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不仅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经历与感悟,是他们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之一。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不少优秀的绘画作品,它们的绘画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大体的绘画创作过程大同小异,从自然中获得新鲜的感知与体验,从而孕育创作的生机。
郑板桥曾在一幅画的题跋中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1]”
“眼中之竹”就是所谓的“表象”,是竹的自然形态,自然竹本身就具有某种使人感到自由、愉快的素质从而诱发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胸中之竹”就是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
“手中之竹”则是组织意象、形成“意境”,构成作品的过程,即对胸中之竹的艺术的再现。
从这一句话中,也可以看出郑板桥十分重视对自然的观察,对竹子的形态、气质了然于胸,以真切的感受来萌发画意。
故而说,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其实就是观察感受、酝酿构思到落笔成型的创作过程。由此联想到自身的绘画学习,将整个画创作的过程归纳为:美的发现和感知、美的提炼和酝酿、美的创造与加工三个部分。
当然,在绘画创作之前,最需要明晰的是创作的目的。创作的目的是多样的,可以是对自然的表现,也可以是对一个哲学问题的思考。所谓对自然的表现,不是单纯对自然景物的复制与粘贴,它是对现实视觉的一种真实再现,却没有办法做到精准复制。这也是为什么随着照相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依旧需要绘画来完善精神生活,绘画创作是一项精神生产活动。
1 美的发现和感知
很多人觉得,创作是天才的表现、直觉的表现、潜意识的表现、梦的表现、幻觉的表现……不否认在创作中的确需要一定的特殊才能,美术史上也出现过个别天赋异禀的璀璨明珠,但不得不说的是,众多大师的艺术才能皆是后天丰富的生活实践和他们不断的几十年如一日的艺术实践中所成就的。例如郑板桥,江馆清秋时,晨起看竹,发现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此时的他就已经在美的发现和感知中了。在研究郑板桥独特的艺术创作见解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儒林外史》中的“王冕画荷”,而“王冕画荷”的故事恰是发现、感知美的一个例证:王冕在湖边放牛,雨过天晴后,日光穿过云层,照耀得满湖通红。湖光山色,分外秀丽。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他由此萌发画意,道:“我何不自画他几枝?”他拜自然为师,以实物为伴,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故而说自然之美是人悟出艺术美的契机。莫言也曾分享他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沿着河堤,迎着月光,一直往前走,一直到金鸡报晓时才回家。他在地铁站看到了一个妇女为双胞胎哺乳,由此而产生了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构思;在庙宇里看到壁画上的六道轮回图,由此产生了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主题架构。无论哪一个职业,画家、设计师、摄影师还是作家,都在自然中对周身事物有了美的发现和感知。
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临摹、模特写生、风景写生、艺术采风等阶段,临摹是对绘画技艺的简单掌握,它不具备对画面思想内容、形式语言和色彩的思考,仅仅是对绘画前期的一种“准备”,而绘画技艺是创作元素之一,可以将它与才华和能力画上约等号,同时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支撑,它的重要性体现在高超的绘画技艺可以使绘画创作作品中的元素——色彩、造型等都是高水平的,但绘画技艺是没有“最高”的说法的,它始终可以进步,可以追求更完善的境界;对模特的写生是为了在人物绘画上更好地观察人体结构、皮肤质感以及人物神态的表现,风景写生则是处于自然中,感受风光,写生是对现实世界的经验积累,通过写生,培养观察的自觉性,并掌握绘画的规律,在此同时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而艺术采风是创作中无法缺少的一环,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会给十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美存于大千世界之中,需要去寻找一个令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这种“感觉”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寻找心动之处,那些吸引人的、有趣的都是创作前有意义的积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种美的发现是需要用心地、认真地去不断体验的,方法多样,例如可以用手机拍下照片,所有都可以记录下来,回头可以细细揣摩那些照片,但不得不承认照片是永远也无法替代眼睛的,身处自然中,方能看到美景之美美在何处。
2 美的提炼和酝酿
在发现美后,美术家们不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对自然万物的感性的认识中,仅靠着眼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受是不够的,还要升华到对审美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当艺术创作的冲动产生时,创作者在自己的审美基础上,在脑海中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加工和改造。它会保留在生活中发现的那些美好事物的生动和具体,又与之不完全相同,它会比原来生活中的事物更加鲜明,更加概括。其实,在创作者一眼瞥见一处优美的景致,就有可能在对美的感知的同时,完成作品的构思,也就是对美的提炼和酝酿。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说在开始运转活动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思路都会纷纷呈现在眼前,要在没有形成的文思中孕育内容,要在没有定型的文思中雕刻形象。文学与绘画,道之同源,多可互通。美术家要在杂乱无章的构思中把那些无序的念头整理得中规中矩,要在众多景致中去刻镂那些尚未成形的艺术形象。这个环节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却是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以笔者自身的采风为例,当笔者看到校园中的一棵树,树上的青苔让笔者想到了岁月,那么在创作中,就将以岁月为主题,围绕着所看到的那棵树包括树上的青苔进行下去;笔者注意到了树旁的人,独处的人以树为友,孤独矗立的大树安静地陪伴着人,他们互相陪伴,引以为知音;我还偶然间看到了树上奔跑的小松鼠,树是他们的家,他们无忧无虑,肆意奔跑,这一幕是不是充满了童趣呢……有了这些想法,需要将它们简单勾勒,单单一个想法是无法支撑起画面的,需要分析自身所需要的作品的本质和组成部分,再对自身的各种想法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所有的工作都以将自身的想法具体化到有了视觉上的画面呈现为目的。这也是草图、底稿的辅助作用,在草图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初次构思时没有注意的问题,有时,它甚至可以被另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完全取代覆盖,也可以说是一个试验的过程。至此也就完成了整个创作过程的构思部分。对构思的深思熟虑能够减少返工、修改,并且对未来的绘画质量也有积极影响,使其避免偶然的、没有表现力的细节[2]。
3 美的创造与加工
没有美术的传达,不把头脑中的“意象”表现出来,那么之前的一系列构思活动就会失去它的意义。画家通过自己的手,用笔墨将“胸中之竹”固定下来,画在纸上,使其他人可以直接通过视觉把握创作者的构思。美的创造,是在美术家最后完成作品时才真正结束,在传达的过程中,意象仍在或大或小地被修改、充实和完善着。美的创造环节简单理解来说就是画出一张最终作品,这是非常考验艺术家专业能力基本功的时候。艺术家要时时刻刻了解和研究各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而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随着时代发展和人才的不断出现都在持续发生变化,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所以很多时候,老师教导学生要多去看看画展,或者利用课堂时间一起欣赏大师作品,若进行临摹作业,那么会要求学生一定要找美术史上有名有姓的艺术家的作品等,这些行为都在为学生进行好的艺术创造打下基础。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上面所说的技法。史上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创作的过程就仅仅是表现的过程,是线条、色彩、笔墨、布局、章法等技巧。这样的创作者身上就会有一种“匠气”,体现在离开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去单纯追求艺术表现的技巧,为技巧而技巧,甚至“玩弄技巧”,实际上也就失去了艺术技巧的最原始的意义;也体现在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和艺术的独创性上,有些画家江郎才尽,脱离自然,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比如清初“四王”的山水画在山水画创作上就一味提倡笔墨技法,一味模仿古人,完全撇开了对现实生活、对真山真水的审美认识[3],他在笔墨布局方面也确有成就,但比起石涛的作品,就缺乏生气和新意;明代李梦阳等人发起的复古运动,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至出现“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问题。当然的,形式技巧也是创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若撇开形式只讲内容,那这就是粗制滥造的低劣作品,也算不得真正的创作。
我们不妨再往深处想想,一幅作品的创作在兼具技巧形式和内容之后就可以了吗?真的如此简单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美术家常常为了准确地捕捉头脑中的审美意象,要经过多次构思、创造、再构思、再创造的反复过程。这就使得构思与创造二者之间统一不可分割,相互渗透。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歌德写《浮士德》延续了六十年,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用了四年之久,安格尔画《泉》用了三十六年,直到去世,还在不断修改……艺术史上不断修改创作的例子举不胜举,可见创作是一个异常艰辛的精神生产过程。艺术家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现于作品之上,流露出最真挚的情感。艺术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与成长,绘画的材料、形式语言都是多样的,无论是用线条还是用色块,或是用图形,这些种种都是艺术家特有的语言,丢勒的线条、佐恩的线条、凡·高的线条、埃贡·席勒的线条各不相同,不同的艺术家有着自己不同的绘画语言,相同的只有对于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的表达[4]。这也是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不熟悉眼前之竹,便很难有胸中之竹;而不断观察的结果是胸中之竹不同于简单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必然要早于运笔之前的手中之竹,这是基本规则;艺术创造的妙趣在不泥古法、出于格外,使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它不是竹的自然形态的“复印”,而是创作者对竹的“神理”的某种妙悟,其中渗入画家的人格、个性等,这就是造化的生机赋予创作者的一切。无论是写生或是创作,艺术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产生的想法也不同,在作品中表达的含义、抒发的情感自然也不同,有可能随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变迁、心情的好坏随时发生改变。艺术表达是多样的,绘画的创作是自由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全新的思想展现,遵从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获得更快乐的精神情感体验。■
引用
[1] 郑燮.题画:竹[M].郑板桥集.扬州:广陵书社,2011:154.
[2] 郑光旭.绘画创作的目的、方法和过程[J].美术观察,2022(11):108-113.
[3] 史河.论艺术想象力与绘画创作[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2):49-50.
[4] 王鑫林.对绘画创作中内心情感表达的探索与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10):18-2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