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自然之力的视觉美学——基于“两山”理念的艺术创作实践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4387
□黄桐/文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为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本文以自然观的角度提出自然之力的视觉美学观点及实践创作方法,试图以“生命”“共存”和“共情”视觉情绪引导的方式,提升人们敬畏自然之情与保护自然的意识。

  古往今来,人们依靠着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得以繁衍生息,逐步形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模式。因此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这些敬畏之情转化成为了以文本记录的神话、文学、诗歌、绘画等题材,以及祈求风调雨顺的祭司活动与表现节庆氛围的艺术创作等方式流传至今。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这些基于自然观的创作题材与表现形式,也说明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互生互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的平衡被人们所忽视,植被的破坏、水体的污染、生物的濒临灭绝,甚至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这正是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察时,谈到艺术作品的美时强调,应要发挥出艺术创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更多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让艺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并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以艺术方式铸魂与引导思想[1]。在党的二十大中持续强调了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进而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与愿景。良好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艺术创作中更应该突出自然的秀美、波澜、神秘等特性,通过更加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及共生意识。因此基于我国“两个百年”奋斗的目标,有必要以自然之力的视角进行艺术作品的持续创新与实践性研究。

1 自然之力的视觉审美观

1.1 自然之力

人们对于自然之力的理解往往趋向于自然生物本身的生命力与自然灾害来临时的破坏力。自然的生命力代表了生存的延续,而自然的破坏力代表了生存的毁灭,虽然都符合自然之力的特征,却形成了不同语境下对的立面。我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在“宇宙与我们的存在”的演讲中曾解说“宇宙中不存在时间,时间就是运动。”这一概念,根本原因在于自然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以对立面的角度发生着运动,其细微变化人的肉眼无法察觉。因此,这些大自然中细微的运动就形成了如“蝴蝶效应”一般的自然之力。例如:微风吹过秋叶的叶脉根部脱离树枝,受到空气的浮力缓缓飘落,在空中形成了旋转、飘荡、滑落等姿态。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废弃厂房的铁门锈迹斑斑,即使没有生命的铁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也会被铁锈不断的腐蚀。正如同由美国Christopher Rowley执导的《人类消失后的世界》(Life After People)中的画面场景,自然之力在不断吞噬着人类所建设的文明,占据着城市居所,反映出了自然环境在无人类参与下的真实面貌。但从庄子“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只是在城市建设中干扰了自然之力下的真实面貌,这也导致了开始有越来越多城市的人群开始向往桃花源般的田园生活,去感受自然当中的鸟语花香,去倾听潺潺溪水与蛙鸣,去欣赏四季斑斓的色彩。

  为了在艺术创作的表达上能够深入观赏者的内心,以视觉审美的角度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对自然之力的理念进行阐明。自然之力的创作理念是非人为干预下自然环境一个或多个元素,因其自身内部运动而产生的视觉变化,其状态是以偶然的形式进行展现。因其具有偶然性的特质,根据图形语言能够创作出视觉冲击力较强,并具有自然生命力的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其创作理念可转化为仿生学的设计元素,能够应用于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产品等多个设计专业领域,并起到触动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提升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意识的积极作用。

1.2 自然之力的视觉审美

“自然之力”(Powered by Nature),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挪威馆的主题,挪威馆的内部空间利用仿生学的方式,通过天然的木材与竹材相结合创造出15棵树的形状,并通过“树”与“树”的连接搭建空间内部结构,即达到内部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又形成了视觉错落空间,当人们穿梭于展馆当中如同漫步于丛林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就以自然观的方式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师法自然”的哲学观点[2],并为后人埋下了以自然观转化为艺术设计理论及形式美的契机。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的仿真飞行鸟,验证了当时的传统手工匠人以观察自然万物的角度进行创新与创作。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遗留的文物中,如:图腾柱、青铜器、玉雕、木雕等文物表面会有一些动物、植物、人物、水纹甚至云纹的装饰纹样,其纹样按其精细度可分为抽象型与写实型两种类型,雕琢工艺也因材质的不同产生了多变的工法,纹样图形在手工艺人及画匠的手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不仅具有形象的美感,也赋予了纹样的象征意义[3]。因此以自然观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与人们视觉审美的关系源远流长。

1.3 自然之力的视觉审美对心理的影响

为了掌握自然之力的创作理念对当下人群视觉情绪波动的影响,并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分别选取艺术专业学生120人(男女各占60人),非艺术专业学生120人(男女各占60人),通过画面(波涛汹涌的海面、潺潺的溪流、平静的湖面)辨别的视觉体验法,结合语义差异法(SD)的方式进行视觉情绪波动的影响性分析。从视觉审美对自然之力的内心需求角度来看,无论是学过艺术相关专业的人群,还是未学过艺术相关专业的人群对波涛汹涌的画面产生的情绪波动较大,联想画面较多,能够直观的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潺潺的流水画面次之,与男性相比女性产生的情绪波动高于男性的情绪变化,正与女性柔情似水的性格相呼应。平静的湖面无论男性与女性所产生的情绪波动最低,有宁静致远的心理暗示,使得被观察者体现出相对舒缓的状态。因此可以发现动感较强的视觉画面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尤其自然元素具有动感的画面更能够快速形成人与画面心灵上的互动,进而产生不安的情绪与敬畏之情。

2 自然之力视觉审美的创作

2.1 自然之力创作元素的收集

美国设计理论学者克里斯托弗·威廉斯在《形式的起源》书中曾写道:“世界上最简单的真理和最具启发意义的灵感其实在门外:篱笆之外,丛林之间,甚至空旷的大街上,这些地方才是我们创造新事物的灵感来源。[4]”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应回归自然,如同老子所提倡的“师法自然”观。自然之力的创作元素更是要深入并体验到自然环境当中,感受四季之变化;感受植物的生长状态;感受潮起潮落的变幻莫测。这些创作素材有的是转瞬即逝的瞬间之美,有的是将随着时间流逝而形成的渐变之美,因此对于自然之力美的捕捉至关重要。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记录的工具进行创作元素的收集,如:手机的拍摄、手账的绘画记录、甚至像法国地理色彩学家菲力普·朗科罗对色彩分析时收集土壤、植物那样进行实物的收集。通过不断的挖掘与收集设计元素,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创作的灵感,还可培养动态美的视觉敏感度,更容易创作出具有生命力与张力的艺术作品。

  我们都熟知齐白石先生因画虾而闻名,画面中的虾活灵活现,线条流畅而饱满,能够展现出虾在水中的动势,至今无人超越。这都得力与他对生物的仔细观察,并了解其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反复练习的结果。正如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更是诠释对自然观察要与创作者的心境相统一,才能创作出更加真实与丰富的视觉画面。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记录的工具更加多样化,获取信息来源的方式也更加便捷。但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依靠非自身体验的方式获取外界信息来进行创作,因无法根据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获取场景的微观变化,更无法创作出与观赏者产生共鸣的作品。因此要创作能够与观赏者产生内心互动的作品,必须要对创作题材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总结。

2.2 自然之力创作的转化

创作素材的收集是艺术创作与创新的基础,所收集的创作元素往往是碎片化的,需要根据所要传达的意图与表达的心境,依据视觉美学及空间逻辑思维进行元素的整合与优化,将体感与视觉感官的感受转化为具象与抽象图形语言,并具有二维与三维的创作属性。梵高在阿尔给他的弟弟提奥写信说道:“我沉醉于工作之中,渴望能描绘出眼前的普罗旺斯果园,这里的每一棵树都盛开着,红色的是桃树,淡粉色的是杏树……美妙极了。[5]”在梵高的视觉审美创作表达中,通过对自然景色中星空、太阳、田野、向日葵等自然元素的领悟,通过艳丽的色彩及具有韵律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事物变幻莫测的理解与自然意境的热爱。因此自然之力的创作转化是基于创作者自身意境情感的表达,对自然界中的山石、水体、植被、阳光、微风、人与动物的动势及微观表情以概括的图形语言进行展现。正如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所创作的《山水·镜心》《连理》《抽象》等作品,作品中体现出了对自然环境色彩的概括,自然形态抽象化的表达,形成了印象派创作表现方式的新高度。具有将中国的哲学美与神韵转化成空间语言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曾在赵无极画展的前言中写道:“我觉得他的油画和石版画十分迷人,使我同时想起克利绘画的神秘和倪赞山水的简练,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无极是欧洲画坛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贝聿铭在苏州博物的设计中与赵无极作品所传达的视觉体验的自然意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中国的意境山水融入到公共空间形成天、地、人自然观的冥想境界,将“一步一景”的观景方式引入廊道空间,通过太阳光束角度的变化与室内空间形成运动的光影关系,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性。无论是在二维空间还是在三维空间的艺术处理,都离不开人对自然精神世界的渴求,也致使自然之力的创作转化形成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思考模式[6]。

2.3 自然之力创作的表达

设计艺术的创作活动,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改变了天然自然的基本形态的过程,是将自身的尺度和目的运用于物质对象之上、使其不断地满足自身的需要的过程,是通过劳动实践生产美的过程,总之,是人化自然的过程[7]。创作的过程也是对自然之力视觉美学的领悟的过程,如何根据创作者的心理意境,并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处理视觉画面的动感与空间层次至关重要[8]。按照视觉美学的角度对于自然之力的创作表达方式按照题材的自身属性,经过总结、归纳、抽取、概括、韵律、升华形成创作的主线。如草间弥生所创作的作品,通过概括的形态与色彩展现出自然之物的特征,并增加点、线、面在画面中出现的频率,增加画面的视觉韵律,创造出了即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活力的艺术作品。盐田千春的“不存在中的存在”创作理念将人们运动、思考、记忆、情绪等内在精神世界转化成了艺术表达的方式,通过穿插的线条表现人内心的波动,连接线条的实物船、钢琴、衣服、桌椅等代表了人精神之外的物质载体,构成了让人产生兴奋、压抑、恐惧等视觉感受,让欣赏者产生情绪的波动,进而产生共鸣。

  按照空间构成的美学角度对自然之力创作的表达应以肌理、色调、明暗、方向、遐想空间的方式进行创作,展现出自然元素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及自身特质。例如:安腾忠雄所创作的以自然观定义的风、光、水三所教堂,也是对这三种自然要素的提炼与升华。人们看不见的风由建筑“凹”型处理形成了藏风与聚风之所,直筒型的“风之长廊”与海平面相呼应,形成了风之入口,人们可以从空间中体验到海风擦肩而过的感受。人们抓不住光,通过“十字”型的墙体立面开口,将自然光引进昏暗的教堂内部,形成了光影流逝的舞台空间。水不光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还是创造意境美的一面镜子,水面的倒影、雨滴的波纹、风吹过的涟漪都能与人的内心产生心灵的互动,水之教堂正是利用了水与人的亲切感,创作出了意境优美的建筑之所。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在本土化建筑设计理念的阐释上也充分说明了物质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建筑所使用的一砖一瓦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感与历史记忆,通过对建筑表面视觉肌理的创造,对老旧材质的再次利用,能够使建筑延续对历史的传承,形成具有“记忆”场所。因此对于自然之力创作的表达首先应该秉持着对历史、人文、自然的尊重,其次通过对自然之物形态与动势的理解进行艺术手段处理,最后要结合当下社会时代发展之所需,融入引领精神的视觉审美升华。

3“自然之力”的视觉意境之美

3.1 自然之力的生命之境

自然之力的视觉美学首先就是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正是当今全球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命运共存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应该值得被更多人所探讨。《思绪万千》正是以自然与人类命运共存的背景下创作的作品,以海水作为创作的主要元素,通过观察海水在自然环境下产生的运动变化,形成连续性的视觉构图,直观的展现波涛汹涌之势(图1)。从宏观的角度来传达生命的力量,让人产生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从微观的角度以无数的浪花暗指地球上人类的个体,人类在自然界中显得是如此的渺小,洪波激荡正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环境一次又一次的警告。因此对于自然之力生命之境的创作方式应具有直观性与动态性,营造老少皆宜的视觉审美观,便于起到精神引领作用。

3.2 自然之力的共生之境

自然之力的共生之境要略高于生命之境的思想高度,生存并维持生命是基本,如何更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共生之境创作的出发点。如仔细观察自然界的风、光、水体运动后所留下的痕迹。这些依靠自然变化而形成的肌理与纹样,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美感,也是自然界对艺术创作者所提供的宝贵财富。《洪波之力·千里江山图》是依靠海水冲刷形成的自然画卷,附着于沙滩表面的黑色的深海磁铁矿构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一副宛如天开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图2)。通过自然遗留的方式来获取创作灵感,并应用于视觉艺术表现当中,既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自然之力的神奇,也能够培养大众人群欣赏自然之美的审美取向,进而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图2 作者作品 《洪波之力·千里江山图》

3.3 自然之力的共情之境

自然之力的共情之境是对艺术创作的升华,其核心应体现在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思考与联想。正如明代诗人顾宪成所描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画面,从诗词当中仿佛感受到“声音”就在耳旁回荡。当我们拿起泛黄的老照片,儿时的回忆便涌上心头;当我们听到怀旧的歌曲,便能感受时代已成过往;当我们回到破旧的老宅,生活的印记又历历在目。我们总是感叹时光飞逝,却未能好好珍惜,这都与人的怀旧心理密不可分。因此在自然之力共情之境的创作方式上,应更多关注到自然环境中的逝去之美,如:记录凋零、腐蚀、破损中的微观变化,并展现在视觉与空间的艺术创作中,达到引起情感波动的目的。《雪色天山》作品即在生活中发现墙体受自然环境影响而自然脱落所获取的创作灵感,传达出逝去之美的同时,引起观赏者更多的思考与联想(图3)。

  

  图3 作者作品 《雪色天山》

4 结语

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类文明的进步更应该关注生态的良性发展。自然之力的视觉美学是对可持续自然观的思考,更是以“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自然魅力的创作方式。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与载体虽然多种多样,但其价值取向更应该体现在所传达的内在精神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的本质是精神, 它永远高于自然界。”我们始终要保持向大自然谦虚学习的心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引领精神建设,也要通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传承与挖掘地域自然环境特色,以内在与外在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引用

  [1] 钟三屏.考察清华,习近平为何说到“美”?[DB/OL].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4-20/9459395.shtml,2021-4-20.

  [2] 张道蔡.“天人合一”与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4):48-55.

  [3]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形式的起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

  [5] 景雪竹.梵高绘画中的自然意象及其象征意义[J].文教资料,2010(26):110-111.

  [6] 邹跃进.让自然指引艺术——从王琰的艺术创作方式谈起[J].世界美术,2007,3(11):56-58.

  [7] 侯立平.从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的观点谈设计艺术创作中所应遵循的规律[J].艺术与设计,2008,11(3):11-12.

  [8] 赵志军.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理想和批判的标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24-2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