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是第十届创批社青少年文学奖的获奖书籍,其被评价为是一本典型的韩国式青少年文学小说。小说以“我”和少年“坤”为主人公,讲述了两个患有情感障碍的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相互治愈、相互救赎的故事。本文以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为支撑,着重分析研究“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进一步探究“我”和坤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深层含义,以及小说中蕴含的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和作品背后所暗示的更深层次的现实世界。
孙元平是韩国知名的小说家、电影导演和编剧。她在西江大学获得社会学及哲学学士学位后,又进入韩国电影艺术学院导演专业学习。2006年,孙元平凭借原创剧本《相信一瞬间》获得韩国第三届科幻创作大赛编剧奖。她创作并制作了《无情人间》(2005)、《你的意义》(2007)、《好邻居》(2011)等许多电影短片。《杏仁》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举拿下第十届韩国创批文学奖,引起欧美出版界的热烈关注,深获好评。
《杏仁》讲述了患有“述情障碍(Alexithymia)”的主人公鲜允载与无法控制情绪的少年坤之间的故事。患有杏仁体先天发育不足的鲜允载在遇到坤之后,渐渐感知到人类的情感,并最终成长为人。有学者认为,在鲜允载的成长过程中,鲜允载的初恋度萝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实际上在鲜允载杏仁体渐渐“苏醒”的过程中,少年坤才是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本文将以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为支撑,分析从鲜允载发生变化之初到最终成人的整个过程,并着重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鲜允载所做的两个梦境,以此证明坤在鲜允载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探究作者孙元平在小说《杏仁》中塑造鲜允载与坤两位少年的更深层次含义。
1 成长与救赎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两颗杏仁”,由于这一组织的大小和形状都和杏仁差不多,所以这一结构被称为“杏仁核”。每当受到外部刺激时,杏仁核就会亮起红灯,做出不同的反应,我们从而感到喜悦、憎恶、不安或是害怕。而《杏仁》的主人公鲜允载则是一个先天杏仁核发育不良的少年,也就是所谓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患者。对鲜允载而言,开心和难过,只是抽象的概念;情绪和共情,则不过是冰冷的印刷字体。在其他人眼中,鲜允载是不招人喜欢的“怪物”,可是还好有母亲和外婆的保护,鲜允载的生活一直非常温暖平静。但是在一次失业职员报复社会的案件中,一直守护鲜允载的外婆和妈妈一死一伤,于是身为“怪物”的鲜允载被迫直面这个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现实世界。而就在此时鲜允载遇到了和自己截然相反的少年——坤。坤原本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幸福的家庭,但幼年时不幸在游乐场被拐卖,从此一直四处流浪。与鲜允载不同,坤是一个极度易怒、狂躁,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少年。两个迥异的少年彼此好奇,渐渐成为了朋友,在交往的过程中两位少年也在默默成长,鲜允载的杏仁核在悄无声息地发育,坤也不再极度暴躁。但随着少女度萝的出现,事情发生了变化。鲜允载对度萝渐生情愫,加之坤的亲生父亲则一直怀疑、冷落坤,觉得受到朋友和亲人双重抛弃的坤渐渐积压着自己的情绪。最终由于在修学旅行中坤被诬陷偷取班费,而鲜允载和父亲都没有对自己表示出信任,坤积攒的情绪彻底爆发。坤离家出走,投靠了臭名昭著的黑社会铁丝哥。而一直感受不到任何感情的鲜允载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在与坤的交往过程中自己已然恢复了人类的情感,并在心里将坤当做自己真正的朋友。于是非常担心坤安全的鲜允载独自一人找到铁丝哥,希望能把坤带回家。最终,在与铁丝哥的争斗当中,鲜允载身受重伤,几乎丧命。在看到坤愧疚、忏悔的眼泪之时,鲜允载的杏仁体恢复了正常,成为了可以感知情绪的正常人,而坤在鲜允载痊愈之后也愿意积极接受心理治疗。故事的结尾,热爱跑步的少女度萝转到了有田径队的学校,身受重伤成为植物人的妈妈苏醒过来,而主人公鲜允载也在身体康复之后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杏仁》以鲜允载和坤两位极端少年为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展开叙述,讲述了在成长过程中两位少年相互治愈、相互救赎的故事。作为故事主人公的鲜允载和坤都是非常明显的精神病患者,因此本文选择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弗洛伊德的主要学说有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欲学说和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其中释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接下来将通过释梦理论分析鲜允载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场梦境,从而印证坤在鲜允载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杏仁》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鲜允载做过两次梦,而这两次梦产生于“悲剧”前夕和结尾,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首先是第一场梦,此时正值坤失踪,诬陷坤偷窃的学生坦白之时。在白天与坤的父亲允教授交谈过后,鲜允载在梦中做出了重大的决定。
脑中闪过许多念头。如果时光能倒流,允教授会不会选择不生下坤呢?这样一来,他们夫妻也不会不小心丢了他,阿姨也不会因为自责而生病,更不会在后悔中离世。坤那些让人头痛的行为,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这么看来,也许坤不出生才是对的。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需要感受任何痛苦或失去。
但要是这么想,一切都没什么意义,只剩下赤裸裸的目的。
到天亮“我”的脑子才清醒过来。“我”有话要跟坤说,得跟他说句“对不起”:在你妈妈面前假装是她的亲生儿子,没跟你说“我”有新朋友,还有没对你说事情不是你做的,“我”相信你[1]。
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
鲜允载的这一个梦是一个典型的经过伪装的梦。这个梦表面上来看是对白天与允教授谈话的凝缩,在整个对话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允教授所说的:“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生下他,那么一切应该就会比现在更好”。同时这个梦看似是对允教授所说的话的再现,实际上是鲜允载梦的置换,用和允教授谈话这一无关紧要的事情来将坤失踪这一重点转移。这一置换是梦进行伪装的证据,通过伪装缓解了鲜允载心底深处对于坤的担忧。而这也正是前文提到的鲜允载潜意识中对坤关心、担忧的体现。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这些梦均是被伪装过的,因为梦中指愿望平时招致严重的压抑,所以愿望之满足均被伪装到乍看之下无法看出的地步。因此弗洛伊德拟出以下公式:“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2]。于是在梦醒后,鲜允载意识到虽然如果坤从未出现便可以减少痛苦,但一切都将没有意义只剩下目的,于是鲜允载明白自己心中的愿望就是找回坤并向坤道歉,而此时鲜允载产生了全新的情绪——“愧疚”。鲜允载对于坤的愧疚主要有三点:一是自己明白自己不应该冒充坤去见坤的妈妈,从而导致坤和妈妈没有见最后一面;二是自己专注于度萝,冷落了坤;三是当坤被怀疑偷窃时,自己没有表现出对坤的信任。弗洛伊德提出,一个人产生愧疚的原因是因为“对丧失爱的惧怕”[3]。因此鲜允载对于坤深深的愧疚正是鲜允载对坤产生感情的最好证明,而对于“述情障碍”患者来说,“产生感情”是成长的关键一步。
第二个梦发生于鲜允载被刀捅伤之后,在看到坤流下眼泪的时候,鲜允载感觉“内心深处某样东西永远碎掉了”,自己真切地感受到了某种情绪的存在,而这也是主人公鲜允载成长过程的结束。在病床上,鲜允载一直做着相同的梦。
卧病期间“我”一直做着同样的梦。地点是正值运动会的操场,“我”和坤站在尘土飞扬的太阳底下。天气很热,我们前方的运动员正要比赛。坤笑了下把什么东西放进“我”手里,张开手掌之间一颗半透明的珠子在“我”手上滚来滚去,中间刻有一条红线。随着珠子的滚动,红线也跟着改变方向一会儿呈现笑脸,一会呈现哭脸。是李子口味的糖果。
“我”把糖果放入嘴里,酸酸甜甜的,“我”分泌出许多唾液,用舌头拨弄糖果在嘴里滚来滚去,偶尔糖果与牙齿碰撞发出咔咔声。突然舌头感到一阵刺痛,又咸又酸,腥中带点苦味,一股香甜的气味涌上,“我”急忙吸吸鼻子。
砰!远处响起比赛开始的信号。我们冲出去跑了起来,不是在比赛,只是跑步。我们只要能感受到身体正划破空气就够了。
在这个梦中出现了很多元素,首先梦的主角是“我”和坤,李子糖果代表外婆与母亲,跑步则代表度萝。弗洛伊德指出,梦的材料与来源有三种:一是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二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三是梦的肉体。在这个梦中“我”和坤处在盛夏的运动场中准备奔跑,但是在书中“我”和坤从未去过运动场,而与运动有关的反而是少女度萝。这是因为少女度萝在“我”的心中代表着美好与快乐,因此在这个梦中“我”希望自己和坤是幸福快乐的,所以才产生了“我”与坤奔跑的这一场景。李子糖果是外婆和妈妈最爱吃的糖果,这是因为李子糖果会划破舌头,从而产生痛、腥、苦、甜等混合在一起的复杂味道。母亲的重伤和外婆的死亡一直埋藏在鲜允载的心中,因此当坤出现时,鲜允载希望通过走进坤的世界从而了解到当时杀人者的内心想法。而在梦中,坤笑着将李子糖果递给“我”代表着“我”与自我的和解。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鲜允载的第二个梦正是如此,在梦中坤、外婆和妈妈、度萝这几个对于鲜允载来说最为重要的人都有所体现,而这也代表着在坤的影响下鲜允载的杏仁体的恢复,以及鲜允载的自我成长与救赎。
2 过去与未来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证明,在小说《杏仁》当中少年坤是主人公鲜允载成长与救赎的关键人物,但是同时从书中也可以看出坤与鲜允载是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少年。鲜允载患有先天“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感觉”。该症状是指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情,也不能适当感受自己的感情并使用的状态。相反,坤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成长在扭曲暴力环境中,坤把少管所前辈和铁丝哥视为英雄,并逐渐成长为暴力性格。他的暴力行为逐渐演变成更大的暴力,不是对话或沟通,而是骂人、胡言乱语、吐口水、无差别地拳打脚踢。从生活环境来看鲜允载与坤也是截然不同。虽然鲜允载患有疾病,但从小他受到了外婆与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即便是在外婆去世、母亲昏迷之后,鲜允载依然收到了来自沈医生和少女度萝的爱与关怀。但是坤则不同,在被拐卖之后坤不停地被抛弃,被迫在各地流浪。即便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父子之间也十分冷漠。
但正是这样两个极端的少年却恰恰完成了彼此的救赎。鲜允载与坤的极端问题一方面反映了韩国当今社会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从小失去父亲的鲜允载和被父母“抛弃”的坤都是在畸形和痛苦中成长,这映射出韩国当今社会严重的单亲家庭问题、子女教育忽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看待鲜允载与坤,可以发现作者孙元平其实并不仅仅将故事局限在青少年阶层。实际上作者是以少年的视角映照成人的世界,搏击这个时代已经习以为常的冷漠与偏见。比如即便是对“我”非常关心的沈医生,在面对“遥远的不幸”时,也像患了“述情障碍”一样面无表情,更不用说小说中出现的冷漠的大夫、实施校园暴力的学生以及面对暴力事件而无动于衷的路人。鲜允载就代表着冷漠麻木的成年人,而坤则代表着迷茫冲动的少年;坤是鲜允载的过去,而鲜允载则是坤的未来。这两个群体的相遇、冲突、融合与和解,表达出作者孙元平对集体患有“述情障碍”的现代社会的不满与呼唤。
3 结语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场梦境,从而解析主人公鲜允载逐渐实现成长与救赎的过程,以及在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少年坤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出小说中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深层含义以及这部作品真正的精神内涵。《杏仁》以青少年文学为背景,用奇妙的设定暗喻现实社会,为读者打造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小说通过两位少年的故事,令读者再次明白了能理解他人情感是多么困难、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鲜允载的性格和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地一点点地在发生变化。从以前无情的“怪物”到遇到坤之后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与其说鲜允载是一个奇迹,不如说爱与情感是治疗一切疑难杂症的一剂良药。同时这本书也折射出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浅淡的韩国现代社会,人们逐渐失去了共情的能力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但是正如书中所说:“没有不能拯救的人类,只有放弃拯救的人类”,通过鲜允载与坤的故事使人们重新体会到了爱与理解的重要性。■
引用
[1] [韩]孙元平.杏仁[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
[2] [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罗生,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3] [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说梦境与意识[M].高适,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