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科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注重导语的设计工作,如果导入环节设计充分艺术性,将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认识到结束语的重要作用。结束语主要就是指课堂教学即将要结束后,教师通过总结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全面汇总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文章写作时,基本都是开头响亮,而结尾需要有韵味,充满艺术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结束语,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知识,回顾本节课的所学,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影响。
1 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性结束语使用的重要作用
1.1 概括的作用
艺术性的结束语,能够在梳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同时,总结出教学中的规律与本质内容。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结束一堂课,是具有一定好处的。在语文课堂中,包括了多个阶段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视觉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与延伸。原本所学的分散与孤立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都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与分析,描述了一些生动的案例,形成了完善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使学生知识与技能发生内在的变化[1]。1.2 强化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艺术性的结束语,彰显教学主题与训练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明显的目标,每个知识点与技能,都在小学教学大纲指导下顺利开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强化学生的重点技能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内容的熏陶与感染,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1.3 启智的作用
教师通过艺术性的结束语,实现了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灵活运用现有的知识与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探索与学习,掌握一项新技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影响。所有学科教学的本质都是为了启发学生的心智,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好思维的启发,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课程即将结束后,可以带领学生整体性地复述所学内容,并且设置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小学语文课堂结束语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内容枯燥,缺少生动性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将精力放在了前半部分的教学中,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而在课堂即将要结束时,不知道是时间比较急迫,还是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结束比较匆忙。基本都是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下节课再进行下一部分的学习”作为结束语,还有一些教师以“时间不多了,同学们下课吧!”作为结束语。这样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任何意识,无法调动小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兴趣[2]。2.2 语言繁琐,不够精练
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因为刚刚进入到工作岗位,所以在教学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将所有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在结束语设计时也是过于复杂。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演讲,学生早已经失去了兴趣,只想赶快下课出现玩耍。如果结束语过于复杂,将会对学生起到反作用。2.3 生搬硬套,过于形式化
虽然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结束语的重要性,做了准备工作,但是基本都是选择一些名人名家的句子,或者在网络上寻找一些优美的结束语,虽然听起来比较优秀,并没有融入教师的真情实感,导致无法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束语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发挥出对应的优势。3 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性结束语设计的基本原则
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应的结束语也应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基本原则,做好小学语文结束语的设计工作。首先,新颖性原则。小学生喜新厌旧的求异心理比较严重,所以教师应当每堂课的结束语都存在一定的区别,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对教师的结束语充满期待,避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其次,趣味性原则。学习兴趣作为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地设置结束语环节,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比较常用的包括了游戏、故事、表演等方式,使课堂结束环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最后,贴近性原则。贴近主要就是指结束语设计能够贴合文本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不能偏离教学中心。除此之外,结束语设计还应当贴合学生,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与认知能力,不能盲目地求高,而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3]。
4 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性"结束语"的设计策略分析
4.1 画龙点睛
在五年级上册教学《慈母情深》一课的过程中,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对应的真实情感设置艺术性的结束语,保证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所具有的情感。在艺术性结束语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通过阅读《慈母情深》学生们可以发现:母亲每天工作都是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母亲每天工作都在几十只的灯泡炙烤下;母亲每天弯曲着瘦弱的脊背不顾会如何僵硬疼痛。
在阅读《慈母情深》一课的过程中,母亲把握每分每秒工作中,别耽误妈妈干活;母亲果断塞钱那句“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数落我的那句“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因为文章中充满作者的情感,所以在阅读中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整个文章有形、有声。在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教师将感情融入其中,更好地彰显出文章所具有的艺术,学生能够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去报答自己的母亲呢?
教师在艺术性结束语设计后,直接引导深入挖掘与探索文章中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魅力,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熏陶与感染下,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现实中可贵的亲情。在教学结束后,整个教学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渲染了教学氛围[4]。
4.2 诗情画意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文化内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当通过艺术性的总结,使学生们学会诗意地栖居,并且引导学生们尝试着利用诗词作结,保证整个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自己写关于祖父的文章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其作为本节课学习的结束语,其中有本节课的读后感,也有对文章的学习感受。通过艺术性的分析,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回想着自己与祖父的情感,并且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又或者在六年级下册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诗作结,使教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保证贴合文章的作风与内容。比如,日子匆匆如流水,无声无息,不再回转,日子匆匆如烟雾,不留痕迹,人生不虚度。
4.3 情境升华
在语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或者情感去感化学生。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在欣赏课文优美句型后,教师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配上对应的音乐,使学生置身在其中,沉醉在学习情境中,在这一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的心灵都会得到净化。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教学《草原》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去感染与熏陶学生:整个文章学习已经结束,其中介绍的广阔草原的神奇画面,草原人民的深深情谊、蒙汉两组的血肉情谊。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语言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美好的画面[5]。通过一些艺术性的语言结束,虽然看起来比较平常,但是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更好地发挥出教材所具有的文字魅力,学生的情操得到一定的陶冶,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4.4 推进高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当设置一个高潮,直接将学生带入到全新的境界中。而课堂教学中高潮设计与小说高潮相同,可以放在结尾,作为结束语。教师通过结束语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课文真实情感,通过一些觉悟性的结尾,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西门豹治邺》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了西门豹惩治巫婆与官绅,带领百姓们开渠。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掌握了西门豹的为人,通过对知识的深入分析与讨论,整个教学走向低潮,最终直接结束,无法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分析一下有哪些办法能够破解迷信,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学氛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言,总结出不同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6]。由此可以看出,将高潮设计在下课之前,学生们意犹未尽地讨论,将会促使整个教学的质量显著提升。
4.5 设置悬念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应当实现阶梯式的引导,掌握教育技巧。课堂教学结尾也需要像文章结尾一样,设置一个悬念,使学生展现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针对这一故事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学习。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教学方式,保证能够取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7]。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深入分析与回味,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探索。5 结语
根据上述文章叙述,在当前教育全面改革与创新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求显著提升,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提升对结束语设计的重要性。在这简短的几句话中,能够实现承上启下,强化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以及彰显主题的教育功能。如果缺少结束语,整个课堂教学将会失去一定的有效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目前结束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省,秉承着结束语设计的基本原则,保证设计出艺术性的结束语内容,发挥出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成果。■引用
[1] 冯兴慧.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C]//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1:772-773.
[2] 刘子兴.结句当如撞钟——谈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性“结束语”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7(3):38+83.
[3] 吴育莹.语用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改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5):193-195.
[4] 李虹,王欣萌,刘苗苗,等.小学语文教科书生字表选字分析与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6):104-109.
[5] 李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2(8):181-183.
[6] 何琼.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西部素质教 育,2020,6(9):153-154.
[7] 周华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3):58-5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