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寂”——以《少爷》为中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3717
□林颖/文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代的著名作家,也是“余裕派”的代表人物,精通俳句,深受俳谐文学中的文人趣味和美学观点的影响。而“寂”是俳谐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超然、洒脱、摆脱物质、人情、名利的社会性束缚,是一种游戏心态的审美态度,含有某种程度的滑稽可笑的意味,而夏目漱石的作品《少爷》中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日本古典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细读《少爷》这一著作,以其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为着眼点,分析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寂”。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而“寂”是俳谐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日本古典文化由盛及衰,新的平民文化兴起的象征。“寂”的底蕴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中也有体现,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夏目漱石的“有余裕”及“余裕论”等。

1 先行研究和本论文的视点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对日本文学研究的深化,对日本传统文论与美学的研究逐步展开,由此前的单篇文章发展到更为体系性、更有规模性的研究著作,一批优秀的著作陆续问世。但其中也有很多缺失和遗憾,例如笔者并未找到从“寂”的视角分析夏目漱石作品的《少爷》,大多是从现实批判等角度去分析的,例如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王欢《由〈哥儿〉》看夏目漱石对日本近代化的批判》中,以夏目漱石对日本近代化的批判态度为主题,作品中的主要登场人物特性为切入点,进而对夏目漱石的日本教育界批判态度,以及夏目漱石的日本近代化社会文明发展的批判态度作更进一步的剖析和解读。

  由上可以看出目前还未有学者从日本古代文论中“寂”的角度分析夏目漱石的作品,因此本文将首先介绍夏目漱石的生平,着重于他如何受到俳谐的影响形成其后的写作特点,其次分析概况“余裕论”与“低徊趣味”,再介绍何为“寂”,最后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少爷》中所体现出的“寂”,得出夏目漱石深受古典美学“寂”的影响这个结论。

2 夏目漱石个人生平

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原本家境优越,在江户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自从他出生后家境中落,自小成为别人家的养子,到了十几岁才回到家中,但其母不久后逝世,也与其父兄不睦,因此成年后便离家独自生活。这些遭遇对于他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中分析的《少爷》中便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夏目自幼喜欢汉学,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后与同学即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青年时期的他接受了汉文学所蕴含的道德观念、英国文学中的启蒙主义思想以及俳谐文学中的文人趣味和美学观点的影响,大学期间已俳句写作,后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10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多篇作品。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夏目漱石他是正冈子规“写生文”的崇拜者,早期曾提倡“写生文”,将自然与人生作为一幅写生画来描绘,逐渐发展为“有余裕的文学”,又称“低徊趣味”小说。艺术上,夏目漱石的作品继承了日本“徘谐”文学的传统,吸取了民间文学“落语”的有益成分,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在他的小说作品中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些。

3 余裕论与低徊趣味

“余裕”是漱石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1907年冬,漱石为挚友高摈虚子的小说集《鸡冠花》作序,流露出对有余裕美的小说的肯定与赞赏。他指出:“所谓有余裕的小说,顾名思义,是从容不迫的小说。是避开‘非常’情况的小说。”用夏目漱石的话说:“余裕小说所反映那个时代的内容并不是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不是以社会的重大题材为写作对象,从而追求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来对待现实和东方式的低首徘徊情趣。”总的说来,“余裕”趣味,主要是不满足于自然主义那样单纯客观描写社会的苦难和人生的严峻,意在提倡文学表现人在客观处境的地位和悲苦情感的积极体验以及感受。

4 何为“寂”

“寂”是俳谐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日本古典文化由盛及衰,新的平民文化兴起的象征。“寂”是俳谐论的核心范畴,因松尾芭蕉及其弟子通称“蕉门弟子”,常常把俳谐称为风雅,所以“寂”亦蕉门俳谐论所谓之“风雅之寂”。

  日本俳谐中的寂心主要是一种寂然独立、淡泊宁静、自然洒脱的人生状态,要孑然独立、离群索居。要超然超脱,要摆脱世事纷扰,摆脱物质、人情、名利等社会性束缚,摆脱不乐、痛苦的感受,自得其乐,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和洒脱。还有就是一种游戏心态,游戏心态是洒脱的审美态度,含有某种程度的滑稽、幽默、可笑的意味,这刚好与俳谐的滑稽趣味相关联。因此“寂”漂浮于虚实之间,严肃与游戏之间,诙谐与认真之间,并使对立的两者相互转换。寂所包括的这种淡泊、洒脱、本色、幽默的生活态度,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风雅。就是把大众的、底层的予以提升,把最日程的、俚俗的加以审美化,即从世俗之风中见美。

5 “寂”在《少爷》中的体现

5.1 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分析——虚实论

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从老子那里继承来的莽撞个性,让我从小就没少吃过亏。”首先就点出了主人公莽撞的性格,接下来又具体分析,“从校舍的二楼跳下来,摔伤了腰,整整一个礼拜都爬不起来”,“当即朝着自己的右手大拇指背斜切了一刀”,“在厨房翻跟头,肋骨撞在锅台上”等,传达了少爷的性格耿直鲁莽,但绝不说谎、颠倒黑白。但他也有一个缺点,生气时便说不出话来,只能动用武力。拥有这样性格的他,在惹出一系列麻烦后,被推荐去四国一所学校担任数学老师。在那里,他遇到了性格迥异的人们,也遭遇了一系列事情,认识了各种不同为人的同事,有假仁假义、偷奸耍滑、排除异己的“红衬衫”教导主任,有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马屁精”美术老师,有懦弱老实、忍辱怕事的“老殃化君”英语老师,还有正直果敢、传统精干的“豪猪”数学组长。少爷在逐步了解“红衬衫”勾引“老殃瓜君”的未婚妻“麦当娜”,挑拨离间他与“豪猪”关系,故意设套将“老殃瓜君”调离学校,以及阴谋策划让报社杜撰报道他和“豪猪”带头参与学生群架事件等事情的真相后,与“豪猪”一起策划了蹲点捉拿“红衬衫”夜宿艺伎楼的事实。最后得愿捉拿暴揍了“红衬衫”和“马屁精”一顿,成功报仇解恨,伸张正义!

  少爷有些骄纵,脾气暴躁,因此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不喜欢他,甚至包括他的父母。唯独家里的佣人阿清婆与其他人不一样,认为他品行正直,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因此非常疼爱关心他,经常给他做好吃的,还给他钱,如原作中“阿清婆时常在厨房趁旁边没人的时候夸赞我:‘少爷天性率直,人品好。’说罢,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就像是凭一己之力把我造就出来而无比自豪似的”“她背着家人做来荞麦面,做成汤面”“她只是说,少爷将来准会出入坐包车,盖一座漂亮的高门大院。”而少爷确实也如她所言,一直保留着率直、正直、勇敢的秉性,即使他踏入社会,离开了家,遇到了很多虚伪的人,遭遇了很多的不公,却依然保持着正直不改的初心。其实《少爷》这本小说颇有点自传体的意味,夏目漱石精通俳句,深受俳谐文学中的文人趣味和美学观点的影响。小说主人公用一种超然、洒脱的心态摆脱物质、人情、名利的社会性束缚,是一种游戏心态的审美态度,含有某种程度的滑稽可笑的意味,就是以游戏的、审美的立场,对主客、美丑、虚实等二元对立加以消解,在对立的两者之间来回反顾、自由循环。这样虚便可以成为实,实变可以成为虚。游戏心态是洒脱的审美态度,含有某种程度的滑稽、幽默、可笑的意味,这刚好与俳谐的滑稽趣味相关联。因此“寂”漂浮于虚实之间,严肃与游戏之间,诙谐与认真之间,并使对立的两者相互转换。因此通过《少爷》这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日本古典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

5.2 俚语俗语的大量使用——雅俗论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用俗语。比如作者给书中人物给了各种各样接地气的外号,“校长是个留着稀疏胡子、皮肤黝黑、有个一个大眼睛的狸猫模样的男人”,“此人一年到头都穿红衬衫”,“数学教员堀田,此人身材魁梧,剃了个光头,那模样活像睿山的恶僧”“于是,我当即给这个光头起了个豪猪的绰号”,“马屁精也跟着连呼‘真乃奇观’”,其后就用“狸猫”“红衬衫”“豪猪”“马屁精”等绰号代替人物,对他们的评价用语也是极其平易近人而有时又十分粗俗,如他在评价“马屁精”时这样说道:“我最讨厌那个马屁精。这种坏蛋还是捆上腌菜石头沉入海底,才算是为日本造福。”又这样批判“红衬衫”,“这家伙说话一口娘娘腔,肯定是个神经质的男人”“这个女里女气的家伙,简直令人作呕。”从上文来看,全文都是用最接地气,最粗俗,最易懂的话语来描述人物的,其实不仅仅是对人物的描写,这篇作品的大段篇幅还用最朴素的语言“拘泥”于一些极其微小细枝末节的生活片段,如少爷与学生之间的“斗争”,书中这样写道:“混蛋!蝗虫和蚂蚱是一码事!还有,你跟老师怎么老是喔喔的?公鸡才喔喔地叫呢,你懂吗?”“‘不论是蝗虫还是蚂蚱,我问你们,为什么要放到我的床上?我什么时候拜托过你们把蚂蚱放进来呀?’”这一点也与“寂”的审美很符合,所谓“寂”即风雅之寂,“风”者。世俗也,大众也,民间也,底层也,俚俗也;“雅”者,高尚也,个性也,高贵也,纯粹也,美好也。“风雅”的实质就是变“风”为“雅”,就是将大众的、底层的、卑俗的事物加以审美化,就是从世俗之“风”中见出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俗与雅的对立统一。这并不是无条件的随俗,而是超越世俗最终会到世俗,有些东西表面看上去很俗,实则脱俗乃至反俗。《少爷》这本书便可以体现出夏目漱石的特立独行与不从流俗。具有主观的真心与真性情,是一种个人的自我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贵族的、高雅的、脱俗的,但外在表现却又是平民的、随和的、朴素的,这就是“风雅之寂”,是人格的一种大美。相反的就是矫揉造作、拿架子、摆派头,那就是不“寂”,就是丑。夏目漱石的作品便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6 结语

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夏目漱石生平、写作特点和日本传统美学“寂”的概念,并选取了其中一篇具体作品《少爷》,从“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虚实论和俚语俗语的大量使用—雅俗论”这两点,具体分析了作品中的“寂”之美,体现了夏目漱石对日本传统美学“寂”的诠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