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脚步不断加速,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今天,文化的多元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不同的文化人群进行交流。所以,对许多人而言,跨文化交际日益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在信息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到来,使许多新型、智能的新兴产业得到了整合和提升。“互联网+”教育开启了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途径。
“互联网+”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在2015年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在“互联网+”之后,“+”就是所有行业中的一个词。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到教育实践的变化,“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就高校语文教学来说,“互联网+”下的慕课、微课、翻版教室的出现,使高校的语言教育有了新的生命力,也为学生缺乏信息、练习渠道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对策。
1 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跨文化教育的发展成因
受到传统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英语专业的教学还只是把英文学科当作一般高等院校的一个常规必考课,仅有极少数人出于个人的兴趣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考试学生是否通过了四、六级测验,将成为高校、教师等用人单位的一个关键标准。因此,大量的大学生开始练习“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而与此相应的,还有许多“能言善辩的笨蛋”,这些人,他们可以精通一种语言,但他们不了解这种语言的社会和文化,不了解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不能用他们的目标语与他们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或者他们说的是一种非常流利的语言,而他们自己并不了解他们所说的话。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研究,提高大学生的语文和文化素质,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目前外语教育的实际情况表明,英语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缺陷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发展。理论基础薄弱、考试能力单一、师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2 “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期,移动、泛在的互联网技术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高校的教学、教育手段、教学方式,以及社会教育角色。在因特网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化语言复合教学方法,以及结合“微信+手机”等互联的多元化语言互动学习平台,不但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语言学习者的人性化、自主化的自主学习任务,还可以提升高校语言的质量,是中国高校语言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流,是指一种以本族文字为母语的人与非母语人的交流方式,它是指一种在截然不同的语种、各个背景下开展的交流。跨文化的能力,是指人们必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开展正常、有效的沟通。比如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合适的场合下进行沟通。例如相同的动作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代表完全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使用者既懂得两种文化的背景,又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1)交流技能;(2)跨文化交流。言语才能,是指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场所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言语才能、语用表达才能和决策才能。而跨文化能力则主要表现在:识别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理解和容忍文化差异,以及根据目标文化的文化背景,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和策略。语言也是一门文化,但文化也是一门语言。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实现跨文化沟通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离不开文化创新的参与。要想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不但要掌握语言的规则,还要掌握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4 利用多媒体互动环境,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种主要的分枝,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gaet)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提倡,其中吸收了许多经典心理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精华,并较好地阐述了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及其规律性。建构主义的主要观念是:虽然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含义的赋予却是主观存在的;认识并不仅是由外界传授所获取,人们也应该凭个人现有的经历和认识经验为基础,并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建构现实世界和认识现实,进而形成新认识;教学则是指学习者积极地建立内在心灵表征的过程(刘学惠,2003)。因此,新语言的输入过程其实是由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而学习者正是利用自身语言认知体系和新环境的话语输入的互动建立了其话语能力,也正是学习者和新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高校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建立新型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影响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注重以人为本教育,把学人作为知识的主体,作为信息处理的主体,积极地建立认识意义,而不是被动地接触和吸取外部的认识信息(何克抗,1997)。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了对学习者群体的理解与引导,由老师担任设计人与指导人的重要角色,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设计师、引导者、帮助者和推动者。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优越性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与技术支撑。
5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训练策略
互联网语言是一个灵活多样新的信息组合形态,同时也是集图形、文本、音频、图象为一身的全新信息组合形态,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资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为高校学校的外语教学开拓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高校学子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养成,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由于学生英语、外语、文化学习等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兴趣也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但由于对掌握语言网络科技与文化的自觉掌握热情较高,注重于参与网上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在网上环境上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训练学生口语沟通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跨文化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5.1 网络环境的时空无限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环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需要,在任意时候、任何地方使用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iPad等信息技术工具,从网络上自由搜索下载学习资料如图像、声音、录像和电子图书等,然后再加以合理的数字化管理充分调动视、听等各种感官活动,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对语言与人文的感知力;并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实现与语言文化方面的信息互动、求教、解惑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语言学习者积极性、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效果。5.2 为互联网环境的信息共享化带来了丰富资源
网络的信息资料系统全面且丰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搜索、共享和整理语言文化知识,如此大量的学习资料非常方便地以生动丰富的信息形态,呈现于眼前与之相应的有声文字背景资料、照片、音乐、影视片段等丰富多模态的信息表现形式,促进了学习者群体多元智能的发展。它可以牢牢把握学习者群体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度与创新能力。优秀的汉语文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学习网络给每个学习者都带来了大量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也达到了教育资源的平等化。5.3 利用网络环境的虚拟场景化创设了真实会话
网络环境也可以在虚拟的真实世界里创造真正的学习会话情境,营造跨文化沟通的气氛。虚拟现实作为网络的典型特点是对人类世界的生活经验模拟,让学习者感受现实中的语言文化生活环境,不再受传统的语言课堂形式和教材知识计划、顺序等的束缚,能够在自然的、具体的、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掌握语言及其蕴涵的丰富文化内容。如国际研讨会、新闻媒体访谈、名家讲座、商务谈判、节日庆典等,这些声像交互、图文并茂、灵活多样的生活情景为学习者掌握语言提供了良好而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为学习者培养语言文化素质搭建了有机的平台。5.4 互联网环境的多元互动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校园环境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为自主学习、联合学习创造条件使之顺畅的进行多元沟通。学习者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在线交流平台,如QQ、Skype、MSN等沟通应用软件,同时与不同文化的学习者进行跨文化沟通,学习者也能够自由选取所学信息、自主设计学习进程、自主完成知识结构、自由探索并感知社会文化。在网络协作的学术氛围中,不同文化的学习者经过相互合作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而加强了跨文化交流的组织协调功能。5.5 教学中文化渗透,培养跨文化交流才能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立体作用,可以开拓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文化渗透途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听资源和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电影、网络视频资源等,都是老师可以选择的对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渗透”的主要形式。同时老师也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结合教材内容把中西方的社会习俗、生活方法、价值观念,以及民族心理等渗入课堂之中。借助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旁白”,老师可以生动活泼地引入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直观形象地分析语言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交际因素,并引领学习者通过从语言现象来看传统文化实质,从而发现中西传统异同,养成对文化差异的敏感与宽容度,从而提升综合语言素养。在掌握汉语的同时开阔自身的传统文化眼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跨语言文化交流的意识。5.6 创设交际场景,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
利用网络资源库,创设丰富现实的文学交流情境。因为语言的使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展开的。语言建构主义者认为,文学创造现实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然前提,特别是注重文学创设现实情境。借助多媒体等网络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信息表达方法多样的优点,课堂教学者能够根据语言内容,创造生动、鲜活、形象的文学交流情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富有文学表现力和文艺感染性。像《走遍美国》《老友记》等系列影片,都是原汁原味的语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使语言学习者仿佛置身于现实的社会交际场景,并透过运用丰富的语言开展角色扮演或话剧演出等文化活动,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化的吸收,从而排除语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休克”,进而在轻松快乐的生活实践中,调动语言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语言的文化交流技巧。6 结语
“互联网+教育”对于传统大学语言的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都是巨大的挑战。而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老师们增加了更多的备考压力。挑战和机会共存的年代,需要教师们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我。教师在补充与各方面有关的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学习并运用现代技术来变革、创造大学语言中的新教学方法、课堂环境,以期提升学生学习效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引用
[1] 谢静.“互联网+”背景下日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科教文汇,2021(2):184-185.
[2] 赵琰.“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9(8):68-69.
[3] 程鹏.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创新“跨文化交际”课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2):189-190.
[4] 刘明艳.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J].长江丛刊,2020(9):67+78.
[5] 李绘.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析[J].海外英语(下),2018(8):93-9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