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人类社会伦理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善”都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美好品质。“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在当代社会,倡导追求“至善”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善”与“至善”的内涵、“至善”文化的社会意义以及对“至善”文化的人生追寻,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倡导人们追求至善的人生。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对“至善”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道德伦理体系中,“至善”都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至善”是人类完美境界的缩影,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发展与幸福的最终目标。从这个意义上,可将“至善”理解为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杨魁森在《当代哲学与社会发展》一书中写道:“生活的意义是人们基于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而产生的一种追求。”由于社会发展条件和个人现实状况的限制,人们对生活意义有着不同层次的追求。“至善”则是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最高追求。它对于个人的宁静与平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概念界定
1.1 善
盛琦在《善的哲学》一书中写道:“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情、物体、个人、组织的存在和行为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是人们在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存在和行为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心理上产生善感和善意的客观原因,是人们通过认识实践活动、通过反思善感和善意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或元实体。”可见,善有主体,有客体,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善不能离开运动、变化和行为单独存在,不能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善行、善事是心存善意的人所为,善行和善事中必有善意的存在。
首先,“善”是一种主观判定的结果,随着主体和时间的变化,被赋予不同内涵。宏观的说,在最广的时间范围内符合最大多数人的目的就是善,在最广的时间范围内被证明对最大最终有利的目的就是“善心”,在最广的时间范围内被证明对最大最终目的有利的行为就是“善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写道:“每一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一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这位哲学先贤一开始就将“善”定义为某物或某人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称某物为“善”。
其次,善是维持事物良好状态的原因。王晓朝在《从至善走向共善》一文中写道:“柏拉图给善下定义:善就是‘因其自身的缘故而是或在’。善就是‘使存在者得以保存的东西,以及一切事物所趋向的那个原因,并由此产生应当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善使得事物维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使得世界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
最后,善是推动事物进步、日趋完美的动力。苏格拉底主张:善就是有用的、有益的。他认为,善是事物之所以有用、有益的原因。但他所说的有用有益不是把一切有用有益的东西都当作善,而认为真正的利益应当是对灵魂需要的满足,善本身即是对智慧的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善,有了对善的渴望与不懈探索,人类社会才会不断涌现真善美,才会不断朝着更好的状态发展。
1.2 至善
至善,东西方伦理学都有提出。在东方,“至善”这个词语出自西汉学者戴圣《礼记》中的《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句话作了注解:“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可见,在朱熹等儒学大师的眼中,“至善”是人的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西方,“至善”的概念是由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的。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在他眼中,美德就是人认识自身本性的知识,人的优越性正是在于理智,没有知识就没有德性。苏格拉底把“至善”看成“出自人本性的人生的最高目的”,“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者可以追求感官快乐,但作为理性的存在物却要追求‘最高的善’”。
尽管各派伦理学家对“至善”有不同的阐述——儒家倡“仁”,道家求“无为”,法家扬“法、术、势”,墨家诉“兼爱、非攻”,佛家传“众生皆平等”,基督宣“自由、包容、进取”,但一般都认为它是道德上追求的最高目的。
因此,“至善”可以理解为“最崇高的善”“最极致的善”。“至善”是伦理学对“善”这一观念的终极表达,本质在于追求善的本源及最终价值,意义在于指导人类通过对“善”和“至善”价值的追求,来实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福祉。
2 “至善”文化的社会意义
2.1 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善”本身是一种主观判定的结果,随着主体和时间的变化,被赋予不同的内容。“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唯有追求“至善”,人们才会心存敬畏和感激。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至善”,如邵逸夫兴教办学,如任长霞兢兢业业。也许方法途径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在追求“至善”。也正因为有了对“至善”的敬仰,有了对“至善”的渴望,有了对“至善”的追求,才会有“女童五楼坠落,八名‘最美快递哥’奋勇相接”的舍己为人,才会有“90后扈晓静12年照顾卧床养母”的克尽孝道,才会有通州“钥匙夫妻”兰恩林的邻里互信,才会有皇甫辉勇举债救妻的夫妻恩爱。
有了“至善”,人们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去追求真善美,才会有世间如此之多的感动与美好。正如马丁·路德·金所期盼的那样“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2.2 当代社会的精神支柱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至善”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都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精神支柱。在东方,主流的思想来源于儒家,儒家强调“仁”与“礼”,其本质仍是对“至善”的追求。至今,勤劳勇敢的东方人还在孜孜不倦地将“仁义礼智信”当作个人的毕生所求,将“温良恭俭让”当作人最优良的品质。这些本质上都是对“至善”的追求。它构成了整个东方社会的精神支柱。
在西方,苏格拉底“善”的伦理体系已然成为西方文化的灵魂、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它给予西方人足够的信仰,让他们心存敬畏,从而使西方优秀文化能够延续并发展。这种影响力让其他西方理论和实践望尘莫及。
2.3 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至善”让人们心存感激、心存敬畏,同时也让人们有了追求的信念。正是因为有“善”,人们才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坚定的精神支柱。但“善”非“至善”,“善”离“至善”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至善”。“善”的不完美让追求更高境界“善”的人们有了不竭的动力去探索“至善”。也正是因为有了对“至善”的渴求,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爱迪生发明电灯、亚当·斯密编著《国富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马克思发现科学社会主义,这些都是出于人类对真理的渴望、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至善”的追求。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对“至善”文化的追求,让我们即使在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仍能披荆斩棘、涅槃重生。回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从改革开放到“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提出、从构建和谐社会到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坚持以德执政到坚持精神文明建设,让社会发展的使命感、让人民幸福的责任感,造就了今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有的这些,本质上都是对“至善”文化的追求、对“至善”文化的探索。“至善”,作为人类对“善”的最高追求,驱动着历史齿轮的不断滚动,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向前发展。
3 怎样追求“至善”的人生
追求“至善”的人生,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去信仰,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追寻。3.1 温润如玉,纯然若水
“至善”需要我们去信仰。只有心存对“善”的敬畏,心存对“善”的敬仰,心存对“善”的渴求,“善”才会真正存活在你我心中,才会真正立足于人世间,才会朝着“至善”不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做到:温润如玉,纯然若水。《书剑恩仇录》中,乾隆送陈家洛的玉佩上刻写了这四句话:“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金庸先生借此道出了自己特别推崇的人生境界——“温润如玉”。
“温润如玉”是对“至善”文化的追求。“温润如玉”最早出自《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女子形容夫君的品性像美玉一般温和柔润有光泽,后用来比喻人的品性、言语、容貌温和柔顺。玉的光芒是柔和的,不事张扬,不露锋芒,无偏执激狂,无大喜大悲,雍容自若间,自有豁达潇洒的风度。如洪应明《菜根谭》中所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任天际云卷云舒。”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丰盈和圆满。这即是“至善”文化的追求。
纯然若水是“至善”文化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形容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指:最高的善如水一般。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道”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因此,做人当如水一般,滋润万物但不与万物争高下,利人、容人。这样的气度和风骨,便是“至善”文化的境界。
唯有做到内心对“至善”的坚守,才会达到“温润如玉,纯然若水”的“至善”之境。
3.2 愚公移山,水滴石穿
“至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追寻。正因为“善”的不完美和“至善”的完美,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努力地去追寻“至善”。如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山阻碍了出行,愚公决心把山铲平。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却认为,自己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不绝,但是山不会增高,因此一定能做到。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巨神背走两座大山。愚公为了他心中的“至善”,不辞劳苦开凿大山,最终感动上苍,派巨神移走大山。又如水滴石穿:“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语出班固《汉书·枚乘传》)。滴水虽无力,然一点点一滴滴,不停滴漏,持之以恒,最终把石头给滴穿。对“至善”文化的追求也应当如此。这是个无穷无尽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也需要我们有水滴石穿的韧劲。只要我们不停地努力追寻“至善”文化,不断地奋发图强,就会不断接近“至善”。
愚公移山,水滴石穿。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追寻“至善”,它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4 结语
“善”是人心所向,是众望所归。“至善”则是“最崇高的善”“最极致的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词语。“至善”文化引导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需要保持对“至善”文化的信仰来达到个体的升华,需要通过努力地追求“至善”的人生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追求着、期盼着,追求“至善”的人生,期盼“至善”让世间更美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