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舞动”技法的理论基础、儿童创意舞动实践中的思考、主题活动案例分析等三个方面,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的不同维度,探讨如何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有效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旨在探索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如何将科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找到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做到舞蹈教育能充分尊重儿童内在世界的多样性,更好地满足儿童学习的需要。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强有力的表达形式,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随着舞蹈艺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传统舞蹈教学的呆板无趣、模式千篇一律、以及对于儿童身体发育过程中带来的伤害等,已经不足以支撑人们对于学习舞蹈的理性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创意舞动这个全新的舞蹈教学模式,让训练者透过觉察身体、舞动身体来开启全新视角的身心之旅,让其真实鲜活的感受创造性舞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以及进一步的身心变化,近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体验与感受舞蹈真正的魅力所在。
1 “创意舞动”的内涵与教育意蕴
“创意舞动”作为比较新的舞蹈教学模式,还未全面普及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被大家所认识与接受。而本段我们要阐述的内容就是把“创意舞动”这门课程具象化,首先清楚地阐释“创意舞动”的真正含义,再者了解“创意舞动”的教学意义和“创意舞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从而对这门课程有个全新的认识。1.1 “创意舞动”的内涵
“创意舞动”是一种旨在让儿童通过身体觉察和发现自身创造可能性来发展创造性潜能和表达性潜能的学科。创意舞动帮助我们将对于时间、空间、重力,能量流动和行动驱力的元素体验可视化和具身化,而这些元素分别代表儿童成长需要的品质,探索冒险的勇气,面对现实的力量,以及真实情感的流动与表达。创意舞动正是对自己身体最真实的情感反应,透过觉察身体,开启拥有新视角的身心之旅,让舞者真实而鲜活的感受创造性带来的身心变化,带着新的认知和反思,让被挖掘出的创造潜力重新投入生活。尤为重要的是,创意舞动的核心意在帮助我们如何使用和练习个人的创造力并将它用在自身和人际关系中,实现拥有创意生活的积极思维与鲜活的生命态度,同时提高情商的身心练习。
1.2 “创意舞动”的意义
第一,“创意舞动”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课堂束缚。传统的舞蹈教学课堂是通过单纯的模仿来达到课堂舞动的效果,大多只是让孩子们“为了跳舞而跳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舞动。儿童本应有的纯真、好奇、活泼、无拘无束的“真我”被这些舞蹈动作所压抑,造成儿童出现内心感知与实际表达出现脱节的现象,使处于长智力、开视野阶段的儿童错失了接受“真正艺术启蒙”的关键时期。而创意舞动改变了传统的舞蹈课堂模式,通过设定一些情景和道具,融入儿童感兴趣的元素,根据教师的引导来让儿童去开发身体和思维,在这样的课堂中没有固定的标准与对错,每个儿童的想象与创造都是在不断的表达真实的自我想法,这样就改善了传统课堂中儿童内心与实际脱节的现象。第二,“创意舞动”有助于开发儿童的身体潜能。一方面“创意舞动”对肢体有着不一样的开发,通过模拟情景运用各种道具,来引导孩子进入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老师不再是单一的操纵者,而是打开儿童身体舞动的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解开了传统教学束缚儿童动作的枷锁,引导儿童自己打开身体的开关,真正做到由心舞动。另一方面,“创意舞动”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老师在课堂中不会告诉儿童应该如何去舞动,而是引导他们依靠自己来完成一场身体的旅行,突出每个孩子的“个性”,鼓励每个孩子要与众不同,通过不断的思索来开发思维,用不同的舞动方式来表达自我,解锁自己的身体来推进思维的不断创新,从而开发儿童的创造力。
第三,“创意舞动”有助于释放儿童的内在自我。舞蹈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和姿态,让孩子在舞蹈中感受情绪的变化,表现出内心世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孩子常常因为受到先天条件的限制而不敢真正表达自己,因而错失了真正表达自己能力的时机,在这一方面显然“创意舞动”可以直击根源解决问题,在创意舞动的世界中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不可复制的自己,从而儿童才会真正的打开内心释放自我,唤醒儿童深入倾听和感知身心语言的能力。
2 “创意舞动”的教学特质
基于“创意舞动”与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不同,我们从大量课堂案例中提取和分析,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的不同维度,探讨如何在儿童教学中有效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并提高整个教学课堂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2.1 “创意舞动”的科学性
“创意舞动”的科学性。“创意舞动”认为身体的开发可以留到适龄的年纪,而好的创造力的培养却可以从小就帮助孩子灵活运用自己的大脑,展开头脑风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在她们那个年龄段没有办法去扼杀的一项“固定指标”,“创意舞动”正是捕捉到了这一特性,让孩子在玩乐尽兴的同时去感受舞蹈的魅力,对舞蹈产生真正的兴趣。 并且“创意舞动”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对游戏的应用、即兴、真实动作,拉班动作分析,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方法学科和方法之上的,通过创意舞动的练习可以激活使用右脑并与左脑和谐的整合,在激发内在创造力,探索认识自我中提高情商,挖掘创意的潜能,真正地去舞动。2.2 “创意舞动”的教育性
教育性教学是指以培养德行为教学最高目标的教学观点,然而德行的形成取决于心灵获得何种观念。“创意舞动”的教育性集中体现在它的育人理念,主张建立人体动作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性舞蹈实践,以鲁道夫·拉班动作教育理论的时间、空间、力效、身体、关系等身体动作要素作为课程内容的支架,对儿童的创造能力、身体感知能力、身体基本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以及主动参与能力有了很好的培养和提升,这提升了他们在“行”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创意舞动”课程的课例多采用现今社会需要培养的儿童品德方面的话题,例如: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通过这些课例,可以使儿童在舞动中提升认识和品德,这也正是“创意舞动”教育性教学在“德”方面的体现。2.3 “创意舞动”的艺术性
舞蹈本身就因为它的音乐性、律动性、抒情性带给观众极大的审美体验,而“创意舞动”除了传统舞蹈中比较惯用的舞蹈表达方式和舞蹈抒情方式外,它把关注点更多放在了舞者本身,“创意舞动”是舞者拿自己的身体“开刀”,去“肢解”哪个身体部位,怎么“肢解”,都会因为舞者的心情或者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是“创意舞动”最具魅力的地方所在。同时儿童的创意舞动课为儿童创造、提供接触多元艺术的机会,通过融入绘画、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丰富儿童的艺术体验,提升审美力。3“创意舞动”舞蹈教学的实践策略
课堂模式是一个新课程开发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创意舞动”也是如此。尽管大体的方向与传统的舞蹈教学课堂不相上下,但有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老师也不再是简单的授课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思维不断变化。所以本段我们从一个具体的课堂案例出发来简单探究“创意舞动”课堂的具体教学模式。3.1 教师素养
舞蹈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舞蹈专业修养和语言修养。在“创意舞动”的课堂上,语言的生动性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全程跟进老师的步伐。再者舞蹈教师应该具备非常清晰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组织能力,考验着教师能否将理论教案在现实中具体顺利的实施,并能够组织好学生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还有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舞蹈教师的人文情怀,即亲和力。亲和力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课堂,引发他们舞动的兴趣。3.2 课程开发
“造型的曲线——以敦煌飞天为例”是儿童创意舞动“造型开发”这一板块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儿童打破日常固有的身体造型,通过借鉴敦煌的造型来创造属于自己身体特有的身体曲线。活动目标如下:(1)儿童能够尝试观察并表达敦煌壁画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2)儿童能够发现造型中头、臂、膝盖、脚、手肘等关节能够连成独特的曲线;
(3)儿童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来创造曲线。
根据重点、难点,结合创意舞动的特质,怎样在游戏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建立高效的联结,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发身体,例如运用“探索+实践+拓展+分享”的流程,通过探索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实践来开发他们的身体,通过拓展让其在游戏中有更深入的体会,通过分享来让其进行深度思考有所感悟。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造型的曲线——以敦煌飞天为例
以该课程为例,一节完整的创意舞蹈课程应该具备“探索+实践+拓展+分享”的环节,运用我们身边所熟知典型的题材来作为课程的主题,以开发儿童身体元素作为课程的目标,先从认识方面打开儿童的脑洞再让其用身体来大胆创意最后进行分享感悟,这样儿童才会实现从思维到身体再到心理的创意舞动。
3.3 教学评价
从整个创意舞动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整体课堂流程来看有着明确的分析和认识,教学的设计有清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学方面有着很好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舞蹈教育与多元学科的有效结合,进行“全脑教育”促成学生发展,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儿童自觉的去探索身体,发现肢体舞动的可能性,同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儿童的审美、合作能力,有助于儿童素质的整体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时代,结果已经成为人们来辨别事物好坏标准之一,由于创意舞动在成效体现方面并不明显,所以大部分儿童的家长对这样一种“游戏”性舞蹈的接受程度不高,所以能推广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比较受限,导致其发展缓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