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杜牧的《清明》诗真是妇孺皆知。转眼,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清明即将到来,一首首清明的佳诗绝句更让人难以忘怀。
“清明”这个词语,在最早的时候它只是我国在二十四个传统节气中的一个,就是一个节气的称谓,在汉朝《孝经纬》书就有过关于清明节气的记载,书中是这样说的:“冬至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到了明朝时候,有一部《山堂肆考·时令》的书,也曾描述清明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也是最传统的节日之一,清明节从周代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一个节气。
在中国古代时候,清明节的时间可以说的上是最长的,因为清明节前的三天的节日是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后三天的节日是上巳节,这个上巳节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月三,民间盛行放风筝的节日,这三个节日几乎是连续的,因此显得清明节这个节日的时间就很长很长,好像一直都在过清明节。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开始的时候是人们吃冷食、禁止用火,在清明节最早是祭祀活动,人们到祖先的墓地去祭拜、扫墓,逐渐发展演变,清明节的活动逐渐的丰富,人们的活动也更多彩起来。
清明节最早被政府确定具体时间日期,是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明确规定了清明节的时间是每年的4月5日,这个日期是国定日,国民政府规定这天叫做民族扫墓节。关于清明节,唐朝有一个叫韩翃的诗人作了出名的一首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这首诗中,对清明节有生动描写。
清明节最初的起源,往上追溯可以到周代,当时清明节三天节日时间,在清明节期间,人们禁止用火,需要食冷食。清明节传说很多,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是最被人们广泛认可的说法: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晋国的晋献公有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国君之位置,就实际谋略,对当朝的太子申生进行谋害,逼迫太子申生自杀。申生有一个弟弟叫重耳,他害怕被妃子谋害,躲避这个祸乱,在外地流亡19年之久。在流亡的期间,重耳经历各种困苦磨难,追随的人也渐渐变少,只剩下几个忠清明节的几个臣子真心跟随。有一次,在逃难的途中,重耳被饥饿寒冷所累,晕倒在地,找不到吃的,重耳几乎快要饿死,这时候,有一个叫做介子推的追随者,为了救重耳,竟然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做熟了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后来,重耳重新回到晋国,作了晋国的国君,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就是晋文公,他分封了当年追随自己的亲信功臣,唯独忘记了曾经为了救他把自己的肉割掉做给他吃的介子推。当他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了。他想分封介子推作为朝臣,但是介子推此时却开始拒绝接受朝廷的封赏,他背起他的母亲,躲到深山老林中,晋文君听说了,为了让介子推能够出来做官,就让军队搜山,军队仔细的搜山很多天,也没有找到介子推,为了能快速的找到介子推,晋文公听从了他人的建议,从山的三面点火烧山,留下山的一面,让介子推从没放火的这一面逃出,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三个昼夜过去,大火熄灭之后,介子推竟然没有从没有火的那一面山出来!后来大家找到了介子推的时候,他和他的母亲都已经死去了,只见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抱着一颗大柳树,在这颗柳树的树洞里面,有介子推的一片衣襟,在衣服的布上,介子推写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改绵山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把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在全国之内禁止人们使用烟火,只能吃寒食,这也是寒食节的由来。在介子推死后的第二年的同一天,晋文公率领群臣登上介山,对介子推进行祭奠。他们走到介子推的坟前,看见被火烧死的老柳树又复活了,柳条千千万,迎风飘展,晋文公就仿佛看见介子推,他折下折柳条,变成柳条圈,戴在头上。祭祀过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这棵柳树赐名叫做“清明柳”,从此以后这一天就被晋文公定名为清明节。
在这之后,寒食节和清明节就成为中国百姓的隆重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几天,人们不能生火做饭,百姓只能吃冷食,大家把柳树的枝条插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并且把柳树的枝条变成圈,戴在头上。到了今天,我们的清明节与古代有了很多变化,在寒食节的时候,也不是每个人都禁火,也不是每家都寒食,但是清明节的其他传统比如扫墓和踏青,都流传了下来。关于寒食节,之所以能够兴起,多半与“介之推抱柳而亡”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这两者都是发生在春天,都是春天里的重要节日。这两个节日不仅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民间民俗活动也是相互关联。
在唐朝以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国的节气中,寒食节是最有较高影响力的节气中排在前列。到了宋朝时期,这些民俗活动与清明节的民俗活动整合归一,清明从此开始一下子成为与春节、端午、中秋并驾齐驱的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从此之后,与清明节相关的诗句也应运而生,反应的内容十分广泛。这些诗句有的是对当时人情风俗的描写,也有对当朝平明盛世的歌颂,也有的诗描写作者的思乡之苦,还有的诗作感慨人生苦短……这些诗歌都集中展现了古人的生活风貌和清明时节的文化活动。
1 清明诗词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
清明节的诗词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节日虽短,可是清明的这些诗词歌赋,却为人们枯燥疲惫的生活进行了调剂,注入新活的生命。(1)清明节习俗之——踏青。在清明节众多的习俗中,踏青可谓是最受青年欢迎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吸收了上巳节的内容。原来,在每年的三月三,就是上巳节的时候,当时的风俗习惯是临河洗浴来祈福,还有踏青游玩。这些活动都能反映出人们在经过冬天之后,都希望交流放松的心态。宋代诗人李琳就用诗歌写出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尽情的去踏青、游乐的场景:“柳向尊前起舞,又觉春如客。翠袖折取嫣红,笑与簪华发。回首青山一点,檐外寒云叠。梨花淡白,柳花飞絮,梦绕阑干一株雪。”这些宴请游乐欢娱的清明活动,都成为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1],成为清明节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突出标志。当然,作为独特节日的清明节也因为其固有的节候特征,而其响应于节候特征的活动更是为清明节注入更深层的独特意蕴。
(2)清明节习俗之二——吃冷食。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在诗词中写道:“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这些诗句充分的重现了宋代寒食节的情景:宋代寒食节时候,百姓都三天禁火,就是在冬至之后的第104天到106天的时候。而在禁火三天后,就是清明节的时候再生火,这个时候的火就被称之为新火。其实无论是清明还是寒食,这种禁火的习俗都是源自于人们纪念介子推。
(3)清明节习俗之三——墓祭。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风俗值得永远传扬,其中有一项就是祭奠祖先。中国古代对祭奠祖先非常重视。在唐朝时候,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到平民百姓,都将寒食节作为返本追宗的节日,人们在寒食节到先祖的坟前扫墓,往往扫墓活动延伸到时间上距离很近的清明节。从唐代开始,寒食节的祭祖活动变成了一个由国家法定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中准备酒馔果品,到祖先坟墓前祭拜,表达对祖先的哀悼之情。
每逢寒食节,百姓家家上坟祭祖,蔚然成风,此风一直沿袭至今。到了现代,清明节更是有法定的节假日,方便百姓祭祖扫墓。诗人们在这样的节日中,感情奔放,诗词佳作比比皆是。如唐韦应物就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写出这样的诗歌,描写了当时百姓祭奠扫墓的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更有诗人孙蕙兰写出:“明朝又是清明节,愁听人家买纸钱。”
(4)清明节习俗之——插柳、荡秋千、斗百草、打球等活动。古人们出城扫墓,到郊外踏青、远足:“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2]”清明节还有一个流行的习俗,那就是人们喜欢在清明节的时候插柳,人们折上柳树枝条,或者编成圈帽,戴在头顶,或者把柳树查到地上,来年柳树就自然成活长成新的树苗,这种折柳、插柳的风俗在清明很流行,因此清明节又有一个名称:插柳节。明宫史“三月”条记有:“清明,则秋千节也”[3],李清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清明节,人们对于蹴鞠、斗百草、荡秋千等游戏也很盛情。宋徽宗就是个蹴鞠迷,他写道:“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描绘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2 清明诗词寄托古人错综复杂思想情感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国人对先祖的尊敬和怀念。人们在这个日子里祭奠祖先,怀念先人,人们在怀念、祭奠先人的同时踏青郊游、寻访娱乐、欢聚畅饮。清明节记录着古人错综复杂思想情感,记录着人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欢乐和哀愁。(1)清明诗词充满古人伤春惜时之苦。清明节,节气上正逢春天的暮春时候,春花将要开尽,春天也即将离去,这样的时候,正是诗人诗兴大发的时候,伤春的悲凉情感喷涌而出,“春愁”“春恨”等感情非常丰富。宋庠的《暮春感兴》就有:“风径舞花催暮色,雨梁归燕说春愁”之句。
(2)清明诗词表达古人悼念先祖的悲伤。清明节本来就是一个祭奠先祖的节日,悼念祖先,古人追思悼亡的感情自然融入到这个节日中。一首首的祭奠、悼亡诗作应运而生。陆游《晚春感事四首》写道:“亲朋半作荒郊冢,欲话初心泪满衣。”他的诗作在情绪的表现方面情感强烈。诗人在春日的绵绵细雨中,想到很多亲人朋友都离开了人世间,诗人将春愁、人生的苦恼、悼念亲人朋友的各种复杂的感情相互融合,感情深重。
(3)清明诗词寄托古人的乡愁与亡国恨。在清明节,有些时候,诗人们恰好在远方游历,诗人们在诗中就以清明寄托乡愁。宋代诗人贺铸的《清平乐.小桃初谢》:“记得年时寒食下[2]可堪游子思家。惟有夜来归梦,不知身在天涯。”此诗中,诗人尽情的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宋朝,遭逢靖康之耻辱,外族入侵,家国沦丧破灭,人们大多迁移到江南,在清明节祭奠的时候,人们怀念先祖的同时,情感上更多了一层家国的情怀,诗人在清明节的诗作中也多了丧国之痛。宋代词人赵长卿《临江仙·暮春》:“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在动乱的年代,诗人无力改变时代,只能在诗作中凭借着寂寞东风、烟雨楼台等诗作来表达故国沦丧之痛。
清明节,无论何时都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清明节的诗词更是中华民族诗词中璀璨的明珠,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1] 莫愁.新时期清明习俗研究视角述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8):57-60.
[2] 晓青.藏在古诗词里的清明习俗[J].民主,2017(3):48-50.
[3] 张维娜.论中国唐宋节气诗词中的民俗文化承继——清明篇[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719-72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