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分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表达了各时代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佛教与中原文化体系在思想上发生碰撞、融合,随后产生了新的藻井样式,其中,长生观念是贯穿始终的。本文主要从宗教思想、丧葬文化以及建筑实用性的角度来分析其转变成因。
1 从死后“灵魂长生”到祈求“来世重生”的宗教思想
在藻井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其中体现的生死观充满宗教意味。这种宗教思想在藻井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一是在两汉时期,二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类表达生死观念的纹饰开始出现在藻井中,都体现出墓主人对“长生”意愿的强烈渴望。首先是宗教思想的第一次变动,这要追溯到史前文明,那时的人们认为是神灵在主导自然的一切,在人们对世界万物进行观察后从而萌生出“长生”的美好意愿[1]。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古人开始寻找一切可以达到永生的方式,以此来祈求在肉体泯灭后灵魂上能达到永恒,于是便形成了最初的宗教意识[2]。这种使生命无限延长,并永享生前快乐的欲望也导致了神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3]。由此,先秦时期的宗教系统便产生了,这一时期的神仙都是较为概念化的神仙,是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祈求。如《尚书》《尔雅》《左传》等先秦文集中记载,人们普遍通过祭祀活动来企图获得神仙的眷顾,如社祀、郊祀、五岳祀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人们最基本的物质追求。
两汉时期,随着理性思维的成熟,神衹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向世俗化[4]。人们开始发现单纯的通过祭祀天地山川并不能获得神仙的眷顾,于是转而在原先的神仙体系中加入了个人意愿。在经过道教的推崇和“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各类具体细致的神仙图像出现。如西王母与东王公、伏羲与女娲以及象征生命永恒的日月神等,这些成对出现的神仙图像符合了汉代的“阴阳观念”。在汉人的宇宙观中,万物的平衡是通过调和阴阳来实现的,如男与女、阴与阳、天与地、日与月等,这也是汉代藻井中出现日月图像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藻井中宗教思想的第二次变动,这次变动与佛教息息相关。从东汉晚期到隋朝一统天下,期间三百余年的战争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人们急切的需要在肉体和精神上得到解脱,这为佛教的介入提供了切入点。
佛教在汉地的传播过程中除了注意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外,还考虑到了大众的接受程度。在两汉时期,就曾出土过“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太山”的字样,明确记载了人死后灵魂归于太山(泰山),肉体葬于长安城地下。基于此,佛教在与汉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首先对佛教经典加以改造,从理论的角度为佛教的传播奠定基础,并根据鬼域“太山”相应的提出了“地域”一词。据统计,在《六度集经》中,“太山”一词出现28次,“太山地域”出现6次,“地域”出现6次,从此处可以看出佛教在汉化过程有逐渐取代汉地墓葬观念的趋势。但与中原体系不一样的是,佛教通过这一形式来达到“助人伦,成教化。”佛教之所以在刚传入汉地就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其原因在于这两者之间“灵魂不灭、死后长生”的观念是一致的,结合纷乱的时代背景以及大众的普遍追求,佛教的传播更是得到了发展的机遇。
此外,藻井中宗教思想的转变还要考虑到对底层百姓生死观的迎合。在此之前的宗教体系中,都强烈追求今生的超脱。但在现实中,普通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在短暂的脱离苦难后终究要回归到现实世界中,因此,这一不切实际的神仙观念逐渐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完备的佛教“轮回”说。佛教徒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合乎逻辑的体系,即“前世、今生、来世”的轮回重生之说。其强调了前世的恶因导致了今生受难,想要来世得到解脱就要今生做好事,这是一种极其严格的因果观念。这使得深处苦难的大众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并从之前追求死后长生转变为争取来世重生,继续享受现世的福报。这使得大众在佛教的引导下在墓葬和石窟中开始描绘心目中佛国世界的极乐景象,也促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景象。
到了隋代,佛教重生的理念进一步与世俗文化相融合,在石窟藻井中开始使用新的纹饰,如“三兔共耳”“莲花化身”。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此类“今生受苦、来世享乐”的纹饰是有利于政权稳定的。从产生的社会效果来看,能使信众认清现世的无奈,委身于现实社会而不会引起社会动乱。至唐代,除了表达富贵气息的宝相花藻井外,还出现了一批表现阶级性和等级观念的纹饰,如龙纹、凤纹、狮子纹等,这些动物纹饰是世俗皇权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神圣威严。
2 从死后厚葬到来世图像的丧葬文化
藻井中的长生观念与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密切相关,随着理性思维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现实世界追求长生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将这一观念转变为死后追求长生,这一观念在先秦时期的墓葬中就有体现。在“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生前之物会被带入墓中,如生活用具、礼器、座骑、奴仆、家臣、妻妾等,这完全是对生前生活状态的直接复刻。此时期的贵族墓葬多是竖穴葬,即在一方形土坑内放置整个棺木,墓室采用“黄肠题凑”,此时虽还未有藻井这一建筑样式,但都能表明墓主人对死后享乐的追求。在佛教未传入汉地之前,贵族阶层内部有一套完整的死后灵魂飞升体系,肉体和灵魂都有固定的去处。如《读礼志疑》中“以魂本附气,气必上浮,故言魂气归于天;魄本归形,形既入土,故言形魄归于地”[5]和《礼记·郊特性》中“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6]”这里就强调了人死后灵魂上升,去往天界;肉体是形,归于九泉。
到了两汉时期,人们认为在墓葬中能继续享受生前所有,因此在陪葬品上不断满足亡灵的需要,随着升仙体系的完备和墓室结构的变化,藻井也开始出现于墓室顶部。东汉晚期,佛教的介入使得这一观念发生变化,厚葬之风开始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充满宗教意味的图像所取代。这类图像在精神上能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在佛教的引导下,人们开始在墓室和石窟营造他们对来世的构想。所以,表示祥和安乐、长生轮回的图像大量出现在藻井中。
从西汉末开始,墓葬中藻井就开始充当死后飞升的媒介,也逐渐开始趋于平面化。如四川三台县坟台嘴1号墓[7](图1)。井心上绘制了日月的形象,这是墓葬中长生观念图像化的开端。在佛教介入后,为表现教义中的佛国世界的祥和景象,藻井形式开始向图像化逐渐转变,形制也逐渐扩大,最终占据整个墓室和石窟顶部,能起到引魂升天的媒介图像也越来越多。这与两汉及先秦时候的实物厚葬之风截然不同,佛教开始将这一系列单一的物象图像化,通过这一形式来展现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图1 坟台嘴1号墓 右侧室顶部藻井结构
3 从建筑实用性到人文观念的转变
从建筑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藻井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实用性到形制和纹饰充满人文观念的转变过程。其中人文观念主要包括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就藻井的实用性而言。其实用性大概分为三种,一是从建筑结构力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固定木构建筑;二是起到避尘的作用;三是起到遮瑕的作用。
首先,从建筑力学的角度来看。从金钟山1号墓[8](图2)和紫荆山1号墓[9](图3)中可以看出,藻井的“井”字造型是承接在四坡顶的内部顶端,屋顶四坡转角处的椽子相交于左右两点,在纵向上通过榫卯互相勾连,达到平衡,此时藻井的方口井造型在横向上起到了作用。整个方口井被划分为三个小单元,左右两边是斗四形式,中间是仿木结构,各单元被分割成若干个小三角形。众所周知,在结构力学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藻井的这种形式使得整个屋顶在横向上有了连接,屋顶不会因为顶部的压力而向下塌陷,某种程度上大大的延长了古代建筑的使用寿命。
图2 金钟山一区4号墓 侧室顶部藻井结构
图3 紫荆山1号墓 中室顶部藻井结构
其次是避尘和遮瑕的作用。在藻井各横木之间是用枋板填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面,因为在古代建筑的顶部,通常铺设由泥灰和桐油混成的粘合剂,在凝固后会有大量的灰尘脱落,此时的藻井结构在底部正好能起到承接的作用。此外,在避尘的同时还能起到遮瑕的作用,由于顶部各结构的穿插咬合,使得屋顶所有接口置于屋主的视野之下,出于美观的需求,藻井随之应运而生。
就藻井中的人文观念而言,具有人文观念的藻井纹饰是随着藻井的实用性逐渐出现的。首先,就其文化素养来看,在汉代的文化体系内,莲花因为是水生植物而被赋予了灭火的特性,因此在建筑顶部的藻井中使用莲花纹,这在人们的观念上能起到灭火的作用。在汉代的早期墓葬藻井中也有莲花形象,如天台山1号墓[10](图4)、紫荆山1号墓(见图3)中,方口井的下端雕刻有一朵半开的莲花。这样的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图钉”,因为方口井的连接处是用榫卯连接的,“上小下大”的卯钉可以更好的承接住来自屋顶的压力,而多出来的卯头则出于审美的需求被雕琢成具有灭火作用的莲花。
图4 天台山1号墓 石龛顶部藻井结构
其次,就其宗教信仰来看,在汉代成熟的宗教体系下,死后长生的意愿以莲花纹为载体出现在墓葬藻井中。人们就依据莲花特性将人文观念与之结合,衍生出与生死有关的宗教观念。如因其夏开秋败、年复一年而被认为是生命的轮回,能引魂升天;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而被认为是圣洁的代名词,在墓葬中能净化灵魂、驱除邪祟。到了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各类装饰图案增多,引魂升天的媒介也变得多元,如日、月图像,这在坟台嘴1号墓中室顶部藻井中可以看出,左右两侧直接绘制了日月的形象,此时还未有日月神的出现。
最后,就其审美观念而言。从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来看,都遵循了“对称”的布局思想,因为对称使得建筑能传达出秩序美。这种对称不是简单的、死板的对称,而是一直相互呼应的、动静结合的对称,如徐州汉墓的莲花藻井,莲纹是静态的,而周围的鱼、鸟、水波是动态的,这种一动一静的结合使得整幅图生动了起来。这样的对称美能极大的展现出藻井的形式美,使得整个莲花表现出张力与艺术魅力,表明了世人对这一纹饰的喜爱,采用艺术化手法对这一纹饰进行加工处理,虽然与现实中莲花存在些许差异,但这种处理手法使得莲纹更具美感。
4 总结
总的来说,墓室中藻井所体现的人文观念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一过程中佛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人们从先秦两汉时期较为矇昧的观念逐渐过渡到理性时代,由对死后追求精神不灭转变为积极主动创造来世的景象。作为结构部件,在早期能起到加固结构、避尘、遮瑕的作用,随后在宗教思想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影响下,开始被赋予了人文观念,便有了藻井纹饰的出现,逐渐与“灵魂长生”相联系,纹饰也逐渐摆脱了质朴的状态,逐渐随着审美思想的发展而开始走向艺术化,从而构成了墓葬中丰富多彩、极具文化意味的藻井艺术。■引用
[1] 姚圣良.先秦两汉神仙思想与文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9:8.
[2] 樊光春.西北道教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7.
[3] [日]窪德忠.道教史[M].萧坤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6.
[4] 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与地方政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49.
[5] [清]陆陇其.读礼志疑(卷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4.
[6] [汉]戴圣.礼记(卷五)[M].北京:中国书店,1984:150.
[7]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著.三台郪江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54.
[8]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著.三台郪江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8.
[9]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著.三台郪江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70.
[1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著.三台郪江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6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