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多地面临理论与实践接轨的问题。学生从书本理论跳转到真实的工作需要,容易出现“职业素养”的短板。如果学生缺乏对项目本体的专业积累、缺少对所负责工作的执行标准的认知,或是不具备职业规范的意识,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困难重重,甚至可能为项目整体造成损失。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将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角色,顺畅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涉及演出管理实务的职业沟通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和职业标准与意识,是艺术管理教学中值得着重关注的话题,而高校与艺术机构的产学结合,则是提升艺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有力支撑。
1 提升艺术管理人才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百姓对优秀文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提升,剧场已经成为各个大中型城市的标配,全国表演艺术场馆从2015年的2143个增长至2019年的2716个。据中国剧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目前中国每8.5天就有一座新剧院落成[1]。实际上,硬件的迅猛发展,对软件即人才的需求也迅速提升。演艺行业对相关管理人才既有数量上更有质量上的需求,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演艺市场亟需的。到2019年,全国共有29所高校成功申请这一专业[2]。但普遍来看,理论与实践接轨的问题是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面临的挑战。受多方面条件所限,目前总体上产学结合尚不足。我国专业院校与艺术机构的结合并不紧密,在专业教育中,容易出现“重学理轻实践”的情况[3]。因缺少实践支撑,学生普遍在“职业素养”方面有一定欠缺。大部分艺术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因经验、资历与资源等不足,较少有人能直接从事高层次的策划统筹管理工作,更多情况下从基础的事务性工作起步,如演出项目资料的整理,撰写与制作新闻通稿与宣传文案,负责票务销售与观众服务、完成艺术家接待与服务等。因此,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标准化的专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有助于其快速、有效地投入工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省去了培养新人的一部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二者皆有益。
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和学生实践的反馈来看,需要格外注重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和对其职业素养与意识的引导。职业的沟通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和对职业规范的认知,是他们在实践中迫切需要提升的。
2 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艺术管理专业学生会频繁接触诸如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策划案等专业性的写作训练,这些文体的受众是艺术机构本身,担任“向内服务”的功能;而在专业实践中,有大量与公众沟通的场景,需要完成“向外的服务”,也就产生了应用性文体的写作需要,如新闻通稿、应急通知、艺术家简历、艺术家访谈等,通过“书面沟通”完成艺术机构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艺术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有极高的训练必要。在笔者的授课中,为让学生较直接地学习常用文本的写作,采用“解剖+模仿”的模式。(1)新闻通稿写作:演艺机构在公共宣传中,新闻通稿是帮助媒体迅速了解演艺项目的重要方式,是媒体向大众进行宣传报道的官方依据和信息来源。它应做到信息丰富、数据准确、宣传重点突出。教学中,会对现成的新闻通稿进行版块划分,将信息予以分类、排序。其后,由老师拟定题目,学生完成新闻通稿。
(2)艺术家简历写作:为艺术家宣传推广时,往往需要艺术管理者(如经纪人)为艺术家设计简历。一位演出经纪公司的同仁曾表示,艺术家的简历非常重要,他们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有些艺术家把简历简单理解为其从小到大全部艺术经历的罗列,实际上,而应分主次、分板块呈现其“高光时刻”,站在市场角度,提炼其品牌价值、营销亮点,突出展现给活动主办方、观众和媒体。艺术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会为艺术家撰写或翻译简历,因此这一板块将重点分析国内外著名音乐唱片公司、演出经纪公司旗下艺术家的官方简历,让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研读,总结出艺术家简历的撰写范式,并学会规范、专业式的文字表达。
(3)应急文案写作:演艺项目难免遇到突发状况,导致演出无法按计划进行,如艺术家个人原因(如突发健康问题、个人爆出负面消息),遭遇恶劣天气时,演出需替换艺术家、推迟或取消。而由于疫情影响,演出项目被临时取消或改期的情况愈发频繁。这种在应急状况下的通知或公告,除了要及时发布消息外,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措辞是否得体,甚至安抚致歉的态度是否适当,对于公众很重要,也直接反映艺术机构的公关能力和专业度。本环节训练,将参考国内各大剧院的案例,乃至部分反例,让学生对比出优质方案,总结其写作要点[4]。
(4)专访稿件:随着演出市场的扩大与成熟,随着眼界广、学历高的年轻一代观众的成长,观众细分的趋势越发明显,其专业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艺术机构在宣传推广时,要更加深入专业地挖掘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素材,以满足垂直市场的高层次需求。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实践经验,围绕“采访提纲设计”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强调专访的专业性,培养学生的文献搜集与整合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新闻敏感度和沟通表达能力。最终以“拟定采访提纲并阐述问题设计理念”作为检验方法,并鼓励优秀者实施采访。
以上是艺术管理者的职业沟通能力的一部分,除应用公文写作之外,口头沟通能力亦很重要,它们广泛应用于票务销售、客户维护、场务服务等,其直接性和即时性对艺术管理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有极高的要求,具备专业度和高情商的艺术管理者,将直接为艺术机构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在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应适当加入培养沟通能力的课程,毕竟艺术管理的工作对象是人。
3 专业外语能力的提升
演艺业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需求,即便是在疫情之下,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也并未中断。在国内众多知名演艺机构的招聘启事中,皆能看到对外语能力的要求,如国家大剧院提出需“具备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以“熟练运用”代替硬性的等级要求(如四级、六级或专业八级),侧重考察艺术管理者的外语“实用”能力,以实践检验实力。以英语为例,常规的英语考级成绩并不一定能胜任艺术管理的实际工作,当然这并非探讨应试教育下的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的障碍,而是需说明,艺术管理工作中所需的外语有其专业壁垒性,在外文资料搜集、节目资料翻译、口语对话、邮件沟通等方面会涉及大量的艺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和行话。即便是一位外语专业毕业的人士,也未必能准确翻译出或表达出某些“专业词汇”,进而有可能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出现失误。
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可满足工作中的常用语言需求,而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则可以通过系内选修或专业课模块来培养,着重针对专业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如需熟悉艺术市场中高频出现的艺术名作、艺术家、艺术机构、台前幕后的专有名词,以及某一艺术门类的专业术语(如音乐表演、舞台技术、戏剧制作、乐务管理)等,以助学生应对实际工作的需求。相应的,当我们熟练掌握国际通行的专业语言后,也能更好地将中国艺术文化推向世界。
4 树立职业标准和意识
4.1 职业精神是艺术管理工作顺畅运行的保障
演艺项目的运作通常成本高昂,台前幕后也涉及大量的人力调控与组织管理,因此,为保证项目能被顺畅执行与控制,则需要演出方、主办方和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唯有事先定下清晰统一的标准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这不仅涉及到工作效率与品质的呈现,甚至关乎设备财产与人员安全等问题。通过对笔者对在读学生及正在从事演艺工作的毕业生交流发现,由于读书时的实践机会较少,因此对艺术管理工作中的职业化素养和标准缺乏相关的积累和训练,当一旦参与到“真刀实枪”的实践中时,有可能会出现例如自身的工作标准不够专业,无法知晓和适应工作要求;协议条款不够周全、内容不够严谨;或者合作者不专业、不配合等意外风险与矛盾,这不仅影响项目的执行效率,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工作若要顺畅运行,艺术管理者必须具备职业精神。4.2 训练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方法
根据现有情况,笔者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方面,从合同条款中学习职业标准。合同是项目执行的根本依据,所以针对演出合同的文本进行研读和解剖。考虑到大部分本科生很少在实习和刚刚进入工作岗位中较少介入项目谈判与合同设计,而在演出项目落地执行中较多参与到如艺术家接待、媒体联络、公众宣传的辅助工作。那么,解读国内外演出合同中的技术条款将有助于学生更详细、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演出幕后的工作组成,为自己设立工作标准。
另一方面,从观摩实践中引导职业意识。尽可能寻找一些观摩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剧场幕后,通过对后台环境的参观,让学生对专业团队的舞台管理工作有更直观而真切的体验,方能使之理解职业化的工作方式,培养其潜意识中的职业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参与一些小型活动的策划执行工作,便可以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和检验“职业素养”的价值和应用效果。
5 结语
艺术管理专业是跨界学科,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既要有理论素养、前沿意识,更要具备专业实操的技能。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在真实项目中完成专业实践。这就需要艺术管理的人才培养一定要与艺术机构加强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学校可以通过聘请艺术机构人士作为外聘教师,完成授课或参与课程设计,完善师资队伍搭建;也可以通过实训推动教学,例如组织安排学生到艺术机构参观调研,实施沉浸式、场景化教学;或将通过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支持艺术机构以项目带学生,以实践促教学。艺术管理专业必须从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调整与创新,才能为我国的文化发展繁荣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引用
[1] 李琦.表演艺术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0(4):18-23.
[2] 姚茵茵.音乐院校艺术管理人才音乐知识技能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8(23):63-64.
[3] 钱世锦,张蕾.剧院管理务实十六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
[4] 钱世锦.大剧院的台前幕后[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