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双减”政策背景下美术学科如何实施“三个课堂”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0153
□贾晓嘉/文

  “双减”: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其实质是:减负、提质、增效,让教育回归到本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措施。“双减”重构起基础教育新时代的绿色和谐的教育新生态,从而赋能孩子、唤醒孩子。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我们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在“高新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各学科构建了具有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在解读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的“三个课堂”时,笔者发现长久以来我们学校所实施的美术四级课程体系和“三个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对应,深度融合。

  2021年6月15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陕西省教育厅刘建林厅长《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章,通过研读,领略其内涵及教育指向,结合我校的美术课程体系,谈一谈“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学校的美术学科是如何实施“三个课堂”的。

  “三个课堂”,顾名思义是三种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智能发展与人格养成的3种类型场所。具体来说,“第一课堂”是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主要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在教室上课。“第二课堂”仍是指校内学习场所,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通过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进一步发挥好学校育人和服务功能。“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

  “高新全人教育”理念是在培养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其更高、更新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健全人格的高德学、新智慧的高新少年。在此目标下“高新全人课程”体系从品格与人文、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技与数学四个大方面设计了四大领域特色课程。

  美术学科的课程建设是“艺术与审美”领域的一个大主题。通过基础课程(第一课堂)、拓展课程、选择课程、综合课程(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第三课堂)这样三个维度来实现学生在艺术素养上的发展与提高。

  “三个课堂”则构建了一种全领域的学习场,是一个由内到外,从书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的系统工程。“三个课堂”要有效整合,构建教育新生态。

1 深耕“第一课堂”,创新教学高效模式

“双减”是一场教育变革,落实“双减”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是“以学定教、以学为本”的课堂。高质量课堂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一个是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两个维度的实现是建立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乐见的基础上,其中乐学是前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才会激发学习内驱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大化。那么,“乐学”与 “高质”何以在课堂并驾齐驱?教师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依据“三个课堂”系统设计、一体推进的要求,立足美术教材内容,以课堂为“基地”深耕课堂,认真搜集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以“小”“专”“实”“新”的小专题为抓手,落实我校“双导双向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做优做精“小专题”项目,从而达到“减负增效”“高新全人”课堂。

1.1“以研促教”,“全景式”教研

所有的“全景式”教研,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主任全程参与,严格把关教研效果,每次的教研都提前一周上交艺体中心及主管校长处,领导细检查、严把关、亲指导,以保障每次的教研务实求真。

  (1)加强理论学习,解读课标、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专题培训等。比如刘杨老师针对听评课进行了《关于听评课的几点建议》的专题培训,使老师们明确的听课听什么,怎么才是有效的听课,怎么评课?杨旭老师的《情境导入法》专题培训,从平时的教学中以及课外学习中总结了八种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视频导入发、故事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开拓了老师们的教学视野,很实用也很有针对性。刘睿老师的《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程性质》的理论培训,以课例解读美术课标中的课程性质:即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非常有代入感,使老师们对课程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微型课。微型课目前是赛教、评职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安排组内青年教师参与,严格按照赛教要求:15分钟微课,5分钟答辩。每位老师精心准备,无论是课堂环节设计、板书设计、仪容仪表、精神面貌等方面都以赛教的标准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成长都非常快。

  (3)强化集体备课。切实抓好同课头备课,同课头备课是上好每一节美术课的有力保障,积极反馈本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研讨整改措施,尤其是共性的问题要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同课头备课常态化、细致化、具体化,全力打造高质量课堂。然后主备人讲授下周授课内容,要有课堂预设及措施,修订PPT,设计板书、根据需要画范画或录制微课。总之,行之有效的备课是好每一节课的基础,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的教研。

  (4)专业培训。我们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美术老师来说一定是“笔不离手”,根据学期教学需要制定专业内容,比如我们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专题是“手绘线图在教学示范中的作用”,我们的专业培训内容就定为:线描写生、白描花鸟,针对“色彩”专题,我们的专业培训内容则是水彩创作。“国画”专题研讨课,我们的专业培训就是国画写意花鸟、山水。

  总之,高质量课堂,要以教研为抓手。因为一节好的课堂,得益于教师的内功,取决于备课的精准,依托于有效的教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已经打造了“精心备课、巧妙设计、勤于研讨、真正创新”的“全景式”教研模式,形成“问题(专题)—研讨—实践—反思—改进—提升”的教学闭环,让高质量课堂真正落地生根。

1.2“以学促教”,走出去、请进来

1.2.1“走出去”

  (1)“千课万人”(杭州)。领略的是美术课堂的盛宴,聆听的是课程改革的鼓音,感受的是艺术教育的大美境。“用美术课堂将审美、文化、生命链接,培养有文化自信、审美情趣、生命情怀的未来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李力加老师做了开篇报告《何为基础美术课程中的理想课堂》,触动内心。

  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真探究、真自主学习,真合作学习,而不是虚假的课堂表面文章。

  (2)“名师之路”。教育是责任更是重托,因何而来,又将带什么而去,笔者想这是每位参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所应该思考的。

  1.2.2“请进来”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力加教授来校培训,影响最深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规定动作做得实,自选动作有创新”值得我们反思,回顾日常扎实的课堂教学及丰富新颖的选择课程,其实我们一直在这样做。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不仅要立足于学科,更是育人的课堂,所以做有情怀的美术老师,教育要慢慢做,慢慢喜欢,塑造美好心灵的美术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育人。“以爱育爱、以美启美”应是每位美术教师不懈的追求!

  李力加老师对中国画、版画、波普、毛麻绣、立体造型等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意见:依托不同表现形式,完善特色校本教材,构成完整课程体系,把民间美术转变为常态的美术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爱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格调。

  面花传承人行俊肖老师:合阳面花传承人行俊肖老师亲自示范,从和面、做花、蒸熟、点染等步骤,为我校五年级的孩子们和部分老师进行了讲解与示范。她表示,面花既是风俗信仰的象征物,又是民间礼尚往来、寄予厚望、抒发情感的传媒体,她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人,看到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对面花如此喜爱,这让她非常欣慰。

  在各位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的综合素养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个课堂”要以大教育理念为主导,突破学科思维,统筹各科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快乐和健康成长。“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打破学生年龄、班级界限,建立师生全学段、全领域学习共同体,在学生的理解记忆、拓展应用和再现实践中,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衔接,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我校的“高新全人教育”课程理念,学校围绕学生人格和知识技能的完整发展,挖掘了具有陕西地域特点的历史底蕴,设计开发了出于“整合性”“通识性”“文雅性”为一体的人文艺术课程。

  (1)拓展课程:剪纸(上下册)、泥塑、全人微讲坛。剪纸课程依据“安塞剪纸”“三边剪纸”“关中剪纸”“陕南剪纸”的艺术特点进行编写。

  泥塑教材则是在宝鸡凤翔泥塑、“秦砖汉瓦”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编写,可以说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有挖掘发扬了本土艺术文化,更是立足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微讲坛”:每节课前通过三分钟小讲活动,锻炼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小讲内容为美术小知识,美术作品赏析,中外美术大师的故事等,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

  (2)选择课程:美术学科系列课程。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及专业性,依据我校学生的美术素养需求,结合美术教师的个人专业特点,开设了五大类型:“笔墨童年”传统工作坊(国画、重彩、书法)、“国风秦韵”民间工作坊(毛麻绣、剪纸、立体书)、“印象莫奈”解构工作坊(波普、综合绘画、水彩)、“刻画大师”影像工作坊(素描水粉、皮影、版画)、“自由世界”工作坊(自由绘画、电脑绘画、马赛克贴画)。以及十几个种类的拓展课程扎染、点彩、烙印等等。选择课程安排在课后服务时间,主要以培养美术专业素养为目标,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专业性、艺术性、人文性、系列性。

  (3)综合课程:“博雅艺术季”“新年艺术节”“童心童画”个展以及动态美术活动。综合课程之两大主旋律课程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的点状课程立体化、系统化、综合化,形成一个有活力、有联系、有特色、融合的一体化跨界整合课程。彰显我校“高新全人教育”课程的“高明化”“新颖化”“全员化”特色。

  静态主题展有:2017年“初心育未来 奏响新乐章”“丝路画语 一路花开”、2021年“根系火红的山河”等。

  三层开放式艺术长廊静态展,充分展示艺术氛围,使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各展区以创新的形式、全面立体的展现了我校美术教育的成果,给孩子们提供了艺术交流的平台,学生们每天享受着艺术的熏陶。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艺术气息充满校园,让艺术厚土丰盈、让艺术种子开花、让美术教学实时散发出迷人的色彩。

  “童心童画”个人画展区,格调高雅,以专业展厅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目前已有近一百名学生办过个人画展,展出作品三百余幅,周末会给孩子家长发邀请函,进校参观画展,并在公众号推出。

  举行“我的美术课堂”系列作品展、“放飞梦想·快乐成长”绘画比赛、“校园写生”活动等。

  (4)动态美术活动。

  ①美育大讲堂:不断交流、不断提升、不断创新。“请进来,走出去”,引进外部美术资源,扩大影响力。把一些名家名师请进学校,给教师、学生、家长做讲座、做示范、给学生上课、不但师生收益,给家长也普及了艺术知识,提升了家长的艺术修为,也使学校的影响力得到辐射和扩大。

  我们邀请了书画名家卢兆林老师:书画名家卢兆祥一起走进中国书画的世界,他的12幅书画作品还在我校进行了展出。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将学过的诗文对应着国画滔滔不绝的背诵出来,为本次艺术节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请十八度灰美术馆馆长王海婴老师为美术社团的家长与孩子们作了题为《我们一起谈美术》的主题讲座。他梳理了艺术发展史脉络,将美术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总结为:思考、沟通、表达、自控、自信、审美。并向家长详细讲解了“儿童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走进美术馆”以及“周末恶补‘艺术’的误区”。王海婴老师说:“学会看展,让博物馆和艺术展变成家庭美学发动机”“学会看画,让自己和孩子有更多的见解和更强的表达”。

  美院的钟国昌老师:油画名家钟国昌老师就油画的发展过程、主要流派、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进行了讲解,并以梵高、毕加索等几位大师的作品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鉴赏油画,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油画的独特魅力。钟国昌老师特别指出,孩子的童心和想象力是最难能可贵的,一幅能做到自我表达的画应该被值得赞扬。

  仓颉书画院院长刘永锋老师:仓颉书画院院长刘永锋带来了《书画中的奥秘》专题讲座,他引领孩子从生活中的建筑、包装、塔寺、民居、自然环境等方面认识文字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带领孩子追溯文字的起源及演变;通过甲骨文和学生互动,让孩子体会到了中国文字的趣味性。

  ②动态美术活动:“六一义卖”“走,赶集去!”青青草美术社团“六一”义卖活动不仅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也让同学们的儿童节更有意义。青青草美术社团的小小艺术家将自己的画作摆放在专属摊位上,招徕“游客”前来购买。孩子们将义卖筹得的善款购买书籍、文具以及绘画材料,送往贫困学校进行捐赠。

  开展了“根系火红的山河”美术展现场互动活动。现场活动以“百年巨变”“红船”“宝塔山”“井冈山”为主题,孩子们现场绘制长卷绘画,开展了泥塑、折纸、滴胶纪念品制作等活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2 丰富“第三课堂”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五育”是并肩的。因此在“高新全人教育”理念指引下,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走向实践,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凸显了美育的重要性。

  (1)少儿艺术美育基地:西安美术馆。西安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张老师,为孩子们和家长讲解了丁乙大师创作“十示”的缘起和心路历程,帮助大家解读“十示”的“诗意表达”与深厚内涵。对于孩子们和家长来说,他们也是首次接触到这样的绘画形式。那一个个“十字”和“米字”除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启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让他们畅游在绚丽的色彩和看似杂乱却是有序排列的“十示”中。

  (2)“大眼国”儿童艺术博物馆,孩子们用手、眼、耳、身体体现了一场关于美术探险的旅程。在与各种美术符号、艺术元素的互动体验中,孩子们提升的不仅是对美术的感知力,对艺术的创造力,更是为他们的健全人格打好坚实的底色。

  (3)美术研学基地:西安美术学院、参观西美美术博物馆。带着梦想,我们一起旅行“握着画笔,总能感到久违的亲切,自由与欣喜。谢谢老师带我遇见艺术,遇见秋风红叶中的美院。”12月20日,以“看哥哥姐姐们画画”为主题的美术研学活动走进西安美术学院,来自我校美术学科12个社团的83名学生代表实地参观了该校美术博物馆并近距离观摩了版画专业课课堂教学活动。

  走进展馆,学生就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名家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雕塑作品惟妙惟肖、创意作品新奇多样。他们漫步于书香浓郁的展室,聆听着传统书画背后的故事,有的还拿出写生本进行临摹,进一步感知了艺术的奥妙。随后,孩子们还观摩了版画专业课课堂教学活动,看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进行艺术创作的。

  (4)社会参与:2019年“首善高新 师生美术作品展”。2019年12月16日—20日西安高新国际学校、西安高新第九小学、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扈邑区秦渡中心学校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名校+”教育联合体艺术作品展在“首善高新 初绽成长”高新区中小学艺术节美术展上开启了艺术创造未来无限可能的新天地。展出作品种类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包含波普装饰画、自由绘画、综合绘画、动漫、流体画、版画、立体绘本、彩泥浮雕、素描水粉、书法、国画、剪纸与毛麻绣13种28类不同的美术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记录着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与童画,全面立体的展现了我校美育教育的成果。

  时光印“迹”展区记录了孩子们在版画、立体绘本、彩泥浮雕、素描水粉这四类选择课程中成长的“印迹”“画迹”“心迹”与“足迹”。版画妙趣横生——石狮子系列;彩泥浮雕憨头憨脑——“虎头娃”系列;立体绘本承载着《山海经——大荒东经》卷中畅想神兽的画迹。坐望云起——大美秦岭素描水粉系列;这些都传递着国际娃的憧憬与追寻。

  (5)幸福农场:滴胶艺术——种子的秘密、造纸。幸福农场“春华秋实”劳动工作坊,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名校+”教育联合体学生创作完成的“万物生长?农场主系列盲盒”。就地选取农场里的植物制作而成的一份文创产品,这也是他们积极探索“科创+农创+文创”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让劳动在孩子们心中从直觉走向自觉的展现。

3 打破学科界限,发挥综合效应,促进创新发展,助力课堂革命

在美术基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塑造着”时空无边际的美术课堂。把课堂搬到美术馆、美术学院、博物馆;受教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学生在艺术场馆里领略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精神品质,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融合,在实践、体验与感悟中,学生从课堂到社会、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螺旋式成长过程,真正实现“知识核心”向“素养核心”转变。

  教育要真正达到“减负增效”,就要真正潜心钻研,扎实授课,既要脚踏实地,更要抬头看路,仰望星空。立足三尺讲台,锚定美术学科“三个课堂”主音调,调准“课堂革命”主旋律,力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精彩绽放! ■

  引用

  [1] 刘建林.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1(8):4-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