作与文化遗存进行比较与探究,使之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人类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影响与贡献,实现文化自信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力量。

2.4 在课后训练中融入创新思维

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应合理布置美术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释放情感,尽情发挥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创造力。对艺术课来说,课堂并非开展教育的唯一场所,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收集丰富的艺术素材,激发学习热情。比如,实施户外写生更能刺激学生创作欲,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创作灵感以及独立思考空间,提高作品独创性。在面对同一风景时,结合综合物料与画材,如水彩,水墨、油彩、笔具,甚至树枝、草叶、旧纸、包装等,通过手绘、拼贴、复合、装置等不同创作技法,对风景进行不同解构或重构,体会多样式的创作形态,获取个性化、体验性的创作感受。

2.5 加强学习的过程性引导

在实践类教学中强调过程性引导。比如,在中职美术教学的人物绘画创作中,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创作过程的技巧性、绘画风格的独特性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交叠传达,使学生在创作中体会艺术史变迁里人类文化样貌的沿革与再造。将课程内容层叠式导入,以简明的直观教学法,将专业美术院校需要较大篇幅才能贯彻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快速获取,交叠传达美术通识知识,达到中职美术教育认知形成为主、过程体验为主、理论通俗化、简易化、普及化的教学目的。启发学生用个体语言表达和阐述主张。在个人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人物画表现存在对人物描绘处理时,不约而同地使用日漫二次元的夸张手法,所有人物脸型都呈现夸张的锥形脸庞,眼睛比例占据脸部面积的近半,细部刻画的手法完全雷同,人物精神倾向于紧张激动和矫揉造作,作品风格倾向庸俗化和单一化,显示了学生在鉴赏、识别能力的匮乏与狭隘,如不加以矫正,这种浅薄偏颇将在学生成长中始终存在,制约学生文化视野的健康发展。本人的做法是,向学生密集展示中国人物绘画艺术中典范之作,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周昉《簪花仕女图》;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明陈洪绶《水浒叶子》;现代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蒋兆和《流民图》《杜甫行吟图》、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中国美术史中的辉煌巨作,根据学生的反应焦点,层叠交互阐述,比较什么是春蚕吐丝,什么是曹衣出水,什么是吴带当风,什么是泼墨挥洒,什么是严谨传神,以及现代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中做出的中西合璧的杰出继承与发展。不仅展示两千年来中国人物画风格演进的宏大历史,也展现了中国绘画艺术宝库的磅礴精深,使学生在唏嘘惊叹中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体量及广远影响。在艺术视野骤然拓展的同时,领悟人物画创作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认识到世界文化是在不同形态的不断交融中发展着,而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演进中的贡献,具备何等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层次叠进的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艺术通识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接受文化自信的深度洗礼。

2.6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点评学生习作时,以鼓励学生的创新价值作为评价要素,提倡独创性,协助学生个性发展。例如在中职美术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课程中,《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作为典范案例,使用现代传媒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结合教材观看优秀纪录片,从历史时空、人文变迁、文化比较方面,灵活开展中国古代艺术鉴赏。通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多维记叙,进入时空交错、事件铺陈、人物点缀、时代特征等鉴赏维度,了解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盛大”的气象、认识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技艺、审美、以及生活方式、观摩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的宏伟印迹。学生体验了三维采集技术、微痕提取技术呈现出的作品细节,沉浸式回归历史现场。学生对作品展开更宏大的思考后,提出作业要求:秦始皇兵马俑那冷峻精细的写实风格与霍去病墓石雕的浑厚深沉、浑然天成气质是怎样形成的?两者的时代有什么差别?能否根据这些反映在艺术气息上的差异,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做出具备强烈个体感受的阐述?学生的作业效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丰富与饱满,其中不乏充满个体色彩的独到感悟与体验,虽然从历史与艺术的学术层面衡量,这些答案难免幼稚和羸弱,但从艺术鉴赏视野的拓展、综合思维与评价能力的成长来看,这些成果体现了学生的卓越成长,应根据学生答辩特色分别予以评价,这些答案不会存在统一标准,但反映出学生独立思考的宝贵痕迹,教师应给予不同的评价、指导、赞赏和补充。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倾向于丰厚而多元、态度独立而精微,思考水平呈现多角度融合。教师在评价中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能轻装上阵挑战知识阈限,兴趣盎然地提升文化眼界,充满好奇地拓展审美能力。

3 结语

为实现全面发展背景下的中职美术教育要求及目标,教师应在不断实践中加强探索,充分挖掘中职美术这门学科的独特性,研究教材,拓展教材,根据学情主动开发校本内容,广泛拓展中职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美育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元素,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终身性和全面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职美育将不断提出新要求,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时代脉搏,同频时代节奏,不断提升美育能力,是中职美育事业的清晰愿景。■

  引用

  [1] 张琳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5):247-24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