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扩招升格的浪潮中,如今的民办高校已经进入质量提升的新发展阶段,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着新的起点,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则成了重中之重。《孝经》中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提出音乐是净化社会环境、塑造人格的手段。红歌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价值、教育价值不可估量。民办高校通过对红歌文化资源的挖掘、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办学品质、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文化软实力可以理解为区别于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硬件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能力。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文化软实力也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内在力量。红歌文化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思想引领、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蕴含着很多催人奋进、敢为人先爱国主义与革命文化精神品质,红歌文化能够渗透可以将智育、德育与美育统一起来,有利于落实五育并举与素质教育,进而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1]。
1 红歌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教育意义
“红歌”从字面上看即红色歌曲,从广义上讲,红歌是体现无产阶级精神的歌曲,自共产国际诞生以来,弘扬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从狭义上讲,红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们进行革命抗争、争取民族解放、引领人们走向新生活时产生的积极歌曲。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体现着强大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红歌的创作手法简洁明了,歌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每一首流传的红色歌曲,被无数人演绎,被无数人传承,在歌者们即兴演唱的磨练中变得越来越精练和成熟。红色歌曲的艺术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
(1)鲜明的政治立场。红歌歌曲大多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来自人民的切身体验,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情感体验。(2)广泛的群众基础。红色歌曲植根于人民,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歌词直抒胸臆,紧密结合时代生活,旋律优美易于传唱。(3)深厚的历史渊源。红色歌曲所产生的年代代表了其独特的历史性,表达了当时仁人志士英勇奋战、保家卫国的热血气概。(4)多样的歌曲题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由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历史也不尽相同,民族音乐中的多样性也在红色歌曲中尤为突出。
2 郑州市民办高校红歌文化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
红歌文化资源在民办高校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一定的困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红歌文化应用力度偏低, 使红歌资源挖掘缓慢。虽然,该校已经对红歌文化资源进行了应用,融入到校园软文化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对于大部分红歌文化应用率不高,基本都是现代歌曲较多,对红歌文化资源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高。虽然,在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融入了部分红歌文化资源,但能起到缅怀先烈丰功、倾听时代召唤、传承革命精神作用不强,除了国歌之外,日常中的主题活动日应用的比较少,甚至没有。(2)当代大学生在红歌文化资源应用形式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面对红歌文化资源对自己的成长是否有价值、当今时代背景下学习红歌的必要性、是否有必要创新活动形式等问题,大部分学生持积极态度,少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红歌文化的了解程度较浅,甚至表现出生疏、淡漠的状态。(3)教师弘扬和传承红歌文化资源覆盖面传播率不广[3]。教师在教学实践用应用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对音乐专业的高校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对红歌应用率比较低,甚至不应用,使红歌文化资源传播载体建设比较薄弱。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体,是高校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社团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专业引领不到位,造成红歌文化资源在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 郑州市民办高校红歌文化资源应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民办高校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理念不够明确
虽然“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总体而言,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会亲自担任校长,或者由他任命的院长负责管理学校。与普通公立高校相比,部分民办高校对“文化软实力”不够重视,认为学生主要来学习知识和技术,只注重学校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从而忽视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3.2 主流音乐元素对红歌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不仅加快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且加速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主流音乐元素如流行歌曲、嘻哈音乐等在给人的视听冲击要高于经典红歌,而这也恰恰迎合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的喜好。流行音乐以其时尚、娱乐的优势,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但拜金主义、悲观主义等音乐色彩也随之渗透,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加之目前主流媒体对于红歌文化的推广空间、形式创新有限,大学生接触的机会也随之减少[4]。3.3 学校对红歌文化资源应用重视率低
高校对红歌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应用程度不够,导致红歌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同时,对挖掘出来的红歌文化资源应用不到位,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不够到位。民办高校为了迎合学生喜好而侧重于开展文化娱乐性活动,没有结合教学大纲,对红歌文化资源进行创新,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进红歌文化资源应用,对红歌文化教育形式以及方法不当,导致红歌文化效果发挥不明显。4 红歌文化资源应用于民办高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创新策略
4.1 举办大学生合唱比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红歌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学生,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充分挖掘红歌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利用本校资源开展丰富的合唱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等,开展贴合主题的红歌合唱活动,在合唱活动中选取耳熟能详、精神充沛,具有高度进取精神和英雄气概的经典红色歌曲,如《我的祖国》《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深入人心的民族气节,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节目在排演过程中会加入情景表演等环节,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思想的升华。另外,红歌合唱中突显民族气节、感人至深的朗诵、口号等元素,对于提振精神、鼓舞人心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开展红歌合唱的过程中,无论是合唱队员,还是台下的观众在情感上都会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在合唱这种气势恢宏的艺术形式中,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5]。4.2 举办校园歌手大赛,鼓励学生“红歌新唱”
红色歌曲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红色歌曲的广泛传唱可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更好地付诸实践,为民办提升文化软实力工作注入音乐活力。在歌曲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民办高校可以利用红歌主题,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手段,开设与其相关的系列讲座和各类有关红歌的比赛等,对弘扬革命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展示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正是传统红歌中的庄严性与历史感让新一代大学生不能像老一辈人那样在红色歌曲里产生共鸣,于是我们需要在关注红歌本身所具有的革命价值、历史价值以外,还要深入挖掘它的可欣赏性和时尚性,用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去推广和普及红色歌曲。同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倾向和精神追求,开展红歌新唱、创新红歌演唱形式、举办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动,都是对红歌德育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新媒体的出现,为红歌传扬带来新机遇、新定位,也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形式。4.3 组建精品合唱团,开展“红歌艺术进校园”
通过开展“红歌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更专业的红歌演唱进校园,使音乐专业学生感受专业歌唱的体验,从歌唱声调、伴奏、演奏等多角度去体验,去掌握红歌唱法,使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找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可以跟校外的红歌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沟通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红歌演唱方式,红歌演唱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使专业知识应用更加充分。高校要高度重视“红歌艺术进校园”的质量、规模,充分利用好一年一度的传统纪念日,不定期开展“红歌进校园”活动,让音乐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合唱,找出差距。通过红歌艺术文化交流,借鉴和吸纳校外红歌艺术经验和做法,优化校内音乐专业设置,调整培养目标战略,调整专业课程,融入红歌文化,引入红歌元素,让音乐专业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的同时,掌握红歌文化、红歌艺术、红歌精神。
4.4 组建文艺演出队伍深入基层演出,加强校地合作
各高校要加强与各地负责文艺远处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监管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彼此之间和合作,充分利用文化下乡机遇,组建本校文艺演出队伍,把红歌文化、红歌资源融入到本校文艺演出队伍的演唱节目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歌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加强纠正不足的方面,使红歌艺术在艺术专业中得到释放和运用,让学生掌握更多红歌艺术文化,从而提高高校文化软实力,提升高校知名度,使高校形象传播到基层,使红歌文化再次传播基层,感受红歌文化内涵。比如:《走进新时代》《团结就是力量》《军民团结一家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红歌都是励志振奋的红歌文化,通过组建文艺演出队伍深入基层演唱,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学生感受到基层的乡土气息、丰富群众文艺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让基层单位通过倾听文艺演出队伍的表演节目,也感受到这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底蕴,培养质量和水平,把这种正能量的红歌文化再现给群众。民办高校还可以通过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或者中国传统节日、或者法定节日等不同阶段与各地合作,组建本校文艺演出队伍深入基层演出,让音乐专业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5 结语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文化的育人功能自古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有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精神,红歌可以体现和歌颂这种精神。作为时代的产物,红歌并没有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迁而消亡,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挥其文化和道德价值,让人们可以真正的口口相传,贯彻时代的主旋律。在民办高校创新红歌文化资源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开展红歌活动、创新演唱方式、创编精品红歌节目、拓宽红歌文化的输出等获得提高红歌文化资源的应用,能够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提升民办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引用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吴颂今.中国红歌汇:红歌经典600首(珍藏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 李颖.中国红歌的历史轨迹及其深远影响[D].太原:中北大学,2010.
[4] 朱燕聪.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红歌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9(13):51-52.
[5] 徐道平,张宗元.新时代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J]现代交际,2019(7):11-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