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护理信息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护理信息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国内相关文献通过回顾分析发现,近年来有关于护理人员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此针对护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护理信息能力指在护理服务活动中能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护理信息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护理差错,而且对患者安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最终影响患者健康。护理信息化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让优质护理成为可能。护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体系的一支重要队伍,必须具备与当前医疗环境相适应的护理信息能力。本研究通过对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其护理信息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高职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0 年8 月-11 月分层抽取2018 级、2019 级、2020 级三个年级高职护生共980人,纳入标准:(1)三年制护理学生(普通护理班);(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此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护理(助产方向)、海本班、护理3+2。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1.1 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拟定,主要内容包括所在年级、性别、家庭住址、性格、班干部及奖学金、计算机相关信息、有关护理信息学的课程、见习以及实习等。
2.1.2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
由何晓璐编制的,共有25 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5,该量表具有较好信效度,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临床信息知识与技能、临床信息态度三个维度;采用Liket 量表5 级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越高。
2.2 问卷调查方法
研究者将问卷导入问卷星,利用网络,可生成二维码,并与各班班长取得联系,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采用统一指导语,提前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有关填写的要求、注意事项,接受调查者匿名填写。共回收问卷980 份,反复检查筛选最终有效问卷943 份,有效回收率为96.22%。2.3 统计学分析
问卷回收后,研究者严格进行问卷筛选。将收集的数据导入电脑,双人核对后,应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士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其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
3.1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得分78.89±20.57,得分率63.1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临床护理信息态度得分较高,临床信息技能得分较低,具体见表1。
维度排序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30.07±8.08 9-45 66.82 2临床信息技能24.22±9.24 9-45 53.82 3临床信息态度24.60±7.07 7-35 70.28 1护理信息能力78.89±20.57 25-125 63.11项目得分(-x±s) 得分范围得分率(%)
3.2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及各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居住地、担任班干部或校干部、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学习、有电脑、对计算机认同、有关计算机选修课的意向、学习过护理信息学课程、接触护理信息系统、见习、实习的护生其护理信息能力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不同性别、是否通过中考计算机学业水平测试的护生其护理信息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性格、接触计算机时间、计算机等级、对于计算机兴趣程度、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挂科、奖学金情况的护生其护理信息能力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不同每天上网的频率的护生其护理信息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3.3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以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后P<0.05 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居住地、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学习、计算机等级水平、计算机兴趣程度、有选择有关计算机选修课的意向、接触护理信息系统。具体结果详见表2。
因变量自变量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化回归系数t 值P 值护理信息能力常量85.2411.315<0.001家庭居住地7.40.176.08<0.001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学习-5.54-0.11-3.430.001计算机等级水平-2.95-0.14-3.140.002对于计算机的兴趣程度9.080.196.37<0.001是否有选择有关计算机选修课的意向-3.18-0.07-2.460.014接触过护理信息系统-5.48-0.13-3.87<0.001
4 讨论
4.1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临床护理信息态度维度得分较高,临床信息技能维度得分较低,与国内学者何晓璐、刘慧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早接触和学习计算机,加上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高职护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较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高职护生有诸多获取护理专业信息的敏锐意识,临床信息态度较好。而目前只有少数院校开展了专门的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形式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操作,高职护生临床信息技能欠佳。4.2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家庭居住地本调查研究显示,不同家庭居住地的护生其护理信息能力及各维度得分存在差异,其中居住地城镇的护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可能原因为居住地城镇的护生家庭条件较好,较早接触计算机,拥有自己的电脑。较早感知信息时代的变化,对信息的敏锐性较强。
4.2.2 计算机专业水平
本调查研究显示,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学习、计算机等级水平、对于计算机的兴趣程度、有选择有关计算机选修课的意向均可影响护理信息能力,计算机等级越高,计算机专业水平越好,护理信息能力越强,这与国内学者朱望君和余自娟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为适应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医院对护理人才也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要求且在不断提高。国外有研究表明,护理信息能力提升受计算机素养的积极影响。因此,建议各护理院校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学,增强计算机操作技能,以提高信息素养。重点突出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嘱处理、病例系统、收费系统、检验查询系统等系统的教学,促进护生护理信息的能力的提升。
4.2.3 见习实习和接触护理信息系统
临床见习和实习是护生护理实训的重要组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还可以熟悉医院内各种医疗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信息能力。本调查结果显示,临床见习或实习过的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高于没有见习或者实习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表明实习时间越长,护理信息能力越高。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由于疫情原因,见习和实习时间相对有所减少,因此实习见习在本研究中未成为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接触过护理信息系统的护生护理信息能力越高。建议院校在校期间增加护理实训护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和培训,将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作为实践考核项目。实习见习过程中加大护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技能培训力度。
5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显得愈发重要,护理信息能力已成为每位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影响着我国医疗护理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提高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非常迫切和需要。本研究表明,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亟待提升,建议各院校开展和重视计算机及护理信息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加强见习实习过程中各类护理信息课系统的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因地制宜。由于本研究样本均来自同一所高职院校,后期可以进行范围较大跨院校地区的调查研究,以提供更科学的结果,为高职护生护理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及参考价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