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分析新时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412
张馨元

  民族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广为流传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表现形式多为歌曲或乐曲。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构成了丰富多彩且富有内涵以及民族情结的音乐体系,反映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民间歌曲音乐、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音乐等均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对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一、民族音乐的特征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是源远流长的。经研究发现,我国的民族音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有了探索音律的意识和行动,民族音乐也就在此时萌芽,一直传承至今。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将各民族的智慧和才能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之后通过长期的沟通和磨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国家的经济、政治等也影响着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换而言之,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还能看到每一个阶段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同时,新时期下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层出不穷,我国的民族音乐正在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中不断地传承、发展和壮大。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民族音乐的特征。

(一)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复杂的地形环境和地域气候导致民族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除此之外,人们的性格特征也是导致音乐具有区域差异性的重要原因,比如,闽南等南方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偏向温和、柔软、舒缓,《云之南》便是代表作之一;再比如,北方人比较豪放,所以北方地区的民族音乐较为粗犷大方,例如人们认为陕西秦腔都是“吼”出来的。

(二)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即兴特征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了民族音乐的差异性。在传承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音乐创作人会将自己的思想认知和意识形态融入音乐的传播中,因此,即兴发挥也是民族音乐的一大特点。

(三)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变异特征

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变异特征是指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民族之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使得人们的音乐领悟能力和演绎能力均不相同,因此在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变化性和独特性。

二、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独树一帜的民族音乐风格,表达不同的意义。总的来说,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的人民把自己民族的特点融入音乐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这其中有一些是古代的音乐作品,也有一部分是现代的音乐作品,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这种古今结合的、专属于中国人的、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中国音乐。在我国音乐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民族音乐被分为了许多形式,比如我们常见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这些音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能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灵魂、民族的精神和人民的创造力。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其一直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流传,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时代的特征,使得民族音乐的风格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

  近些年,虽然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新的音乐文化的冲击和自身问题的干扰,其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尤其是民族音乐的教学工作,许多人对民族音乐持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认为民族音乐过于古老和陈旧,无法和当下流行的时尚音乐相媲美,其对音乐的发展不仅起不到推进作用,而且负面作用严重影响了音乐的发展。除此之外,新媒体等网络环境对流行音乐的大肆宣扬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兴趣都放在了对流行音乐的学习上,长此以往,我国的民族音乐必然会在冷落中逐渐被遗忘,这是民族音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找到解决方案,绝不能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变成无本之木,最终消失。

三、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必须积极对民族音乐团体进行建设和完善

积极推进民族音乐团体的建设和完善是我国当前的重点工作。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团体是民族音乐传播的重要主体。民族音乐团体通过丰富的表演形式将我国具有时代特点或者区域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文化传递给大众,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独具一格的魅力,使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盛大的民族音乐演出是激发大众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可以搭建专业化的民族音乐团体演出平台,把具有民族音乐知识的人才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个团体中,不论是老师、学生还是民众,只要具有音乐天赋和民族音乐知识,都可以为其提供训练和深造的平台,并且给予财力和物力以及专业上的支持,让专业的民族音乐表演者能在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调动一切热爱民族音乐的力量,让音乐能从基层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壮大奠定良好的根基。

(二)必须积极营造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氛围

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笔者认为相关单位可以通过积极地营造民族音乐氛围来大力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第一,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氛围,比如以学校为单位,在音乐学习中可以加一些和传统音乐有关的课程、讲座或者活动,让学生能充分地了解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第二,以国家单位为主体,定期举办民族音乐比赛来提高民众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通过赛事向大众普及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从而有效地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除此之外,在举办音乐赛事的同时相关举办单位还需要在节目中将民族音乐的演奏常识普及给观众,以此使民族音乐融入新时代。教育的关键是学生群体,因此将民族音乐文化引入校园中,让青少年在了解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激起学习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进而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储备人才。

(三)必须积极把民族音乐带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中

众所周知,校园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将民族音乐带入校园中是实现民族音乐发展和传承的有效途径,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主要群体,将民族音乐引入音乐课堂,既能满足新课标背景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以课本为基础,将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全面推广适合青少年学习的民族音乐作品。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丰富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民族音乐。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来加强民族音乐的故事性,使民族音乐能得到更好的传播。

  在文化传播方面,相关的政策支持是保障我国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将民族音乐和信息化网络技术融为一体,能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使民族音乐更加充实,另一方面能扩展音乐的表现形式。

四、结语

民族音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我国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灵魂、民族的精神和人民的创造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因此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十分重要。总而言之,坚持“双为”民族音乐艺术发展方向,以创新的手段将民族音乐融入社会群体中,实现民族音乐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必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