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为乡村文化振兴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中,所存在的意义、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新路径,旨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先进文化传播,为新形势下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促进作用。
“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领域亦是如此[1]。”要实现乡村振兴,不仅仅依靠经济振兴,更需要文化振兴,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作用发挥越显突出。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文化促进作用,是走好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的重要举措。
1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意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背景下,尤其是基层的公共图书馆,要把握住进行乡村振兴的机会,发挥出基层图书管的作用,努力争取以获得政策上的资金支撑,在智力和文化方面为缩短城乡差距做出贡献,总体增强公共文化的建设水平,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现今应该主要关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基层图书馆中,有各种各样的馆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并且提高居民的文化信息素养。除此之外,基层图书馆还具备多种功能,包括专门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文化信息以供应读者们的阅读需求,能够向整个社会传播先进的文化资源。首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乡协调进一步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带来更多新变化。同时,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均等化建设,面对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更高要求,一大批基层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上的供给差距,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惠及更多基层群众,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其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协调发展中更加均衡。我国一直以来存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要缩小城乡文化之间的差距,就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发展规划、资源分配和能力服务上做更多探索,补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有效整合和统筹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繁荣乡村文化的有力措施。
再次,强化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农民兴则乡村兴”,聚焦农民素质培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培养造就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成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基层公共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农民直接获取知识、开展文化、技能交流的平台,为传播和普及文化知识、拓展农民信息知识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加农民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巩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是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图书馆具备先天的优势与责任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制度安排,而且是由其公共文化服务属性所决定的[2]。” 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工程,在推动文化振兴、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增强农民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有效解决基层群众阅读资源匮乏、渠道欠缺、无固定场所等问题,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乡村文化振兴巩固了思想文化阵地。
2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2.1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上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保障、健全了机制体制、深化服务发展,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振文化自信心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制度保障逐渐健全。国家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公共文化服务做了科学的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助力引领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以来,图书馆事业发展成效更加明显,为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基层设施薄弱等问题,健全了制度体系。从地方和部门推出的相关政策措施看,在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上,进一步强化了制度体系建设,如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3];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一些地方也随之配套出台了相关规划政策,如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有了制度的保障,扶持加快了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2)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4]。”我国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扎根基层,面向广大公众开放,属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经费保障列入本级政府预算中,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同时也促进了公共资源配置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顺畅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前提,基层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机构性质单位,一般列为事业单位,以公益性为原则,通过自上而下理顺层级机构之间的性质和职能,确保了图书馆管理服务权责清晰、运转协调、高效有序。
(3)服务效能得到提升。现阶段,基层公共图书馆大多是综合性图书馆,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也提质增效。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基层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公众的管理理念,多措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除了提供传统的文献资料借阅外,还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图书馆方向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提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群众惠及面,不断扩大服务“点”和“面”,部分馆设立了儿童、老人、地方民族文献、数字资源体验等不同层次、类型的阅读点,满足不同层次、类型读者阅读交流需求。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结合地方特色举办一些文化推广宣传活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2.2 基层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不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的文化发展要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1)资源分配不够均衡。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面临全覆盖难度大、困难多等问题。对此,在全国图书馆发展规划中,对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级分类指导,力求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另外,各省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也是影响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省级地区之间的经济实力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步伐不一,对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差异较大,在一些发展滞后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服务能力方面更显不足。在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文化服务资源分配状况,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符,与城市大型图书馆相比发展差距较大,一些基层公共图书馆不同程度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陈旧、管理水平不高等现实窘境,制约了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2)缺乏阅读动力。受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部分边远地区交通条件限制,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数量减少,各种阅读交流、研学活动随之减少。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很大一部分是乡村居民,他们对智能化阅读方式缺乏了解,没有能很好掌握相关技能,因此对图书馆的线上活动缺乏主动了解的意愿。此外,很多基层群众对物质经济发展需求高于对精神文化发展需求,对阅读关注成程度不够,对于一些新兴知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兴趣,到公共图书馆主动阅读的需求意愿不够强烈,缺乏主动求变的热情和动力。再者,基层公共图书馆使用率低,一些基层群众没有养成到公共图书馆阅读的习惯,对图书馆缺乏了解,在公共阅读活动中参与率低,对公共阅读的内在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整体阅读氛围,致使图书馆对读者缺乏吸引力。
(3)服务管理创新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较大改善了基层文化资源分配状况,但是由于原来城市大型图书馆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差异,基层公共图书馆数量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和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公共图书馆建制只到县级,一些乡镇、建制村没有建设公共图书馆,对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作用发挥不足,制约了文化发展传播。另外,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自身建设不足,缺乏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容易造成服务管理效率偏低的问题。面对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服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而管理手段落后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对创新发展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能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缺乏主动谋划和作为,从而制约了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长远健康发展。
(4)与当地文化融合不够紧密。现阶段,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多数基于文献资源利用的传统服务模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如何与当地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个全面考虑、逐步探索的过程。基层公共图书馆承载地方文化发展的厚重任务,但基层经济发展薄弱,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匹配,往往对保护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方面缺乏有力支持,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民族文化、民间技艺、乡土文化等缺乏系统保护传承措施,影响了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发挥。另外,基层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上不够,结合文旅融合的内容、方式、形式上还不够。因此,要创新与地方文化融合方式、增加阅读吸引力上积极探索,才能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
3 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创新
创新是新时期文化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适应文化发展需要,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整创新,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精神力量。(1)坚持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把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纳入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从总体上保障规划顺利进行,制定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中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定位,统筹资源协调分配,明确各部门职责职能,健全机构体制。做好规划设计,从规划分配上统筹考虑馆点布局,扩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统筹协调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配,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末端问题。
(2)创新运营模式,激发机制活力。从机构设置上考虑,吸取成功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经验,把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延伸到乡镇、社区、乡村层级,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此外,还可以在公共图书馆没有覆盖到的地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投入一些灵活、快捷、方便、环保的图书馆,如设置流动图书馆、“24小时”微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临时阅读站等小型图书馆,构建线上线下智慧图书馆,有效惠及边远地区群众。再有,可以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与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把城市图书馆的新兴文化资源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交互共享,加强信息资源流动,搭建交流平台,激发群众阅读热情。提高社会关注度,吸收社会资源,接受社会捐赠,充实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馆藏资源。做好文化普惠活动,组织下基层开展各类文化宣讲、图书义卖、送书上门等活动,提高群众阅读参与度,不断适应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3)做好统筹规划,提供精准服务。明确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发挥好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管理,分别从行政立法、服务职能、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明确目标。做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统筹部署,对建设、管理、服务、运营等方面做好科学合理安排,让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发挥出最大效能。提供精准服务,对服务人群做好分类管理和分类服务,结合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多种因素,为其提供精准化服务。此外,还要加强信息精准沟通,主动了解基层群众的阅读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手段,通过精准分析,优化阅读资源配置,提高文献资源、信息资料、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多形式多途径向读者推送有效信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探索多元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基层公共图书馆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只有积极调整发展模式,加强服务管理,提升专业水平,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多元服务模式,才能契合新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发展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也给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探索。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将基层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红色教育、生态旅游、民族风情等内容相互融合,探索多元服务模式,深入挖掘更多丰富特色的文化资源,做好地方文化宣传,研发文创产品。把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与地方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助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5)坚持文化传承,培育文化自信。地方文化资源凝聚了具有地域代表的文化记忆,其特有的文化定义赋予了基层公共图书馆传承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使命。基层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文化服务作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性,立足文献资源的传承保护,与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相互融合,加以开发利用,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同时,积极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特色资源和服务体系为契机,结合当地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质,比如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建立特定主题的图书馆,比如民俗图书馆、国学图书馆、红色图书馆等[5]。”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传承优秀文化中。通过举办研学交流、非遗技艺传承、民俗文化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振兴乡村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它既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契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筑牢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但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读者阅读动力不足、创新力度不够等方面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基于这个内涵,从规划设计、机构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索和实践,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发展路径创新。■引用
[1] 姚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精细化研究[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1,4(3):3-8.
[2] 刘丽娜.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审视与路径探索[J].图书馆界,2021(6):85-88.
[3]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15(009).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J].上海农村经济,2022(3):4-10.
[5] 张柏林.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模式与优化路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6):18-2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