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职业教育传承聊城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模式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4625
□王义东/文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依据黄河流域非遗特点、发展规律及目前职业院校传承的现状,引入黄河非遗项目,推进了教师团队建设、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改进,致力于探索出一条突破非遗传承发展局限、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在推动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承担起聊城黄河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特殊使命的有效路径,促进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

1 传承黄河非遗是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1]”黄河,深植着中华民族最原始和最深刻的文化根脉,黄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最具活态的历史记忆。而聊城处于黄河下游,当地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正是黄河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促进聊城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是近几年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顺应时代变革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符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2]”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职业的人”,提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合一,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又要与人的全面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等紧密相连。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融合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推进职业院校学生人文教育及职业精神的塑造,有利于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特色”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开拓发展领域和生存空间,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 聊城黄河非遗传承中的现实困境及其在职业教育传承的可能性

聊城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多元的:一是城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导致聊城黄河非遗逐步成为“低势能文化”;二是对聊城黄河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大多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度不高及文化主体缺失;三是黄河文化生存的大场域衍生了蔚为壮观的非遗财富,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传承人的流失与断层;四是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核”的传承方式受限,欲构建从情感到技艺、从精神到项目、文化到实践、现实到虚拟、民间到校园的多维传承的局面是其急需解决的最大困境。

  结合以上聊城黄河非遗传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教育是解决目前聊城黄河非遗传承困境的最优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强调,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要加强本土非遗文化传承,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非遗传承效果不尽人意,传承非遗流于形式,效果甚微;高等教育中多数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感不强,且只传承那些经过筛选或处理后的文化,结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造成非遗的零碎化甚至变味。相比之下,职业教育较好地解决了非遗教育传承中的现实困境:它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具有技能性、地方性和灵活性等特性,恰与非遗的技艺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相吻合。而且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产教融合平台、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培养非遗传承人方面优势显著。因此,聊城黄河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互动的耦合效应,是聊城黄河非遗传承的理想形式。

3 职业教育传承聊城黄河非遗的路径模式探索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思想,结合现实状况,审视职业教育传承聊城黄河非遗文化的实际境遇,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传承平台三个方面探索职业教育传承聊城黄河非遗的新路径,为各地职业院校提供借鉴。

3.1 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非遗

3.1.1 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编写非遗教材是黄河非遗融入职业学校教学的必要途径。职业学校可通过讲座、公共课、选修课等方式学习非遗校本教材,让学生走近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黄河非遗在职业学校中得到传承。在编制地方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职业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寻找不同专业学科教学与黄河非遗传承的结合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接受能力等出发,开设相应的非遗特色课,将黄河丰富的非遗文化改造成适宜不同专业的知识点,从而编写适用于不同专业的非遗校本教材。依托职业学校的系统的非遗传承教育,可让更多职校生成为社会非遗传承的储备力量。

  3.1.2 与时俱进,开设非遗课程

  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是非遗融入日常教学的必要依托。构建非遗课程体系需采用附加的方式,采用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实施途径,满足非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需求,紧扣时代,坚持文化发展理念,精选优质课程资源纳入职校课程资源开发体系之中。同时应配以多元可调整的课程评价标准对标课程开发,对非遗特色课程进行评估与改进。聊城黄河非遗被打上了地域烙印,具有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课程内容上,可将历史名人、传统文化理念、经典故事等相关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将运河文化元素融入东昌葫芦、木板年画,将龙山文化与茌平黑陶相结合推出作品,将时政热点同聊城剪纸相结合等。通过创新特色专业课程,让职业学生学习掌握符合就业需求的非遗技艺,为黄河非遗的传承充实更多的人才。

3.2 壮大师资队伍

为进一步做好聊城黄河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亟需壮大黄河非遗师资队伍。做好“三个结合”,即非遗传承人与教师相结合,班级教学制与传统师徒制相结合,静态文化表象与动态精神内核相结合。

  3.2.1 非遗传承人与教师相结合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承载着传统技能的精髓和核心经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到,非遗是“世代相传”的。历经千年非遗仍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延续。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引进非遗传承大师参与专业建设,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氏烹饪技艺项目传承人高文平,与烹饪专业教师搭建专业教学创新传承团队。

  3.2.2 班级教学制与传统师徒制相结合

  教师要和非遗传承大师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打造非遗数据库和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微课、精品课程等教育资源,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为培养非遗传承人提供学习资源。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授课制与传统师徒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营造教师兼师傅、学生兼徒弟、实训基地兼作坊的教学环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氏烹饪技艺融入烹饪技能,将“义安成”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3.2.3 静态文化表象与动态精神内核相结合

  聊城黄河非遗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65项、市级非遗项目261项、县级非遗项目998项,如此浩繁的非遗项目,需要在静态文化的基础上,深入社会生活,使非物质文化得到持久的活态传承。朱谦之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生活各方面的表现”[3]。任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生活”永远是文化固有的特质。所以,非遗传承队伍的壮大需要沉浸到本土的生活中去。

3.3 搭建“四个平台”

3.3.1 建设黄河非遗传承基地

  建立非遗文化博物馆、非遗文化市集、非遗研习基地、非遗技艺传习所等,将非遗文化推进到校园。2022年,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其中涉及到的聊城黄河非遗项目有柳林花鼓、东昌府木版年画、金氏古筝、临清龙灯。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氏烹饪技艺项目传承人高文平为高级讲师,成立了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传习所,高文平老师负责的传统烹饪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已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首批名单,将非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引入课堂,学生在掌握基本烹饪技能的同时,传承并发展了高氏烹饪技艺。

  3.3.2 开展黄河非遗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举办非遗文化体验会。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在校图书馆举办有关聊城剪纸的非遗文化体验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沉浸式体验家乡剪纸的无穷魅力。

  二是开展研学活动。2022年9月20日探访了聊城地委专署旧址,在展销区调研非遗的销售渠道,在体验区沉浸式体验一些非遗的制作,如东昌葫芦雕刻、东昌叶雕、木版年画、剪纸等。在10月28日聊城市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前往聊城天香酿造博物馆参观研学,“零距离”接触非遗项目,激发了学生对保护和传承聊城黄河非遗的热情和兴趣。

  三是参与非遗展演活动。高文平定期带领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聊城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巡回展演,足迹遍布社区、学校、酒店等。2022年11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礼仪志愿服务队,在旅游管理系老师的带领下,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国家级博览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近距离感受非遗项目之美。

  3.3.3 拓宽黄河非遗销售渠道

  面向职校校园的非遗销售渠道主要是对校园文创产品的开发。非遗的校园文创设计要总结利弊,结合目标人群的特点及偏好,融入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还要将实用性、美观性和创意性结合。比如,可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打破创意瓶颈,进行非遗产品的视频制作、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在后期营销推广中,采用“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紧跟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打开知名度,线下如DIY体验式营销让目标人群(职校师生及非遗爱好者等)走进创造,亲身感受非遗文化创新的魅力。如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的烹饪专业进行琉璃丸子的制作已走进校园餐厅窗口进行“非遗美食”的传播,目前,负责此项目的师生依托面向职业学校的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向电商方面进行营销拓展,打造“云端非遗”销售模式。

  3.3.4 拓展黄河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在培养黄河非遗传承人过程中,要立足聊城黄河非遗项目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等层面,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方联动、协同培育非遗传承人才,即建立起政府主导、学校承接、行业企业参与、多媒体宣传促进的联合培养传承人的模式。政府可在财政投入、考核机制等方面对非遗人才的培养发挥政策引领的作用;职业学校可在政府推动之下探索建立非遗项目专业化职业教育体系,制定传承人培养计划;行业协会、企业可参与打造集非遗项目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一体的孵化平台;网络媒体、电视台等加大报道与宣传,扩大黄河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使社会普遍认可非遗传承人培养项目,调动社会、市场、政府在非遗传承人培养中的参与热情。■

  引用

  [1] 田学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N].学习时报,2021-02-05(001).

  [2] 孙静松.“非遗”工艺的传承发展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8(9):133-136.

  [3] 王中江.守望智慧的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