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洒落本《通气粹语传》对《水浒传》的借鉴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3711
□周娜/文

  洒落本《通气粹语传》借鉴《水浒传》创作而成。该作品将“水浒”要素与洒落本要素及江户时代文化背景相结合,既迎合《水浒传》的流行趋势,又符合洒落本的体例要求,是该文学样式的一次重要尝试。《通气粹语传》在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方面借鉴《水浒传》,丰富了洒落本的创作路径。

  我国明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早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初期传入日本,当时的作家们从这部作品中汲取创作素材,效仿它的写作手法,此后多种体裁的“水浒”题材文学作品相继诞生。这一时期翻改《水浒传》的文学作品群被后世的研究者称为“水浒物”[1],梳理“水浒物”的谱系,可以探寻江户时代日本作家借鉴中国文学的路径,厘清中日文学关系。

  在“水浒物”的谱系中,山东京传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作家,他不仅尝试在多种文学样式领域创作“水浒”题材作品,著有洒落本《通气粹语传》(1789)、黄表纸《梁山一步谈》(1792)和《天刚垂杨柳》(1792)、读本《忠臣水浒传》(前编1799,后编1801),还将“水浒”要素融入多部小说中[2]。其中,洒落本《通气粹语传》利用《水浒传》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视角,论述山东京传的洒落本《通气粹语传》对《水浒传》的接受情况,探讨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学转型期,《水浒传》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1 《水浒传》与洒落本和江户文化的结合

在《通气粹语传》之前,日本江户时代已经有《本朝水浒传》《日本水浒传》《女水浒传》等“水浒”题材读本出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水浒”翻改小说体系。但尚未出现洒落本体裁的“水浒”作品,山东京传将《水浒传》引入洒落本的尝试可谓开创了一个先河。洒落本是江户时代中后期专门描写、评论花街柳巷的小说样式,书型较小,一部作品一般只有一册,山东京传是代表作家之一。从《通气粹语传》的作品名来看,“通”意为“精通,会玩”,“粹”意为“风流”,此二者是江户时代的审美理念,也是洒落本的精髓。“粹语传”的日语发音“suigoden”与《水浒传》的发音“suikoden”相似,可见该作品是《水浒传》与洒落本和江户文化的结合。

  《通气粹语传》由六部分组成,故事内容如下。某户人家的管家之子鹫尾户忠右卫门(雅号林冲)与插花老师花和尚结伴去向岛,在松兵卫(雅号武松)经营的武藏屋,林冲和花和尚叫来艺妓阿阎,他们打虎拳取乐。然后,他们二人去拜访宋江,三人在通气堂见面。林冲为了与蹴鞠教练高俅的弟弟衙内争夺妓女玉狮子,请宋江府上的吴用帮忙出主意。某日,宋江与关取力士久纹龙、朱贵一起去找妓女梁山,宋江怀疑梁山与蹴鞠指导高俅有染,梁山写下血书发誓只与宋江交好。高俅爱慕梁山,计划谋害宋江。他让时迁小僧去盗取久纹龙的钱包,因为钱包里装着梁山写的血书。可是时迁失败了,反被久纹龙抓住,挨了一顿揍。在碑文谷仁王尊参拜的人群中,王婆屋的老妇人撮合开生药铺的年轻人和武太郎的老婆阿潘私通,没想到她们的密谈被花和尚听到,花和尚将此事告诉了武太郎。花和尚醉酒后在仁王尊前大闹。高俅为筹备送给梁山的寝具,指使一个叫瘦皮病身的大夫去布庄,瘦皮病身给卖布的下了蒙汗药,夺走寝具。高俅和衙内商议毒害林冲,瘦皮病身赶来与他们汇合。卖布的过了药劲儿追了来,被高俅打得瘫坐在地。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出版下篇。从上述人名、事件可以看出,武松、林冲、花和尚、宋江等人物名字以及“醉打”“大闹”“施蒙汗药”等故事情节借用于《水浒传》,而“向岛”(江户时代著名的花柳巷)、“妓女”等体现出洒落本特色,“关取力士”“碑文谷仁王尊”则暗含江户时代文化。

  正如该书汉文“自叙”所言:

  昔宋梁山泊。数多有义士。今崛大栈桥。余多有游士。彼替天而行道。是替愚而行通。其豪杰百八人。此大通十八人。夫寓言是妄言。于是比彼水浒传而。题粹语传[3]。

  文中梁山泊的“义士”与大栈桥的“游士”,《水浒传》的“替天行道”与《通俗粹语传》的“替愚行通”,豪杰“百八人”与通士“十八人”相对,可见作者极力攀附《水浒传》的意图。该书“附记”也表明创作意图是“将水浒传的世界比作今倾城买卖”。山东京传趁着《水浒传》流行的势头,尝试将其以洒落本的形式呈现。

  将“水浒”要素与洒落本要素、江户时代的文化进行嫁接是《通气粹语传》主要的创作手法,例如在“武松与艺妓划虎拳”片段中,作者将水浒要素“武松”与“虎”这与“划拳”游戏嫁接在一起。划拳是酒席间的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在江户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拳会角力图会》(1809)记载,当时的划拳游戏中确有“虎拳”,其中有“和藤内”“母亲”“虎”三个角色,书中对游戏规则解释为“和藤内胜虎,虎胜母亲,母亲又胜和藤内”。从该规则来看,“虎拳”源于人形净琉璃(木偶戏)《国性爷合战》(1715年初演)。剧中,和藤内是明臣郑芝龙东渡日本后生的儿子,即被称尊称为国性爷的郑成功。剧中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幕,和藤内和母亲在去往千里竹的路上遇上老虎,但是老虎被伊势大神宫的守护神镇服。《通气粹语传》将“水浒”要素“武松”“虎”与洒落本要素“妓女”、江户时代文化要素“划虎拳”游戏以“虎”为共通点,巧妙地融为一体。

2 对《水浒传》人物的借鉴

《通气粹语传》在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方面效仿《水浒传》。首先,在人物设定方面,《通气粹语传》以雅号、谐音等形式借用原著人物名字,利用原著的人物特质进行人物设定。在三十四个出场人物中三十一个人物名字、雅号与可从《水浒传》中找到原型。有的直接借用原著人物名字用作雅号,例如“林冲”是鹫尾户忠右卫门的雅号,“武松”是武藏屋松兵卫的雅号;有的部分借用原著人物的名字、绰号,例如阿三绰号“一丈背”暗指“一丈青”扈三娘;有的利用日语发音进行附会,妓女“玉狮狮”暗示“李师师”,阿阎绰号“天马疾”(tenbasyaku)与“阎婆惜”(enbasyaku)关联。《通气粹语传》对《水浒传》的借用还表现在对人物特征的利用。游船经营者的公子雅号为张顺,他擅长水性;说书人吴用则足智多谋;蹴鞠教练高俅擅长蹴鞠;时迁小僧是小偷;医者瘦皮病身行骗时谎称自己叫安道全。在人物身份及人物关系方面有的与原著对应,有的则不尽相同。《通气粹语传》中林冲与花和尚要好,宋江与高俅是死对头,这与原著的人物关系相同。而宋江的妾室是“一丈背”阿三,阿阎则是巧舌如簧的妓女。

  当然,将《水浒传》中的人物置于日本江户时代背景中必然显得突兀,为使作者容易接受,山东京传运用了将原著人物的身份江户化的翻改方法。作品将宋江设定为江户十八大通人之一有德之士米庄山东屋及二郎,将久纹龙设定为相扑力士关取。而花和尚鲁智深的人物设定极为有趣,他在第一部分出场时,“戴着头巾的大和尚叫鲁智深,原是光大寺的和尚”,他“是喜好女色的大酒鬼,现在是插花的老师,绰号花和尚。”而《水浒传》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爽多宝珠寺”解释了鲁智深的绰号“花和尚”的由来,鲁智深向杨志自我介绍时说,“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花和尚”鲁智深的“花”指背上的“花绣”,是花纹的意思,当然,也暗指鲁智深喝酒吃肉,破了酒肉戒,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和尚。而《通气粹语传》中“花和尚”的“花”指插花,表明人物的身份是插花老师,“花”字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翻改为不同的意义。

  《通气粹语传》的人物形象与《水浒传》相似度最高的是王婆,《水浒传》中的王婆虽是卖茶的,但“专一靠些‘杂趁’养口”,她“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她表面上以卖茶为生,实际上也兼职媒婆、牙婆、助产等牟取利益。《通气粹语传》中的王婆原来也是经营茶屋的,现在虽沦落为乞丐,但她为生药铺主人与武太郎妻子牵线搭桥,做的正是《水浒传》中王婆“马泊六”的勾当。两个王婆形象在职业上的高度重合表明“茶屋”“马泊六”这种市井女性形象既存在于《水浒传》文本产生的中国明代也存在于日本江户时代,印证了明代与江户时代社会的相似性。这些将《水浒传》人物与江户时代各职业类型的人物进行重叠的方法虽然略显浅显、粗糙,却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复杂化,这也是江户时代的翻案文学中常用的一个方法[4]。

3 对《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借鉴

《通气粹语传》借用原著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及事件,但相应地对其进行江户化、洒落本化的处理。第五部分“王婆撮合武大郎之妻私通”“花和尚醉骂碑王谷金刚神”两部分内容都利用了《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其中,“王婆撮合武大郎之妻私通”借鉴了《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通气粹语传》中的王婆替生药铺的年轻人与武太郎老婆说和,她不仅给武太郎老婆带来年轻男子的信,还劝说道“那个人在这村上家世最好,做生药铺的买卖,你若做得她老婆就享福了。你现在的老公个子矮,肤色黑,你这好娘子,哪里配得。换做那个好男人,年轻,你们二人在一起,怎么看都相配。”不同于《水浒传》中王婆撺掇西门庆和潘金莲“斩草除根”毒死武大郎所揭示人性之恶,《通气粹语传》中的王婆主要用语言挑拨夫妻关系,使他们离婚,以便促成生药铺年轻男子与武太郎之妻的私情,从而获利,这种改变基于洒落本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不在于表现人性,而是追求滑稽有趣。

  此外,第五部分后半段“花和尚醉骂碑文谷金刚神”借鉴了《水浒传》“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鲁智深酒醉后用折木头打倒五台山山门两侧金刚的趣旨。山东京传对这个情节做了江户化的改写,花和尚酒醉后见到山门的金刚神大怒道“好你个仁王,手里举着独钴杵,要打我花和尚不成?”举着手中的铁扇照仁王脸面打过去,他刚一撒泼便听到有人喊一声“暴徒”,然后被众人围住,这不同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众僧对他无可奈何。可见,洒落本《通气粹语传》摒弃了小说《水浒传》中“谋杀”“打砸”等激烈的情节冲突,只保留了“说风情”“醉骂”的趣旨,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通俗粹语传》在人物设定、情节架构等方面借鉴了《水浒传》,它的附会方法是将“水浒”要素与江户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以及洒落本的体裁特色相结合,这既顺应当时的流行趋势,又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但《通气粹语传》对《水浒传》的利用仅停留在表面,只要读者对《水浒传》稍有了解便会很容易地发现其出处。正如日本学者清水正男所指出的,山东京传创作该书的意图在于如何将《水浒传》的世界移植入江户风的酒色世界,并未有更高的追求。在日本近世文学,提到“水浒”作品大多指读本体裁,《通气粹语传》作为“水浒”作品在洒落本领域中是个异类的存在,或许是这个领域最初也是最后的尝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